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生活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生活
摘要:原始生态环境,是在几千年稳定的水环境中形成的。
一旦经济发展占用了部分水量,打破了水环境的稳定。
原始生态因失水,自然向恶化方向发展。
今天我们的温饱是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换来的。
如果我们改变生态用水的原始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
生态环境又会得到改善。
是本文的基础出发点。
最后全面推广节水技术,把节约出来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再配置。
不但可以持续发展经济,绿洲面积还会逐步扩大。
最终通过改变气候,平原降雨量增加,更可以给开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提供可能的条件。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节水
干旱地区绿洲面积,和水资源都非常有限。
经济发展总会占用绿洲面积和生态植被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使绿洲面积缩小,植被退化。
反过来,保护生态植被,又会限制经济发展。
由此看来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正确的水资源的开发与投向,又可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循。
因此,在干旱区的水利工作者,认清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必要。
一、巴州水利的科学发展观
建国后巴州人民和新疆兵团农二师,在州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并肩奋斗,共同发展巴州的农业生产。
使灌溉面积扩大了几十倍,单产也翻了三番还多。
不但解决了困绕人民几千年的温饱问题。
并实现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的繁荣昌盛为景象,这一景象,又
鼓舞着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阔步奔向小康。
在经济发展灌溉面积扩大的同时,出现了天然绿洲面积缩小。
原始生态退化,沙尘暴肆虐,风沙侵害农田。
迫使部分农田弃耕等恶果。
当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被公众认识之后。
有不少人撰文指责我们的父辈,盲目开荒,超量引水,招来了大自然的疯狂报复,使子孙后代遗患无穷。
似乎大有十恶不赦之势。
我认为这种指责很不公平的,且有害于生态改善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必要重新评价父辈的功过。
1、开发无罪,改善生态永无止境
前辈们为了解决温饱,用肩挑背抗,日以继夜,风餐露宿垦荒造田,开渠引水。
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我辈才得以安居乐业。
他们的伟大功绩应记载史册,万古传讼。
他们践行的“我为祖国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
的奉献精神。
是吾辈终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世代发扬广大,万世传承。
至于生态恶化,应看成是前进中的必然。
在沙漠绿洲中,发展农业,必定占用原始生态植被的水资源。
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植被,那里少进水,那里就会枯死。
那里植被枯死,那里风沙就会四起,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容置疑。
在“种一葫芦收两瓢”的建国初期,要求他们在开荒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不现实的要求。
因为温饱尚未解决,哪里还有巨资投向生态改善。
何况还有认识过程的存在。
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必然还会带来今天尚未充分认识的新的生态问题,留给子孙们去认识、去解决。
这就是毛主席说过的“实践、认识。
再实践,在认识”的发展规律,由此可以断言,改善生态的任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是永无止境的。
今天的生态恶化,我们应看做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用父辈的献奉精神,勇战风沙,克服生态恶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阻力。
2、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专门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来规范经济发展。
政府在审批新建项目时,有碍环境保护的项目,经济效益无论有多么大都不予批准。
在验收科研成果时,有碍环境保护的成果不予验收,且不许推广。
日常生产过程,政府专设环境保护部门监督检查,有碍环境保护的“三废”(废渣、废气、废水)不许排放。
有碍环境保护的工艺不许操作,坚决严令整改。
这些措施,有力的保证了今后环境不再因发展经济而出现恶化。
仅有环境保护还很不够。
因为现有的生态环境,还不能适应今后的发展。
于是在巴州又出现了不少环境改善措施。
为塔里木石油开发而修建的沙漠公路,两侧又种上了防护林带。
对风沙肆虐,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库尔勒城区扩大的同时,投入巨资建设了东山生态林,有效的改善了市区的生态环境。
在飞机场搬迁的同时,在旧机场四周,种上了果园。
为库尔勒建成“城中园,园中城”的现代化城市,做出了范例。
这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
但目前,只强调环境保护,而阻止环境改善的做法,也还仍有存在。
在若羌与且末两县交界处,有一个尚末开发的塔什萨依河流域。
靠地下水滋养着一片稀疏的胡杨林,胡杨林的密度,平均不到一亩地一棵,更有稀疏处,十亩地也没有一棵。
