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散文二篇
15-散文二篇(部编版教材,实用性超好)
![15-散文二篇(部编版教材,实用性超好)](https://img.taocdn.com/s3/m/b3377a2c3968011ca3009121.png)
字词测评
生难字
兴味( xìnɡ )
茸毛( rónɡ )
洗涤( dí )
牛犊( dú )
卑微( wēi )
消逝( shì ) 遏制( è )
繁殖( fán zhí )凋谢(diāo)
濒临( b yuān )
词语集注
濒临:紧接,靠近。 俯瞰:俯视。 遏制:制止,控制。 臼齿:牙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 各一个。 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最具天才的预言 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中写道:“中国人 民日常生活中除了有点懒散和缺乏激情外,大凡 聪明能干而又多心多疑。但是,这只是他们性格 中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很会狂热激 动,而且常常是一种集体的狂热激动。正是中国 人性格中的这种因素使他们变的不可捉摸,甚至 对中国人的将来也难以预料。你可以想象他们中 一部分人会变成积极的布尔什维克者、勇敢无畏 的抗日救国者、狂热的基督徒或狂热地献身于某 个最终宣称自己为绝对统治者的领袖。”
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 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深渊:深潭,指很深的水。也比喻艰难的
境地和险境。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
导入新课
永久的生命
作者名片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 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 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 《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15* 散文二篇
R ·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 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 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 样的呢?
文体知识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 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 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 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 动。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 家蒙田所创的。
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https://img.taocdn.com/s3/m/eef299c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e.png)
字词测评
生难字
兴味( xìnɡ ) 洗涤( dí ) 卑微( wēi ) 茸毛( rónɡ ) 蔓延(màn ) 遏制( è ) 濒临( bīn ) 俯瞰(kàn ) 星辰(chén )
课文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 概述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写时间流逝,生命短暂。 第二部分(2-4):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 第三部分( 5):赞美生命是奇迹。
2、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凋谢是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是指生命现象永存。何以成为 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和永存方面相差甚大, 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
作者认为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永久的生命” ?
要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要用短暂 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结构梳理
•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 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 坐了六个月牢。
•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 名运动。
•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 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而
活
让人领略人生
着
最好的境界
第3段作者写追求知识包括了几个方面?
(1)了解人的心灵; 人类自身
人
(2)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自然
类 知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科学 识
追求知识
•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 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 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课件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课件二](https://img.taocdn.com/s3/m/48fe53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5.png)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
这就是我的一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觉得值得为它活着如果有机 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次。
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 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是值得活的”。 这正是罗素博大的胸襟和高洁的情怀的最好写照, 也是一个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思想家的肺腑之 言。
2.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对比手法。“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 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你如 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 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生命”和“衬衫” 相对比,突出表现了“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 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 主。”“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表达了无 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15*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揣摩文章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 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 湖北武汉人。主要著作有《严文 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 《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 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 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 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2005年7月20日病逝于北京。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 哲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笔法,对这个永恒的 命题作出了响亮地回答,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 思想——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的苦难。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0ba97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5.png)
【导语】本课两篇散⽂都与⽣命密切相关,那么⽣命的意义是什么?⽆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永久的⽣命 严⽂井 过去了的⽇⼦永不再回来。
⼀个⼈到了三⼗岁的时候就会发现⾃⼰丢失了⼀些什么,⼀颗⾅齿,⼀段盲肠,脑门上的⼀些头发,⼀点点和⼈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样只能⼀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个智者⼜怎么办呢!你的⼒量是那样的⼩,对于⽣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命不像⼀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命⾃⾝的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命。
这是⼀件平常的事,也是⼀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上的⼩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根根地从⼟壤⾥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所知⼀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犊,它那⾦黄⾊的茸⽑像是刚从太阳⾥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个个体内住⼀会,便⼜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件事! 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命,赞美那永久的⽣命吧,我们将要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活着 [英]罗素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强烈的激情⽀配着我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5《散文二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5《散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03b2c604a1b0717ed5dd2d.png)
整体
感知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层
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谈个人生 命的短暂,表现出个人对岁月流逝
的无奈。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通过小草 和牛犊从正面表现生命永远不朽。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 说明生命是奇迹,热情赞美生命,
提示主旨。
精读文 本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
拓展延 伸
张海迪
邰丽华
海伦·凯勒
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把心 中的收获或苦闷写下来相互分享。
罗素
导入新 课
人活 着是为了 什么?朋 友说,人 活着是为 了吃饭; 那吃饭是 为了什么? 吃饭是为 了活
作者简 介
•
罗素(1872—
1970),英国著名哲
学家、数学家、作家,
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
和社会活动家。为表
主宰者的诞生!
