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方干、雍陶《题君山》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甲: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乙: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奎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首句写诗人游仙境,遇仙女麻姑。
“方外”,指神仙居住之处。
“麻姑”,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
B. 甲诗以“闻说”引出其答案。
君山原是昆仑山顶上的灵石,被海风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测之感。
C. 乙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凝视君山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湖水的颜色比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 乙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湖山的色彩,然后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品,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眼前。
15. 试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技巧有何异同?
【答案】14. C 15. 相同点:都采用了虚写(神话)。
甲诗把君山想像成是昆仑山顶的石头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测之感。
乙诗把君山想像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
不同点:乙诗还用了:(1)实写(虚实结合)。
实写湖山的自然美,虚写湘君姊妹的神话传说,虚实结合,写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现了作者对君山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2)比喻,把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