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2月第12卷·第6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何谓“乡土文学”?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最早使用“乡土文学”这一称呼,并立即为文学界所接受。他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勃兰兑斯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炫耀他的眼界。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乡土文学的作者。……”
“乡土”,即故乡。鲁迅所举的这些作家的以故乡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里面,自然带着地方色彩。但乡土文学不能仅局限于民俗的描写。茅盾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只有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具有一定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①。
正如法国的文学思想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所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②“五四”新文化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本质上是一场狂飙突进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提倡的“人的自觉”、“人的解放”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人的心灵。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蔡元培“劳工神圣”口号的倡导,表达了对社会底层全新的认识和态度,把人们关注的焦点、作家创作的中心引向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黎民百姓,芸芸众生。之后《新青年》、《晨报》等刊物相继发表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在政治思想界的极力倡导下,“尊重劳工”、“关心农民”的思想风起云涌。广大知识分子获得新的启发与感悟,这给他们的创作带来潜在的影响。与此同时,“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想又给乡土文学家们以直接影响。新文学初期的陈独秀于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高扬三大主义:“曰推到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
20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探析
陈娴
(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的兴起,是在五四民主主义社会思潮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问题小说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鲁迅乡土小说直接启发和影响下的结果,同时也是作家内心情感需求的结果。20年代乡土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中国乡村社会宗法制的基本形态和乡村人民的生存状况,确立了乡村文化和风俗人情作为文学审美对象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对30-40年代乡土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具有社会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乡土文学成因贡献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34(2009)06-0022-03
*[收稿日期]2009-9-15
[作者简介]陈娴(1972—),女,文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人民武装学院教师。
22
第12卷·第6期2009年12月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Vol.12,No.6
Dec.2009
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显示了对普通民风民情的关注。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提倡“以人道主义为主”、注重“人的意义”,反对“非人的文学”,反对封建主义的“兽鬼兽道”。1918年发表的《平民文学》,明确提出文学应写“普遍的思想与现实”,“只应记载世间普遍男女的悲欢成败”,“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之后,沈雁冰、郑振铎等也相继提出要同情于“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写“血和泪的文学”。其倡导主旨也在于要以直面人生的勇气去写社会底层尤其是农村的“事实”。
“乡土文学”作为“文学”,也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乡土文学于1923年前后陆续出现,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发展,在乡土文学大量涌现之前,适应社会启蒙的需要,一大批以国民性改造问题、人生意义问题、婚姻家庭问题、青年恋爱问题为表现对象的“问题小说”涌现。这批小说一出现就以其鲜明时代性和针对性而繁盛一时。但由于“问题小说”的作者缺乏深切的实际生活感受,往往对所提及“问题”缺少真正理解,在如何解答时又往往开错“药方”,因此这类小说不免带有概念化的毛病,思想大于形象,去少对形象的生动深刻的刻画,缺少新鲜活泼的气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希望有一批直接切入社会,表现更广阔社会人生的作品出现,乡土文学恰逢其时应运而生。
乡土文学的产生离不开新文化思潮,也离不开新文学启蒙家们的大力倡导,更是适应了新文学创作者内心情感的需求。乡土文学是作家回忆童年生活、实现精神还乡的产物。翻阅“五四”乡土作家的童年经历,我们会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出身于中小城镇或偏远乡村。他们或者经过家道中落的悲哀,或者原本就出身于贫困家庭,几乎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们与中国农村有着较多的接触,既看到了农村下层人民的优良品质,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又目睹了乡村世界的野蛮残酷、破败凋敝以及农民生活的困顿悲惨。乡土作家童年生活遭遇的家庭不幸、生活困顿,给他们心灵上烙下了很深的印记,使他们日后走上创作道路时,就如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所言“屡次忆起”,产生思乡的“蛊惑”,并对乡土对故旧生活“时时反顾”。蹇先艾在回忆当年情景时说:“‘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作者,大都是在北京求学或者被生活驱逐到那里,想找个职业来糊口的青年。他们热爱他们的故乡,大有‘月是故乡明’之感,偏偏故乡又在兵荒马乱之中,‘等是有家归不得’,不免引起一番对土生土长的地方的回忆和怀念。”③这些远离故乡的“侨寓者”,带着被故乡放逐的悲凉心境、带着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希翼走进都市,然而,城市文明的物欲横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他们发现这里并非是自己理想的“栖息地”。满身土气的他们,处处受到冷眼鄙视,困顿清贫的生活处境又让他们时时感到苦恼悲哀,现实移居的同时无法让精神得以安家。所以他们“在”而“不属于”这一世界,他们是都市里的“异乡人”、“边缘人”。由于这样的境遇,就使他们寓居他乡却怀念故土,身居闹市却无法禁绝精神在乡村与都市之间游走;也使他们发酵浓化的家园意识和无法浓化的城市意识在激烈冲突、摩擦对撞中,造成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譬若块垒,郁积于胸,故而用对乡村文化的歌吟礼赞,来抗拒城市文化的污秽浊浪;用乡村的宁静、和谐、自然、淡泊来反衬城市的嘈杂、浮躁、隔膜、利己,进而寻求精神慰藉,营构精神家园,让自己的身心拥有一片赖以安身立命的乐土,获得一种宣泄的自足。
另外,大量知识分子和作家走向乡土文学创作,与鲁迅乡土题材小说的深刻影响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以小说《故乡》、《社戏》、《祝福》、《风波》、《孔乙己》等创作实绩,奠定了他在中国乡土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乡土小说思想深刻、内蕴丰富、耐人寻味,己非“乡土文学”可以涵盖。④但鲁迅“给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对青年作者最深刻的影响,是在帮助他们及早完成了寻找自己这一过程,使他们发挥了自己的优势。”⑤学步鲁迅、注目乡土的青年作家主要有鲁彦、许钦文、许杰、彭家煌、黎锦明、裴文中、蹇先艾、台静农、徐玉诺等人,构成了20年代中期颇为可观的乡土小说作家群体。在鲁迅小说的示范和周作人"乡土艺术"理论的倡导之下,他们创作了一批乡土小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这些小说不再热衷于人生问题的玄想,而是切实地写出作者熟悉的乡间村镇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
正是在“五四”新文化思潮、启蒙家的极力倡导、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文学家自身心理需求以及鲁迅的创作示范等合力影响下,乡土文学蓬勃发展起来,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