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质图图式.
贵州省地质图图式
![贵州省地质图图式](https://img.taocdn.com/s3/m/e4c17a60f7ec4afe04a1df37.png)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GDK02-200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图式2004—01—01—实施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制定目录总则 (1)1、交通位置图(顺序号01、图号01) (7)2、区域地质图(顺序号02、图号02) (7)3、矿区/矿床/矿段地形地质图(顺序号03、图号03) (7)4、综合地层柱状图(顺序号04、图号04) (8)5、地表采样平面图(顺序号05、图号05) (8)6、矿层对比图(顺序号06、图号06) (9)7、煤层对比图(顺序号07、图号07) (9)8、中段地质平面图(顺序号08、09,图号08) (9)9、勘探线剖面图(顺序号10、图号09) (10)10、勘探线剖面图(顺序号11、图号09) (10)11、纵剖面图(顺序号12、图号10) (10)12、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资源量估算平面图(顺序号13、14、图号11) (10)13、资源量估算剖面图(顺序号15、图号11) (12)14、资源量估算平面图(顺序号16、图号11) (12)15、煤层资源量估算平面图(顺序号17、图号11) (13)16、露采矿床外剥离量计算图(顺序号18、图号12) (13)17、矿区抽水试验综合图表(顺序号19、图号13) (13)18、探槽素描图(顺序号20、图号14) (14)19、浅井素描图(顺序号21、图号15) (15)20、坑道素描图(顺序号22、图号16) (16)21、老硐素描图(顺序号23、图号17) (16)22、钻孔柱状图(顺序号24、图号18) (17)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图式总则一、为适应地质工作改革深化和加快地质制图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及计算机使用的需要,在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实际,编制本图式。
二、本图式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各阶段的原始地质编录及综合整理、研究工作。
对区域地质调查、成矿预测、非固体矿产勘查、专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相关图件的编制也可参照使用。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
![地质图绘图一般规定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d6f2f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c.png)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DZ/T0156-9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7-95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3引用标准和规范DZ/T0159-95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6-95 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4.必须尊重原图,不得随意改动原划线位置,必须保持各要素的几何精度,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10000地形图绘制标准
![1:10000地形图绘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2f596be2bd960591c6770c.png)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100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旁只注一个尺寸的,表示圆或外接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边长;两个尺寸并列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高度,第二个数字表示符号主要部分的宽度;线状符号一端的数字,单线是指其粗度,两平行线是指含线划粗的宽度(街道是指其空白部分的宽度)。
符号上需要特别标注的尺寸,则用点线引示。
(3)符号线划的粗细、线段的长短和交叉线段的夹角等,没有标明的均以本图式的符号为准。
一般情况下,线划粗为0.12mm,点的直径为0.2mm。
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划长为0.0.4mm,非垂直交叉线段的夹角为45º或60º。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符号图形中有一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2)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3)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在底线中心。
(0.4)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在直角的顶点。
