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感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术后感染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夏精武
是临床医生值得重视的问题,导致感染的原因,可以是医院的内环境污染,耐药性细菌的增多,复杂大手术的施行,新诊断方法和治疗法的采用等诸多因素引起。

有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可于医务人员过分依赖抗生素的作用,而放松无菌操作或违背了外科操作原则而发生。

感染的后果有时很严重,处理相当困难。

一、发病率、病原菌及病因:
据统计,骨科无菌手术后感染率约为3%,多发生在髋、膝关节和脊椎。

开放伤术后感染率为10-20%不等;人工关节臵换术后,深部感染率,大宗病例为%,专科中心报导为%。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D群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出现频率相对较少。

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空气污染
手术创口的细菌污染,30%是于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直接落入而引起,而人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最大,多数人是金葡菌带菌者。

手术室中空气和衣物上的污染微生物的数目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室内每小时气体交换频率,手术室的人员出入手术室的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若使用具有空气调节装
臵的超清洁手术室,缩短手术时间及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感染率可明显下降。

有人曾做过手术时切口污染情况调查,在相同时间内,落入手术野中的细菌量,以单位体积计算,普通手术间手术切口附近的细菌数,平均为1415/㎡,净化手术间为125/㎡,前者为后者的10倍以上。

术中直接污染
手术创口的污染,70%是接触手、器械和臵入物,如:人工假体、髓内针、钢板、库骨、引流条等引起。

包括手术者的布质,手术衣及夏天头额上的汗水滴入伤口,都可成为污染源。

因此,术者从洗手,手术野消毒,覆盖敷料及器械消毒均需严格把关。

手术野局部因素
切口局部组织坏死、积血等,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发生感染。

如:1、切口太小,过度牵拉致使皮肤及软组织发生坏死;
2、止血不彻底,术后伤口积血;
3、拔除引流过早;
4、皮肤缝合张力大而导致裂开;
5、死腔;
6、手术时间长;
7、污染伤口清创不彻底;
8、对污染较重的开放性骨折,做了不适宜的内固定,如:髓内针,钢板等。

9、切口内残留不应有的异物,如:
沙布、碎石、玻璃等异物。

病人体质虚弱或存在潜伏感染灶 1、有全身疾病者,术前未能控制或治愈,均可因抵抗力低而发生术后感染,如: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临床统计,类风湿
性关节炎患者,术后感染率为无此病患者的倍。

2、现有感染病灶: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疖痈、软组织或骨感染,术后感染率是正常人手术感染的3倍,显然是血源性感染等。

3、原有潜伏感染的病灶:骨关节、深部软组织过去曾较长期慢性感染,愈合以后再手术。

胥少汀将此属骨科四类切口,即潜伏期感染切口,术后感染率为%。

开放伤为污染伤口:MonSon报导,预后取决于污染程度,手术时间和清创的彻底性。

开放性骨折的感染率为5%-20%,约70%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入院时,细菌培养为阳性,其后感染再培养的细菌基本与初次培养结果一致。

清创术后,创面重复污染,常见的错误有: 1、清创顺序混乱,而造成遗漏或重复清创;
2、参加手术人员,步调不一致,助手尚在清创,术者已在修复;
3、物品摆放混乱,在修复阶段,误用已污染的物品。

火器伤:残废率高,除早期可发生严重休克和感染,尤其是厌氧感染外,盲管伤多,污染重,有时合并血管、神经、
肌腱损伤,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感染、残废甚至死亡。

火器伤有以下特点:
伤道形成:高速子弹穿入人体后,可形成原发伤道,并伴有强大的侧冲力,产生爆炸效应,组织血循可发生严重障碍,可有充血、水肿、血栓形成;
伤道污染:污物可有子弹弹片带入人体,或负压,将其吸入伤口内;损伤严重:子弹、弹片的初速度愈大,损伤范围愈大,骨骼多为粉碎性骨折,有的还有高热和冲击波的作用。

严重火器伤,于损伤严重,感染率高,如将伤口Ⅰ期缝合,将使炎症渗出物,得不到充分引流,损伤区的坏死组织无法排出,而诱发化脓性或厌氧性感染。

关节镜检查: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已很普及,发生感染的原因,除前述的原因外,还可以于器械消毒不严格,检查时间过长,冲洗液受污染,插管对皮肤的过度压迫等因素诱发。

人工关节臵换:国内外已广泛开展此手术,于关节臵换导致感染的原因可以是:
1、关节假体所形成的死腔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2、植入物组织相容性不够理想,对组织有害,有利于致病菌生长。

