第六章库存控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库存控制
一、库存作用 二、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三、库存控制
一、库存的作用
1.具有调节供需矛盾,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 时间差的功能 2.具有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功能 3.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
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需要进行紧急订货 而增加的物流成本,销售商由于销售波动进 行临时订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
催料 分析、改善
※存量控制最常用的方法
1、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源自于80/20原理或 重点管理技术,只要抓到”重要 的少数”就可以把物料的成本控 制得最理想。
ABC分析法步骤
(1)年耗用量统计; (2)计算金额; (3)依金额大小排列; (4)计算每项材料占总金额之比率; (5)计算累计比率; (6)画制柏拉图; (7)决定A、B、C。
4.享受价格折扣
往往大批量订货,供应商会给予一定 的折扣,因此,为享受这一折扣,会加 大订量。
5.投机增加存货
预测到某种物料在不久可能会上升, 因此会加大购买力度,以免以后花高价 购买同样数量的物料。
6.因不可抗力而加大存量
由于预测到台风、暴雨、战争、交通 事故等原因,物料无法顺利到达,所以 提前做好存货。
实施存量管制,是企业库存管理的一种基 本有效的管理方法。
定期检讨库存周转率 物料库存时间越长,其周转率就越低,就
会导致企业资金的积压及成本增加的双重 损失。为此,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控制物料 周转率。
A、材料库存周转率:
年耗用材料成本 周转率= 期初与期末平均材料存货金额
B、在制品或制成品周转率:
※设定存量管制基准
存量管制基准设定与管制参考表
管制因素
数量 时间 金额
存
量
(P)计划 (D)执行 平均库存量 实际库存量
标准月用量 呆滞期限 购备时间
标准库存额
实际月用量 库存时间 实际时间 实际金额
管
理
(C)考核 不足欠料 太多呆料 超(领)用
呆滞料 交期延误
过高百度文库
(A)行动 请购
设法降低 分析、改善 处理、预防
二、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一)库存的含义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是储存的表 现形态。 在库存管理中既要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防 止缺货和库存不足,又要避免库存过量,发 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二)库存的分类
1.预期库存 衔接供需 2.安全库存 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缓冲库存 3. 批量库存 4. 加工和运输过程库存 暂时储存状态的商品 5.季节性库存 6.保值库存(价格浮动) 7. 维护、修理和作业所需品 8.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存量管制的原则
(1)存货型生产:属于计划的存货型生产,其 物料大致可采用“存量管制”法订购。
(2) 少品种多批量经常性生产的物料。 (3) 共用性多的物料。 (4) 大宗物料。 (5) 购备时间长的物料。 (6) 供料源与使用工厂距离远的物料。 (7)“ABC管理法”内的C类或B类物料。
※库存周转率
三、库存控制
➢ 常备材料: 经常性使用的材料或大量使用的材料,为控
制成本或配合生产需要,使用存量控制的方法 进行有计划的购买,采取定量订购法或定期订 购法。 ➢ 非常备材料:
不经常使用的材料或少量使用的材料,根据 生产计划的需要来购买,采取依单订购的方法。
常备材料就是所谓的应用“存量管制”的方法 来进行物料控制,而非常备料即是“订单订 购”。
※为什么要进行存量控制
存量过多或过少都不适合经济的原则。
存量过多,会使企业资金积压太多,且 存货储备的成本加大;存量过少,使企业 的材料供应不继率提高,容易造成停工待 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失去销售机会, 甚至失去客户。
