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对策的研究 邓春杰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对策的研究 邓春杰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对策的研究 邓春杰

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对策的研究邓春杰

发表时间:2018-05-15T10:50:48.4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邓春杰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期间我国消防队员伤亡数据的剖析,造成消防队员伤亡既有救援对象复杂、救援工作固有危险性增大等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消防队员安全观念滞后、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训练不够而导致伤亡的发生。

重庆市黔江区公安消防支队重庆 409900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期间我国消防队员伤亡数据的剖析,造成消防队员伤亡既有救援对象复杂、救援工作固有危险性增大等客观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消防队员安全观念滞后、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训练不够而导致伤亡的发生。因此本文从建立健全消防员伤亡事故调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专职安全员制度,提升灭火救援活动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消防员综合素质,加强灭火救援现场的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对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方式和建议。

关键字:消防;灭火;救援;人身安全;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这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部分问题。其中,火灾就是建设中的安全隐患的导致意外灾害之一,并且随着建筑模式、房屋结构的多样化,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突发情况越来越难易处置,这为消防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诸多阻力。消防人员在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救援时,经常会遇到灾害事故市区开控制的危险情况,这将对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消防相关工作领域中,如何在保证消防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灭火救援活动成为了当今的研究重点。

一、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现状分析

(一)近期消防人员伤亡概况

近年来,随着火灾等事故的频繁发生,消防队员在执行灭火救灾等任务时所面对的危险也越来越多,消防队员因烧、炸、窒息而受伤甚至死亡的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已经对消防救援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据统计,近五年内,我国消防人员在执行灭火救灾任务时共牺牲67人,受伤420人,其主要伤亡原因是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发生的房屋倒塌、火灾烟雾窒息、因火势发展被困、爆炸、中毒、触电等事故。其中房屋倒塌、烟雾窒息最为普遍,易导致消防人员伤亡,起火建筑中电线被烧断易导致消防人员触电,甚至引发爆炸,对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进行处置易造成消防人员中毒,这些都构成了威胁消防人员执行任务的安全的危险因素。

(二)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员伤亡的原因分析

1.工作本身具有的危险性大

近年来,消防部队的工作对象发生了一定变化。当今建筑模式和房屋结构在不断变化,例如建筑物高度逐渐增加,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建筑物功能变多,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内部人员密集等,都成为了消防处置工作的难点与阻碍。并且在火灾等突发状况发生时,现场本就具有一定的危险,因此这一危险性较高的工作就决定了工作过程中消防人员伤亡的风险增大。

2.安全观念滞后

在救援工作中,消防部队人员安全观念滞后是造成消防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建立全面的安全观念就要培养消防人员现场安全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

当前消防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这是由于部队一直重视培养消防人员的乐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却忽视了引导消防人员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能力去救更多的人。在灭火救援时要运用一定的策略,适当的以退为进,总结其他事故的伤亡原因和教训,做到改进自身的目的。

3.现场情况了解不全面

在执行任务时,如果消防人员对现场情况了解不够充分,例如对火情的侦查不细致、对内部结构不了解等,都会导致消防人员在处置过程中无法顺利执行任务,甚至发生突发情况并造成伤亡。

在火情侦查过程中,个别侦查员忽视了火情侦查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火情侦查不细致,还有些指挥人员仅凭主观判断部署行动,造成判断失误,甚至灭火扑救效果不好。进入现场进行救援的人员由于不熟悉室内构造,将导致救援行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延误了最佳救援时间,导致消防人员伤亡的现象。

二、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防护对策

(一)建立健全减少消防员伤亡的制度

1. 建立健全的减少消防员伤亡的制度,对保护消防部队人员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这包括建立消防员伤亡事故调查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消防部队专职安全员制度。消防员伤亡事故调查制度可以帮助我们吸取一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在经验总结中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风险管理制度是在救援之前对任务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救援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降低安全风险,减小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尽可能对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保护。

2. 建立消防部队专职安全员制度,是消防队员安全工作的保障。

由于消防人员的安全对整个灭火救援行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设立消防部队的专职安全员岗位就成了消防部队的重要工作。将保证消防人员安全作为这一岗位的主要职责,各个消防部队需对安全员进行教育和训练,严格考察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资质,还要完善专职安全员的权利和岗位结构,并赋予专职安全员针对灭火救援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的权利,推进专职安全员制度建设,可以对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起到有效保障。

(二)树立生命优先的灭火救援理念

消防部队的职责是在意外发生时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消防员的第一目标就是保护人的生命。而在这过程中,只有消防人员拥有行动能力,就可以救援更多人。因此,消防员必须树立生命优先的灭火救援理念,首先做到充分保障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社会和消防部队都应采取建立消防员课堂等行动,切实以人为本,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才能维护消防部队内部稳定,提高消