字词疏通
è
• 遏制 濒临
•yuán
• 边缘 俯瞰
j ì bīn
孤寂
jù
kàn
飓风
整体感知
•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 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
么? • 2.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 3.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爱情”的论
述? • 4.指出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
难的具体内涵。 • 5.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 6.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
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精读文 本
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
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作
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 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对爱情的渴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精品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cbc5e7700abb68a982fbe0.png)
永久的生命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 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jiù róng
màn
diāo
dí
臼 齿
茸 毛
蔓 延
凋 谢
洗 涤
2、积累词语 臼齿: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 : 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 : 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联系实际,怎样理解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 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 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 芬芳”?
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
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
之前,给世界以色彩和芬芳,让世界变得 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将和世界一起, 获得永存。
板书设计
我为什么而活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罗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细读感悟
作者为什么把追求爱情作为活着的第一 条理由? 爱情可以带来狂喜; 爱情可以解除孤寂; 爱情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 秘缩影。
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 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
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为什么追求知识?
一是可以了解人类心灵;二是可以知道
星辰为什么发光;三是能够理解毕达哥拉斯
的思想威力。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
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类、自然和社会。
作者活着的第三条理由是什么?这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胸怀?
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 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 于是,作者耳边经常回响起痛苦的呼唤,眼 前浮现的是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和孤苦 无依的老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368c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5.png)
• 4.问题探究
•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 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 因为过去了的时间永远不再回来,任何 人都无法改变。我们个人的力量又是那样 的微小,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由我们个 人做主,只能“听天由命”。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我们都非常可怜。
• (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出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魅 力。
• 4.问题探究
• “对爱情的期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 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 强烈的感情安排着我的一生。"如何理解这 三种感情间的关系?
•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 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追求爱情,是因为 那里有人类所想象的仙境的缩影;追求知 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
• 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不息求 索、追求知识的一生;是捍卫和平,对人 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这样的 一生,也当然是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一 生。透过这篇文章可以窥见他人生思想的 闪光。
• 2.主题归纳
• 这篇散文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 述了安排作者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表 达了他对爱情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 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显示了作者 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字里行间充满着博爱 精神。
• (2)通俗易懂,感情充分。
• 语言通俗易懂,如“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 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个 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 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 再补好”。这样通俗易懂的语句,阐述的 却是深邃的哲理。作者在行文中感情充分, 如“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 生命吧”,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5.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目标导航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5a45d7d4d8d15abe234eaa.png)
(9)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 难不可è zhì( 遏制 )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 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10)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 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 lín( 濒临 ) 绝望的边缘。
(11)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 fǔ kàn(俯瞰 )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shēn yuān (深渊 )。 (12)我希望知道xīng chén( 星辰 )为什么闪闪发
(5)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 那些小niú dú(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 遍身金黄的róng máo(茸毛)。 (6)那些个体xiāo shì(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7)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fán zhí( 繁殖)着, màn yán( 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8)生命在那些终于要diāo xiè( 凋谢 )的花朵里永 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繁殖fán zhí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 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 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凋谢diāo xiè 指(草木花叶)脱落、 衰落、零落。
臼齿jiù chǐ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 形如臼。
蔓延 màn yán向四周扩展延伸。
六、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 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11.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人为什么活着?实际上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 学命题,是人类对自身永恒的追问。罗素作为一个伟 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笔法,对这个永恒的命 题作出了响亮地回答,通俗而生动地亮出了自己的思 想——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人类的苦难。从中
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
主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dde0706c85ec3a86c2c56f.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茸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15课《散文二篇》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15课《散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40cccb49649b6648d747e5.png)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每个人都需要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而活着?