因没有地表水灌溉,不生任何野草。
农民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自费开发这块土地,种植枣树。
结果拖延了很多年没有人敢批准。
农民等的不奈烦了,自发种了枣树,不但保护胡杨树,又增加了树的密度,实质上起到了改善生态的作用,后来又有人种了甜瓜和棉花,结果,这一片没有土地使用证的土地上,成了无计划的开垦起来了。
如果长此以往,这里的生态环境,会向生态改善方向发展呢?还是向恶化方向发展?存在着一个问号。
像这种类似现象,在库尔勒和尉犁境内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如果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站在农民的前面,引导农民从改善生态出发,大力营造改善生态的防护林,我州新的生态系统,会在不久的将来完完整整营造起来。
分析其原因,不是我们没有认识,主要是宣传环保政策时,提倡保护多了一些,而提倡改善少了一些,所以政府工作人员,害怕犯错误,明知是改善生态的行为也不敢批准。
3、改善巴州生态环境的思路
先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专职主持,组织各级计划、财政、土管、水利、环保、林业、牧业等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权威领导机构,协调各级职级部门的日常工作。
保证上下级、左右邻,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严禁一切有碍统一布署各自为正义的做法。
调集环保、水利、林业、牧业、农业、气象各有关专业的专家,组成规划设计班子。
必要时还可有针对性的聘请沙漠、生物学专家学者指导。
争取在短时间内,提出规划方案,力争尽快上报立项。
规划思想:放眼长远、着手当前,立足保护现有植被,争取扩大绿洲面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战略思想。
规划内容:以现有天然绿洲边缘为基地,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减少风沙危害,利用生态经济开发技术,采用国家拨款,企业投资,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策略,努力建成复合型的过度性生态带。
这一生态带,不仅承担着保护绿洲经济重任,还肩负着生态经济与人工绿洲经济的有机组合。
逐步形成地域特色经济。
否则生态经济难以独立支撑。
设计生态带的关键技术:在于分层结构的合理,从现有植被分布规律看来,木本植物从外到里的序列有梭梭、红柳、胡杨、沙棘、红枣等,树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骆驼刺、芦苇、罗布麻等。
如遇有生长较旺的天然植被,无论其次序颠倒与否,都必须加以保护利用,总之,先以种活为主,扩大发展于后。
在风沙危害特别严重的地区,任何植被都难以成活,可在风蚀区铺
设芦苇固沙网格,在其中种植可以成活的植物。
风集区,积沙掩埋严重,植物小苗难以成活,可建人工风障以疏导积沙的流向,同时种植乔木透风林。
总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难题,我相信我们的专家们完全可以冲破一道道难关,最终取得胜利。
二、发展经济和生态建设的核心是节水
巴州4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只6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平原区年降50mm,而绿洲蒸发量高2500mm。
加绿洲外围有15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烘烤,更显得水资源严重不足。
在这块土地上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系统,节水必须首选。
巴州的城市和工业建设起步晚,经济比例尚不太高。
用水比例仍处于最低的位置。
因此节水经验积累不多。
本文从略。
农业经济是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大规模展开。
节水工作也是在五十年代后期已开始探索。
五十年来已取得巨大成就,并积累了一套丰富经验。
在现阶段我们只要沿着前辈的足迹,阔步前进。
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
当前,最主要的节水工作,应首推生态用水。
1、生态用水现状
以开都河孔雀河流域为例。
平均年流量34亿立方米。
以80年代初,州政府制定的水资配置方案,是发展经济用水20亿立方米。
生态用水14亿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40%多一点。
其中河道和博斯腾
湖的水面蒸发约为10亿立方米。
天然绿洲只有4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仅仅勉强维系荒漠草场灌溉,大面积的胡杨林,只有自生自灭的选择了。
荒漠草场灌溉方式十分原始。
没有完整的灌溉工程系统,靠天然河道输水。
依自然的地面坡降漫流。
加上地形复杂多变,沙丘高处牧草被旱死,低处积水太深被淹死。
只有沙丘周围和积水的四周生长着芦苇,好像高大的沙丘束着一条绿色的裙子,就以有人把这种荒漠草场戏称为裙带草场。
因此水的利用率极低,节水潜力极大。
2、现阶段节水措施的建议
鉴于当前生态建设规划尚未出台,没有专项资金,只靠微薄的地方经济只能修建简易的灌溉工程。
简易的输水灌系,分为干、支、斗三级,按渠道设计规范设计。
配水、量水设施必须配套。
灌溉工程分为分渠、引渠两级。
其横断面设计成宽堤顶,缓边坡的宽浅式填方渠道。
渠线要直,渠道间距百米为宜。
渠长尽量伸到牧草的边缘。
原则上渠上不开口,只靠渠道的渗漏水,滋养牧草生长。
施工时,遇沙丘平沙丘,遇河道填河道,只留下树木不砍,尽量避开密茂的灌木丛。
如遇面积不大的盐碱斑片,抑制牧草生长,一般都有高矿化的地下水,可在灌溉季节抽咸补淡的办法改良地下水,然后改良土壤。
但面积特大盐壳则需专门改良措施才能达到目的。
渠系运行若干年后,灌溉渠道因牲畜践踏,或灌溉效应使渠中芦苇
密集发育,阻止水流畅通时。
可在两渠中间另筑一条新渠,老渠废弃不再通水,逐步形成沟渠相间的平原草场。
再进行规划现代草场时,就容易多了。
3、牧区灌溉系统的管理
在流域专管机构下,分级设立牧区水管站(所),并分属各级水主管部门领导。
分工负责管理干、支、斗三级输水渠道的工程管理和配水任务,实行按方计价。
由于牧区水费标准较低,一般不能承担管理费用,可由政府无偿拨给适量的土地使用权,以资补偿水费之不足。