灭火应急救援预案

灭火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应对突发火灾事故,及时有效的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统一指挥,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操纵和补救,幸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殆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缺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治理规定?、?河南省消防条例?,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 一、单位差不多情形 1、现场治理人员22个,职工9人,施工人员120人 2、消防安全重点部位:○1办公区:办公室、材料仓库 ○2生产区:各楼层及周边 ○3木工车间及周边材料 ○4机修间:配电室 ○5生活区、住宿、食堂 3、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水池 二、项目部消防领导小组 组长:徐飞鸿 副组长:张志伟郭文基王书峰 成员:王光亭韩龙富杜新堂李栋李中强占中春聂明华德喜杜学保冯延臣李玉芳徐国强 张建李勇王惠姚玉萍张爱祖孙宝瑞 张云雅陈鹏李付三张为民赵林中 三、义务消防队及职责

1、义务消防队人员名单 王光亭韩龙富杜新堂李栋李中强占中春 聂明华德喜杜学保冯延臣李玉芳徐国强 张建李勇王惠姚玉萍张爱祖孙宝瑞张云雅陈鹏李付三张为民赵林中 2、队长:王光亭 副队长:张志伟 3、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报警应急疏散,抢救被困人员爱护现场 四、疏散引导组及职责 1、疏散引导组 组长:郭文基 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有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楼梯口安排专人值守,并将所有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五、抢救组及职责 1、组长:王书峰 2、安全防护抢救职责:对现场人员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并视情形及时转送医疗机构救治。 六、火灾现场戒备组及职责 1、组长:韩龙富 2、火灾现场戒备组职责:操纵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处不许进,灭火后爱护现场。

灭火救援作战行动安全“三十条”

灭火救援作战行动安全“三十条” (一)作战环节安全基本要则 1.接警问清灾情,预判毒害、爆炸、易倒塌等存在危及人员安全的危险因素,针对性调集充足力量,及时启动专业评估、社会联动,不盲目随意。 2.出动迅速有序,完整着装、依次登车,根据灾情正确选择抢险、灭火、防化、隔热、避火、救生、防蜂等服装,戴齐附件,不混穿漏带。 3.途中安全行驶,保持安全距离,选择安全道路,控制安全车速,及时赶赴现场,不盲目求快。 4.停车位置适当,优选上侧方,避开沟、井、管道,设置明显标志,明确撤离方向、留出调整空间和展开场地,不拥堵阻塞。 5.到场确认灾情,实地核准人员被困、漏气漏电、毒害爆炸等重要危险信息,明确下达作战命令,不盲目决策。 6.侦察贯穿全程,要求负责人、知情人和技术员在场协助,收集现场图纸或通过实地侦察和仪器检测,对建筑结构、化危物品、电气油路、坠落撞击、水源通道等了如指掌,不片面臆断。 7.展开把握态势,采取得当战术、战法,及时抢救人员生命、控制火势蔓延、防止灾情恶化、消除扩散爆炸,不亡羊补牢。

8.内攻果敢谨慎,内攻人员必须编组、登记,明确人数、任务、时间、防护要求、撤退信号和方向,布置水枪梯次掩护,保持联络不间断,不随意冒进。 9.撤退果断迅速,及时发出持续信号,接到命令一律徒手撤离,无法撤离要及时隐蔽,撤离到安全区域立即清点人员并报告,不犹豫不决。 10.清理全面细致,注意高空坠物,观察建筑稳定性,留心泄漏情况,防止出现复燃、中毒、腐蚀、坍塌等意外情况,不麻痹大意。 (二)战斗行动安全基本要则 1.个人防护。选用准确、配套的防护器具;行动现场人员不能随意摘、脱防护服装和器具,防护服装和器具任何附件不能拆卸或分解使用。 2.基本动作。应沿承重结构、连接导向绳或持水带线路保持低姿探步前进,且采取手心向内、手背向外、手臂微曲,环绕式探索周边情况,保持通信联络。 3.内攻行动。进入着火房间,应侧边缓慢开启房门,射水降温、探路和清除坠落物体;密切注意室内有无燃气泄漏、触电等危险。 4.迷失方向。保持冷静,发出求救信号,查看呼吸器压力,

火灾应急预案

火灾应急预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四)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应急预案的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或公司总部任命专人担任; 2.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2.3、物资抢救组由仓库管理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2.4、消防灭火组由安全长、施工场区安全员、各施工队分别抽

调作业人员组成; 2.5、保卫疏导组由公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 2.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物资科长、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 2.7、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 2.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 3、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能和职责 3.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 (1)、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2)、现场事故评估; (3)、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 (4)、控制紧急情况; (5)、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 (6)、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7)、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 3.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1)、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2)、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关于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管理的思考(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管理的 思考(新版)