(5)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6)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在其下方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7)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溶斗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8)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贵州山脉水系
![贵州山脉水系](https://img.taocdn.com/s3/m/03c156e2dd36a32d72758147.png)
贵州山脉水系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 米左右。
贵州地貌的特征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仅有7。
5% 为盆地。
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海拔1444 米;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海拔2178 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海拔2572 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 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
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淑处,海拔高程为147.8 米,为境内最低点。
特征之二是境内岩溶地貌分布范围广泛。
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 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四大山脉】大娄山位于贵州省北部,平均海拔在1500 米左右,在仁怀县以北,习水县以东,绥阳正安以西,道真县以南的广大地区。
大娄山地区山势险峻,道路崎岖,素有黔北咽喉之称。
山上一岩壁上镂“娄山关”,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书苗岭位于贵州省东南面,这一地区平均海拔在1500 米左右,苗岭的最高峰雷公山,海拔2179 米,苗岭山脉包括玉屏以南,都匀以西,榕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乌蒙山位于贵州省的西部,平均海拔高达2000 米以上。
介于水城以西,天生桥以北,赫章以南,云南昭通以东的广大地区。
最高峰韭菜坪,海拔2900 米,是贵州高原的最高点。
位于乌蒙山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草海,是贵州高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长江支流乌江的发源地,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武陵山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面,平均海拔在1300 米以上。
介于贵州省铜仁以北,沿河以东,松桃以西和重庆市秀山广大地区,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
武陵山的最高峰梵净山海拔2094 米。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
![(完整版)地质图制图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297d67031126edb6f1a10e4.png)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贵州区域地质构造
![贵州区域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e01a318403d8ce2f0166231c.png)
一)、扬子准地台构造岩石组合
(一)、形成于大洋地壳区的岩石序列
它是一套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巨厚的中元古宙基性火山-沉积 岩系构成的大洋地壳岩石序列,主要由半深海环境中浊流成因的砂泥质 沉积与火山喷发的熔岩呈互层组成,构成若干沉积-喷发旋回,是扬子准 地台古老的基底,属早武陵构造阶段大洋环境的岩石序层。包括中远古 宇梵净山群下部的淘金组、余家沟组、肖家河组和回香坪组(如下图 233)
二、构造单元
一)、构造单元划分
构造单元是在板块活动控制下产生的从板块边缘到板块内部的一系 列有规律展布的各具特征的地质构造区域。
二)、构造单元划分的原则
根据本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地壳类型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及同一 时期构造变形特点的不同,拟定全省构造单元逐级划分的原则如下:
一级构造单元,以地台基底固始时代的差别作为划分一级构造单元 的标准;
华南褶皱带是省内与扬子准地台并列的一个一级构造单元,位处本省 南部,属雪峰山西南段,面积约两万余平方公里。西北边与扬子准地台的 分界在铜仁—玉屏—凯里—三都一线,沿线断续分布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 东南面跨入湖南和广西境内。
