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风俗习惯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的风俗习惯范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
山东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之一,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这个省份从古时起就是有着各种高等学府的城市。
而这些因素也造就了其独特的风俗习惯。
而接下来就跟着一起来深入的了解下吧。
山东素来有着“齐鲁之邦,礼仪之乡”的美称,山东文化源远流长,代代传承。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山东的民俗风情多种多样,经久不息。
在这片土地上,山东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那么,你知道山东的民俗文化都有哪些吗?接下来,跟着来看看吧!
山东济南被称为“面塑之都”,在济南工艺美术中,面塑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种类。
济南的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专业。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刘学斌馆长介绍,现代面塑的发祥地就是山东,代表人物是董风歧,尤其擅长人物像。
“面塑的最高极限就是微塑,董风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
说起叫响全国的山东民俗,不得不提到剪纸艺术。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
据了解,山东剪纸以范祚信和栾月英较为有名。
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在全国都是很高的。
“剪纸最初是用来当作窗花,后来才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刘馆长说,“山东的剪纸历史悠久,从发明造纸之后就逐渐出现了。
”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
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潍坊风筝主要有3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
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刘学斌馆长介绍,山东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画、微雕和脸谱等山东民俗即使在全国也是叫得响的。
“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
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胶州秧歌的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如增加人数必须是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的组织领导者,负责全队的事务,俗称“秧歌爷”。
还有一人由秧歌队的教练或老演员来充任,叫“伞头”。
伞头必须具有眼明手快、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顺口溜或说些吉祥话,语言必须风趣幽默。
【饮食小吃】山东菜,又叫鲁菜。
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首,但却是最默默无闻的菜系,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今山东省),形成于秦汉。
宋代后,鲁菜就成为"北食"的代表之一。
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
鲁菜是我国覆
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
山东省内地理差异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胶东菜(以海鲜为主)和内陆的济南菜以及自成体系的孔府菜三大体系。
鲁菜讲究调味纯正,口味偏于咸鲜,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
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
鲁菜常用的烹调技法有30种以上,尤以爆、扒技法独特而专长。
爆法讲究急火快炒;扒技法为鲁菜独创,原料腌渍粘粉,油煎黄两面,慢火尽收汁;扒法成品整齐成型,味浓质烂,汁紧稠浓。
山东的特色小吃主要有:蒙阴红烧兔子头、沂水油炸山山牛、广饶肴驴肉、沂水豆油炒姜芽、临沂油炸知了龟、沂水大锅全羊、沂水塌煎饼、沂水塌包、沂水油煎白鳞鱼、清油盘丝饼、油旋、八批果子、玫瑰糖炸糕、五仁包、春饼、鸡丝馄饨、长清大素包、民众煎包、银丝卷、炸鸡丝春卷、济南米粉、济南甜沫、福山拉面(抻面)、景芝金丝面、单县和滕州羊肉汤、蛋酥炒面、鱼肉水饺、豆汁粥、鸡丝伊府面、鸡汤饸饹、临沂糁、枣庄糁、朝天锅、荷叶粥、滕州菜煎饼、八宝茶汤、瓜荅、石子旋饼、六角旋饼、糖酥杠子头火烧、泰山豆腐面、蓬莱小面、梨丸、龙凤炒饭、龙口肉盒、芙蓉烧麦、潍坊火烧,鸡鸭和乐,朝天锅。
德州扒鸡、禹城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莱芜方火烧热豆腐、莱芜香肠、博山酥锅等。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
这一天不准妇女串门,串门不吉利。
《清裨类钞》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这天各家都吃水饺,意为用水饺包起来,以求吉利。
如今虽说人们对妇女串门不讲究了,但这天吃饺子却成了各家习惯。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济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景象极为壮观。
每到此时,各大公园、厂矿企业及大街小巷,均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入夜,宫灯、纱灯、鱼灯、花篮灯、跑马灯……光华四射,美不胜收。