关于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管理的思考(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近年来,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涉及到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教训十分深刻,对部队各方面工作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每年涉及到车辆、灭火战斗、抢险救援等方面不安全隐患,时常对消防部队官兵的生命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特别是在灭火救援行动中,面对瞬息万变的灾害事故现场,如果指挥不当,保护措施不得力、处置方法不得当,势必造成消防人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害。另外,在国际十大危险职业排名时,消防就在其中。为此,分析造成消防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探讨如何加强灭火救援中消防员自身的安全管理,在消防工作中尤其重要。 1.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伤亡的主要原因 1.1.现场情况掌握不到位 其实我们每个指战员都清楚进入火场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但在现实中某些指战员往往是理论一套,实际行动一套。为此,往往给灭火救援造成伤亡埋下了无形的隐患。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要素(新编版)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要素 (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66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要素(新编版) 一、着装登车 闻警登车莫慌张,带齐装具有序上。 彻底开启车库门,消防车顶禁坐人。 登车情况要检查,切勿车走人追扒。 气压充足再起步,避免刹车出事故。 二、车辆行驶 关好车门聚好神,起步缓慢加油门。 途中障碍早发现,急转急刹要避免。 雨雾冰雪需慎行,谨慎驾驶莫逞能。 英雄赌气霸王车,情绪驾驶要不得。 归队途中勿松懈,疲劳驾车要严戒。

三、车辆停靠 停车位置要注意,上风侧风高处宜。重车轮下找实地,坠物电网要回避。车辆停靠别莽撞,安全距离要恰当。高速公路更危险,警示标志要明显。爆炸危害必警惕,车头朝外好撤离。 四、安全防护 危险区域要划定,等级防护相对应。安全防护非儿戏,装具完好别麻痹。监护人员要细心,检查登记须认真。维持秩序警戒早,合理布置安全哨。建筑受火强度差,战斗全程防倒塌。 五、灾情侦察 侦察救生忌独行,分组实施互照应。浓烟之中要谨慎,前虚后实稳前进。防护装具须完备,掩护措施要到位。

消防灭火救援现场的紧急避险与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消防灭火救援现场的紧急避险与安全防护措施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增多,加之建筑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旦 发生火灾,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并威胁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火灾情形下紧急避险与安全防护两个方面探讨救援现场 消防救援策略,旨在提高消防救援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消防救援现场;紧急避险;安全防护;策略 引言 火灾的危害无法估量,一旦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需要最大限 度地降低火灾的危害,而关键就在于灭火救援技术的科学性,这突出了消防员灭火救援技术 及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由于消防员在火灾情形下面临着较艰巨的救援任务,同时还存在 许多潜在的风险,所以有必要落实救援现场的紧急避险和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及时规避消防 救援现场中存在的风险和危机,减少人员伤亡。 1 消防灭火救援现场的风险性分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近十年的火灾事故中发生死亡或受伤事件近百件,其中在火灾 救援现场消防员死伤人数就有654人,可见火灾的危险性,也从另一面反映出了在火灾救援 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建筑的重要标志,且具有分布密集、单个 建筑物结构复杂等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使得火灾情形下消防救援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尤其 是一些为了追求先进和新颖的建筑,在建筑设计时往往会外形、结构等方面增加复杂性的装饰,在消防安全方面却落实不到,使得火灾情形下建筑内部人员无法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同 时也使得消防员火灾现场风险性增加。从当前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来看,整体上消防安全防 护工作还不到位,有的建筑使用的安全措施较落后,加之人群密集和流动性大,这样就使得 消防救援面临着较大的人员救援任务,消防员在救援任务中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既是对 消防员专业素质的考验,也是对消防员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的考验。因此,为了提高消 防救援现场救援的效率,保护人员安全,必须要编制科学全面的消防救援方案,保证救援任 务安全、平稳、高效地完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 消防灭火救援现场的紧急避险措施 2.1 掌握火灾形势,准确预测险情 为了确保灭火现场救援工作安全、平稳、高效地完成,在消防员进入火场前,必须要快 速掌握火灾形势,包括建筑物构造、火势蔓延情况和方向、周边设施、被困人员情况、是否 存在高危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专门的观测人员动态掌握现场火灾情形,以便更好地进 行火灾救援小组及任务的编制,这样各救援小组也能在救援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报告现场情况,从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救援和灭火工作。另外,指挥前沿在接收到现场救援情况 及火势信息时,也能够科学进行部署和资源调配。而针对火灾现场存在的较大危险区域,救 援人员应提前规避,在面对暂时无法营救,但是状态良好的被困群众,应做好安抚和安全指 导工作,让被困群众保持冷静的情绪等待救援,切忌强行救援使得自身及被困人员陷入危险中。对于被困群众和负伤人员,可根据建筑结构,并利用火灾现场的有利地形,设置临时的 紧急避难区将被困群众和负伤人员进行暂时的安置,从而降低火灾风险。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集团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四)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集团公司公司和各分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组织机构,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分管施工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经理和各分公司经理组成。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工程管理部。 各分公司和各级项目部成立相应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或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分管施工生产的副总经理或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经理和各分公司经理组成。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工程管理部。 1、一级应急组织机构: ①应急总指挥由公司总部总经理担任; ②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由公司总部副总经理担任,或者由分公司经理担任; ③危险源风险评估部由反应操作副总指挥、公司总部工程部、安质部等联合组成; ④应急培训演练部由公司总部劳资培训部兼任; ⑤应急物资管理部由公司物资设备部; ⑥应急人力管理部由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公司办公室兼任; ⑦应急工程技术服务部由公司总部总工室、工程部专业技术人员兼任;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要素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 要素正式版