华南褶皱带在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发生基底褶皱,并与扬子准地台 “焊接”为一体,进入稳定地台阶段,因此此带可称为华南(早古生代) 准地台。
2、晚加里东构造阶段拉张上隆环境岩石组合(见下图235) 3、华力西-印支构造阶段拉张沉陷环境岩石组合(见下图236-237) 4、燕山-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滨太平洋活动带岩石序(见下图238)
二)、构造运动
三)次级构造单元特征
四 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
贵州地质构造.
![贵州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510c35827284b73f242505b.png)
贵州地质构造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
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
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
多次造山作用的地应力场在变化多端的地应力条件下,形成了挤压型、直扭型和旋扭型三类构造型式,交织成一幅复杂多变的应变图象。
其特点是:(1贵州的地质构造属板内构造,构造的主体为薄皮构造。
(2变形不十分强烈,在贵州发育最完整、最广泛的构造样式是侏罗山式褶皱带。
都匀运动:原地矿部第八普查大队(1980命名,系指发生在贵州中部及南部,奥陶纪末到志留纪初之间的一次地壳运动。
该运动的表现是:在毕节-遵义-湄潭-铜仁连线与贵阳-施秉联线之间的贵州中部地区,普遍缺失上奥陶统中上部,下志留统中上部与下伏奥陶系不同层位呈假整合,在不少地区如贵阳乌当附近可见到志留系底部的砾岩层或含砾粘土岩嵌覆于呈数米起伏的间断面上。
在黔南地区下志留统中部超覆于奥陶系的不同层位之上,其间缺失地层达数百米,志留系底部常见底砾岩,部分地区见风化壳。
这是一次大面积的抬升运动。
独山抬升:王约1994年命名,系指独山地区中泥盆统独山组鸡窝寨段与下伏宋家桥段之间的抬升运动。
在该区独山组鸡窝寨段之底有风化残积的褐铁矿层,其上为底砾岩。
另外,根据遗迹化石组合在区域上的对比,可以确认独山组宋家桥段上部受到不同程度风化剥蚀。
鸡窝寨段底部直覆在凸凹不平的基底上。
所有这些都表明在独山组宋家桥段沉积之后,地壳有一次极为广泛而明显的上升运动。
黔桂运动:赵金科等(1959年命名,原指广西栖霞组与马坪组之间的假整合。
在贵州除部分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马坪组与其上覆的梁山组、栖霞组为假整合,故沿用此名。
根据我国最新公布的地质年表,这次运动发生在中、下二叠统之间。
贵州地质概况
![贵州地质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db3545b0b1c59eef8c7b4d2.png)
贵州地质概况贵州位于华南板块,跨上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3个次级大地构造单元。
由于漫长地质历史岁月壳幔作用和板块运动,发生了多种地质事件,铸就了贵州复杂纷繁的地质图像,并以“沉积岩王国”、“古生物宝库”著称于世。
具有地层发育齐全、碳酸盐岩广布、沉积类型多样、古生物化石丰富、岩浆活动微弱、变质作用单一、薄皮构造典型、地壳相对稳定等特点。
(1)地层本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蓟县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厚约30000m。
地层的生物地理区系多样,寒武系至中三叠统以古地中海区生物群为主,次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区生物群;上二叠统则为华夏植物群;三叠系(海相)属特提斯-扬子动物群。
地层的组份较为复杂,中元古界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部发育有枕状玄武岩。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南华系以陆源硅质碎屑岩为主兼有火山碎屑岩及少量火山岩;震旦系则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及陆源细屑岩。
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次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志留系下统主要为硅质陆源碎屑岩兼夹生物碳酸盐岩。
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和下中二叠统均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硅质陆源碎屑岩;上二叠统贵州西部为峨眉山玄武岩及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东部和南部则为海相碳酸盐岩。
中生界扬子区三叠系下统至上统下部为海相碳酸盐岩,右江区以陆源碎屑浊积岩为主;上统中上部则为陆相硅质碎屑岩;侏罗系至白垩系下统为紫红色碎屑岩;上白垩统则以紫红色粗屑沉积为主。
新生界古近系为紫红色砂砾岩;新近系则为含砾泥岩及粘土岩;第四系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砂、泥、砾及钙华等堆积物。
(2)岩浆岩贵州的岩浆岩分布较零星且面积不大,但岩类复杂、期次较多。
中元古代在梵净山区以海相枕状玄武岩为主,并有同源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岩床,以及末期花岗岩。
新元古代早期九万大山区海相玄武岩、同源的镁铁质岩岩墙,以及过铝花岗岩。
早古生代中晚期在黔东有偏碱性超镁铁质岩。