尤其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更是独具特色。
各式各样的花卉灯、鸟兽灯、走马灯、故事灯、谜语灯等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这一天,家家户户盛行吃元宵。
此外,元宵节前后,济南的街头巷尾,到处是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舞龙灯的,舞狮子的。
人们把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强烈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融入这种富有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增加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俗叫“龙抬头”,意为龙兴治雨,风调雨顺。
清朱蠡尊《日下旧闻考》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
”这一天,市民早起,炒“蝎子爪”(即豆子腌泡后)吃,以避免虫咬蝎蜇;老男少儿都理发,以视精神,免除灾病;农村盛行用炉灰“打囤”,预祝丰收。
这些习俗已被人们延续至今。
清明习俗: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习俗。
在济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与“植树”。
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远足或远游,现在则叫春游或郊游,它是“清明”时节的主要习俗。
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济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每到清明节,春光灿烂,风和日丽,人们南登千佛,北游明湖,郊游、泉边,游人如织。
这种春游的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
扫墓:
清明扫墓,在阳历四月初五、六日,市民都携纸、香和供品上坟祭祖,为祖坟添土,追念祖先。
据说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从秦代就开始了,汉代继承秦制未变。
到了唐代,扫墓才固定在清明举行。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一诗中写道:“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就是描写郊野扫墓情景的,到了宋代,人们都在清明日拜扫祖墓,京都人士倾城出郊,四野如市。
在今天,清明节这天已成为人们缅怀英烈、掉念去世亲人的日子。
荡秋千:
清明时节,在济南城乡,还流传荡秋千的习俗。
清明节这天,男女老幼,身着新衣在绿杨深外,或在街前广场,立木为架,上袈横木,下悬二绳,绳下横系一板,人在板上可坐可立,手握两绳可前后上下飘荡,极富乐趣。
相传荡秋千本是北方胡人的一种游戏。
战国时期,刘桓公北征时,才将这种游戏带到汉族中来。
汉、唐以来,多用在皇帝的后宫和显官贵族的园囿里,后来才渐渐传到民间。
插柳和植树:
清明正是“绿柳才黄半未均”的时节。
济南城乡,过去都有插柳于门,妇女,儿童头戴柳枝、柳球的习俗。
据说这种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农民祖师--神农氏,后来发现为记年和表示长寿的美好愿望。
如宋人赵元镇的《寒食》诗中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之句;农村有“戴个花活百八,插根柳活百九”的农谚。
后来,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而插柳、栽柳却盛行不衰,并推而广之,继而在清明时节演变成植树造林。
民国4年(1915年),清明节被定为植树节。
现在,每到清明前后,各地都展开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
青青的杨柳,不但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也寄托着人们无限美好的希望。
浴佛放生:
浴佛放生是一个宗教节日。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
我国宋朝时已有“裕佛会”。
民间煎香药糖水,相互赠送,到佛寺烧香施舍的,叫做“浴佛”。
或买鱼、龟、螺、蚌等水中动物放生。
大庙宇内多辟有专用的放生池,供人们放养动物。
传说四月初八这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诞辰。
济南庙宇众多,在过去,四月初八浴佛放生也相沿成习。
这天,东岳庙、北极庙等寺庙的僧道,都设坛念经做法事,许多善男信女也都涌进庙里争舍钱财。
有些人还口诵放生咒,将买来的鱼、龟、螺、蚌等水生动物投放水中,终日不绝,借此表达他们的慈悲心怀与对宗教的虔诚。
端午节风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古人把五月也称作“午月”,五日又常写作“午日”,“端”又是“初”的意思,所以五月
初五就叫“端午”;因“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端午”又叫“重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时”当作“养辰”,故“端午节”也叫“端阳节”。
从唐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
济南人过端午节主要有以下特点:画门符。
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
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插艾枝,悬艾虎。
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
饮雄黄酒,吃粽子。
端午节这天早饭前,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再食用粘米、红枣等包成的粽子,饮黄酒据说可以杀虫害,避百邪,包粽子则是为了凭吊爱国诗人屈原。