灭火抢险救援行动安全十要素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着装登车 闻警登车莫慌张,带齐装具有序上。 彻底开启车库门,消防车顶禁坐人。 登车情况要检查,切勿车走人追扒。 气压充足再起步,避免刹车出事故。 二、车辆行驶 关好车门聚好神,起步缓慢加油门。 途中障碍早发现,急转急刹要避免。 雨雾冰雪需慎行,谨慎驾驶莫逞能。 英雄赌气霸王车,情绪驾驶要不得。 归队途中勿松懈,疲劳驾车要严戒。 三、车辆停靠

停车位置要注意,上风侧风高处宜。重车轮下找实地,坠物电网要回避。车辆停靠别莽撞,安全距离要恰当。高速公路更危险,警示标志要明显。爆炸危害必警惕,车头朝外好撤离。 四、安全防护 危险区域要划定,等级防护相对应。安全防护非儿戏,装具完好别麻痹。监护人员要细心,检查登记须认真。维持秩序警戒早,合理布置安全哨。建筑受火强度差,战斗全程防倒塌。 五、灾情侦察 侦察救生忌独行,分组实施互照应。浓烟之中要谨慎,前虚后实稳前进。防护装具须完备,掩护措施要到位。

浅谈提高消防官兵灭火救援中安全防护能力的对策

浅谈提高消防官兵灭火救援中安全防护能力的对策 摘要:消防部队承担着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任务,常遇到很多危险情况。为了 尽可能地避免火灾扑救中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火灾救援中 消防员的自我保护和事故预防措施。 关键词:消防官兵;灭火救援;安全防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灾害事故也呈多发态势,事故逐年增多,处置复杂,加 之消防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指挥员指挥失误,导致在灭火战斗和抢险救 援中发生了消防员伤亡事故。因此,如何保证消防队员自身安全,并成功扑灭火灾、处置灾 害和救人,以减少火灾人员伤亡,是当前消防部队的重要课题。 1基层消防灭火救援中存在的问题 1.1职能的拓展增加了风险 《消防法》明确了公安消防部队除了要承担防、灭火职能外,按照国家规定,还应承担 重大灾害事故及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的任务职能,主要包括参加处置各种化 学危险品泄漏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参加水灾、风灾、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斗争;参 加各种交通事故及其他有关人员遇险情况下的抢险救援;参加建(构)筑物坍塌事故的救援 工作;参与处置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需要公安消防部队处置的突发事件。职能的拓展增加了 更多的急、难、险、重的任务,无疑给消防官兵生理和心理安全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1.2逃生和扑救较为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目前,很多城市只配有少量的消 防登高车,远远无法满足城市消防安全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火灾而言,建筑内部的电梯、 楼梯、电缆、管道、中央空调的送风孔和垃圾洞等会出现“烟囱效应”,进而形成“多层次、跳 跃式”燃烧。此外,在高层建筑火灾中,常因水压不足而导致固定消防设备无法及时运作,进而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1.3公共场所的结构复杂,导致逃离困难 目前,公共场所在装修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木龙骨、胶合板、塑胶板等易燃材料及新型 高分子材料等。因此,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加之此区域人员密集,导致人员 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难以进行,且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可能会导致人员窒息死亡。 1.4电气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在救援现场,消防指战员一定要检查所有的电气设备和电线。如果未采取断电措施,且 消防员救援时的个人防护不足,则当水枪射流接触高、低压输变电线路时,易发生救援人员 触电的情况。 1.5兵员复杂带来的新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调整,使“独生子女兵”和“家门口兵”明显增多,具有较高学历的和有过就业经验的也逐年递增,给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随着士官制度改 革的深入,部队加大了保留业务骨干的比例,为部队灭火作战和参加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士官起点不一,很多士官的文化水平、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士官综合能力 水平的发展。面对消防部队承担的繁重任务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处置经验和技能不足,进而导致对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问题认识不清。 2提高消防员自防自救能力的对策 2.1强化防护设备,提高防护能力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可能处于高温、腐蚀、缺少氧气等危险环境中,缺少氧气,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强化个人防护装备是避免消防员伤亡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相关单 位应引进先进的消防技术和装备,提高消防设备的科技含量,从而确保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2.2加强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相关单位应组织消防员观看火灾案例视频,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等,从而全面提升消防员 的灭火救援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其安全意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建筑建造过程中使用的 新式材料越来越多,导致建筑的结构复杂,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进而使火灾扑救难以进行。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出现,随之产生了全新的消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模板资料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目录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总纲 二、消防重点部位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预案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总纲 (一)灭火和应急疏散的组织机构 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职责:担负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指挥职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等工作。 2、成立消防演习小组 物业中心按以下分工建立各个工作组,制定各组工作职责,并作为物业中心日常消防组织机构。 A.灭火组组长:副组长: 组员:5名保安员 职责:利用所配备的消防器材对火灾进行扑救(消防队来之前)。 B.工程组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演习期间所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

