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中的医生道德准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病人自主权是现代医学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实践原则。

尊重供体和受体的自主权关键是要做到知情同意。

倘若不遵守这一原则,不仅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而且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1999年1月18日《健康报》报道了北京一个眼科医生没经病人家属同意,擅自摘取病人尸体角膜为失明病人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的事件警示我们:在医学研究和临床上必须坚持“知情同意”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要求医生和研究者,在对病人进行医疗干预或者对受试者进行试验以前,将有关干预和试验的情况,包括可能出现的积极和消极的后果向病人和受试者交代清楚,并取得他们的自愿同意。

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病人和受试者利益,尊重他们的自主权。

知情是同意的条件,同意是知情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知情的内容和限度。

目前至少应向受体或代理人提供有关治疗过程的概况、治疗的实验性质、术后近期和远期的危险性和死亡率概况、生存率及存活时限概况、并发症及排异反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等。

向供体提供手术的危险性、术后近期、远期的影响的可能性及其受体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和存活时限度。

其次,供体与受体的智力能力的判断,通过此判断界定供体与受体是否具有决定同意的能力。

最后,同意有两种类型,系强迫同意和自愿同意。

自愿同意才是伦理意义上的同意,是知情同意的关键,是伦理学上所追求的同意。

帮助同意者排除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又是自愿同意的关键所在,对于供体更是如此。

左右供给自愿同意的内部压力主要来源于道义上的压力和关系标准上的压力。

外界压力可来自家庭和医务人员的干扰。

对于实行器官移植的医生来说,存在着更多的道德责任,即对于器官供给者的生命和器官接受者的生命的尊重。

只有在确定是出于对器官接受者和供给者的利益考虑下,才能施行器官移植。

不应在增加施行例数等非病人的利益的考虑下,使双方冒着两败俱伤的危险并负担相当大的医疗费用。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要求一切从病人出发,尽可能努力使对病人的伤害减低到最低限度。

病人的利益高于科学利益和社会利益,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使者,只能对病人有利,不能对病人有害,所以,活体移植必须以维护供体、受体双方利益为前提,不能只顾及医学科研而牺牲病人的根本利益。

端正对待名利的态度,摆正医学与名利的
器官移植中的医生道德准则
王英文 中国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 110001
医生作为器官移植技术的载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病人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局限,医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患者的“代理人”。

器官移植手术成功与否,一方面要取决于手术条件是否具备、医生的技术水平是否与技术要求匹配,另一方面还与医生的道德责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更新观念,正确把握器官移植的科学价值
在我国,阻碍器官移植扩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伦理因素。

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封建孝道观的存在,对开展器官移植更是水火难容。

至于活人的脏器移植他人更是大逆不道,无法接受。

致使每年有700百万以上(其中有相当数量是在医院中死亡)的死亡者,死后均进行火化或土葬处理。

这部分遗体器官完全可以成为器官供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是,由于受社会文化、传统观念和伦理思想的制约,又由于没有一个可实施的法律,使科技的发展先于伦理、法制的发展,导致伦理观念、法制的制定严重滞后,使大量可供移植的器官白白浪费掉。

即便有些人花费昂贵的医药费用,为延续生命苟延残喘的在死亡线上挣扎,而数以万计患者只能在痛苦的企盼中由于没有供体的来源而遗憾地死去。

一面是每天要烧掉或埋掉的两万具可供移植的供体;另一方面则是在渴求盼望中等待器官移植的人群,在我国器官供体来源十分有限的今天,把大量火葬和土葬处理的尸体,作为解决器官移植供体来源之路,不失为明智之举。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掌握着专业科学文化知识,有义务向全民进行摒弃旧思想,树立新观念的教育,提高全民的医学伦理学素质,促进器官移植的深入发展,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二、严格遵循知情同意,病人利益高于医学利益的原则
位置,医务人员在移植手术中要对供者与受者均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严格遵循关心病人第一、发展医学科学第二原则。

在注重医学技术的同时,还应考虑医学的伦理目的和社会目的。

这样,才能使器官移植技术在人道主义指导下正常进行。

三、严格遵循无伤原则,保证生命质量
用作器官移植的活体器官必须是成对的,同时,要保证供体失去一侧器官,也不会残废或丧生,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以活体肾脏移植作为供体为例,摘除一侧健康的肾脏,显然会给供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受体的生活质量及近期、远期的风险并没有一个满意的回答。

如亲属肾移植一年存活率为92%。

5年存活率为72%,而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排斥和感染,如何使这种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首先要严格掌握好受体的选择标准,做好风险与效率的评价工作。

不作弊大于利的活体肾脏移植手术。

对于供者严格按照相同的组织配型进行选择。

否则,不仅难以取得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效果,而且也使供者失去一侧正常的肾脏,代价太大。

