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管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微动脉2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3 真毛细血管4 通 血 毛 细 血 管
1
2
3
4
6
5
1
1
2
7
5
6
6 微静脉6
(一)组成及血流通路
名称 血流通路 迂回通路 微A→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微静脉 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毛细血管 血流速较快 有利血液回流 动-静脉短路 微A→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随温度变化 调节体温 血流特点 血流缓慢 作用 物质交换
(适用于层流)
2、层流和湍流
层流(laminar flow)—— 液体中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与血管的长轴相平行; 且血管轴心处的流速最快,越靠近管壁,流速越慢 (轴流现象) (在小血管较明显)
湍流(turbulent flow)—— 血液流速加快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中各个质点 的流动方向不一致,产生旋涡。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
毛细血管压↑
血浆胶体 渗透压↓ 淋巴 回流受阻 毛细血管 通透性↑
生成量


回流量




炎症、充血性心功 不全等所致的水肿
营养不良、肾炎等 血浆蛋白↓所致水肿 丝虫病、癌症等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 过敏、细菌感染 所致的局部水肿




淋巴回流
毛细淋巴管起始端:盲端,单向活瓣,较大缝隙。 2-4 L/d 生理意义: 回收蛋白质 运输脂肪 调节体液平衡 防御免疫作用
动脉脉搏
定义
随着心脏的舒缩,大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 动,这种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管壁起伏搏动,称之 为动脉脉搏。
波形 上升支与搏出量、 外阻、射血速度有关 下降支与外阻有关 传播速度与动脉弹性有关
动脉脉搏的波形(视描记的方法和部位不同而异) 一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1)上升支: 影响上升支的斜率和速度因素: 心输出量、射血速度、外周阻 力、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弹性)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缓冲作用(贮存势能)
血 管 弹 性
收缩期 管壁可 扩张性 舒张期管 壁回缩力
血液对 管壁压 力
收缩 压
脉 压
舒张压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搏出量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2.外周阻力 3.心率 4.大A弹性 5.血容量/血管容量
mmHg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脉压 pulse pressure
120
100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平均动脉压 = 舒张压 + 1/3脉压 = 2/3舒张压 + 1/3收缩压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80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一个 前提 形成 动 脉 血 压 影响 两个 条件 体循环平均充 盈压合适 心脏射血 外周阻力 心输 出量 搏出量 心率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心跳停止时在血管中所测得的血压(7mmHg)
动脉血压形成因素
二个必要条件: 1)心脏收缩射血:提供血液流动的势 能和动能 2)外周阻力:主要指小、微动脉对血流的 阻力。与动脉血压成正比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肱A血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压达到的最高值 100~120mmHg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压的最低值 60~80mmHg 脉 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30~40mmHg 平均A压:心动周期中动脉 血压的平均值。
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定义 2.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3.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本节重点)
动脉血压 :动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强
动脉血压的形成
Blood Pressure
单位: 1 mmHg = 0.133千帕(kPa)
一个前提: 心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容量/血管 容量成一定比例)
(二)血流阻力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
P1-P2 Q = —— 血流量 R 8ηL 血流阻力 R=——— π r4
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
各段血管的血流阻力: 大动脉19%; 1、血管口径 小、微动脉47%; 毛细血管20%; 2、血液粘滞度(η) 静脉14%
1、泊肃叶定律
4 π ( P -P ) r 1 2 Q= —————— 8ηL
(二)微循环调节 1.神经调节
微动脉和微静脉受交感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微动脉、微静脉受交感神经支配,也受 体液因素调节。 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主要受代 谢产物的调节。 体液因素:全身性血管活性物质 局部代谢产物。如乳酸,腺 苷、缺氧等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毛细血管压力,有利于组 织液回流 毛细血管前/后阻力比 ,毛细血管压力,有利于组 织液生成 滤过力 毛细血管压 组织胶渗压 重吸收力 血浆胶渗压 组织静水压
(3)心率
心 率 舒张 期缩 短 收缩 期缩 短 舒张 期血 外流 收缩 期血 外流
舒张 期存 留血
收缩 期存 留血
舒 张 压 收 缩 压
脉 压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搏出量 2.外周阻力 3.心率 4.大A弹性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 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强。
正常值:0.4~1.2kPa(4~12cmH2O)
中心静脉压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 回流速度影响 2.外周静脉压: 受心脏射血能力影响
(二)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心肌收缩力 3.骨骼肌的挤压 4.呼吸运动 5. 重力和体位的影响
来自百度文库.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 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动脉端:(30 + 15)-(25 + 10)= 10 mmHg 静脉端:(12 + 15)-(25 + 10)= -8 mmHg 有效滤过压>0 →组织液生成(动脉端) <0 →组织液回流(静脉端)
2.组织液回流:90%进入静脉,10%进入淋巴管
微循环
定义和组成 三通路: 1. 迂回通路:壁薄流慢通透好 2. 直接通路:常开流快交换少 3. A-V短路:常关流快无交换
微循环
微A:总闸门 后微A:分闸门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真毛细血管:营养性血管
通血毛细血管:直捷通路
动-静脉吻合支:调节体热 微静脉:后阻力血管
微动脉1
A-V短路7
(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 体循环平 均充盈压 血压
血管容量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搏出量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2.外周阻力 3.心率 4.大A弹性 5.血容量/血管容量
结 论
搏出量和大A弹性时,脉压 外周阻力和心率时,脉压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多少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注意:心率基本正常
总结: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 响 因 素
体循环平均压↑ 心缩力(心泵)↑ 骨骼肌收缩(肌肉泵)↑
静脉回流量
↑ ↑ ↑
呼吸运动(呼吸泵)↑
体位:卧→立 立→卧