各种设备操作 C.疏散救护组组长:副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演习期间的灭火现场及疏散人员的医疗救 护。 负责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防止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D.警戒组组长: 组员: 职责:负责划分警戒区、拉警戒带、放置警戒标志, 封锁现场,演习场所的秩序及其他应急事项。 (二)火警报警程序: ●单位内某一个点位的烟感(温感、气感)报警器报警为“一级报警”。 ●单位内某同一防火分区内两个点位的烟感(温感、气感)报警器同时报警;红色报火警按钮触动;喷淋被触发;一级报警持续5分钟以上;发现明火后报警均为“二级报警”。 1、发现火情时: (1)当你在某个区域发现火情时,应立即找到离你最近的红色报火警按钮(见示意图),打碎按钮中心玻璃,并拨打报警电话或拨打消防监控中心电话报火警。

(2)报火警要讲清以下内容: ◇起火地点; ◇火势大小; ◇燃烧物质; ◇是否有人受伤; ◇报警人姓名及所属部门。 Ⅰ、报警完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用最近处的灭火器将火扑灭或阻止火势蔓延。 Ⅱ、如果自己将火扑灭,请保护现场,等候单位负责人到达现场,说明情况。 Ⅲ、当火势较大、难以控制时,报警后请在起火部位消防通道内侧等候救护队员到达现场,在此期间要保持镇静。

灭火和消防应急救援预案

优体桌球俱乐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为保障优体桌球俱乐部的消防安全,加强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一、成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机构 (1)总指挥:王钰坤 (2)指挥领导小组:任文洋 (3)灭火行动组:组长:王彦飞成员:刘奇任磊二、第一灭火力量:失火单位现场员工在第一时间内形成的灭火应急力量。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第二灭火力量,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应急力量。 通讯联络组组长:王志珍成员:胡冉 疏散引导组组长:熊志伟成员:张红星 安全防护救护组组长:金龙成员:谭许强三、火警处置程序和措施: (一)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和措施 1、报警。单位内部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如:异味、异声、烟雾、温度骤然升高等,都有责任及时报告消防监控室,并积极采取早期处置、营救及疏散救护措施。如果确认是火灾,应立即按动现场附近的手动火灾报警器,并向消防控制室报告。

2、接警。消防控制室接到消防自动报警设备报警后,值班人员要详细记录报警内容,立即对发出报警信号的设备和地点进行确认,通知有关人员前往现场核实火情,火灾确认后,立即通知保安人员和义务消防队迅速到火灾现场扑救火灾,进行人员疏散,同时完成各种消防设施设备启动等工作。并通知保安部、值班经理、总经理,并拨打“119 ”报警。报警时要保持冷静,吐字清楚,依次报告出: (1)起火单位及本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2)火灾现场的准确地址及起火点; (3)火势大小及危险程度; (4)燃烧物质; (5)己采取的措施; (6)现场及所属区域的人员数量及被困人员; (7)人员疏散情况。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运作程序和措施; 1、当区域报警器值班人员接到电话报警时,要问清楚起火的位置、火势情况及报警人的姓名、部门、工号。立即通知当值的领班、主 管组织当班的保安员到场进行扑救,通知保安员到集合组成后备的灭火队和引导疏散队,同时把火警的信息通知公安消防机构。

