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三毛小学?谢丹凤
摘要:本文从听力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等方面,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听力训练听力教学听力理解听力技能
听力训练是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内容之一。

听力往往又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感困难和薄弱的一项技能,因为学生不象学母语那样拥有足够的语言环境。

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接触地道的英语口语还很有限。

因此,我们需要他们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达到英语交际的目的。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否恰当地采取有效的听力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指导课堂教学,不但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听的概念
听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形式。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吸收)和理解,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

听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语言活动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智力认识活动。

在听的过程中,听者先对听到的词、句和话语片段进行感知,形成声音表象,然后根据已有的语言学习经验对所感知的词、句子和话语片段进行解码,形成短时记忆。

这一复杂的过程在瞬间形成并持续不断。

听者凭已有的知识、背景、经验采取预测、选择和修正的认知策略来理解接收的信息,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筛选、加工、储存的活动。

初学者常借助母语,但随着英语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会逐步摆脱母语,逐步达到英语解码。

听力即听的能力,是指听者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载信息的交际能力。

“听力是一种主动型、隐蔽性的技能。

”学生通过听可以大量吸收新的语言信
息,加深对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的提高。

二、?听力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生英语学习中,听力也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之一。

听、说、读、写各方面有其重要性,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说的能力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为开展日常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对小学生的听力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听力训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听力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
三、?影响听力发展的因素
经过在教学中的观察及调查,在英语听力方面,学生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干扰因素首先源于依赖母语的习惯。

学生们在听英语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将听到的材料反映成汉语。

似乎只有借助母语才能理解和记住能听的内容,而不是直接去意识其所指的概念。

其结果必然延长反应时间,造成听音者跟不上讲话者的局面。

往往是下句开始时,大脑翻译思考理解还没能从上句中解脱出来。

听到一个英语句子,脑中出现的是语法结构和汉语译文,这样不管说话人语速多慢,都无法等脑中反映出汉语的意思,分析完语法结构后再继续下文。

(二)?影响听力理解第二种干扰因素是学生常纠缠在一两个单词上,错过了掌握大意的机会,致使全篇听不懂。

当然,也不能否认有时某些关键词的作用,但不能被它们卡住。

因为,我们还可以通过上下文或其他词组来帮助理解。

(三)影响听力理解的第三种因素是:学生听音时喜欢一边看原文材料一边听录音,觉得这样听得清楚,省时又少力,或是听不懂就翻看原文。

然而,科学证明,人脑组织对语言习得信息记忆的处理是有区别的。

听力习得通过传音神经输入,阅读习得通过视觉神经输入,由于输入方式不同,信息记忆的部
位也不同。

因此边看原文材料边听录音往往是阅读习得先入为主,造成听懂的假象,这样训练最多只能起到效音的作用,听力很难提高。

(四)单词的音与形、义的分离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如果在认知结构中储有的单词仅有文字符号和意义部分,那么感知到的有潜在意义的声音信号就无法被认出,更无法理解。

词的音、形、义是相互依赖的整体。

因此,不会读或读不准某个单词的听音者,认知结构中就肯定没有储存该词的声音资料,因而自然不能准确迅速地将信号内化为信息。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听得懂的句子一听就懂,听不懂的词怎么听也听不懂,原因就在此。

由此可见,词的音、形、义的分离是听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五)词汇量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东西。

”?大部分小学生仍然缺乏应有的日常词汇和用语,某些词汇他们只了解其中某一含义,仍然是生词多。

为此在提高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总目标下,加强词汇教学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六)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听力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语言、文化水乳交融。

语言的实质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而且这种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

中、英文化也象各民族文化一样具有某些相识之处,可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差异。

中国学生不了解这些差异,在语言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

由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不同,往往是同一个词对讲话人与听话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如“?Ilostyourcat.”这句话,有人觉得无关要紧,但是有人会觉得发生了一件大事,因为”cat”是一种宠物。

所以,社会背景和文化知识都是能否正确理解讲话真正含义的关键要素。

(七)心理障碍也是听力教学中必须要克服的一大干扰要素。

对母语的依赖不利于听力的发展,而且还会是使听音者产生心理障碍。

学生中都有一种普遍的心理,即:在听音过程中如能听到的句子都反映成汉语就觉得听懂了。

然而,正是由于这一环节占有了时间,造成大脑忙于寻找声音的汉语对应信号时无法处理随后到来的信号。

同时,由于慌忙中并未完全理解接收到的信息,又
导致了遗忘。

无法处理的信号不断堆积,致使听音者精神紧张,而紧张的情绪又干扰了大脑的有效工作,使听音者心情烦躁,甚至失去信心,心理障碍通常就在这时形成,一个人一旦认定自己办不好的事情,自然会下意识地放松主观努力,结果就真的办不好。

四、听力教学策略的发展
根据国外的资料,听力教学策略的研究实践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一)在六十年代,学生听力不好的原因被认为是对语音系统了解不够。

因而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不同元音组合的音节的分辨,语调的高低,重音的变化等语言信号的训练上。

