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巩家坞窑宋代白瓷探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巩家坞窑宋代白瓷探识
文/图 魏传来淄川区政府办公室
淄博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较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
依据现有资料,淄博窑创烧于南北朝时的东魏,唐至五代开始繁荣,宋代达到鼎盛,金元、明清丶直至民国仍继续烧制,烧造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淄博窑在陶升华为瓷的生产力发展中一直位于中国北方的前列,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建国后,由于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淄博古窑址被一个个发现和发掘,千年窑火丶万世流芳的淄博窑古陶瓷辉煌终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
位于淄川区岭子镇的巩家坞窑,是构成淄博古窑址系统的一处重要窑址。
巩家坞村古称荆业革瓦屋,是王洞庄的一部分(见淄川邱氏世谱》),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载名为革窊务,已独立成村。
清初因巩姓居多改称巩家坞。
其村地处淄川最西端绵延不断的冲山山脉,村西北山头便是淄邑名胜--形似野豹昂首而卧的豹山,海拔在米。
350巩家坞西接济南古镇章丘,南连莱芜茶业口,北有商埠周村旱码头,交通条件便利,是古代青州丶淄州通往济南府的隘口要道。
这里有河水可提供充足的水源,有面积广阔的山岭提供森林木材燃料,地下有丰富的煤炭和烧制陶瓷器所需要的瓷土原料。
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五代到北宋,这里一直窑火不断,瓷业发达,商贾云集。
遗憾的是,巩家坞窑和淄博其它古窑一样,在历史文献上都查不到相关记载。
认识和了解淄博巩家坞窑,是一个历史的进程。
年月日,淄博市文物局在全国第二次
1981415文物普查中曾组织对其进行了一次考察,采集了很多窑具和瓷器残片标本。
年春,巩家坞村2002在村东修公路,发现古窑炉残址三处及大量残瓷碎片和完整白釉瓷器丶模具等。
年月和20145201510年月,笔者参加了淄川区委宣传部《般阳文化》陶瓷文化研究课题组两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巩家坞窑进行的实地考察丶调研,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随着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学术上也有很大突破。
对巩家坞窑的烧制年代丶规模,产品种类及特点丶装饰手法等研究已颇见成效。
巩家坞窑址集中在村西北和村东两个地方。
村西北范围极大,面积约余亩。
村东处稍小,30面积近亩。
此两地因遍地都是俯首可拾的古陶瓷1丶古窑具碎片,被村民呼之为东“瓦碴地”和 西“瓦碴地”。
长期以来,人们在耕种土地时将这些陶瓷碎片捡拾到地头丶堰边,形成了多处“瓦碴堆”。
同时,在一些高堰裸露处发现多处红烧
土坑,系古窑炉遗址。
巩家坞宋代白瓷残片巩家坞宋代白瓷罐
巩家坞宋代白瓷梅瓶巩家坞宋代白瓷圈足碗巩家坞宋代划花白瓷作者(左)与淄川区委宣传部李永华部长(右二)等
考察巩家坞窑
作者与淄博市文物局原局长张光明研究员(右)
鉴定淄川窑古瓷
在学者们的眼里,这些跨越了上千年的古窑
炉遗存,古窑具丶古模具残件和古陶瓷碎片,已
经不是瓦碴垃圾了,而是我们赖以研究淄博窑的宝
贵的实物资料;更象是几经浮沉、凝结了沧桑往事
的一段段陶瓷历史,在彰显着淄博昔日的辉煌。
巩家坞窑制碗双头印模巩家坞窑制碗印花模宋代淄川巩家坞窑白瓷灯
巩家坞窑制碗双头印模
如果说,古代淄博磁村窑烧造的黑釉瓷以釉质晶莹滋润和色黑如漆而闻名一时,那么,代表淄博宋代白釉瓷风格的巩家坞窑陶瓷产品也曾独秀一方。
素雅的白瓷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在煤炭的夾层中,大多是在四行煤的底层,其结构较疏松,加之受当时的技术和条件所限,淘炼
巩家坞宋代窑址残片
巩家坞宋代窑址瓷祖残片巩家坞宋代窑址残片巩家坞宋代窑址残片巩家坞宋代窑址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