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理性为自然立法”之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理性为自然立法”之简析
康德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在认识论领域,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开启近代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使认识从主体符合对象转向主体建构对象。而这种转向的基础的对人理性的高扬,对人自身主体价值的强调。这一价值导向同样奠定了康德哲学在启蒙运动中的地位。
在康德哲学之前,关于认识论的问题存在着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不同的争论,前者强调认识来源于人自身某种天赋的能力,而后者认为没有天赋的能力,只有后天的经验感觉,两派相互攻击,但谁也无法说服谁。同时这两者自身内部也都有固有的缺陷,最终都陷入了困境。康德哲学正是在这种哲学史的背景下诞生的,康德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人固有的认知能力与外部的经验材料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兼容二者,使其统一。这项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糅合,它需要一个更加宏大的理论体系,而这就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要做的工作。
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应该是先天的,即应该是独立于经验,具有严格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同时也应该是综合的,而这类判断应该能够增加或扩充我们已有的知识。知识既不是来自于感觉经验,也不是普遍必然地存在于理性之中,而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形式)去整理后天的感觉经验(质料),形成先天综合判断,使杂乱的或然的感觉经验成为具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唯有理智运用先天范畴将来自直观的感觉材料加以规定和改造才能形成知识。没有认识主体及其先天的知识能力,也就没有客观的知识,认知者的心灵构成了认识活动的必要条件。
康德认为先天的认识形式有三种,即感性、知性、理性。其中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觉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感性有时间和空间这两种“纯形式”;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在感性与感性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感性直观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思维、综合,使其联结成有规律的自学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康德提出的十二对范畴形式。根据康德的知识来源理论,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感官提供的后天的感觉经验(“质料”),一是来源于人脑先天固有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认识能力(“形式”)。科学知识是这样形成的:当外部对象刺激人的感官时,人的感性直观认识能力便开始活动,首先形成对外物的表象,并以先天的“纯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对这些表象进行整理,形成感性经验;然后,人的知性思维能力则进一步对感性经验进行综合统一,把自身先天具有的范畴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科学知识就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的感性和知性这两种先天认识形式都具有普遍必然性,所以经它加工和整理的科学知识也就具有普遍必然性,从而使科学知识得以可能。
这就是康德所谓认识上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他比喻到:“理性一手拿着原理;另一手拿着它依据这些原理而设计的实验,它为了向自然请教,而必须接近自然。可是,理性在这样做时,不是以学生的身份,只静听老师所愿说的东西,而是以受任法官的身份,迫使证人答复他自己所构成的问题。”在认识领域方面,康德竭力为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进行辩护。在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上,他所论证所高扬的也正是人的科学活动对自然的主体能动性。由此可见,在人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康德注重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把自然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思想方式实质上确立了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地位,从而使客体自然从属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