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贝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55例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9.09%;治疗组55例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4周内均未使用任何抑酸药物,凝血功能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循环,恢复胃肠运动功能;积极预防感染;支持疗法,肌注维生素K1,出血量大或重度贫血者予输新鲜血。治疗期间检测血压、脉搏、血红蛋白、肾功能及大便情况,密切关注电解质及生化指标。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商品名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mg/次,2次/d,连续3~5 d。治疗组5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日本卫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次,2次/d,连续3~5 d。

1.3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24h内止血;有效:72h内止血;无效:72h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出血停止判断标准:心率、脉搏、血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肠鸣音不再亢进;胃管抽吸液的颜色由血性变清;隐血试验转阴;血尿素氮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均在SPSS11.0统计软件上进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表1结果表明:对照组55例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69.09%;治疗组55例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55例患者头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7.27%(4/55);治疗组55例患者头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30.91%(17/5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生反复出血症状。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多由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3]。目前,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其中,加压素、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立止血是为临床基层医院所广泛应用的,且有实质性的治疗效果[4]。本组资料中,1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是由于消化道溃疡导致的出血。以往采用的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总有效率为69.09%。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壁细胞膜中的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由于其抑制作用强且持久,可使胃内达到完全无酸的状态[5]。而且,雷贝拉唑能迅速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维持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更有效地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头痛、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7.27%;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为3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雷贝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但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了,安全系数较同类产品小,应用时应谨慎。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马驰骋,李振作.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8,16(5):380—382.

[3] 延海,刘志国,陈洪芳.160例不同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8(5):17-8.

[4] 健康,杨冬英.吴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58例报告)[J].江西医药,2010;45(4):335-6.

[5] 吴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内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62-63.

作者简介:闵万苍,男,(1971-),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