戴香包、系五彩丝线。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
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
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这天,在济南一些名士则在这一天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合。
以上这些风习,有些一直延续至今天,如端午节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济南依旧很兴盛。
碧筒饮:
荷花在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利用荷花方面,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其中最有意思的,要算碧筒饮。
据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际,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了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
人们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那滋味,用当时亲身体验过的文人的话说,就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济南荷叶矗盛酒外,用它还可以做成许多独具风味的食品。
如将鲜嫩碧绿的荷叶,用热水略烫一下,煮粥时盖在粥上,等煮好的粥凉后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叶粥”,是济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做法,先切好猪肉,炒好米,拌上酱油,然后选用大明湖产的只有碗口大的嫩荷叶,洗净,一张荷叶包起一块猪肉和适量的炒米,摊放在碗里,再上蒸笼,蒸熟后即成“荷肉”。
吃是连肉带荷叶一起吃,即有猪肉的美味,又有荷叶的清香,特别鲜美。
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做成荷叶鸡、荷叶鱼等上等佳肴。
此外,用荷叶包装食品,也是济南特有的风俗。
以前食品店里卖的蒸包、锅贴、熟肉以及腌菜等,许多都是用荷叶包装,这样即不透油、透水,又别有一番清香滋味很受人们欢迎。
另外,过去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
其中“炸荷花瓣”就是济南夏季特有的名菜。
将新鲜、完整、干净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喜爱。
“吃春”:
济南人喜食香椿。
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
清代人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
济南近郊仲宫一带盛产香椿。
每年春季,香椿萌芽抽叶时,也正是济南人“吃春”之时。
此时,农民们把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掰下来,拿到市场上叫卖;喜欢“吃春”的人们争相购回家中,品尝春天的香甜。
香椿有多种吃法。
而济南的“香椿芽拌豆腐”远外闻名。
人们将香椿芽或嫩叶洗净后用盐稍腌,揉过,约腌一夜即可取用。
用时将腌过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将蒸透后切小丁的豆腐与香椿芽末放入盘中,撒上精盐,滴上香油拌匀即可食用。
再一种做法是“炸香椿”---将嫩香椿洗净,沥净水分,加盐后揉搓均匀,再在调好的面糊中沾匀,放入热油中炸黄,取出食之,又酥又香。
因整支香椿炸成后形似鱼,所以济南民间又叫“炸香椿鱼”。
济南蒲菜:
济南人爱吃蒲菜的习俗由来以久,蒲菜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大明湖的蒲菜,是济南的美蔬,早已驰名国内。
《济南快览》一局中记载说:“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方数省植物莱类之珍品。
”《山东通志、物产》称蒲菜为“蒲笋”,是济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
蒲菜的吃法有:“奶汤蒲菜”、“锅塌蒲菜”(凉碟)等。
至于济南人钟爱的蒲菜烫面饺、蒲菜扁食等,也是人们喜爱的常食。
凡品尝过这些美味佳肴的,无不交口称赞。
七月三十放河灯:
在济南,过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举行盂兰盆会打醮育经。
有的人家要烧上大批线香,沿院内墙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示虔诚;有的则用放河灯的形式超度死在河里的鬼魂。
据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成道的日子。
他在成道时,曾发誓要普度有罪孽的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
因此,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灯是用湿面做成的。
晾干后,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点燃之后,放在河里,让它顺流飘去。
这时,只见满河点点灯火,闪闪烁烁,飘飘荡荡,河水映得彤红。
据说河里的溺死“鬼”见到灯火,就可以得到超生。
放河灯是佛教的一种迷信活动。
当年济南大明湖北岸北极庙里的道士们,也在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打醮超度亡魂。
他们白天念经,招待来庙里烧香的“施主”,并找扎纸工人和彩纸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庙前的湖水里,吸引游人。
到了晚上,道士们穿上花花绿绿的锦绣法衣,敲响铙钹,吹起笙笛,从几十层台阶高的北极庙列队出来,到法船前面焚化“疏头”,同时,把彩纸扎的大型法船烧掉。
一时间,烈火熊熊,照得满湖通明,使整个济南市为之轰动。
以致庙内、湖畔,万头攒动,拥挤不堪。
解放后,随着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灯”等活动已不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