晚二叠世贵州西部为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同源辉绿岩床。
中生代中晚期在黔西南为偏碱性超铁镁质岩。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2012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2012](https://img.taocdn.com/s3/m/8fb5063ef111f18583d05a10.png)
关于国标《区域地质图图例》其和日格(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Qihirag.lee(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 China)摘要:1.我国的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是1986年开始起草制定,于1989年发布实施的,它对我国地质图件的编绘制印出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该项国家标准迄今经历了多次修订。
2.1999年的区域地质图图例修订版,为国家基础地质系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全国专题性地质图件编辑和出版,尤其目前在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中广泛推广的“野外地质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数字填图系统”),是野外填图、地质编图、数据库建设遵循的数字图例标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信息化标准支撑作用。
3.2009年的本次图例修订,是根据国家数字地质调查现代化、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体系建设、地质信息数据处理与服务、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等建设的广泛需求又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订工作,主要特点在更加适用于地质信息化技术要求,按点、线、面花纹图例内容,代号、符号图例等类型做了重新编排,总计图例4467余个,其中较之《89图例》新增2165个图例,比《99图例》增加968个;每个图例做到代码与地质属性的唯一性。
4.国外图例技术对比: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部门同类标准对比,我国新修订图例充分考虑了在区域宏观性地质编图使用和野外露头尺度地质调查编图上使用,仅岩石花纹图例多达908个,技术上、数量上远远优于它们。
英国地质调查局(BGS)图例仅有637个符号和地质代号,并没有涉及更广泛细致的图例及符号、代号分类,显得远不及我国当今图例标准。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SC)的标准,是面向信息技术人员数字制图标准,与我国现在的图例标准面向野外地质与数字填图、数字制图应用广度难于可比。
关键词:区域地质图图例标准作者简介:其和日格(1948-),男,研究员,从事国家区域地质、地质信息与技术业务管理,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
贵州地层与岩石
![贵州地层与岩石](https://img.taocdn.com/s3/m/b234d5c0f8c75fbfc77db252.png)
十一、奥陶系(O) 十二、寒武系(Є) 十三、震旦系(Z) 十四、南华系(NH)
十五、青白口系(QB) 十六、蓟县系(JX)
一、第四系(Q) (一)南屯组(Q4n) 主要由褐黑色泥炭层组成,顶部为坡积的黄褐 色含砾屑亚砂土—亚粘 土层。共厚约5m。NO:n60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地层单位 编码 地层地质 年代 创名情况 层型 特征 南屯组 Nantun Fm 06-99(52)-3616 Qh 王克勇、林树基,1984年。 正层型 贵州威宁城东12km南屯泥炭开采场剖面。 由褐黑色泥炭层及灰色粘土层组成。含哺乳动物骨片、陶 片、磨光石器及孢粉等。与下伏松坡组整合接触。其14C年 龄为5 000±700a,在钻孔下2m泥炭层14C年龄为10 850 ±504a。
中上部为紫灰、灰黄色含砾砂质泥岩及砾岩夹煤 线。残留最厚727m。其可分为彭家屯和上坝两个 组。 石脑群由石脑向南东至盘县水塘厚727m,普安 厚159m,多为砾岩,未获化石,分组困难;往北东 至盘县淹五寨,厚65m:再向北到威宁银厂坡,亦均 见灰色块状砾岩,可能仅有彭家屯组;向南至兴 仁、兴义等山间盆地,其岩性为灰色角砾岩、砾岩 和紫红色含砾砂质泥岩,无化石,两组不易分,各 盆地沉积厚度不一,兴仁潘家庄厚500m。 四、白垩系(K) (一)旧州组(K2j) 由河湖相的砾岩—含砾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组 成。厚5~230m。