※存量管制决定的因素
订购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设置成 本,购置时间,需求率,安全存量,经济 批量,订购法,订购点,订购量,最高存 量等。
ABC分析法的应用
累计金额 A类——0-65% B类——65-90% C类——90-100% ①A类材料从订购、入库、保管、发料应
慎重管理。 ②B、C类材料可尽量使用”存量管制
法”。
ABC分析法图例
金额百分比
此外必须探讨,存货发生的原因及存量管 制之重点。
※存量管制的效果
(1) 保证生产不致断料。 (2) 减少下订单后的材料购备时间,能达快速
生产之效。 (3) 减少生产系统上复杂的管理。 (4) 利于紧急订单之追加。 (5)利于与供料厂商之协力关系,并易于控制材
料品质。 (6) 连续性或大量之订购,采购成本可降低。 (7) 物料管理单纯化,控制容易。
生产供不应求,淡季生产订单很少。因此, 企业就在淡季时按正常进行生产,以弥补 旺季时的产能不足,留下的存货供应旺季 顾客的需要。
2.维持生产量与员工的稳定
为消除季节差异,平衡淡旺季之间的 生产,且为了不在淡季时大量裁员,到 了旺季时又大量招人,所以在淡季时生 产适当的存货。
3.弥补市场预测的误差
市场预测与实际会有一定的误差,为 弥补所产生的误差,应适当保持存量。
(一)常备材料
所谓的常备性物料,对企业而言,就 是说长期要用或能通用、共用需常备的物 料,这类物料通常可运用存量计划性采购。
存量计划性物料需求计划程序
订单量
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量
标准材料表用量
现在途量
预计需求量 净需求量 调整(量) 实际需求量 物料需求计划表
现库存量
存量控制
※存货产生的原因
1.淡季多存货以供应旺季的需要 多数企业都有生产淡季与旺季之分,旺季
7.满足客户随时取货的要求
许多客户将供应商当成自己的仓库, 不愿将货存在自己的货仓,因此,希望 下了订单后能立即有货,因此要保证有 适当的存货,此种存货为经常性使用产 品。
8.因购置时间太长而保持适当存货
从下订单到物料到仓库所需的时间 叫购置时间,有的材料购置时间非常 长,所以应储存适当的存货,以弥补 时间的差距。
年销货成本 周转率= 期初与期末平均存货金额
上述A与B两式计算所得的周转率越高, 则表示材料/产品库存越低,资金的运用越 有效,通常对生产企业而言,可将其换算 成周转次数,应为4次以上。
C、材料周转天数:
=
365 库存材料周转率
D、在制品或制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
365 在制品或成品存货周转率
上述C、D两式计算所得周转天数至少要 低于90天,当然天数越少越好。
一、库存作用 二、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三、库存控制
一、库存的作用
1.具有调节供需矛盾,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 时间差的功能 2.具有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功能 3.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
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需要进行紧急订货 而增加的物流成本,销售商由于销售波动进 行临时订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
催料 分析、改善
※存量控制最常用的方法
1、ABC分析法
ABC分析法源自于80/20原理或 重点管理技术,只要抓到”重要 的少数”就可以把物料的成本控 制得最理想。
ABC分析法步骤
(1)年耗用量统计; (2)计算金额; (3)依金额大小排列; (4)计算每项材料占总金额之比率; (5)计算累计比率; (6)画制柏拉图; (7)决定A、B、C。
4.享受价格折扣
往往大批量订货,供应商会给予一定 的折扣,因此,为享受这一折扣,会加 大订量。
5.投机增加存货
预测到某种物料在不久可能会上升, 因此会加大购买力度,以免以后花高价 购买同样数量的物料。
6.因不可抗力而加大存量
由于预测到台风、暴雨、战争、交通 事故等原因,物料无法顺利到达,所以 提前做好存货。
实施存量管制,是企业库存管理的一种基 本有效的管理方法。
定期检讨库存周转率 物料库存时间越长,其周转率就越低,就
会导致企业资金的积压及成本增加的双重 损失。为此,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控制物料 周转率。
A、材料库存周转率:
年耗用材料成本 周转率= 期初与期末平均材料存货金额
B、在制品或制成品周转率:
※设定存量管制基准