关于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的探索

关于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7-12-29T17:11:36.7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作者:殷全明 [导读] 如何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减少和避免消防官兵伤亡事故已经成为消防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 河南省南阳市公安消防支队 摘要: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令各类引发灾害事故的因素也持续增加,各类火灾事故发生机率逐步提升。如何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减少和避免消防官兵伤亡事故已经成为消防部门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对策 1火灾和灾害事故呈现的新特点 1.1发生征兆不明显,突发性更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流程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变化,这在无形之中就加大了火灾的发生率,特别是在我国的化工行业中,我国的化工行业一般都是在高压、高温的环境下生产,生产出来产品的性质非常的特殊化,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产品的成产、产品的运输、产品的储存以及产品的销售都会出现潜在的危险,在运行这些环节时,若稍微出现一点失误,就会致使火灾事故的发生。另外很多火灾事件都是在没有预兆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恐怖事件、交通事故、毒气泄漏事件、建筑倒塌事件,发生的时间只需要短短的几秒,根本不给人们提供反应的时间,这就对灾害的预防制造了很大的难度。 1.2 现场危机四伏,处置工作更加危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技术、工艺、能源等都得到了改变和创新,这也就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火灾事故的种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火灾事故涉及的领域也逐渐的扩大,现在已逐渐的蔓延到生活领域、生产领域以及建筑领域等等,这也就致使了火灾多样性的特点。 1.3 物资和人员日趋集中,灾害事故危害性更大 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城镇的建设规模都予以了一定的扩大,物资的集中程度较高,若因为意外的情况致使火灾的发生,那么将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还会对人民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在发生的灾害中,核事故以及化学灾害事故造成的伤害最大,危害的持续性也非常长,不仅仅对当时的环境和生活造成一定的伤害,还会对子孙后代等造成影响。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人们对火灾防范的重视度逐渐的增高,同时火灾的防范也成为了消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 1.4 处置程序复杂,现场组织指挥困难 在火灾发生之后,消防人员对火灾的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化学灾害事故中,在发生之后,消防人员应该将所有的电源予以切断,并将现场的化学试剂进行检查和整理,将中毒的人员快速的送至医院进行抢救,把其余的生还人员进行安全区的转移,然后将火灾现场进行清理,这些任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实施的要求非常的高,任务的完成难度非常的大,任务执行时间也较长。与此同时,还要安排人员对灾害的处理进行统一的指挥,将救援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并将灾后的交通情况、通信情况、物资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 2灭火救援行动中引发伤亡事故的成因 2.1引发伤亡的客观因素 随着市场格局、经济建设的飞速更新发展,消防灭火救援部队的救援特征、对象及危害均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建筑结构日益复杂、高度持续增加、可燃物逐步增多、功能丰富多样,居住人员较为密集,令引发火灾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多样。同时各类危险物品种类的增多及物流的频繁令处置火灾事故具有毒害性、突发性与危险性等特征。再者各类洪水、地质灾害、台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令火灾救援形式更加复杂多样,令处置对象呈现迅猛增多趋势并增加了处置难度,给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行动的高效安全提出了现实严峻的考验与挑战。现代事故火灾的救援工作主要打的是技术站与装备战,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性消防单位配备的个人防护设备却与国家标准规定具有一定差距。 2.2引发伤亡的主观因素 引发消防人员较多伤亡的主观因素在于其安全观念意识相对滞后,没有对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明确掌握,落实防护措施没有全面到位且一些消防救援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常来讲许多消防队伍重点关注对消防人员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与奉献牺牲精神的教育,却忽略了培养救援人员如何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更多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用自身的勇敢与智慧履行神圣的使命责任,这样便令消防救援人员无法提升安全保护意识,欠缺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对相关现场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知识掌握不全面。同时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对火情的侦查与辖区的具体状况掌握还存在一定的不细致性,往往包含敷衍了事、马虎,主观臆断、唯经验论等弊端问题,令最佳的救援时机延误。一些指挥人员在火灾事故现场的智慧能力水平相对有限,体现出了一定的盲从性,忽略了必要的安全防范,无法正确处理撤退与进攻的关系,令人员伤亡的可能性不良增加。 3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3.1加强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倒致救援人员伤亡的事件经常发生。如在有易燃液体或气体的现场,在没有关阀门的情况下就扑灭明火,这极易引起二次爆燃的发生;所以,加强消防官兵救援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十分必要。 3.2增加实战性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树立科学的训练观,突出基地训练、组合训练和实战应用性训练。例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破拆、如何制定救人方案、如何避免爆炸等,经训练使官兵的综合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行训练,以装备为基础制定训练操法,使人和装备相互结合,生成最有效的战斗力。最近几年,新装备、新技术在消防部队中广泛推广,这正是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重要时机。要认真研究新配备的装备,编成操法,进行训练,使消防人员熟练掌握其性能及使用,让新装备尽快形成强大战斗力。 3.3科学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 3.3.1指挥员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安全。一是要明确目的,火场指挥员要善于捕捉火势发展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险情预兆。并以此为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参考模板)

灭火救援预案 第一节预案概述 灭火救援预案亦称为灭火救援计划,是实施灭火救援的基本依据,是部队执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并执行灭火救援预案,对于有效的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实现灭火救援指挥现代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制定预案的目的 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目的是:针对设定的灾害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保卫对象情况,合理使用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战术、技术,成功地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二、制定预案的意义 (一)有利于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 1、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助于各层次消防警官熟悉责任区内重点保卫对象的情况,掌握火灾、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2、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不断提高消防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旦接到火灾和救援报警,可以按照计划实施组织指挥,从而赢得战机,夺取火灾救援的主动权。 (二)有利于促进“六熟悉”落实 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过程中,经常性的深入责任区和重点保护单位,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使制作人员不仅为制定预案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同时,较好地促进了对“责任区的交通道路、水源情况;责任区内重点单位的分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重点单位建筑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重点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分工情况”等六个方面内容的熟悉,通过这一项工作,使消防人员对保护的客体情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部队的灭火准备工作。 (三)有利于增强训练的针对性 依据灭火救援预案在进行训练工作时,部队可通过实战演练促进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提高部队对灾害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有助于增强灭火救援训练的针对性。 (四)有利于进行对新作战对象的规律、特点及战法的研究