NO:j179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地层单位 编码 地层地质 年代 创名情况 层型 特征 旧州组 Jiuzhou Fm 06-52-1108 K2 王克勇,1984年,贵州小型红盆沉积地层时代划分。贵州区 域地质,(1、2)。 正层型 贵州黄平旧州落水洞旧州组剖面,1987。[72]。 砖红、褐黄色砾岩—含砾 石英砂岩、粉砂岩—紫红、鲜紫 红色含砂质泥岩。富含介形类及轮藻化石。下与扎佐组整合 、上与第四系不整合接触。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c6d92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0.png)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孙兰;周德全【摘要】本研究以喀斯特发育良好的贵阳为例,基于Arcgis10.1平台,利用1∶5万等高线矢量图为原始数据,构建DEM模型,提取五个地形因子作为地形分析指标,进行空间数字化定量分析,结合形态-成因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建立对应分级分类体系,对上述地形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将贵阳市划分为Ⅰ西南部-溶蚀-中丘区,Ⅱ南部-溶蚀-中盆区,Ⅲ东南部-溶蚀构造-台地区,Ⅳ西部、东部、东北部-溶蚀侵蚀-中山和溶蚀中丘相间区,V北部、东北部-溶蚀-中山、中丘、盆地相间区,Ⅵ中部-溶蚀侵蚀-中丘区共六大区域.【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DEM;喀斯特区域;地貌分区;贵州贵阳【作者】孙兰;周德全【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P93.51 引言地貌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科学的保护自然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区域作为地貌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的通路,地貌学的任何应用研究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区域[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空间数据信息处理分析层面上的迅速发展,DEM成为GIS地理数据集合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而多种尺度的DEM数据则为地貌学定量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2]。
在我国区域地貌研究愈加深入的现实条件下,对DEM的应用普遍集中在地形指标的提取、全国大尺度的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的划分[3]和小区域流域单元为主的地貌特征提取与分类这三个方面,对中尺度下特定地貌类型单元自动划分及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尚还在少数。
贵州省是我国岩溶地貌极其发育的地区之一,贵阳市作为典型的城市岩溶区域,对其进行喀斯特地貌的分区,对该研究区生产布局、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MapGis地质图制图规格手册
![MapGis地质图制图规格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48d4e5543323968011c92e5.png)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 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5mm。
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
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5mm,宽4.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
地质图制图手册
![地质图制图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8d30379ec3d5bbfc0a747f.png)
数字化制图要求引用标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791—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95《1:50000区域地质图图例》GB 958—89《铀矿地质勘查测量图件编绘规范》EJ/T 1120-2000《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总则1、编绘图件时,必须熟悉本要求、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技术要求。
2、图件要以准确的原始资料为基础,及时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工作,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
各种图件应突出主题,层次分明。
3、各种图件,必须做到及时、准确、齐全、清晰、统一。
4、图幅要求整洁,字体大小适当,颜色统一。
5、图件数字比例尺:选用宋体,高12mm,宽10mm (比例符号必须用半角)。
6、图件线条比例尺:选用宋体,高8mm,宽7mm;线段:X=20,Y=15,线型为90—0,线宽0.1mm,长度40mm。
7、图件坐标注记采用公里为单位,选用宋体,高5mm,宽4。
5mm.8、坐标线及高程线:黑色,线宽0。
15mm,线型为1-0,X=Y=10,且必须用“键盘输入线"功能画线,尽量不用投影变换生成坐标。
9、图名要确切、简短,置于图框外顶部。
用黑色,图名距图幅两边大于50mm,字大小根据实际而定。
10、图外框线与内框线间距为12mm,外框线宽为1.5mm,内框线宽为0.15mm。
A3或更小的图件,可适当酌减少.坐标线及图框线应采用“数字输入”,不能使用鼠标画制。
11、地层等符号用黑体,高4。
5mm,宽4.0mm,尽量直接输入,不用子图库中符号,花岗岩可用子图表示,且应垂直向上,不旋转。
12、主要构造应有编号,构造编号字体用黑体,高4。
5mm,宽4。
0mm,数字编号须用下标表示(如F800 )。