分渠和引渠两级灌溉渠道,由乡(镇)组织受益牧民管理,实行自建、自管、自用。
但必须服从流域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水量调度。
草场以外的野生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申请用水权,仿照牧区水利的措施,参加生态用水指标分配及管理。
工程及管理费用,由林业事业费承担。
临近乡(场)的林木,因其乡(镇)享用其生态效益,由乡场负担。
三、开发塔克拉玛干的设想
随着全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加上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年年减少,不久的将来,中原和沿海各省区,土地紧张可能成为他们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那时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自然会投新疆。
新疆地广人稀,土地地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
也正是弥补中原和沿海各省区耕地不足理想地区。
北疆和南疆比较,南疆有很多条件更优过北疆,如土地更广阔,自然肥力更高,气温更暖,光照更足,无霜期更长等等。
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系统不断完备,绿洲面积会逐年扩大。
不久的将来,由小流域形成的分散绿洲,逐渐连片,形成大面积绿洲,自然沙漠面积就会因之缩小。
加上节水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水面蒸发减少,植物的叶面蒸腾增加,使大量的太阳辐射能耗消在植物光合作用。
从而改变气候条件。
温差减少,风力变弱,平原降雨增加,地面湿度加大。
如果加上干旱年份的人工降雨,更可促进沙漠气候的变迁。
因此若干年后开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完全可能的。
1、构建绿色网格,是开发大沙漠的框架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自西向东纵贯全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大大小小的支流甚多,有些小支流,在流程中流入沙漠,通过地下径流,汇入塔里木河。
有些大支流,是在建国后上游大量引水灌田,使河道径流长度缩短,中断了水流汇入。
如果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恢复大型支流的河道流程。
小型支流也通过建设生态系统,用人工渠道延长地表水的流程。
加上道路不断增加,给河、渠、路两侧和塔里木干流都绿化起来。
自然就形成了自南向北或自北向南的绿化带,组成了网格,不但切断沙漠中的风沙流程,还降低了风沙的流速,这就是开发塔克拉玛干的第一步。
2、大力发展电力产业,实行以电换水
塔里木河各支流的流域内蕴藏着大量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
都可
以用来开发电力产业。
目前,风电和太阳电建设成本虽比水力发电高,但环保效益确比其他能量发电都高。
加上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成本也会逐年下降。
如前几年,风力发电成本是水力发电成本的7—8倍,目前风力发电成本已降到了水力发电的五倍。
有了电就可以实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调度。
灌溉季节抽取地下水,补充地表的不足,非灌溉季节又可以把地表水灌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的损耗,实质上地下水形成了短期调节水库,可以代替沙漠水库的调节功能,减少沙漠水库的水面蒸发。
3、开展科学试验研究,为开发塔克拉玛干做好超前期准备
为开发塔克拉玛干做好资料的系列观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可结合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需要,成立水利治沙研究院。
院址选在若羌县城为宜。
因为若羌农区的四个小流域都是塔里木河的小支流,同时又涵盖着塔克拉玛干的一小块沙漠,在这里取得的资料很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应在院内分设沙漠研究所、沙生植物研究所和灌溉研究所。
研究院隶属塔里木河管理局领导,经费在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的科研经费中单列预决算。
为了加强建设和科研的联系,增加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建设实践的科学性,若羌县的党政领导和研究院的领导可以互相兼职。
研究内容应将重点放在下列六个方面。
第一,沙生植物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
第二,沙漠绿洲生态系统建设技术研究。
第三,沙漠发育演变规律及开发技术研究。
第四,生态建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五,生态产业开发的试验研究。
第六,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和若羌县经济发展提出的试验研究课题。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一对矛盾。
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是协调矛盾的唯一手段。
在干旱区水资源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因素。
所以推广节水技术,又成了推进干旱区建设的核心工作。
生态建设不仅是保护绿洲,而且还要发展扩大绿洲,最终要开发利用沙漠,彻底改善生态环境。
开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壮举。
超前期的系列资料观测和试验研究都是将来规划设计工作必须的宝贵资料,所以必须及早做好准备,为迎接灿烂的明天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