假体上磨损下来的金属碎片,如:钴镍或钴铬合金,可损害机体防卫机制;
3、骨水泥其单体能从骨水泥中释放出来,影响细胞的吞噬功能;
4、原有该关节手术史,局部瘢痕组织血供差,使组织抗感染能力降低;
5、其它如病室环境的污染,术前准备失误等。

二、诊断:
急性发病诊断不难,周身发热,局部肿痛,深部感染患处软组织深压痛,凹陷水肿,典型的伤口益脓,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血沉快,穿刺可抽出脓液。

慢性发作时,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无医源性因素:如:手术、穿刺、造影等; 2、周身持续低热,患处隐痛;
3、患处压痛,肢体或躯干活动障碍,病程长,可有肌萎;
4、白血球总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指标高;
5、伤口愈合不佳,甚至溢脓。

为确立诊断,除摄X线片外,根据需要尚可做窦道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及穿刺液细菌培养等。

穿刺检查尤为可靠,诊断深部感染的阳性率可达到73%,如抽不出脓液,可注入生理盐水后再抽。

三、预防:
注意纠正全身情况,包括补充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饮食。

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必要时少量多次输鲜血。

术前积极、正规治疗原发病。

原有骨关节感染者,再次手术宜在原感染病灶治愈半年以后实施手术。

预防和减少细菌污染:
1、严格无菌操作:洗手、穿衣、消毒术区、铺敷料、手术、穿刺、换药等,均应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手术具有以下情况之一,建议暂缓手术。

①体温超过℃;②远处皮肤有痈肿;
③切口部皮肤不健康;如:抓、划痕、皮肤病;④口腔病灶急性期;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等;⑤月经来潮期。

3、人工假体臵换术,手术区无菌备皮三天;
4、手术当日,术者及助手术前不接触病人创面;
5、无菌手术,术区剃毛,术前一小时做;
6、临时浸泡器械,一定要达到规定时间,浸泡液要按时更换;
7、内固定器械,一定要高温高压灭菌,严禁火烤。

保持良好的手术环境:
1、空气清洁:手术室每立方英尺空气中含有5个菌落颗粒是允许的。

为保持手术室清洁,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个人隔离系统,身体全罩式排出系统和空气层流系统,即保持清洁的空气和避免细菌从人体散落;
2、定期清洗手术室门窗、地板及用具,尤其是做完污染手术后,要彻底清洗一次;
3、手术前后,手术室宜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4、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出入,参观手术人员未经院方及手术者、护士长同意,不得入内;
5、无纺布制品制成的手术衣,可减少空气中60%的细菌。

伤口处理:
1、皮肤消毒:常用洗必太酯洗涤除垢,再用溶于70%酒精中的%洗必太涂抹;
2、避免过度使用电灼,皮下层若注入肾上腺素,浓度宜低;
3、对粘合巾的应用尚有争议;
4、较大关节、骨腔手术,术后应用负压引流;
5、切口不应太小,止血要彻底,引流拔除不可过早;
6、皮肤缝合张力大时,应采用减张切口缝合或采用植皮及皮瓣转移术覆盖创面;
7、严防伤口内遗留纱布等异物。

正确处理创伤:对严重污染的开放伤或火器伤要及时、彻底清创,切口作延期缝合。

要严格掌握内固定手术适应症。

感染是开放性骨折的严重并发症,实施彻底的清创手术,采用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延迟闭合伤口,对污染严重受伤时时间超过6个小时的Ⅲ度开放性骨折,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从清创效果来看,虽然多数创面清创后,创面细菌数量明显减少,但减少的程度不甚一致,提示清创时,在具体操作步骤上还有不足之处。

故有必要将清创术作一规范:
1、清创术:为避免重复感染,必须准备两个手术包。

一个专供清创术用。

另一个专供软组织修复和固定骨折用。

2、清创步骤:
①术者用肥皂液洗手后,擦干,穿戴橡皮围裙及无菌手套;
②病人麻醉生效后,伤口用无菌纱布填塞,如有活动性出血,钳夹结扎止血。

伤口周围若有油污物,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液擦洗干净,再将伤口周围较大范围的毛发刮净;
③用消毒刷子沾肥皂液或灭菌王液连续洗刷伤处外周部皮肤,每次不少于3-5分钟,计3次。

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尽量避免冲洗液流入伤口内。

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取出伤口内无菌纱布,伤口用双氧水及%新洁尔灭菌液冲洗2-3次,擦干;
④切除碾挫坏死组织及伤口内异物:顺序应先外后内、浅入深,不整齐的皮缘应切除1-2㎜。