13、图例中应包括图内所给的各种符号及色调,地形图上的惯用符号可不列出,图例与图幅内容一致,尽可能使用最简明的技术语言。
图例排列顺序一般先地层—地层界线—产状-构造—矿物、蚀变—工程—其它,最后为工作范围.同一类型图例应按时代顺序由新到老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GDK02-200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图式2004—01—01—实施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制定目录总则 (1)1、交通位置图(顺序号01、图号01) (7)2、区域地质图(顺序号02、图号02) (7)3、矿区/矿床/矿段地形地质图(顺序号03、图号03) (7)4、综合地层柱状图(顺序号04、图号04) (8)5、地表采样平面图(顺序号05、图号05) (8)6、矿层对比图(顺序号06、图号06) (9)7、煤层对比图(顺序号07、图号07) (9)8、中段地质平面图(顺序号08、09,图号08) (9)9、勘探线剖面图(顺序号10、图号09) (10)10、勘探线剖面图(顺序号11、图号09) (10)11、纵剖面图(顺序号12、图号10) (10)12、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资源量估算平面图(顺序号13、14、图号11) (10)13、资源量估算剖面图(顺序号15、图号11) (12)14、资源量估算平面图(顺序号16、图号11) (12)15、煤层资源量估算平面图(顺序号17、图号11) (13)16、露采矿床外剥离量计算图(顺序号18、图号12) (13)17、矿区抽水试验综合图表(顺序号19、图号13) (13)18、探槽素描图(顺序号20、图号14) (14)19、浅井素描图(顺序号21、图号15) (15)20、坑道素描图(顺序号22、图号16) (16)21、老硐素描图(顺序号23、图号17) (16)22、钻孔柱状图(顺序号24、图号18) (17)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图式总则一、为适应地质工作改革深化和加快地质制图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以及计算机使用的需要,在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实际,编制本图式。
二、本图式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工作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各阶段的原始地质编录及综合整理、研究工作。
对区域地质调查、成矿预测、非固体矿产勘查、专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相关图件的编制也可参照使用。
三、不同矿种或同一矿种由于矿床成因类型或工业类型不同,用不同图件从不同侧面显示的重点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本图式只就原始编录和综合图件中的常用图结合贵州特色作出图式。
矿床评价中的水文地质图类、工程地质图类和环境地质图类,已有勘探矿区的相关图件满足《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91)要求尚有差距,故本图式中暂未列入。
对没有给出图式而又必须补充的图件,各单位在报告编制之前,设计出该图图式,并报局批准后施行。
四、基本规定1.图幅规格(尺寸均以毫米计,下同,一般都不注记mm)A0 841×1189A1 594×841A2 420×594A3 297×420A4 210×297以上为基本图幅尺寸,特殊需要时,可以A4之2n倍选择不同组合幅面尺寸。
2.图廓(1) A0及更大尺寸图幅:外图廓线粗2mm。
东、西、南三面,外图廓线外边至截边线距离为30mm,北为60mm、留作写图名,特殊情况图名置于图廓内时,北外图廓线至截边线距离为40mm,不写大图名的图幅,北边亦为40mm。
(2) A1及其以下图幅:外图廓线粗1.5mm。
东、西、南三面,外图廓线外边至截边线距离为25mm,北为60mm、留作写图名,特殊情况图名置于图廓内时,北外图廓线至截边线距离为30mm,不写大图名的图幅,北边亦为30mm。
(3) 内图廓:有平面座标网的图件,必须有内图廓。
内图廓边线至外图廓内边线四周均为10mm,线号同方里线。
对比图、剖面图、纵投影图、探矿工程素描图等只需绘制外图廓线。
综合地层柱状图,钻孔柱状图等不绘内、外图廓线。
3.分幅及合并(1) 分幅:在图幅外图廓线的左上方按相对位置绘出本幅及相邻图幅的接图表,注出分幅编号(或名称),在本幅范围内打上晕线。
接图表大小约为图幅1/50。
图幅分幅后,在第一幅上写大图名,其他图幅可不写;总图签置于最后一幅,其他图幅用分图签。
(2) 合并:一类图件的几幅小图,可以合并清绘予一较大图幅中,此时,大图名中要写出图中所示的所有工程号,例如《杉树林铅锌矿区TC1、TC2、TC3、TC4素描图》,在各素描图的正上方注记出该工程号,如右图:4.图头标记:如下图:※图名结构(1) 按三元命名原则,即省、县行政名称+矿种名称+图类。
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有些图件可以省去行政区划名称。
例如:贵州省清镇市猫场铝土矿区红花寨矿段地形地质图猫场铝土矿区红花寨矿段储量计算图红花寨矿段ZK1601柱状图(2) 也可用熟知的地质地理单元代替行政名称,例如:贵州省梵净山牛头山铁矿床地形地质图贵州省瓮福磷矿高坪矿区英坪矿段储量计算图※※为便于机读和任意比例尺复制,原则上都应有线比例尺,只有如钻孔柱状图,地层柱状图,槽、井、坑素描图等已有数据注记并不致引起阅读困难的图件,才可以不标注线比例尺。
5.各种符号,在图上一般是依比例尺绘制的。
不能按比例尺绘制的,对绝大多数符号,中心点与实际座标一致,仅浅井是北或北东角座标、圆井是正北边点座标;对水塔、纪念碑、烟囱等宽底图形符号,其底部中心点符合实地地物的中心位置;对路标、独立树等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其直角顶点应符合实际地物中心位置。