人活着,为了什么?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 ——莫里哀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
——佚名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 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 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 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 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 心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 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 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 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 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 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 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田世国和他的母亲
孝愿 子将 毅生 然命 捐回 肾赠 救母 母亲
总结:
个体生命易逝(先抑)
一、整体生命永久 生命自身神奇(后扬) 二、生命是奇迹,礼赞生命 表现手法:欲扬先抑 人生态度:积极乐观
主题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 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体而 言,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 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 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 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 命。
罗 素
这画面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他为 什么而活着?从他身上你又读出了怎样的 情感和精神?
王致中17 岁,在贵州 以背煤为 生。一筐 煤40斤, 从煤坑向 上爬100 米,然後 再走1000 米路,挣1 元人币...
他为希望梦想而活!
财产不分给子女,这是盖茨和妻子 梅琳达的共同决定。
• 财产不分给子女,这是盖茨和妻子梅琳达 的共同决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 》课件(共5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 》课件(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49d8f019e8b8f67c1cb9ee.png)
作者从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写起,表明
看与标题相去甚远,但这是伏笔,先抑下来, 为后面的扬蓄势。所以这是作者使用了欲扬先
抑的手法。
3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
小草虽然卑微而柔弱,但是每个严寒
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
钻出来,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 是这样。小牛犊、其他生命也像它一样永
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 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
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
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 索和联想的空间。
掌握字音
jiù
臼齿 màn
xuàn
炫耀 diāo
róng
茸毛 dí
蔓延
凋谢
洗涤
理解词义
臼齿: 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六个, 其形如臼。
远延续下去。所以从外在现象来说“生命
自身”是不朽的。
4
第三段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分开来”指的是在整个生命活动中的生
命个体一个个单独来看,它们是暂时的。“合 起来”指的是将所有的生命活动看成一个整体,
生命是永久的。
5
作者说“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这样 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员。主要著作有散文集 《山寺暮》,童话集《南
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 寓言集》,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烦恼》等。
文体常识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
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 心的“散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a050afe53a580216fcfee9.png)
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作者感叹生命的不朽与 神奇,认为生命存在奇迹。
9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永久的生命》第1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 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 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3.《永久的生命》第2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 比喻什么?
比喻生命,突出生命自身的伟大;同时告诉我 们: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10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4.《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作者用“纯 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有什么用 意?
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 说明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奋斗不息的强大 精神动力。
5
文题解说
《永久的生命》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对象的特 征。 《我为什么要活着》提出议论的话题,告诉我们 文章主要围绕活着的原因来写。
6
生难字词
洗涤(dí) 卑微(bēi) 牛犊(dú) 炫耀 (xuàn) 疲倦(juàn) 繁殖(zhí) 蔓延 (màn) 消逝(shì) 飓风(jù) 【蔓延】像蔓草一样像周围扩展。 【消逝】消失。 【卑微】地位低下。 【俯瞰】俯视。 【炫耀】照耀,夸耀。
15 散文二篇
1
情境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 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 有永久的生命。生命无论长短,该怎样度过一生是 人们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聆听两位文 学家的声音,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2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内涵深刻的语言 ,分析文章的思路。 3.理解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追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8743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0.png)
学习了《永久的生命》这篇文章后,请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过去的岁月固然令人怀念,但不必惋惜。因为生命是没有
终点的,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它能 够创造新的生命,并快乐地生长着。生命是易逝的,消逝的 成为过去,永不再来;生命又是长久的,它会以新的姿态, 迎接新的生命的来临。所以我们要更加勇敢、更富热情地去 工作、生活,用我们的满腔热血唱出对生命的赞歌。
开头两段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了论述。首先,通 过对生命在时间中消逝的种种自然现象,让人对作者的这种观点 感同身受。接着,进一步提出人们在过去了的时间面前的无能为 力,即“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当然在时间面前的这种无 奈感并没有让作者意志消沉,他旋即看到了生命积极的一面,即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类文欣赏
紫藤 叶全新 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在这棵我已种下十五年的紫藤树下,我开始思索。惜春
的人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可我喜欢“人间四月天”这样的 句子。因为闰月,今年春天来得迟,虽然是四月,阴历还
在二月,但不知为什么,这棵紫藤却开花了。
十五年前种下后,便年年盼它开花,一直盼到第五个 年头,已经有朋友说这是不是一棵公紫藤?一棵月季花确 实有公枝和母枝,但一棵花树也有公树和母树吗?我再一 次为这种简单的无知而困惑。是第五年春天将尽的时节吧, 在高大疏朗的花架上,紫藤已按照我为它设计的路线,或 者说按照阳光的引领,将它的身体不可思议地伸长,并生 出无数枝节,尽一切力量抓住它的机遇,抓住它在这块注 定了的土地上被种下了的命运,开始繁殖绵延。现在它已 是一位清淑的少女,抬头望去,青绿的细叶像它的心思一 样一天天地覆盖着这片天空。这心思终于以最美丽的姿态 出现了,它开花了!
