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学科学生能力培养探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学科学生能力培养探微

一、问题的提出

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此外还有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不同时期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有所不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二期课改的深入展开,目前对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高考也日益注重于能力考核而淡化于知识考核。能力培养实质上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的教育理念。因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能力的参与。能力培养问题,理应引起教育界同仁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对能力培养的要求和任务等也不尽相同。高中历史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什么?培养的方法、内容和途径有哪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以上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供同行参考和专家斧正。

二、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学科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包括(一)独特、基础型能力,如阅读历史文献、简答历史问题、编制历史表格、识别历史地图和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等;(二)综合、提高型能力,如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概括历史事实和比较历史异同的能力等。

(一)独特、基础型能力的培养

所谓“独特”,是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的;所谓“基础”,又是相对于综合提高型能力而言的。

1、阅读文献能力的培养

这项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经常性地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在广泛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加深对史实的感知和理解,并能解答有关的历史问题。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一般为①先看问题,再读材料。练习或考试时,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既可节省时间,又能增强阅读时的针对性。②细读材料,分析引文。如是文言文或是晦涩拗口的材料,先要读懂它的大意,再回忆引文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③注意引文出处和内容注释。有的题目,借助于出处和注

释,就能较易地判断史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场合。④再看其答项语。有些答项语中透露的信息已经泄露了“天机”,有助于对引文的理解。

2、简答问题能力的培养

此项能力的欧阳,总体要求是让学生能根据教材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回答有关历史问题。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实质上就是这项能力培养的体现。提问具有检查知识、巩固教学、启迪学生思维和反馈信息等作用,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提问的基本要求是①要有整体设计。要紧扣教材,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环环相扣的一组问题。

②要选准突破口。提问最忌空而泛,一堂课中要选择几个关键问题,通过提问突破重点。③善于变换角度。要针对学生实际水平,选取提问角度,并注意改变角度。④提问要启发思路。教师不应要求学生的回答十分准确,而应把注意力放在回答问题的思路上,善于启发引导。课堂提问有三忌:一忌呆板平淡。问题要新,能促进学生思考。二忌深浅过度。提问要难易适中,尽量避免“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简单提问,也要避免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三忌无针对性。提问既要针对教材,又要针对学生实际,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3、编制表格能力的培养

历史学科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科技文化等方面,时间跨度上下五千年,空间范围遍及全世界。编制各种表格,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达到清晰直观、一目了然的作用。

历史表格的编制与设计,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底和独特匠心,又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历史表格形式多样,品种繁多,且能根据需要更换变化。常见常用的有横向表格、纵向表格和中外对照(比较)表格等。

横向表格的设计要求一般为,时间和内容的同一或相似;纵向表格设计要求较宽,既可以是相同时间相同内容,也可以是不同时间不同内容或时间、内容异同的相互交*。中外对照表格,顾名思义,须有“中方”和“外方”的介入。除上述三种表格之外,教师和学生可自由发挥创新,设计出更新、更易于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能力的各种表格。

4、识别地图能力的培养

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历史地点。地点是构成历史的诸要素之一,识别中外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过程。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心目中有两张“全局图”。其一,“胸怀祖国”——心目中要有中国地图。很难设想,找不到六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和找不准长江、黄河、长城这些标志性历史地点的学生,能学好中国历史。其二,“放眼世界”——心目中要有世界地图。同样,不知道不列颠岛、诺曼底半岛、克里木半岛在何方,不晓得东京、纽约、巴黎、柏林、罗马、伦敦在哪国的学生,很难学好世界历史。

其次,要使学生看得懂“局部图”,如疆域图、形势图、进军线路图等。局部图可用“简单示意”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中国秦朝、唐朝、清朝的疆域图可示意如下(实际运用时可用坐标和箭头表示):秦朝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唐朝疆域——东至大海、南到南海、西至咸海、北到蒙古以北、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清朝疆域——东到太平洋、南包南海诸岛、东南至台湾及其附属的钓鱼岛和赤尾屿、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至西伯里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5、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此项能力的培养,着重于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专题(即分门别类的方法)、“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或逻辑(因果)关系,系统整理历史知识,前面提到的编制表格实质上也是一种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①按专题整理知识。如中国古代史上有“治”与“乱”:西汉有文景之治,东汉有光武中兴,唐朝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有康乾盛世;西汉有七国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唐朝有安史之乱,清朝有三藩之乱。

②按要素整理知识。以时间为轴,如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和“五•一五”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6年“二•二六”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以地点为轴,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六件大事: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列克星顿枪声(开始)——费城大陆会议(宣告独立)——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约克镇之战(英军投降)——巴黎签定和约(结束)。以人物为轴,如张学良一生有三件大事:东北易帜(有利于维护东北主权和结束军阀混战局面)——退兵关内(奉命“不抵抗”,使东北沦陷)——西安事变(结束十年内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以事件为轴,如明末李自成起义:高举义旗陕北起义(1627年)、走出低潮东山再起(1639年)、进入河南攻占洛阳(1641年)、攻下西安建立政权(1643-1644年)、进军北京推翻明朝(1644年)、退守湖北壮烈牺牲(1645年)。

③按逻辑(因果)关系整理知识。如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因),引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果);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果);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加紧商品输出(因),从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