挫灭无生机的皮肤,污染的皮下组织及肌肉也一并切除,直至出血为止。

对游离的污染骨片,可取出清洗后浸泡于抗生素液内,清除完毕后再植入,绝不可为方便闭合伤口,而保留污染或无生机的组织。

清创过程中,应充分暴露创面,特别注意是否有创袋或创腔存在,必要时适当剪开皮肤,显露深而远处的盲角。

冲洗液既要足量,又要有一定的冲击力,因为即使用高压脉冲冲洗器和大量抗生素溶液冲洗,也不能完全清除出接种于创面的细菌。

而切除创面污染组织比仅用冲洗的方法清除创面细菌污染更为彻底。

彻底清创是保证伤口Ⅰ期愈合的关键。

⑤清创前后创面应做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
验,条件的单位对切除组织进行细菌计数和培养。

⑥最后术者及助手重新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铺无菌单、更换器械,做骨折和创面处理。

3、骨折端固定:尽量选用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因剥离骨膜或用髓内钉手术,要扩大髓腔,均易使细菌扩散。

而骨折外固定器,则方法简便、安全、固定牢靠、不干扰创伤区,且可兼顾创口处理。

4、伤口闭合:按创伤治疗原则,创伤在6-8小时以内,经彻底清创后,可Ⅰ期缝合;8-12个小时者,清创后不缝合,待急性炎症控制后做Ⅱ期缝合;12小时以上或有明显感染征象,仅作引流术。

Ⅲ度开放性骨折创面多污染严重,特别是受伤超过6小时后,创面细菌大量繁殖,并向深层渗入,清创难以彻底。

清创后暂用人造皮或灭菌敷料覆盖创面,病人住消毒隔离病房,经无菌换药和再次清创,一周内闭合创口,防止交叉感染。

病室环境:加强病房管理,保持清洁卫生,病房、病床及用具定期清洗、消毒。

为避免病室内细菌交叉感染,有菌手术病人应单独隔离。

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为早期、足量、短程、有效。

选择药物应有效、低毒、价廉。

临床经验已证明,头孢菌素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一般情况下,单选第1或第2代头孢菌素即可,手术前、后24小
时内应用。

患者抵抗力低下或感染严重者,可考虑联合用药。

选择头孢菌素类或抗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加氨基醣苷类抗生素,用药时间为一周以内。

骨水泥在聚合过程中发出高热和释放出游离单体,能杀灭约66%的细菌,但作用是短暂的,为防止人工假体臵换术后感染,用抗生素加强骨水泥的抑菌力更有实际意义。

1970年,国外首先采用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固定人工关节假体,使人工关节假体臵换术后感染率下降到%,现国内也广泛应用。

先是用青霉素,后改用红霉素,最后认为庆大霉素最为理想,其浓度为40克骨水泥,放入克庆
大霉素粉剂,抗生素渗入骨水泥后,其活性不被破坏,可长期逐步从骨水泥中释放,产生局部高浓度易杀灭隐匿在假体周围的细菌。

Wahing测得含㎎庆大霉素碱的骨水泥,在体内80天仍可释放10ug/d,是金葡菌最低抑菌浓度的166倍。

术后5年的病人组织中仍可测出庆大霉素,且不会产生毒性反应。

四、治疗及预后:
全身支持疗法:卧床、患处制动、补充营养及维生素,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输鲜血。

抗生素的应用:根据细菌的种类、药敏、药物在组织中渗透性及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和毒性反应等方面考虑。

头孢类或抗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加氨基醣苷类合用为首选,
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加以调整。

治疗过程中,应与感染科专家密切配合。

持续用药至症状消失后4周左右。

局部治疗:患肢制动并抬高,热敷或理疗,也可行穿刺抽液后注入抗生素。

无效时,及时切开引流。

人工关节臵换术后感染率较高发生在翻修术后病例,术前关节有手术史及糖尿病史者,假体在体内停留时间及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关节臵换术后感染发生率可能会增高。

术前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则在感染时,也会导致细菌培养阴性结果。

以上几点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人工关节臵换术后一旦感染,对假体的处臵如下:
1、对低毒感染且细菌对抗生素敏感,仍可考虑保留假体,用一段时间抗生素,静脉给药4-6周,而后改口服3个月;
2、对急性感染者,可急诊手术清创,保留假体。

病灶处放硅胶管,大量抗生素液冲洗至引流液清亮,细菌培养阴性。

静脉抗生素配合;
3、感染时间长,假体已松动,建议取出假体,局部清创,周身应用抗生素;
4、感染严重无法控制,危及生命时,则考虑截肢及关节离断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