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980年后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发展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通晓国际通则、又有本土经验的社会工作教育人 才严重缺乏。
• 师资问题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社会 工作教育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通晓国际通则、体认社 会工作价值、掌握社会工作方法、又有本土经验的社会工作 教育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各校这类人才都不同程度地缺乏。 社工教师大多从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教 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对社会工作教育国际通 则的了解不足、专业知识不足、实务经验缺乏等,难以胜任 社会工作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近年从国外、港台引进了 一些社会工作人才,但数量规模还十分有限。“社会工作专 业化,离不开社会工作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努力提高社会工 作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夏学銮教授这句话虽 是在十年前说的,今天仍未过时,不失其参考价值。
初步发展时期(1994年到1998年)
• 1994年4月,社会工作院校的专业组织“中国社会工 作教育协会”(CASWE)正式成立,该协会有效的 协调、组织和推进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教育事业的发 展。1998年《高等院校本科目录》,“社会工作”专 业得以保留,并且将社会工作专业由“控制发展”的 专业改为“非控制发展”的专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协会的成立,是专业教育的发展有了全国行业规范性 的机构进行协调。协会多次派员出席国际性的专业会 议,并于1997年举办社会工作专业首次年会暨理论研 讨会。1994年至1998年,社会工作教育在全国获得 了初步发展,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或课程的高等院校已 达三十多所。
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恢复时期
• 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 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开”改 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群众团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 型的转变,以及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要 求的提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要求自然被提 上议事日程。
恢复时期
• 1986年国家教委同意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增设社会工 作与管理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恢复。1987年9年, 国家民政部在北京马甸举行社会工作教育认证会,确 定了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1987年底,我国第一个社 会工作教育研究机构“民政部社会工作教育研究中心” 成立,为民政教育工作编写教材、培训师资、提供咨 询。1988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首批社会工作方向的硕 士研究生。这一时期,吉林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 学也相继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或课程。
Fra Baidu bibliotek
第三,对西方经验照搬照抄,对本土经验的关注严重不 足。
• 专业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过程 中参考借鉴西方的经验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通过二十几 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社 会工作刚刚起步,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从海外引 进和“借用”的,远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工作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中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设 立,更多的是采用“拿来即用”的方式,即在基本价值体系、 理论依据及工作技巧等方面采用西方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 尽管强调“本土化”倾向的论点也被经常提起,但照搬照套 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国际通则”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问题在 “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充分暴露出来。中西方文化传 统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和实 务技巧规范时,应重视其哲学基础和价值追求的不同,反对 僵硬地照搬照套,注重与我国本土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对象相 结合。
扩张时期(1999年以后)
• 1999年起每年新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数量快速增 长。1999年底,三十多家院校开设社会工作课程。 2000年,全国有27所高等院校被教育部批准开设社 会工作本科课程。2001年,新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 科院校为36所,2002年为35所。到2004年3月,全 国又有26所大学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迄今,全国 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达200多所,其中本科 层次就有180余所。平均每年增加20到30所,社会工 作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
1980年后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的 发展
社会工作发展事件表
• 1997年举办社会工作专业首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 • 2006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发布 • 2007年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讨班与专题调研 • 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 2008年全国首次国家级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 •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
• 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着 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与问题
第一,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层次性、特色性,导致 培养的人才缺乏竞争性,难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 社会工作教育到底是应该培养“专才”还是“通才”一度成 为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社会工作作为 一门专业学科,有独特的研究范围、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区 别于其它专业的价值观。作为社会工作学生,这些东西是首 先应当掌握的。但这并不抹杀不同教育主体多样化的人才培 养方向以及配合自身条件的不同办学特色。中国的地区差异 大,城乡差异大,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广泛多样,社会工作服 务人群异常复杂,而且中国高校之间的差别很大、层次复杂, 所有这些,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应当体现差异性、 层次性,以满足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高 等院校社会工作教育基本都是采用所谓的“通才教育”的模 式,即希望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能够承担多种任务、 满足多种社会需求。不同层次、类型、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 模式差异不明显,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在人才市场缺乏竞 争性。
初步发展时期(1994年到1998年)
•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加快,各种“适应性”社会问 题的出现只能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框架内去 解决,这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非政府渠道” 解决方式,使得社会工作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其主要 推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人们依靠亲属群体解决困难 的手段日益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增 加;体制改革带来社会服务的职能回归社会;与市场 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某些社会层面的发展;专业社会工 作在中国的恢复、发展、壮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