2. (吉林中考,T23) 如何理解第5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 体,这就是奇迹”这句话的含意?
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
![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https://img.taocdn.com/s3/m/5112b7eb804d2b160b4ec0eb.png)
2、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 ——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 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 ——欲扬先抑 • 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 • 如“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 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 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 识?结合本文和下面这段视频,谈谈你 的理解,自由发言。
归纳提示: ① 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
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
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
限的价值。 ④ 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 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一)反复诵读,感受美文
•1、教师示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班齐读
(二)自我研学,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 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 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 高唱生命的凯歌。
15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情境导入 走近作者
导入新课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 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 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 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 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永久的生命
1、读准字音iāo dí
蔓延 凋谢 洗涤
2、积累词语 臼齿: 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 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 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 :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 :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15 散文二篇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15 散文二篇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14896ee53a580216fcfefc.png)
6.“勾连全文巧”——散文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材料,贯穿成文, 可谓“红线串珠”。因此,鉴赏散文时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线索至关重要。 线索可以使时间、空间、思想感情、某种具有特殊含义的物、某个动作细节、某句 格言或诗歌等。
预习导学
【整体感知】 朗读两篇散文,按要求填空。
【字词积累】 根据拼音在下列句子括号中填入相应的词语。 1.永远的小 niúdú( 牛犊 ),永远的金黄色 róngmáo( 茸毛 )!。 2.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 fánzhí( 繁殖 )着,mànyán( 蔓延 )着。 3.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 bīnlín( 濒临 )绝望的边缘。 4.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 shēnyuān( 深渊 )。
3.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
红梅; 给我以风雨
给我以荒漠
, 我就是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 ; , 我就是一颗坚韧不拔的仙人掌 。
语段精练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 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 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⑤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 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 年风霜雨雪, 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⑥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 淋漓的汁点。
⑦因也就想到,一位 90 高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 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 6 月开花如 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 (共5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散文二篇》课件 (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5499d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5.png)
8
课堂·小结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的生命是卑微脆弱 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 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 部热情回报生命。
9
10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 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究竟为什 么而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 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 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搜故寻今,苦思冥 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今 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西方的一位伟人是 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就是本文的作 者罗素。
18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 想而写作”,《我为什么而活》
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 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 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
感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 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 心。
19
既然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而活着的 三个理由,就一定要问为什么。请同学 们从第二三段分别概括作者追寻爱情、 寻求知识的原因。
45
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 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 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46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实际上 表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 原动力,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激情 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 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 甚至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激情,使作者永远不 会放弃希望。
6
写法·指导
《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 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 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 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 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7
课堂·小结
15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15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0d0ef4693daef5ef73d43.png)
15散文两篇教案《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情境导入,生成问题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自我研读生成新知生字难字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多音辨析口号(hào) 颤栗(zhàn)号颤呼号(háo) 颤抖(chàn)形似辨析点缀(zhuì) 濒临(bīn)啜泣(chuò) 频率(pín)作者介绍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再读课文,理解情感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5、《散文两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85e3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3.png)
15、《散文两篇》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段——自学质疑(第2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2分钟)作者简介: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XXX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首创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
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
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绩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
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
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文本链接《我为什么活着》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的概述了安排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3、自学教材(3分钟)(自学指点:标清段落,用红笔标诞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俯瞰.()飓.()风遏.()制颤.()抖神秘.()濒.()临秘.()鲁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两篇散文字词梳理”的微课,然后对照导学案订正以上字词4、理解内容(9分钟)(自学指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结合自学指点,完成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世国和他的母亲
孝愿
子将
毅生
然命
捐回
肾赠
救母
母亲
