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小学教育
关于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研究
一、前言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扩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创造性。

理所当然地,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但是,数学家庭作业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分析思考的过程。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学作业的功效并不佳。

数学家庭作业往往被误认为是一些基本习题操练。

尽管熟能生巧,学生能应对考试,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因此就具备了必要的数学能力。

那么,如何使数学家庭作业的功效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呢?个人认为这是与小学生的作业质量、作业习惯和教师对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分不开的。

二、中美国家研究现状
家庭作业对小学生的发展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这个问题不论是在美国,或是在中国,都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适度的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美国认为家庭作业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领域:1)专业知识、技能的习得的领域。

家庭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间接地形成对日后取得好成绩的必需的学习能力,改善学生对学校消极的态度,并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并不只局限在课堂,而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2)价值观形成的领域。

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积极的自主性和责任感的形成,能锻炼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

同时,家庭作业也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良好的纽带,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中国认为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扩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创造性。

而数学家庭作业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

数学家庭作业最大的教育功能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分析思考的过程。

尽管课堂内可以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机会,但是,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发生在课外学生单独作业的时候。

通过一些设计巧妙、环环相扣的探索研究性的作业,更能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当然美国更强调家庭应重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而中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将数学家庭作业看成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强化,是“双基”落实的重要环节,只是在近几年,数学作业才逐步趋向于重视发展学生多种数学能力。

在我国,学生的家庭作业不仅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严重制约着素质教
育的实施。

1997年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调查专家的研究表明,在我国,有近47%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为2~3个小时。

而在美国,因为家庭作业占据了孩子太多的课余时间,家长们抗议要减少甚至取消家庭作业。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小组在2006年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家庭作业比10年前减少了。

在接受调查的44.8万名学生中,每天做家庭作业时间达到1小时的学生人数已从1997年的 86 %降至2005年的64%。

美国教育学者一直致力于对学生家庭作业的相关研究。

其中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的大学教授Harris Cooper被称为家庭作业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在对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家庭作业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的影响:在高中,家庭作业可实质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初中,家庭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只占高中的一半;而在小学,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家庭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影响。

同时,美国的家长教师联合会和美国教育联合会在2000年提到,小学二年级学生的作业时间在10~20分钟最为有效,而在3至6年级学生的作业时间为30~60分钟。

Harris Cooper教授还提出“10分钟”有效作业法则,即学生每上升一个年级,每天晚上的作业时间增加10分钟。

尽管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作业时间与其学习成绩是无关的,但是美国教育学者还是提倡小学生应给予适当的作业,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责任感。

三、我国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

2004年教育部专文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之后,每年的教育部工作要点中都可以找到“减负”的字眼。

可是“减负”后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和他的课题组进行了此方面调查,发现问题之一就是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质量差问题。

为此笔者对所教五年级班进行调查,发现作业间歇性未完成的占调查总人数的确良16.5%,经常不完成作业的的学生占调总人数的12.3%。

再结合对这部分学生走访了解后得知,造成这些学生课外作业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生作业习惯不良。

任务观点,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交差了事。

许多学生认为反正数学作业错了只需订正一下,一般也不会要抄写,所以做作业时比较随意、马虎,做完作业也没习惯检查。

字迹潦草,数字书写不规范,有些字学生自己写的也不认识了。

格式也有问题,特别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字往往会越写越小,数字与数字之间挤得很紧,特别容易对错数位,计算出错。

2、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的方法代替智力活动。

据统计,抄写、课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

教师布置的家
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而这些家庭作业忽略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原则,使小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及态度产生排斥心理,继而形成心理性遗忘
四、个人观点
笔者发现在诸多文献中,已经对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过研究。

鉴于中美两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不同,两国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教育现状。

美国父母更重视孩子的自信心和人格独立性的培养以及对多样化的认同,而中国父母更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

但对于如何使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功效尽可能地发挥作用涉及的并不多也不够详细,而根据现状,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十分地必要,所以初步进行了研究的展望。

我国数学家庭作业的改革一直把重心放在如何在保“质”的前提下减少作业的“量”上。

因此,也提出了很多优化作业类型的方式,很多优秀的教师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双基”的前提下,发展各方面的数学能力。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时应遵循以下三点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 2.不同年级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类型的数学家庭作业。

3.数学作业可分必做和选择,但内容应具有灵活性和弹性。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 ?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一旦养成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就会受用一生。

习惯靠影响 ,靠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 ,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笔者通过以上情况的了解,结合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并探究了使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尽最大可能发挥功效的策略,最后以论文的形式提交。

参考文献:
[1]Harris Cooper.Homework for all in Moderation[J].Association for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3.
[2]郭应平.新课改下布置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数学教学,2007(6 ).
[3]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11).
[4]Alfred S.P.& Jay S.Teaching Secondary School Ma thematic[M].Pren tice-Hall,Inc,1995.
[5]胡庆芳.美国学者为家庭作业“支招”[N].中国教育报,2007-02-26.
[6]Lawrence Brines.Learning from the World:Achieving More by Doing Less [J].PHIDELTA KAPPAN,2007(10).
[7]Harris Cooper.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homework[J].Education lea dership,1989(11).[8]Jeanne White.Make Math Homework Count![J].New Teacher Advocate,2 007.
[9]曹秀华.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分层作业[J].教育探索,2006(11).
[10]Loraine Page.Link-up @Home[J].Information Today,2007(10).
[11]Epstein,J.Homework Practices,Achievements,and Behaviors of Elementa ry School Students [J].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Center for Resea rch o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1988.
[12]Lynne Murray,Matt Woolgar,Carla Martins,Anna Christaki,Alison Hipwe ll and Peter Cooper.Conversations around Homework:Links to Parental Mental Healt h,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Chil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J].The BritishPsychological Society,2006.
[13]连春兴.实现数学作业的“减负”与“增效”[J].中小学教材教法,2002(27).[14]丁琳叶立军. 中美中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9(1).[15]施和生. 浅谈小学生数学作业良好习惯的培养
[16]架小芳. 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研究[J].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