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的三大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创新的三大基本原则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10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面对未来的理论探索,需要深入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坚持理论自觉。
实践自觉呼唤和要求理论自觉。
所谓理论自觉,就是自觉主动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尽可能正确地反映它和解决它;就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批判性反思和规范性矫正的状态。
原则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蕴涵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一次新的思考和理解。
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之于理论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正当性的唯一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原则三坚持意识形态性。
理论创新具有多层次性,核心的内容是意识形态创新,由此决定了理论创新的实践需要把握和统筹各层次的
统一。
意识形态层面的创新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值得继续努力的理论空间。
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意识形态创新需要长时期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市场、资本等因素之于信仰的销蚀,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确实需要更加重视信仰层面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