(二)到八十年代,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听力理解的训练上,这里强调的已不是语音的辨音问题,而是对大段的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

(三)近十年来,强调的是选择地听。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听。

因此,随着在英语教学中对英语交际作用的重视,听力训练的内容要求贴近实际生活,更符合能力自然发展的过程。

(四)提倡听者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协作活动
教学的中心日益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示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母语里已有的听能力。

这种教学中心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同时也向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以下要求:如何使课堂上的听力活动接近于现实生活?任何使学生利用自己在母语语言里已有的听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影响能力的因素采取不同的听力政策呢?
五、小学英语听力基本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从基础入手,训练辨音,提高听力
听力教学应从基础入手,这一原则不应只是教师心中有数,而应让学生对此有认识,从而积极配合。

虽然小学学生有一定的辨音能力,但部分学生长期形成了音、形、义分离的词汇学习方法。

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词汇必须重视其完整性,把好信息储存关。

很多学生有这种体验,听的句子很简单(看文字材料并无生字),而且听得很清楚,甚至当时能把句子重复出来,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要过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归咎于词汇学习方法的不当。

也许有人认为只记词的形、义,即仅眼睛看单词省时省力。

事实上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能加强对大脑的刺激,有利于提高记忆活动的效率。

记单词应手、眼、耳、舌并用;即眼睛看着手里在写的字,嘴里念出起读音,心里想着(从意义上理解)该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并尽可能将概念与一具体事物或行为相联系,在脑子里显示出视觉形象。

这样记单词既快又牢,不仅能保持单词音、形、义的完整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提高在快速听音过程中准确理解奠定基础。

(二)?在听力过程中注重听力微技能的训练
听力技能的获得是积累的过程,有一定的量变才能有质变的产生,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听力微技能的训练。

就听力而言,理解有声语言的交际过程可能是一种估计、猜测、预期、推断、想象等技能积极在相互动作的过程。

因此,学生在实际中所具备的听力理解也必须由各种听力微技能所组成,这些微技能分别是:
1.辨别连贯表达中语音的技能
在快速的英语交流中,很自然会产生略音、重轻及连续等现象。

而学生一般不熟悉或不太善于发现这种现象,因此在听力过程中,明明是已经知道的词却听不出来,因为词汇到了语流中发音往往会发生变化,如:teachhim,givehim,tellher,comehere中的“h”哑音同时连读使它们产生的变化有的也非常大。

如:AmI[mai],Ishe[zi],Isit[izi]等。

另外有些发音直接影响到对全句的理解,如:as…as句中第一个“as”常弱读,听音能力差的学生开始是无法辨别的;除此之外还有musn’t,can’t,haven’t等中的否定形式,学生常把这类形式听成强调句,这些都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有必
要安排正规与非正规语音语调的比较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正常语速的日常对话,使学生逐步熟悉掌握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读形式等。

通过安排单句、对话、短文、主题对话等让学生发现和认识连贯表达中的语音变化,包括语音省略、强弱和轻重的变化。

2.准确理解概念意义的技能
训练学生能快速听懂各种数字、电话号码,以及根据听到材料辨别方向、方位等。

3.培养捕捉要点和重要信息的能力
即培养学生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的能力。

在听音前以问题的形式给学生制订各种各样的目的,以训练学生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听力材料的某些关键部分,而不是每个词或每一句话上。

4.培养学生推导和猜测的能力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往往一听到生词就紧张,并且,尽力用心去学习这个词的含义,以至于影响到整体的理解,抓不住全文的中心要点。

因此训练和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的连贯意思、语法结构或根据说话人的语气、语调、重音、用词、声音效果以及通过母语掌握的背景知识等推测生词的含义是提高听力的重要技巧。

5.培养学生的记存能力
记存能力就是把听到的词、词组或单词记住并迅速加工成意群记存起来的能力。

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听懂几个单词,而且要听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意群、一个整体进行记存,教师则应该相应地注意说话或朗读课文时不能把意群内的语调、重音搞错。

另外,在平时听朗读的材料时,可让学生根据其朗读间隔来辅助划分意群。

6.逐步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让学生边听边记下一些关键词组及数学等重要信息,让学生知道笔记往往用关键词或短语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句子的形式出现。

(三)视听配合进行听力训练
视听配合,指的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动作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

例如,可根据一个故事的内容,画出几幅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

这样,“在学生听的同时提供表示听的对象,既可避免‘内视’(语音在大脑中变为文字),又可减低难度,并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


结论?:听力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积极、多层次化的思维理解心理过程。

它除涉及到语音、语言、词汇外,还涉及到非语言知识,如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所以英语教师除了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训练外,还需要顾及学生的要求和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要素,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听力技巧,这样才能把听力理解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胡春洞,1994,《英语教学法》
(2)胡春洞、王才仁主编,贾冠杰着,?1996,《外语教育心
理》?
(3)北京师范大学编辑部编,1999,《中小学外语教学》第3期
(4)李岩、陈则航,1990,《听力策略与听力训练》
(5)鲁宗干,2001,《小学英语教师手册》
(范义英转载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