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之态度与说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客体没有深 刻的认识和情感 ,是表面的。
认同
◆自愿接受他人 的观点、信息或 群体规范,使自 己与他人一致;
◆受态度对象的 吸引而非外部奖 惩,主动趋同。
内从
◆真正从内心接 受他人的观点, 并纳入自己的价 值体系;
◆是个体原有态 度与认同的态度 协调结果;
并非所有人对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一全部过程。
Q2:如果我们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情(认知失调), 我们会怎么应对,改变自己原先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态度),还是改变自己的行为?
实验过程:
1.告诉被试这项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想验证完成该工 作的绩效如何受他人预先对此工作评价的影响(掩 盖目的);
2.解开或绕线(30分钟); 3.在木板上摆弄48颗钉子,将每个钉子从盘子里拿出 来,旋转四分之一圈后再把它放回盘子里 (30分钟)
指向行为的态度 (带耳钉是个性表现)
主观规范 (我的朋友赞同带
耳钉)
带耳钉的 意图会比较强
带耳钉
知觉到的控制感 (我知道怎么钉)
1.态度的概述
1.4 态度与行为
2.态度-行为加工模型 (Fazio, et al., 1989; 1994)
★当我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对不同行动的思考 时,态度更可能直接并且自动影响我们的行 为。
3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 1958)
假如你和你女/男朋友一起去看了《冰河世纪4 》,你觉得这部电影索然无味,正想对你的女/ 男朋友说出自己的这种想法,想不到你的女/ 男朋友则对这部电影兴致极高,还向你表示, 希望两个人再进去看一遍,这时你会怎么做?
请用海德的平衡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可 能的解决的途径
1.态度的概述
1.4 态度与行为
★最初心理学家认为很大程度上态度决定行 为。
★但后续的研究则发现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 系非常复杂(LaPiere, 1934)。
★态度如何预测行为的最著名理论有以下两 个(根据行为本身属性):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rior, Ajzen, et al.,1975; 1991)
如果你是实验中被试: 1)没有任何报酬; 2)得到1美元报酬; 3)得到20美元报酬。 你会怎么回答这两个问题?
2
实 验1 结0 果 -1
-0.45-0.62
1.35 1.2
喜欢此工作 愿意参加类似实验
-0.05-0.25
-2
控制组
1美元
20美元
不恰当理由与认知报失酬数调量与(态Fe度如s验t改in何变的ge解r结et释a果l.这, ?19个59)实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 1957) 费斯廷格与Sanada星球的故事
认知失调(cogintive dissonance):由于我们注意到自己 的态度之间或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从而导 致的一种不舒服的状态。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为了20美元才说假话。(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认 知),这时候你并没有体验到很高的失调。
★如果你为了1美元而说谎,你会为你的真实态度 和你所说的关于实验的话而感到矛盾。这么微薄的 报酬无法成为说谎的理由,所以你体验到很高的认 知不协调。你不想为说谎而感到难受,因此你通过 改变自己的态度来降低紧张感,你认为的实验毕竟 还是有趣的。(“我从里面学到很多有关自己的有趣的东
4
实验过程(cont.):
6. 在被试告诉下一个人这个实验多有趣后,离开实 验室。在他走下大厅时,一位心理学系的代表向他 打招呼,并解释系里想知道现在正在进行什么实验 ,并且想知道这些实验是否有教学价值。然后他问 了以下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才是这个研究的重点。)
1)你觉得这个实验多有趣?
2)以后你是否愿意参加相似的实验?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 1957)
★该理论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 对象存在很多的认知因素,但各认知因素出 现“不协调”的关系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失调的认知 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则失调程度越 大;
★一旦产生失调,个体会努力消失这种失调 感,从而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代价最小化”, 即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维持态度平衡。
海德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 (Heider, 1958)
“P-O-X”模型
★ P-O-X是指一个人(P)对另一个人(O)以 及“属于”O的某个物(X)的情感。
★X也可以指另外一个人,但他与O又有着某种联 系。一般说来,P-O-X理论认为项目(如:P、 O与X)如果有归属的关系,它们就构成为一个单 元。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 1957)
回到课前的故事中去~
生活中的“小王子和 “玫瑰花”
小林和小明谈了四年 的恋爱……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小样A,B更你::大关费则林的选假2.闹心会斯发情择费装一他采廷现况的不斯场取/格知自理,她廷,分道的己由以,格并手,认不的是下愚的小威,人并时知伴的?蠢小三那认胁将往不对进情失度三侣策你整么对丑到知往对,行人整调出略选成出的方闻会将失方自道成理轨伪轨中的无如责宣把一己调德母的“论辜了任你这果告伪小如理化夜刺理归(在倾个,不装朋白由既身叉激为后论现向策她中成,友兔为往小。一【他(“实断推略应【”三F个母的一小小,会e的与生s母策荐真该夜切好t白改白而i勾略n第夜活哪叉的如看变,兔g兔聪引使e三叉对,起中r种有何甚”)明出,,出者1又来。的至效应:轨的9轨却5的把都者7比应情吗对的把)】关找是平态用这?】系时
事件
态度
对事件 的看法
行为
对事件 的知觉
我们关于此情境 的恰当知识
2
Outline
1.态度的概述 2.态度的改变 3.态度的测量(略)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2.2 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说服)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的改变理论主要有三个: 1.海德的平衡理论 (Balance Theory,Heider, 1958)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自我防御功能:态度能够帮助个体对有利于自我 形象和自我价值进行防御,降低焦虑,减少消极 情绪;
★价值表现功能: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社会价 值;
★认知功能:获得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影响对新环 境的认识
D:态度对我们来说有哪些作用?
1
1.态度的概述
1.3 态度的形成(Kelman, 1961 )
依从
◆在社会影响下 ,外显行为表现 得与别人一致, 以获得奖励,避 免惩罚;
实★5验撒. 结谎H的果o解被w试释t可:o以C通h过a两ng种e方法A减tt少it认u知d失e?调,一是
增加第三个认知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性减
少5.;2二C是o改gn变it对ive工D作is的so态n度an; ce Theory (Festinger, 1957) ★5.如认果知你接失受调2的0美表元现而(说相谎关,实你验只)体验到很小的内 心不冲恰突当。你理知由道与你认正知在失说调谎,(F不es过ting你er也et 明al.,白19,59你) 是
◆态度-行为加工模型(Attitude-to-Behavior Process Model, Fazio,
et al., 1989; 1994)
1.态度的概述
1.4 态度与行为
1.计划行为理论 (Ajzen, et al.,1975; 1991) ★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指向行为的态 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 感。
3.态度与说服
每个行为都源于一种想法。 --爱默生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过百
万雄兵。
-- [南朝]刘勰
Outline
1.态度的概述 2.态度的改变 3.态度的测量(略)
1.态度的概述
1.1 什么是态度? 1.2 态度的功能 1.3 态度的形成 1.4 态度与行为
1.态度的概述
1.1 什么是态度? ★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稳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 195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知失调产生的原因:
◆逻辑矛盾:一个人认为爱情是必须终于伴侣,但 他主动出轨;
◆文化价值的冲突:当代青少年接受西方的一些爱 情观,但在中国的文化下则被认为不可接受; ◆观念的矛盾:非常痛恨同性恋,但自己的好朋友 是这样的人;
P(你)
O(女/男朋友)
x钱
海德的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 (Heider, 1958)
“P-O-X”模型
四种平衡结构
P
P
P
P
+
+–
++



