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商,幂的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积、商、幂的对数
案例撰写:曹承安北京大峪中学
评析:高存明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版本:人教版B教材必修1
【导语】
与以往相比,新课标更为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规律的关注与研究。对“对数运算法则”的探究,
既因其与指数运算法则相关联而有其“容易”的一面,也因学生对“对数”概念理解不深而有其“困难”的一面,
曹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学生课前初步探究、课上集中解决问题,课后回顾反思等环节整体考虑规划,
比较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何在这样的整体构思中更为凸显数学学习中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与
基本方法的作用,则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教学设计】
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写是单刀直入地直接提出问题,并给出法则的证明。我教的学生中,多数学生的学
习习惯、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按照教材去教,学生会感觉难度大,只能被动
的接受,所以我编写本节教案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降低难度,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经历观察、
归纳、猜想、证明得到法则,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
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均能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
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体现,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根据学生实际能力,猜测两个正数积的对数的法则留为课前作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尝
试着自我探索数学内容,初步体验一下探索的过程。
猜测出两个正数积的对数的法则后,法则的证明是一个难点,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出有效的引导。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若干正数的积的对数的运算法则的特殊形式,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得到正数幂的
对数运算法则。揭示法则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验了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直接提出正数商的对数等于什么?引导学生转化为积的对数,很自然的得到商的对数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和化归思想。
本课中,使学生成为对数运算法则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切身感受了发现和创造的快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均得到落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
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提高观察、抽象的能力。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启发性的层层入深的问题,展开
探究,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突出本节重点,突破本节难点。
【教学实录】
一、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对数概念和相关知识,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ppt)(1) ,
(2) 将化为指数式
(3)将化为对数式
生1:(1),
(2)将化为指数式为
(3)将化为对数式为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看昨天的课后补充作业
(ppt演示作业)计算下列各组中的a、b、c的值,观察每组中的a、b、c三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组中三个对数有什么关系? 每组中的三个对数的真数有什么关系?你能不能通过归纳,猜想出一般规律?
(1)
(2)
(3)
(4)
师: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发现。
(许多学生举手,选择一名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的作业,用投影展示)
(1)a=6,b=2,c=4。a、b、c三数之间的关系是a=b+c
三个对数的关系是
(2)a=4,b=1,c=3。a、b、c三数之间的关系是a=b+c
三个对数的关系是
(3)a=3,b=1,c=2。a、b、c三数之间的关系是a=b+c三个对数的关系是
(4)a=5,b=2,c=3。a、b、c三数之间的关系是a=b+c三个对数的关系是lg100000 = lg100 + lg1000 猜想:
(作业刚打出数秒,一名学生主动站起来补充)
生2:对数有意义,M>0,N>0,a>0,且a≠1
二、概念形成,逐步深化
师:非常好,这两名同学通过特例得到了一般结论。
(板书)(M>0,N>0,a>0,且a≠1)
师:这个结论一定正确吗?
生:(许多学生回答)不一定。
师:你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应能举出反例;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你应给出证明。
大家勇敢地尝试一下。
(学生这时的积极性很高,马上开始证明。不一会儿,学生开始小声探讨,还有几名学生面露疑惑,发现多数学生证明没有思路。)
师:(引导提示)大家用对数定义,将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试一试。
(学生经过思考后,再找学生说出证明的基本思路,即对数问题先化成指数问题。多数学生给出证明后,用投影展示学生中证明过程写得比较好的)
(投影)证明:设,
师:这个公式就是两个正数积的对数运算法则,两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这两个正数的对数的和.
师:若三个正数M、N、P的积的对数等于什么?(板书)
生3: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3:因为,
(板书)(M>0、N>0、P>0)
师:这名同学说得很好,这个公式就是三个正数积的运算法则,你们还能得出更一般的结论吗?
(片刻思考后)
生4:
(>0,>0,...,>0)
(板书)
(>0,>0,...,>0)
师:我们从两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的运算法则推广到更一般的运算法则。可
叙述为正因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的这各因数的对数的和.若这n个正数都相等,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生5:可它们都等于就能得到(>0)
师:很好,我们由一般结论,得到了它的特殊情形,一个新的性质。在这个新的性质中
的幂的指数n为正整数。我们大家知道(a>0)时,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若将上式
中的正整数n的范围扩大到全体实数,(板书)(>0,α∈R),这个法则还一定成立吗?
生:(集体回答)不一定。
师:你能证明吗?
(话音未落,几名学生就举手要发言)
生6:证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