施工现场灭火应急救援预案

前言 为规范本公司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防火灭火工作,确保生产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61号令》及佛山市管理有关规定精神和茂名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规定要求等,结合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的实际,特制定本施工现场灭火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及分布 根据本专业公司是以建造民用房屋、厂房、高层建筑为主,具有“四大伤害”事故的特点和坍塌、中毒的特点。确定以下6个危险场所(设备)为重大危险源。 1.危险源——施工用电:各作业、生活场所的临时施工用电。 2.危险源——落地式脚手架、附着式脚手架各作业场所内外脚手架。 3.危险源——垂直运输设备,各作业场所的塔机、井架、人货梯、物料提升 机。 4.危险源——仓库、厨房、动火作业:各作业场所未经有关部门进行批审, 反违规储存易燃、易燥物品(仓)。未经批准无卫生许可证的厨房。各动火作业场所。 5.危险源——深基坑、人工挖孔桩、桩基础、人工挖孔桩场所、深基坑开挖 场所。 6.危险源——中暑:通风不良场所(地下室、池箱内、电梯井内、桩孔)。 消防中心报警电话:119

施工现场灭火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做好防火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十分重要的工作,防火安全直接关系经济,企业信誉和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危及社会的稳定。所以绝不 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工作中严格 遵守国家、省、市、上级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汕头市达濠建筑 总公司施工现场防火管理规定等。严格遵守已建立的规章制度,落 实有效的措施,把防火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好。 第二条:本预案适合于项目经理部属下的各施工现场。 第三条:本预案适合于项目经理部属下的各施工现场灭火、应急救援的异常情况。 第四条:各施工现场应依据本预案制定相应的灭火应急救援实施预案措施,实行各层级管理,层级实施,做到各施其职,各负其责。 第二章机构设置 第五条:项目经理部灭火、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一)项目经理部灭火、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胡元金 副组长:邓维新 组员:徐光宇、黄华东、张兆浩、彭良 (二)灭火、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日常具体工作由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小组和综合治理小组负责。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 灭火救援预案 第一节预案概述 灭火救援预案亦称为灭火救援计划,是实施灭火救援的基本依据,是部队执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并执行灭火救援预案,对于有效的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实现灭火救援指挥现代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制定预案的目的 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目的是:针对设定的灾害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保卫对象情况,合理使用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战术、技术,成功地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二、制定预案的意义 (一)有利于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 1、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助于各层次消防警官熟悉责任区内重点保卫对象的情况,掌握火灾、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2、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不断提高消防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旦接到火灾和救援报警,可以按照计划实施组织指挥,从而赢得战机,夺取火灾救援的主动权。 (二)有利于促进“六熟悉”落实 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过程中,经常性的深入责任区和重点保护单位,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使制作人员不仅为制定预案掌握到第一手资

料,同时,较好地促进了对“责任区的交通道路、水源情况; 责任区内重点单位的分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 重点单位建筑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 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 重点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分工情况”等六个方面内容的熟悉,通过这一项工作,使消防人员对保护的客体情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部队的灭火准备工作。 (三)有利于增强训练的针对性 依据灭火救援预案在进行训练工作时,部队可通过实战演练促进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提高部队对灾害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有助于增强灭火救援训练的针对性。 (四)有利于进行对新作战对象的规律、特点及战法的研究 通过对责任区和保护单位情况的“六熟悉”,消防人员在熟悉情况的过程中,可发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一种新生产工艺的建立; 一种新的市内公交运输线路的出现,(地铁、轻轨)等面对出现的这种新情况,为确保其安全,同时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消防人员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情况研究,依据保护对象的危险特性,研究制定出较科学的处置对策。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灭火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消防人员对新战法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提高了灭火准备工作的质量。 第二节预案的制定

灭火救援行动安全试题(库)

灭火救援行动安全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破拆玻璃幕墙应选择(D)部位。 A.中间 B.正上方 C.两侧 D.上方两角 2. 在高层供水的停水泄压阶段,应先开启(D)泄水,再开启泵浦出水口。A.二分水器 B.水泵接合器 C.四分水器 D.二道分水器 3. 钢结构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是(A) A.500℃ B.400℃ C.500℃ D.680℃ 4. 在扑救钢混结构大跨度建筑火灾时,建筑全面燃烧(A)小时以上,应充分考虑屋顶构件坍塌危险。 A.1 B.2

C.3 D.2.5 5. 下列说确的是(B) A.在建建筑处施工用水外,一般还配有室消防用水系统 B.在举高消防车的梯臂没用靠墙时,只能使用固定水枪,不得使用移动水枪射水 C.船舶通常使用的燃油主要是柴油和机油 D.在砖木结构建筑火灾扑救中,火灾存在漏电迹象时,应使用漏电棒进行检测确认 6. 地下建筑一般由出入口、通道和(A) A.洞室 B.大厅 C.工作间 D.避难间 7.下列那类油品易发生沸溢或者喷溅现象(D) A.机油 B.汽油 C.柴油 D.重质油品