6.图例(1) 一个项目成果,在附图前附一张总图例,编号00。
在单幅图上,只注没有列入总图例的少用图例;对附图较少的项目,也可单幅图中绘图例,不用绘总图例。
(2) 图例排序按自上而下,自左至右:岩石地层单位:由新至老自上而下排列侵入岩、脉岩变质岩各种岩石花纹: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为序;分类可按颗粒由粗至细或时代从新至老排列蚀变各种破碎岩,动力变质、混合岩化岩石矿化与矿产水文地质专用符号工程地质专用符号环境地质专用符号各种界线探矿工程符号刻槽取样、岩矿标本等实物工作量符号勘探线、剖面位置符号……(3) 排列规格a.总图例b.单幅补充图例7.图签(1)总图签/大图签(2)分图签/小图签※工作单位名称。
※※与单位名称相对应的称谓,如项目部经理,地质队队长等。
分图签用于同一图号但由数个顺序号组成的图件,例如:××矿区地形地质图共由5幅图组成,图号是3,顺序号是3~7,此时,顺序号3~6图幅即用小图签,7# 图用大图签。
(3)原始编录图件可用下式图签:8.编号方法(1)工作区代号+项目代号*+流水号例如:ZD001 紫木凼矿段1号地质点ZTC002 紫木凼矿段2号探槽ZZK003 紫木凼矿段3号钻孔(2)勘探线编号宜自矿段中心向两侧分单双按最大可能的密度编号,即普查,详查阶段可以有空号,例如:××矿区,探求B 级储量的线间距是50m,详查阶段求C 级,线距100m ,其勘探线编号是:中间0线,往西、北西、南西为单数线3、7、11……线,往东、北东、南东为双数线4、8、12、……线。
(3)详查及勘探矿区,探矿工程编号宜与勘探线号或坑探中段挂勾,例如:NTC101+25 滥泥沟矿段101勘探线+25m 探槽NZK11201 滥泥沟矿段112勘探线1号钻孔NPD85001 滥泥沟矿段850m 中段1号平硐NHZK1201-1 滥泥沟矿段1201号钻孔1号化学基本分析样(4)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工作区代号。
9.在无特殊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图文中涉及到的数值统一精确到两位,例如:厚度1.89m 、2.40m ;某金属含量3.07%、3.70%;某金属储量 ××××.××千克。
10.无论什么图件,凡需表示基本分析取样成果的,统一为下表:11.各种符号、数字、文字所规定大小及字体已表示于图例或图式中。
图式中没有作出规定的基本线划(如各种工程符号的线号尺寸)为0.15mm 。
* 这里的“项目”,是指各种实物工作量,如探槽,钻孔,各种取样等。
各种计量单位书写和符号应符合规定。
文字报告中对这些单位的记叙一律用中文,附图、插图、附表、插表中对这些单位的书写一律用规范的代号。
12.最终图纸折叠成A4纸大小(210×297),图面朝里,图签朝外。
一幅图一个顺序号,一类图一个图号。
五、《固体矿产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及其他有关规定涉及到的常用表格、标签等,作为附录将目录及样张列于本图式之后供各单位使用;固体矿产勘查有关技术标准目录详见《图例》附件之18。
六、本图式是《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工作手册》的组成部分,各单位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望及时反应,以求逐臻完善和提高。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委托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对本图式进行日常管理。
* 图上只注记顺序号,单工程中采样数量小于5件的,注首尾顺序号;多于5件的,注1.5.10……及未尾号。
1.交通位置图(顺序号01、图号01)1.1根据具体情况,可将交通位置图作为插图置于文字报告的有关部位,不单作附图。
1.2 涉外或可能涉外项目,宜在图角附小图,标示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相对位置及航线。
涉及国界和海疆界线的,一定要正确,全面反应。
1.3矿产地规模、符号及着色按DZ/T0001-91和GB958-89规定。
本图式中的铝土矿、煤矿、磷矿等矿产地可以不反应在图上。
2.区域地质图(顺序号02、图号02)2.1区域地质图是为阐明矿床所处区域地质特征而编制的,对于某些特别简单的沉积矿床,可将此图作插图置于文字报告的有关部位,不单作附图。
2.2一般地讲,区域地质图的编图范围应至矿田级。
例如本图式中黔西南××背斜控制的金矿田,至少包含了紫木凼矿区和三岔河矿区;再如瓮福磷矿各矿段勘探报告所附区域地质图就含白岩矿区和高坪矿区。
2.3区域地质图比例尺从1:10000、1:25000或1:50000中选用较为恰当。
2.4是作带地形的地形地质图或是不带地形的地质平面图,据实情酌定。
2.5将褶皱轴线(着墨绿色)及名称标在图上,确有必要时,可另编制构造纲要图作附图或插图。
2.6区域地质图必须是地质平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剖面图三图合一。
3.矿区(床、段)地形地质图(顺序号03、图号03)3.1数个图幅组成时,在每一幅外图廓左上角绘接图表。
第一幅写大图名、附小图签,末尾幅不写大图名、要附大图签,处于中间的图幅不写大图名、只附小图签。
3.2按正规分幅的图幅,应在每幅图四角注经纬度。
3.3 详查、勘探阶段的地质图内不附地层柱状图和剖面图;预查和普查阶段平、剖、柱三图合幅或分列,据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分开作。
3.4 原始图件地层产状要注倾向、倾角,例如130/35,这便于制图且能提高精度。
4.综合地层柱状图(顺序号04、图号04)4.1A2图幅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