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分析

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存在着两个基本行为,即决策行为和空间行为。决策过程在前,一般发生在客源地;空间行为在后,发生在接待地。空间行为的效益受决策水的制约。

(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1、什么是旅游决策行为

决策行为是一切实际行为发起和进行的前导行为,是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两个以上的可替代方案中,选择一个最满意方案来的过程。所谓旅游决策行为,就是在外出旅游前,人们根据可收集到的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旅游偏好,选择、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线及旅游方式的过程。

2、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

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主要有感知环境和旅游偏好。

(1)感知环境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根本原因,但不是影响立场有决策的直接原因。直接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原因是感知环境的差异。此差异不是指客观存在的环境差异,而是决策人头脑里感知环境的数量及对环境感知深度的差异。

感知环境即通常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所获得的对外界环境的整体印象。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感知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和客源地到旅游地的感知距离。

旅游环境包括旅游地的性质、旅游地内资源的内容及组合状况、不同逗留时间的活动内容组合、旅游地的环境质量、旅游地的接待条件等。

旅游地的性质,系指其旅游功能是游览观光型、度假型、娱乐型、购物型还是以某项功能为主的综合型,以及在同类旅游地中的知名度。

旅游资源内容及组合状况,系指旅游地的资源是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还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资源登等级组合是指国家级的、省市级的或地区级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不同逗留时间的活动内容组合,是旅游地经营者根据旅游者可能停留的时间类别,人为地将本地的旅游景点或各项旅游活动搭配组合成几种方案,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如北京有一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的不同组合方案,颐和园也有两小时游、半日游、一日游的不同组合。

旅游地的环境质量,是旅游者越来越关心的因素。在同类旅游地屮往往是这项因素最终左右了决策。

旅游地的接待条件,即旅游地所能提供的吃、住、行、娱、购等方面的条件。上述五个方面,即是旅游环境被感知深度的具体表现。

感知距离与客观距离是距离概念内涵的两个方面。客观距离是地表两点之间的实际长度,以里程来衡量。感知距离是一种心理感应距离,是用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的时间、资金和精力给人的感应来衡量的。客观距离是感知距离的基础,感知距离的远近取决于交通便利的程度。现在,人们通常说地球变小了,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由于航空事业的发达,缩小了人们头脑屮洲际间往来的感知距离。

在旅游决策过程中对旅游地的吸引力起着增强或削弱作用的是感知距离而不是客观距离。

由于感知环境的限制影响,人们在旅游决策中所追求的最大旅游效益,可能是满意的,但不一定是最佳的。

在今天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谁能让旅游者对自己的旅游产品获得深刻的感知,谁能帮助旅游

者做岀最佳的旅游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旅游效益,谁就能拓宽并占领客源市场。广泛的促销宣传以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是达到此目的的唯一有效方法。否则,即使你有价值极高的旅游地,人们也不可能到那里去旅游。

(2)旅游偏好

人们在进行旅游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共性特征,即感知环境差异的影响,同时要受到个性特征,即各自国情、民俗习惯,以至个人的兴趣、能力、爱好和性格差异的影响。我们称这一个性特征差异为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对决策的影响,可以从居住环境、年龄、职业、学历、性别等方面去研究。

第一,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由于旅游者主要产生于人口集中的城市,故居住环境主要从不同自然环境内的城市角度来分析。

居住环境对旅游偏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偏高纬度地区的居民对于阳光的追求。由于纬度偏高和温带气旋的频繁活动,使欧、美这两大传统的客源市场区日照时数偏低。因此,这里的居民对阳光的追求,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其程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加强。无论是近地还是远地旅游,人们在旅游地的选择上都表现出对阳光追求的偏好。例如,欧洲人本地旅游

集屮地Z—是阳光充沛的地中海沿岸地区,远地旅游则是另一阳光充沛的地区一加勒比海沿岸地区。北欧四国(芬兰、瑞典、挪威、冰岛)外出旅游人数密度最高,均在80%以上,其

主要流向是南欧各国。每周也是如此。

其次,是长期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一定的审美趣味,在他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被自己的文化传统左右,表现出对自己熟悉的自然环境的偏好。比如,英国人对海滨有特殊的偏好,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3%的人是奔向海滨;而瑞典、芬兰、前苏联的人们则对森林情有独钟。

再次,是对城市环境的厌倦,致使人们对纯自然性的野营方式的偏好。第二,年龄。人们的兴趣、爱好、能力乃至性格等个性,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不断增长而变化。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外界感知较少,因此好奇心极强。对自己不知道的新鲜、有趣的事物都充满感知的热情,尤其对游乐设施、各国风味的美食以及小艺术制品最感兴趣。在目前家庭度假日渐兴旺之际,孩子的偏好往往左右着全家的旅游消费方向。青年人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能力强,因此,对具有猎奇性、冒险性、刺激性的、体能消耗大的旅游活动感兴趣。中、老年人阅历丰富,习惯于回顾往事,品位人生。他们厌倦城市的嘈杂和建筑林立的环境,喜欢僻静优雅的海滨、林区或村野田园风光,但活动量有限。因而,他们偏好于历史文化内容丰富的旅游地、曾经留有深刻印象的故地,或环境优美、安静的度假地。前苏联屮央治疗-疗养建筑物定型实验科学研究所曾对28个城市和11个农村进行旅游需求调查,结果发现居民的年龄结构对休假地选择的影响最大。森林为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地,所占份、额达34. 5%,然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森林的偏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16-24岁年龄组的青年人,愿意到森林度假的只有31. 3%,低于总体份额;而60岁以上的老人组高达47%o相反,16-24岁的青年人中有9%的向往去山地休假,高于总体去山地的份额(5.5%)。

第三,职业。不同的职业工作的环境氛围不同,这是影响人的个性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旅游决策的过程屮,个体的旅游偏好与人的职业关系密切。

职业的不同,意味着收入、闲暇时间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旅游的倾向和要求也不一样。如国内旅游者的职业多以工人、学生、公务人员、第三产业员工和科技教育工作者为主(见表1 ),这些职业人们一般收入较稳定,文化程度也较高,具有较大的岀游力。不同职业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是不同的。各种职业的人都把观赏风景放在首位,科技人员与公务员更有机会借出差之机到目的地旅游,度假休养机会也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外出娱乐比例在各职业中居首位,且与家人同游和与人结伴同游的更多;离退休人员外出集中于探亲访友、度假修养、娱乐等目的;学生除观赏风景外,以娱乐为目的的出游比例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