8.一般船舶的倾覆危险为(C) A.25.5° B.23.5° C.22.5° D.24.5° 9.地下建筑的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安全出入口、连通口、特殊出入口和(C) A.消防出入口 B.迂回出入口 C.临时出入口 D.避难出入口 10.下列有关坍塌井口作业时的安全要求说法错误的是(C) A.规定警戒区域 B.控制井口作业人员 C.调集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到场立即开始挖掘 D.设立安全员 11.下列符合安全拆除建筑物构件要求的是(B) A.一般采用推到的方法

对灭火救援战斗中安全防护的分析

对灭火救援战斗中安全防护的分析 对灭火救援战斗中安全防护的分析 消防部队的任务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接到火灾报警时,迅速扑灭火灾,积极抢险救援,就是我们消防官兵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消防队员在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置中,因烧、摔、砸、炸、中毒、窒息等原因而牺牲、受伤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家属、部队带来悲痛,而且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真正无法消除的事故是很少的,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存在不安全因素或采取了不安全的行动。安全防护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完成任务的必要过程,是完成消防任务积极行动措施,不断从以往事故中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减少事故,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那么,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中安全防护要做到哪些呢? 一、防护装备、器材完好是前提防护装备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进行危险作业,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必备装备,是部队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处置现代条件下各种复杂火灾和化学灾害事故,抵御危险情况的重要武器。消防人员在投入战斗之前,必须配备好消防员防护装备,如空气呼吸器、防火隔热服、防化服、呼救器、照明灯具等。消防员要熟练操作消防器材装备,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能运用自如,要达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发挥出最佳效益。消防人员要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经常检查测试,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置,避免因器材装备缺陷而发生事故。要加强装备器材的训练,不能怕损坏贵重器材而不练,把器材当成一种摆设,到了关键时刻卡壳。因此,各级指战员要充分重视器材保养和安全测试,确保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好常规防护装备为灭火抢险提供安全保证。 二.明确灭火战斗的目的也就是要正确预想灭火战斗要取得的成果。火场指挥员要善于运用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准确、快速地捕捉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险情的预兆,特别是在掌握表象信息的基础上,注意了解深层次、决定火势走向和趋向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制定有效的战术技术措施,从而赢得灭火作战的主动权,不打没有目的的仗,减少因错误下达灭火指令引发的事故。 三.正确的选择进攻阵地战斗员在主攻方向宜寻找适宜设置并可保护自己的位置。可依托门(窗)口,依靠承重墙设置,在吊顶内、外,吊顶检查口,屋顶上的老虎窗或百叶窗,是设置水枪阵地的理想部位。当火焰在二、三楼的窗(门)口燃烧或屋顶被烧穿,战斗员不能直接进入灭火时,可利用消防梯和登高车等登高工具架设在窗(门)口边设置水枪阵地。灭火战斗中,在内攻进战灭火时,不可盲目内攻,首先要观察有无倒塌、轰燃等危险,进入时,先依托门窗用射流对火场内部上、下、左、右扫射,确定无坠落物等物方可进入。老式砖混结构建筑严禁用直流水注冲击墙体,对有危险的墙体应推倒后方能进入。 四、严防火场的爆炸和中毒目前,液化气、天然气等危险品深入家家户户,工业企业中的爆炸性物品越来越多,这对消防人员预防和处置爆炸、中毒等特殊火场时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1.报警中明确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第一出动车到场后严禁盲目行动,可利用设备检测安全性,正确选用灭火剂,指挥员必须全面分析情况,不得下达无把握命令。2.液化气火灾以冷却为主,不得盲目灭火,可采用关阀法灭火,泄漏时,以控制爆炸、驱散危险为主,在条件、设备

某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应急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某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 应急预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50963某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应急预案Fire emergency plan for a high-rise building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建立健全深圳市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应急机制,提高消防队伍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做好有效处置我市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充分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轻火灾造成的社会影响,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深圳市火灾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和《深圳市公安局关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消防保障预案》,结合我市消防队伍的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10层和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住宅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2层及2层以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厂房或库房。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各类高层建筑,发生重、特大火灾,

扑救难度较大,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易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情况。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原则。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必须在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灭火救援行动,保证灭火救援工作协调有序地开展。 (二)加强第一出动原则。扑救高层建筑的火灾应调集足够的消防警力,才能有效地控制火势和抢救人命,从而把握火场的主动权。同时更要加强举高消防车和专勤消防车的调集,以充分发挥装备的优势,提高灭火救援效能。 (三)坚持“救人第一”原则。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积极抢救人命为首要任务。正确处理救人和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应与灭火同步实施,即采用水枪射流扑灭被困人员周围及疏散通道上的火势,驱散烟雾,打通救人疏散通道。 (四)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原则。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设施,立足自救,适应立体作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