在广州市做律师,今年38岁的山东汉子田世国,正年富力强,事业 有成,却毅然地将自己的一只肾捐献给患尿毒症的母亲。其事迹在中 山医院传为美谈催人泪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为天下的 儿女尽一份孝心!”这句话给世人启发很大。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 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 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因为有了缓 冲,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在生和死 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 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作者名片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
(今属武汉)人,作家。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 出版于1941年。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 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1958年出版的中 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 奖。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 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 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 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 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 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 命就不可像以一脱我生因件下为因们 命的过衬它作渺为的 上去小者衣来了过力 的,的为对,去洗量事日于什子了是情当生涤永命么的不那丝你,上再会日的样毫回发把事这子来的不情现它,样丝永渺能我毫它再说们不小做不的?脏补能再,主力做量回了好对。主是。来于、那。样,破那了存的在时过候的, 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 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 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 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 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 限永命不的远像岁不一月会件只再从衬能返符人衣一回合的,度。实人生当为 智际们理你你 者,感变发所 对又受化能最现有 此写感真它, 也起染切脏它 无有人,了们 能何。既、既为妙破然力处了离!?的开个时,人候就生, 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 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 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
王致中17 岁,在贵州 以背煤为生。 一筐煤40斤, 从煤坑向上 爬100米, 然後再走 100用于慈善,这是盖茨和妻子梅 琳达的共同决定。
• 财产不分给子女,这是盖茨和 妻子梅琳达的共同决定。
通过这些名言和事例,想想我们到底 为什么而活?
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 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终于要凋谢的花朵”指的是个体,“永存”指 的是生命本身,是生命永不休止的繁殖。
总结:
永久的生命
2、生命自身的神奇、不朽 (举例)
3、 感谢生命的奇迹
(拟人)
4 5、赞美生命的不朽 (联系生活实际)
今天,我们先学学20世纪最知名、最 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罗素,他为 什么而活?
我为什么而活着
15* 散文二篇
散文分类
1、叙事散文: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 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2、抒情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 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3、哲理散文: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
文体知识
哲理散文,被称为“议论性散文”,是散文 的一个分支,也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 和抒情两种特性,其写作的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 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 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 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写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 带有比喻和哲理意蕴的散文,是作者对生命的严肃 认真思考的总结,充满乐观情绪。
课文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题目是“永久的生命”,文中哪些自然段告 诉我们“生命是永久的”?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 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 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 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 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 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 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总结:
永久的生命
1、个人生命的短暂——可怜 先抑
2、生命自身的神奇、不朽 (举例)
后
生命
3、感谢生命的奇迹 (拟人)
本身
4 5、赞美生命的不朽 (联系生活实际)
扬
表达了作者:1、对生命的热爱和赞叹。 2、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讨论交流:
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1、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脆弱的,但整个人 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2、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是 创造无限的价值。
3.我们都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 未来。
人为什么活着?
一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莫里哀
金钱 荣誉 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就不叫饭,叫饲料。—佚名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名利 梦想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 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 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 兴限味的缝无衬不,岁衣补法衬生是,修像为命这月衣具一但补是体一什意只去物是留具不件件么味能生存复体,返命。衬说着一物可,以一件无衣“他度洗去法,涤”个已 为修不可、补缝复?人经 你以留补返存洗生,失 所。,但涤命去 有是、了 ,那它大们半既个然青离春开。,有就 永远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 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 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 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 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
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飓风: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 热带气旋。 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 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 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终于要凋谢的花朵”指的是个体,“永存”指 的是生命本身,是生命永不休止的繁殖。
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 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 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
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矛的爱盾情吗来?赞美
人们却不应便大是该于,以写什为理也小写解 告小草此么小, 诉、感草草?形 我小和到象 们牛和小生生犊牛悲小动命为犊观能地喻的牛源赞用,。意源美犊化我是不生抽的什们断命象么地自为用没?创身具有意造的体出伟,时间悲观。
我们应该看到新生的命生自命,身表的现了神积奇极,乐观生的命人生流态动度着。 ,永远不 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 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 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 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 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 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 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 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 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 和威势。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 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 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 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 和威势。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 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 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 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 和威势。
指生命离开肉体 指生命在下一代延续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 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 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 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 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 和威势。 “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能个不奇断迹给,世 所界 以作以 作者色 者为彩赞什,美么不生赞断命美给。世生界命以?芬芳。生命就是一
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 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 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
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矛的爱盾情吗来?赞美
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 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 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 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 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 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 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 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