O + XO – X O – X O + X
四种不平衡结构
P
P
P
P

–+
––
+
+
+
O – XO + X O + X O – X
从不平衡状态调整到平衡状态,遵循着知觉上 的最小付出方式
◆新旧经验相悖:费斯廷格的Sanada星球事件;小 王子的玫瑰花事件;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 1957)
Q1:如果我们想让一个人喜欢上他的工作,是不是 奖励越多越好?【在费斯廷格进行他的实验之前,行为主
义大行其道:强化(奖励)会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公司的 奖金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定性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特性: ◆内在性:内在的心理倾向,无法从外部观察; ◆对象性:总是指向一定的事物(人、物、事件、
观念等) ◆稳定性:一旦形成,会持续一段时间
1.态度的概述
1.1 什么是态度?
★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型):
认知成分(Cognitive)
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 认知,即对对象的事实 、知识、信念、评价等
Theory, Festinger, 1957)
3.社会交换理论(略)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 1958)
★该理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 改变中的作用;
★在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情感关 系】之间或评价因素【单元关系】之间趋于一 致的压力,如果这些因素之间出现不平衡, 那么就会倾向于朝平衡的趋势转化;
指向行为的态度
(Attitude toward a specific Behavior)
主观规范
(subjective Norms)
行为意图
(Behavioral Intentions)
实际行为
(Overt Behavior)
知觉到的控制感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计划行为理论 (Ajzen, et al.,1975; 1991)
4.告诉被试由于人手不够,希望被试能够提供帮助, 具体任务就是告诉下一个进来的人(研究助手假扮 )这项工作很有意思(撒谎); [造成认知失调] 5.被试被分为三种情况:
1)没有任何报酬(控制组);
2)得到1美元报酬;
3)得到20美元报酬 (这个研究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进行的。那时侯的20 美元不止值现在的100美元)。
行为倾向成分

(Behavioral)

对态度对象的预备 反应或以某种方式
行动的倾向性
情感成分(Afffective)
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绪 体验或情感反应。
★当三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起着主导地 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和行为倾向
1.态度的概述
1.2 态度的功能(Katz,1960)
★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对自己有利的态 度;
西,比如……恩……我在旋转钉子上表现有多好。”)
2.态度的改变
2.1 态度改变理论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 1957)
★与小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相 似,较轻的惩罚也能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 事情的不当理由。
实验者将一个小孩留在一个陈列着一些玩具的房间里,但禁止 他玩其中解的某释个:玩具。 ★如果研究者★威在胁第小一孩种,情假境如中他,玩较这个重玩的具惩将罚会成被了重儿重童惩解罚释的 话,小孩子自会避己免行玩为这的个依玩据具,,所但以还不是需会要渴改望得变到态这度个(玩对具玩。 ★如果研究者具只的是喜说欢,)假;如小孩子玩这个玩具他会感到失望, 小孩子就会★避免在玩第这二个种玩情具境并中且,说儿(童甚找至不是到三周这后样)的这理是由一,个 不好玩的玩所具(以A只ro好nso改n &变C态ar度lsm。ith, 1963)。
★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对自己在乎的人 如何看待自己行为的信念,即该不该做出这样 的行为的考虑。
★知觉到的控制感(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指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
计划行为理论 (Ajzen, et al.,1975; 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