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和废气监测颗粒物大气污染指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按监测和粒径划分
4、可入肺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IP)
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肺部的粒子,小于5微
米。
PM5
➢ PM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的 颗粒物;
(二)按监测和粒径划分
5、细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IP)
PM2.5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 um 的颗粒物。大多数PM2.5能进入呼吸道,由于表面积大 ,容易吸附许多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因此,PM2.5对人 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在 1996年制定了PM2.5颗粒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其中,v表示沉降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粒子直径;ρ和ρ0 分别为颗粒及空气的密度;η空气的粘度,以泊(Pa·s)表示。
•
2、Baidu Nhomakorabea烟(烟气,Fume)
➢ 颗粒直径:0.01~ 1μm ,固体。 ➢ 生成、现象: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
的蒸气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 ➢ 如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汽车排气、烟草燃
烟、硫酸盐等。
3、灰(Ash)
➢ 颗粒直径:1 ~200 μm;物态:固体; ➢ 生成、现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微粒,如煤、
(二)按监测和粒径划分
3、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IP)
易于通过呼吸过程而进入呼吸道的粒子,小于
10微米。
PM10
➢ 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 颗粒物;
(二)按监测和粒径划分
➢ P PM10 测定
➢
➢ 利用二段冲击式小流量采样器,在采样器规定流量下 采样,空气中的颗粒物经惯性冲击分离,将空气动力 学当量直径小于10um的颗粒收集于已恒重的滤料上。 取下,称量,根据采样前后滤料的质量差及采样体积 计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13
二、大气颗粒物的源和汇
(一)大气颗粒物的来源
1、天然来源
1)一次颗粒物
可起因于地面扬尘(风吹灰尘),与地壳、土壤的成分相似; 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爆发的喷出物,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
来源的陨星尘,生物界产生的颗粒物如花粉、孢子等。
2)二次颗粒物
➢ 森林中排出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萜烯类)进入大气后经光化学反应, 产生的微小颗粒;
➢ 与自然界硫、氮、碳循环有关的转化产物,如由H2S、SO2氧化生 成的硫酸盐,由NH3、NO和NO2氧化生成的硝酸等。
2、人为来源
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如煤烟、飞灰等。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微粒,汽车尾气排出
的卤化铅凝聚而形成的颗粒物。 人为排放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粒子等的二次
颗粒物。
(二)大气颗粒物的汇(汇集——干沉降和湿沉降)
1、干沉降:干沉降是指颗粒物通过重力作用或与 其它物体碰撞后发生沉降。
➢ 沉降机制1:一种通过重力对颗粒物的作用。沉降的速 率与颗粒的粒径、密度、空气运动粘滞系数等有关。
➢ 粒子的沉降速度可应用斯托克斯定律求出:
v=(ρ-ρ0)gd2/ 1.8η
PM2.5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PM2.5的浓度过高,主要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 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降低肺 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 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过早死。老人、小孩以及 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
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总的死
亡风险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
肺癌的死亡风险上升8%。
12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降低PM2.5这些看似不大的风险, 收益却是很大的。美国环保局在2003年做了一个估算: “如果PM2.5达标,全美国每年可以避免数万人早死、数 万人上医院就诊、上百万次的误工、上百万儿童得呼吸 系统疾病”。相比当前的中国,美国当时的空气质量已 经相当不错,只有很少的地区略微超标。如果中国的 PM2.5能够达标,社会收益无疑将会是巨大的。 上述关于PM2.5死亡风险的数据源自2002年发表于《美 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论文。
焦油状物质及不完全燃烧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如 果煤烟中失去了液态颗粒,即成为烟炭。
8、烟雾(Smog)
➢ 0.001~2 μm的固体。
➢ 现泛指各种妨碍视程(能见度低于2km)的大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常小于0.5 μm使大气呈 淡褐色。
(二)按监测和粒径划分
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硅酸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 灰等。
4、雾(Fog)
➢ 颗粒直径:2~ 200 μm ; 物态:液体; ➢ 生成、现象: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
水平视程小于1km。
5、霭[ǎi] (Mist)
➢ 颗粒直径:大于10 μm ; 物态:液体; ➢ 生成、现象: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的颗粒物 的总质量,是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 指标。
2、飘尘和降尘
长期飘泊在大气中颗粒直径小于l0μm的悬浮物称为飘 尘(Airborne particle);
大于l0μm的微粒,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而很快沉降下 来的这部分微粒称为降尘(Dustfall)。
知识点4 大气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
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形成 的一个庞大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体系。
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颗粒物。
一、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一)按粒径、状态及来源划分(8种)
1、粉尘(微尘、Dust)
➢ 颗粒直径:1~100μm,固体。 ➢ 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程在1~2km之内,使大气呈灰色。
6、霾[mái] (Haze)
➢ 颗粒直径0.1 μm左右 ,固体。 ➢ 生成、现象:干的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
气混浊呈浅蓝色或微黄色。水平视程小于2km。
7、烟尘(熏烟,Smoke)
包含0.01~5 μm的固体或液体。 一般为含碳物质,如煤燃烧时产生的固体碳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