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宣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都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宣传提纲[编者按] 近年来,我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扎实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今年是我区教育现代化实现年,区教育局、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编写了《盐都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宣传提纲》,供学习宣传。

1、盐都基本概况:盐都区是盐城市政治、文化中心所在地,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位于国家沿海大开发的腹部黄金地段,新204国道、宁靖盐高速、盐淮高速、沿海高速大通道、331省道、新长铁路纵横密布,东临黄海,西临淮扬,北通陇海线、联新亚欧大陆桥,南跨苏通大桥而联袂苏锡常、接轨大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区群中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区盐城的核心区。

总面积1046平方公里,人口76万。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52亿元,财政收入53.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4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27元。

是全国科技进步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连续五年荣获全区绩效考核综合先进奖第一名。

2、盐都教育发展主题:盐都教育发展主题是“优质均衡、促进公平”,具体要求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3、盐都教育总体目标追求:努力把盐都教育办成教育理念先进,办学质量一流,人文底蕴丰厚,老百姓最满意、江苏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教育之一,成为教育公平的先行区、教育质量的风景区、教育形象的示范区,进而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的教育强区。

4、盐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2011年建成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合格区;2012年建成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到2015年,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在全市率先建成教育强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5、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一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二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三是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四是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五是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六是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6、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全面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7、江苏省教育厅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创建进展的要求: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要与建设小康社会同步进行。

8、我区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时间:2008年全面启动,确保2011年创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区)。

9、我区“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获得的主要荣誉: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区、幼儿教育先进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全区唯一的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在省政府三年一轮的对县级政府年度教育工作综合考核中连续两次得分全区排名第一,被表彰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10、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共有16项主要指标。

11、我区教育基本概况:我区现有普通中小学40所,其中小学16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星级高中4所,在校中小学生58595人,教职工5740人。

有注册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17483人。

有电大、教师进修学校、聋哑学校、体育学校各1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2所。

另有省属高职2所,市属高职4所。

12、我区普通高中建设情况:我区现有四星级高中2所,分别是:市一中、龙冈中学;三星级高中2所,分别是:时杨中学、大冈中学。

13、我区境内职业学校情况:有职业学校6所,其中省属高职2所,分别是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市属高职4所,分别是盐城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盐城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4、我区省优质园创建情况:有注册幼儿园23所,省优质园17所,省优质园比率为73.9%。

15、我区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按照省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标要求,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要达到90%以上。

我区适龄幼儿学前三年实际入园率为96.87%,超过省定标准。

16、我区幼儿教育获得的主要荣誉:2006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幼儿教育先进区。

17、我区义务教育发展概况:全区共有16所小学(另有教学点6个),小学生在校人数为30386人。

有20所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初中学生在校人数为17031人。

18、我区义务教育普及情况:省定义务教育巩固率指标是99%以上,我区近三年小学、初中巩固率均达到100%。

省定初中升学率指标是95%以上,我区初中升学率达到99.8%。

19、我区高等教育入学情况: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50%以上。

我区2011年19周岁人口数是9401人,高等教育入学率为55.77%。

20、公民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途径:公民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途径有:普通高考、对口高考、成人高考、网络远程教育、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

21、我区拥有的社区教育资源:我区有省级社区教育示范镇2个,分别是秦南、大纵湖镇。

有社区教育中心12个,其中省级社区教育中心4个,分别是大纵湖、秦南、潘黄、楼王;市级社区教育中心4个,分别是潘黄、尚庄、北龙港、北蒋。

有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3个,分别是大纵湖、张庄、北蒋;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4个,分别是秦南、郭猛、北蒋、北龙港。

22、我区从业人员培训情况: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要达到50%以上。

我区上年从业人员培训率为52.3%。

23、我区社区教育财政投入情况:我区区镇两级对社区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目前区镇两级财政投入均达人均1元以上。

24、我区特殊教育情况:按照省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标要求,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需达到95%。

目前,我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盲聋哑及智障儿童人数是218人,入学216人,入学率达99.08%。

25、我区残疾儿童上学的途径:对于中度以上残疾儿童采取集中入学的模式;对于轻度残疾儿童,采取就近入学、随班就读的方式。

26、我区特殊教育获得的主要荣誉:我区是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区)。

27、我区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情况:按照省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标要求,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需达到99%。

我区坚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样,享受同样的入学条件、同样的免费政策、同样的关爱呵护。

目前,我区共有外来务工子女1226人,入学1226人,入学率为100%。

28、我区资助困难群体享受教育情况:我区上年财政预算用于义务教育段贫困生助学拨款86.43万元,其他资金用于义务教育段贫困生助学金额数123万元,义务教育段助学受益贫困生数2321人。

29、我区盐都教育网建设情况:我区于2002年9月组建“盐都教育”网站,它的建立实现了公文网上流转和教育资源共享。

30、我区教师参加省“信息技术与教育”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考核情况:我区5000人通过省“信息技术与教育”考核,4300多人通过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