存量管制基准设定与管制参考表
管制因素
数量 时间 金额
存
量
(P)计划 (D)执行 平均库存量 实际库存量
标准月用量 呆滞期限 购备时间
标准库存额
实际月用量 库存时间 实际时间 实际金额
管
理
(C)考核 不足欠料 太多呆料 超(领)用
呆滞料 交期延误
过高百度文库
(A)行动 请购
设法降低 分析、改善 处理、预防
二、库存的含义和分类
(一)库存的含义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商品,是储存的表 现形态。 在库存管理中既要保持合理的库存数量,防 止缺货和库存不足,又要避免库存过量,发 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二)库存的分类
1.预期库存 衔接供需 2.安全库存 不确定因素导致的缓冲库存 3. 批量库存 4. 加工和运输过程库存 暂时储存状态的商品 5.季节性库存 6.保值库存(价格浮动) 7. 维护、修理和作业所需品 8.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存量管制的原则
(1)存货型生产:属于计划的存货型生产,其 物料大致可采用“存量管制”法订购。
(2) 少品种多批量经常性生产的物料。 (3) 共用性多的物料。 (4) 大宗物料。 (5) 购备时间长的物料。 (6) 供料源与使用工厂距离远的物料。 (7)“ABC管理法”内的C类或B类物料。
※库存周转率
三、库存控制
➢ 常备材料: 经常性使用的材料或大量使用的材料,为控
制成本或配合生产需要,使用存量控制的方法 进行有计划的购买,采取定量订购法或定期订 购法。 ➢ 非常备材料:
不经常使用的材料或少量使用的材料,根据 生产计划的需要来购买,采取依单订购的方法。
常备材料就是所谓的应用“存量管制”的方法 来进行物料控制,而非常备料即是“订单订 购”。
※为什么要进行存量控制
存量过多或过少都不适合经济的原则。
存量过多,会使企业资金积压太多,且 存货储备的成本加大;存量过少,使企业 的材料供应不继率提高,容易造成停工待 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失去销售机会, 甚至失去客户。
※存量管制决定的因素
订购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设置成 本,购置时间,需求率,安全存量,经济 批量,订购法,订购点,订购量,最高存 量等。
ABC分析法的应用
累计金额 A类——0-65% B类——65-90% C类——90-100% ①A类材料从订购、入库、保管、发料应
慎重管理。 ②B、C类材料可尽量使用”存量管制
法”。
ABC分析法图例
金额百分比
此外必须探讨,存货发生的原因及存量管 制之重点。
※存量管制的效果
(1) 保证生产不致断料。 (2) 减少下订单后的材料购备时间,能达快速
生产之效。 (3) 减少生产系统上复杂的管理。 (4) 利于紧急订单之追加。 (5)利于与供料厂商之协力关系,并易于控制材
料品质。 (6) 连续性或大量之订购,采购成本可降低。 (7) 物料管理单纯化,控制容易。
生产供不应求,淡季生产订单很少。因此, 企业就在淡季时按正常进行生产,以弥补 旺季时的产能不足,留下的存货供应旺季 顾客的需要。
2.维持生产量与员工的稳定
为消除季节差异,平衡淡旺季之间的 生产,且为了不在淡季时大量裁员,到 了旺季时又大量招人,所以在淡季时生 产适当的存货。
3.弥补市场预测的误差
市场预测与实际会有一定的误差,为 弥补所产生的误差,应适当保持存量。
(一)常备材料
所谓的常备性物料,对企业而言,就 是说长期要用或能通用、共用需常备的物 料,这类物料通常可运用存量计划性采购。
存量计划性物料需求计划程序
订单量
销售计划
生产计划量
标准材料表用量
现在途量
预计需求量 净需求量 调整(量) 实际需求量 物料需求计划表
现库存量
存量控制
※存货产生的原因
1.淡季多存货以供应旺季的需要 多数企业都有生产淡季与旺季之分,旺季
7.满足客户随时取货的要求
许多客户将供应商当成自己的仓库, 不愿将货存在自己的货仓,因此,希望 下了订单后能立即有货,因此要保证有 适当的存货,此种存货为经常性使用产 品。
8.因购置时间太长而保持适当存货
从下订单到物料到仓库所需的时间 叫购置时间,有的材料购置时间非常 长,所以应储存适当的存货,以弥补 时间的差距。
年销货成本 周转率= 期初与期末平均存货金额
上述A与B两式计算所得的周转率越高, 则表示材料/产品库存越低,资金的运用越 有效,通常对生产企业而言,可将其换算 成周转次数,应为4次以上。
C、材料周转天数:
=
365 库存材料周转率
D、在制品或制成品存货周转天数:
=
365 在制品或成品存货周转率
上述C、D两式计算所得周转天数至少要 低于90天,当然天数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