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的国内收益报告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从已实现概念与价值相关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已实现收益;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于收益报告准则的一系列改革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为了使我国收益报告的改革既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又不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学者对我国收益报告的改革内容及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其中讨论比较激烈的问题之一为是否应该保留财务报告中的已实现这一概念。本文以此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我国收益报告的改革情况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点,对未来改革的方向做进一步探索[1]。
1 国内有关收益报告中已实现概念的研究
会计计量方法中的历史成本法是严格遵守已实现概念的表现,基于历史成本法所确认的会计要素进而计算的收益信息是比较可靠的。因为基于已实现概念的盈余信息其本质属性是已经发生的信息,因此许多学者指出,传统已实现的会计盈余这一保守的原则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容易误导信息用户,但冯巧根(2005)认为,这一信息不只是简单地揭示了已经发生的盈余信息,而且可以帮助预测未来的企业管理活动,并有助于企业对收益进行合理的配置。
同时,张国永(2009)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我国实施实现原则的具体原因。他认为资产负债观确认收益不需要考虑已实现原则,但必须利用当前企业资产评估的价值。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而大量的无形资产难以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放弃这一概念无疑会导致很大的利润操纵空间,这不能保证会计信息提供者获得一个公平、可靠、客观的会计信息。此外,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还没有完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复杂,大股东与股票上市公司之间根本不存在人、财、物的分离、资本占用、虚假交易、关联交易等问题仍然很普遍。因此,放弃实现的概念,根据综合收入标准所形成的综合收入表,它必将为利润操纵提供更多的空间。
廖冠民(2004)按照会计准则高质量要求(SEC),投资者的财务报告必须能够展示一个真正的企业形象。因此,在财务报表中,企业应把传统的净收益和未实现收益单独列示,前者包括实现收益和按照谨慎原则提前确认的未实现损失,后者是未来将要实现的收益。这样可以确保会计既能在企业的代理问题中按照谨慎性原则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又能为决策者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根据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概念,财务盈余报告最重要的是要诚实、公平地披露企业经营业绩。
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会计计量方式是在净资产净值增
长时,不作为收益的一部分予以确认,只有在收益实现时才在报告中反映,这种方式会严重影响盈利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因此,在盈利报告中,可以考虑忽略已实现的概念,把多类别收益指标重新组合,提高企业绩效的预测价值。这一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如葛家澍,程春晖(2004),路茵(2007)提出了避免冗余信息的出现,企业应该提供一个单一的财务业绩报告,报告全面收益和区分收益性质的其他综合收益。净利润是由管理当局可控因素形成的,可以很好地反映管理当局在特定的会计期间的努力和成果,其他综合收入是不可控的因素形成的企业收益和损失。这样,管理部门经营业绩就可以通过净利润得以反映,企业当前的所有财务绩效则可以通过综合收益来确认和体现,因此这种分类方法比仅仅报告综合收益更具有实际意义。但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言,虽然他不同意在利润表中仅仅报告历史成本效益信息,但未来的盈利报告还是应该提供按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确定的盈余信息。
2 国内有关收益报告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国内收益价值相关性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类总结,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研究、全面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和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总结[2]。
2.1 公允价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研究
继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是使我国盈余报告中的综合收益得以广泛运用的重要手段。在财政部未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之前,邓传洲,胡倩等人就对会计数据多大程度上是受到公允价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提高了会计盈余对于股价的解释能力。
此后,财政部于2006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我国推广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我国学者抓住了该研究机会,探索了我国新会计准则颁布后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罗婷、薛健、谭洪涛及蔡春等的研究结果证实了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的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改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肯定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效果。罗婷、薛健及张海燕(2008)提出准则的改革提升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他们认为会计信息中不受准则影响部分的价值相关性较低。他们的分析表明新准则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综合权衡各种计量方式的结果,而不是盲目采用公允价值。谭洪涛,蔡春(2009)研究结果表明,公允价值的引入确实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决策相关信息,并及时识别了损失。但准则并没能有效降低我国的盈余管理水平,尤其是一些带有特殊目的的盈余管理,我国的盈余管理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仍旧较高。作者在肯定当前准则改革效果的同时,也为以后准则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方向。在对亏损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特殊性来看,唐国琼(2008)分析了这类企业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探讨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在盈余价值相关性方面盈利公司表现较好,优于亏损公司。刘斌,吴娅玲(2010)的研究,传统的会计稳健性与会计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但这种关系在引入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后显著降低。他们认为准则在公允价值方面的改善提高了盈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会计
稳健性的缺陷,二者合理结合是提高信息质量的首要渠道之一[3]。需要注意的是,会计改革有临时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盈余信息的作用,一般需要长期的数据分析才可以对改革的经济后果做出有效的评价(朱凯,赵旭颖,孙红,2009)。虽然上述研究试图控制可能会影响会计质量的一些可控因素,但仍不能排除其他不可计量因素的影响,因此职能得出初步结论。朱凯,赵旭颖,孙红(2009)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准则修改后,盈余价值相关性并无提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对出现这种结果的解释是投资者信息准确度的调整影响了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赵选民,王家品(2009)利用由费森-奥尔森估值模型(Feltham & Olson,1995)演化的定价模型,他们认为准则在引入公允价值后并没有达到提升盈余价值相关性预期目标。采用公允价值是为了提升信息相关性,这也为盈余操控提供了空间,有可能以损害信息的可靠性为代价。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张先治,季侃(2012)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在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后其相关性确实有所提升,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所降低,对于可靠性偏低的样本,其信息的相关性也是较低的。
2.2 全面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早期就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朱焰兵(2005)采用替代法,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收入取代全面收益对中国的会计准则收入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来确定其信息内容的差异。他分析了股票价格与盈余、超额累计收益和非预期收益、累积报酬率和盈余的关系。分析结果并不支持综合收益在决策相关性方面优于我国当时的净利润。
由于上述研究并没有我国现实数据的支撑,赵自强,刘珊汕(2009)采用我国实际运用综合收益后的数据分析了综合收益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表明,会计准则在实施后提高了企业收益信息价值相关性。值得一提的是,汤小娟,王蕾(2009)的研究结论和赵自强,刘珊汕(2009)正好相反。他们采用2007年沪市A股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探讨了综合收益和传统净收益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对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解释上净收入优于综合收益。作者又进一步单独讨论了机构投资者的影响,但结果并没有变化。王芳、傅建设和王瑞云(2013)专门对金融保险业和建筑房地产业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引入公允价值后金融保险业的价值相关性得到提升,但建筑房产业的效果却不显著。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在两个行业中没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
2.3 盈余结构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盈余是企业管理者在一定时期内管理绩效的体现,是企业资本增值的具体表现。由于盈余在公司绩效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的盈余数据成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资本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盈余,它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原因,盈余结构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有效地分析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
2007年新准则的出台,第四张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出现,标志着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