31、我区教育城域网投入和近三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我区教育城域网总投入达323万元,近三年学校信息化建设总投入达6000多万元。

32、我区中小学光纤接入城域网和光纤连通学校情况: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共有40所中小学校光纤接入盐都教育城域网。

光纤连通学校比例为100%。

33、我区学校拥有计算机情况:全区中小学共有学生用机8602台,生机比6.81 :1,教师机3570台,师机比为1.2:1。

普通班级全部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

34、我区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情况: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18平方米,校舍面积不低于4.5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校舍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

我区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均达省定标准。

35、我区中小学生均图书资料建设情况: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小学生均图书不少于20册,初中生均图书不少于30册。

年生均图书借阅量为小学10册(次),初中14册(次),高中册16(次)。

我区今年新增图书28万册,各中小学均达现代化标准。

36、近两年我区出台的加强教学管理的主要文件: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大力推进有效教学与管理的意见》,《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人人达标”活动的意见》、《盐都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盐都区高中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盐都区中小学集体备课基本要求》、《盐都区中小学教学“五认真”基本要求》、《盐都区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类加强有效教学与管理的规范指导性文件。

37、我区中小学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措施:我区积极实施体育30分钟大课间活动方案,区教育局认真制订并落实《盐都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意见》,确保全区中小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全区所有学校全面启动并实施“2+1项目”工程,推动学校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38、我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成情况:我区中小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合格率达97.52%。

39、“体育、艺术2+1项目”的含义:“体育、艺术2+1项目”简称“2+1项目”,其含义是通过学校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

我区各学校都能按规定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全面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

40、我区体育场地标准化建设情况:近三年投资3430万元,新建塑胶田径场34片,除计划易地新建的学校外,全区所有中心中小学全部建成塑胶田径场。

41、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我区有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

有6个区级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分别是盐城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大纵湖风景区、曹文轩故居、郝氏故里、新区世纪公园、龙冈农校和新四军纪念馆。

42、我区特色学校建设情况:目前,我区所有小学均为市级以上特色学校,市二小被表彰为全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43、我区中小学专任教师达标情况: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5%。

目前,我区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1.18%,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89.24%,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7.24%。

44、区域内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情况:省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达到50%。

目前,在我区境内的省市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52.3%。

45、我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情况:我区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率达100%,提高培训率达100%。

46、我区政府制定的教育管理主要文件: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管理的意见》、《盐都区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盐都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关于加强社区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盐都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学校“四名”工程行动计划》。

47、我区帮扶薄弱学校的措施:今年我区在帮扶薄弱学校方面实施了“城镇学校团队式交流工程”,优质学校组团(每一个派出学校不少于5人)到薄弱学校支教,进一步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48、盐都区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校园清清爽爽,队伍团结向上,质量响响当当,四季平平安安。

49、我区教育投入情况:2010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52亿元,财政收入53.1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4亿元。

上年度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是53287万元。

教育拨款增长的比例是41.9%。

农村成人教育拨款是153万元。

2010年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为8774元,初中12405元,小学比上年增加2296元,初中增加4367.23元,分别增长35%和54%。

我区今年预算内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额分别为550元/人、750元/人。

我区全面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小学每生每年120元、初中每生每年160元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

我区近三年教育现代化建设投入达54500万元。

50、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情况:从2009年元月开始,我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

当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年工资达到4.86万元,公务员为4.85万元。

51、我区中小学平均每校服务人口情况:全区小学平均每校服务人口为1.9万人;初中平均每校服务人口3.52万人。

52、我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四落实”的具体内容和获得的主要荣誉:法制教育“四落实”是指“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

我区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53、我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目前,我区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68%。

仅今年就投入7050万元新建17个项目,建筑面积40885平方米;加固11个项目,建筑面积11305平方米;拆除55207平方米。

54、我区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为打造学校平安环境,我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盐都区校园保安大队,并与学校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本年度,我区共投入2195万元用于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55、省五严”规定的具体内容:一、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

二、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

三、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四、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

五、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

56、我区处理教师有偿家教的政策:区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了处理有偿家教“三挂钩”政策(与师德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与工资分配挂钩,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与工作变动挂钩,一律调离原工作单位)。

57、我区执行省教育厅“五严”规定情况的主要督查形式:执行“五严”专项督导、常规管理百校行、中小学综合督导、片区巡视、驻点督导、开学工作检查、随机督导。

58、我省对中小学生学习、休息、活动的时间规定:省教育厅规定: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和8小时。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1个半小时以内。

要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和8小时。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

59、《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一共有20条,涉及8
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校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

《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包含10项基本管理制度,分别是:校园管理制度、校舍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艺术专用教室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

60、《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适应“两个率先”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