↓ ↑
(2)外周阻力
外周 阻力 舒张 期血 外流 舒张 期存 留血 收缩 期存 留血 舒张 压 收缩 压 脉 压
收缩期 血外流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搏出量 2.外周阻力 3.心率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心率
75次/分 100次/分 心房 心室 心房 心室 收缩期 0.1’ 0.3’ 0.08’ 0.27’ 舒张期 0.7’ 0.5’ 0.52’ 0.33’ 心率↑时心动周期↓,舒张期↓>收缩期↓ 心肌工作时间相对延长,不利于持久收缩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血流速度
血流量(blood flow )——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 截面的血量,又称容积速度 (L/min or ml/min )。 P1-P2 Q = —— R 血流速度 —— 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 (与血流量成正比;与血管的总截面积成反比。)
第三节
血管生理
血管生理
主A大A:壁厚压高弹性大(弹性储器血 管) 100mmHg 小A微A:径细流快阻力大(阻力血管) 85mmHg 毛细血管:量多流慢通透好(交换血管) 30mmHg 静脉:腔大压低扩张好(容量血管) 5-10mmHg
各段血管 的压力梯度:
主A:100mmHg
小A:85mmHg Cap:30mmHg V始:10mmHg 心房(大V):≈0
血管顺 应性
主、大动脉弹性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搏出量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1)心脏搏出量
搏出 量增 加Q
收缩期 主A血 量增加 2/3 Q
管壁 承受 张力
收 缩 压 血流 速度
脉 压
舒张 压略
舒张期存 留血量略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影响因素 1.搏出量 2.外周阻力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2)下降支:
分为前段、降中波(降中峡)、后段
下降支的形态可大致反映外周阻力的 高低
动脉脉搏所反映的压力变化能以波的形式由主动脉开 始沿动脉管壁向末梢血管传播出去,是能量传递的表 现而非血流速度,其传播速度大于血流速度。 将压力换能器放在浅表动脉外表的皮肤上,应用 脉搏描记仪可以记录下浅表动脉脉搏的波形,称为脉 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