因此宜谨慎行事,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方案应由有经验的专家制定周密计划,应该选用经过专门训练、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来实施,应在具备适当设施以保护手术双方健康和安全的医疗机构中进行。

术后加强对双方的随访工作,对术后双方的心理因素、工作、学习、饮食、婚姻、生育等多方面指导,不断改善肾移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创造条件提高肾移植长期存活率。

因此,在器官移植中医生必须坚持对病人健康的关心和忠诚原则。

医疗实践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诊疗措施和手段,对于病人都具有双重性,即诊疗作用和损伤作用。

这种双重性在活体肝脏移植中表现尤为突出。

对于供体来说,客观上存在着肝叶切除的危险,一方面是切除手术本身就存在的损伤性的危险,它是以一定的肝组织、细胞受损为前提;另一方面,肝叶切除后使肝组织总量减少,客观上存在着肝功能代偿能否满足生命需要的危险,它是以一定的肝叶缺少、功能减少为前提的。

对于受体来说,除了存在肝移植带来的排斥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这些危险是目前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

医务人员应本着对受体和供体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无伤意识,权衡得失,选择最佳的抗排斥措施,最佳肝叶切除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力争最大限度地防止两败俱伤的事件发生,以求得活体肝移植的最大效应。

我们看到科技领域的拓展,推动了医
状态可以用来与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况抗衡。

呼吸控制训练是病人有意识地进行深呼气和深吸气,通过控制自己的呼吸来调节和解除压力的心理护理方法,它适用于各种心身障碍的调节与心理反应的缓解和消除,如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

深呼吸法可以采用站立、坐式、卧式,以卧式为最佳。

卧式练习时病人平躺于床上,两膝屈曲,两脚分开约20㎝,背部躺直,对全身紧张部位逐一用意念扫描,将一手放于腹部,另一手放于胸部,用鼻子慢慢地深吸气,放在腹部的手可随之升起,然后微笑着用嘴呼气,呼吸时轻轻地松弛发“啊——”音好像轻轻地将风送出去。

此时腭、舌、嘴感到很轻松,呼吸应当缓慢。

在呼吸时体验到胸部的上下起伏,体会呼吸时的声音和机体越来越松弛的感觉,每天做1—2次,每次5—10分钟,2周后可将练习时间延长至20分钟。

3、讨论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神经毒物,进入人体内与胆碱酯酶迅速结合,形成较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结果使胆碱能神经末梢所释放的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破坏而大量蓄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1)毒蕈碱样症状:是由于副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平滑肌和腺体活动的增加,如细支气管痉挛,分泌物增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量出汗,流涎增多,心率减慢,瞳孔缩小,膀胱失禁等。

(2)烟碱样症状:由于交感神经及运动神经受刺激,导致交感神经节及横纹肌兴奋性增加而出现肌肉纤维性颤动、抽搐,严重时有肌力减退甚至瘫痪、面色苍白、血压上升等征。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精神恍惚、惊厥、昏迷等。

少数患者除上述急性中毒表现外,可于急性中毒后数天或数周出现不同类型的神经精神症状。

(1)脑衰弱综合症:表现为头痛、头晕,以前额为主的头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及乏力、嗜睡。

(2)癔病样发作及其他癔病样症状,如情感爆发、朦胧状态、痉挛发作或癔病性失语,以及感觉障碍如黑蒙、耳聋,可一日或数日发作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3)兴奋状态,病人喊叫哭笑无常,言语增多,到处乱跳乱跑,有的伴有意识障碍,并出现幻觉,事后遗忘。

此类表现据认为与胆碱酯酶活性抑制无关,而系神经组织内的神经毒酯酶(NIE)被抑制所致。

对精神症状可根据轻重给安定、氯丙嗪,注射葡萄糖及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但最主要的在此时应给予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正。

从而使病人
2.5 开展校园闲暇体育的作用
2.5.1 闲暇体育的开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闲暇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将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背景和舞台,同时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也为闲暇体育教育提供了可能与方向。

2.5.2 闲暇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任务、有措施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由战略意义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

无论从现实还是将来看,闲暇体育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都是长远的意义。

2.5.3 闲暇体育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
闲暇体育尊重人对运动的要求,注重人自发、自主地从事运动,而这一切又是体会运动中的真正乐趣和持之以恒从事体育活动的重要条件。

由于闲暇时间较体育课时间多得多,随意性大,不同学生或群体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项目,在运动由弱变强,超越别人,也超越自我。

2.5.4 闲暇体育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大量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利用闲暇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止现代文明病的最佳良药。

因此,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是闲暇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3.结论
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所占有的闲暇时间将更多,如何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认识开展校园闲暇体育,将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现阶段要把握学校闲暇体育的本质,使学校闲暇体育真正走上“正轨”,实现校园体育的“多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