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技术指标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说明:
◆单井月平均注水能力不超过配注量±10% 注水井算合格井。 ◆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 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油田注水技术指标计算
4、分层配注合格率
意义:是指分层注水井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水量
连通厚度之比值。
关142-134吸水剖面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6、水驱指数: 指每采1吨油在地下的存水量。单位为立方米/吨。
7、存水率:
保存在地下的注入水与累积注水量的比值。
8、措施有效率:
说明: ◆措施指进攻性措施,大修措施不计入内 ◆但凡措施有增油,则认为该井措施有效,与措施有效期无关

1、油井利用率
说明: ◆ A —上年末(12月)标定日产油水平(吨); ◆ 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
A T B C Dt= 100 % AT
◆ A×T—老井当年1~n月的累积产油量(吨),用标定日产油水平折算;
◆ B—当年1~n月的累积产油量(吨); ◆ C—当年新井1~n月的累积产油量;
说明: ◆ ∑输入功率:参加统计的全部井“单井输入功率”之和;
◆ ∑有效功率:参加统计的全部井“单井有效功率”之和;

油田注水技术指标计算
1、注水井利用率
当月利用井数(口) 计算公式:注水井利用率= ——————————————×100% 当月配注井数-全月施工井数(口)
说明:
◆当月凡开井24小时以上,并有水量的注水井为当月利用井(污水回灌井除 外)。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6、维修作业频次
计算公式:
年维修作业井次之和 维修作业频次(井次 / 年 * 实开井数)= 实开井数
说明: ◆ 维修作业:是指油井隔采、检泵、解卡、解断脱、换光 杆等为确保油井正常生产而进行的维护性作业,新工艺试验、油井
测压等正常安排作业不计算在内。
◆实开井数:当年平均实开井数。
如:假设1-2井10月1日检泵一次,11月1日检泵一次,该井采取开2
天停1天的间开制度,若11月20日统计检泵周期,则目前该井的连续生产天 数是13天(间停时间扣除),因上次该井的检泵周期是20天(10月1日~11 月1日,扣除间停10天),则该井当前的检泵周期应为20天;若12月20日统 计检泵周期,该井连续生产天数是33天,则检泵周期应为33天。
说明:

◆ ◆ ◆
∑日产液量:参加统计的全部井“月平均日产液量”之和;
∑Q理:参加统计的全部井的理论排量之和; 月内调参井参加泵效统计; 季度泵效按季度最后一个月(即3月、6月、9月、12月)的
泵效为准,年度泵效用12月份的泵效为准。

5、躺井率
计算公式: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月内躺井时间之和 躺井率( % )= 100 当月日历时间 当月开井数
◆ 修井、试井、停电、设备故障以及其它原因造成停井的时间均不能计
入生产时间。

3、检泵周期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是指油井最近两次检泵作业之间的实际生产天数。 说明 ◆ 因主客观原因停产而未及时上修的井,停产之日即为本周期截止 日;
如:假设 1-2 井 11 月 20 日因抽油杆断停井,到 11 月 22 日才上修,则本

2、采油时率
公式: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月内各油井生产时间之 和 采油时率(%)= 100 当月日历时间 开井数
说明:
◆月内各油井生产时间之和:是用月生产时间(小时或天数)相加算 得,统计井数与“分母”的开井数一致。 ◆间开井等待液面上升时间应加在生产时间中。 ◆ 新投产井应从投产之日起计算日历天数,或投产的第一个月不予统计。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公式:
油井开井数(口) 油井利用率(%)= 100 油井应开井数(口)
说明:
◆油井应开井数 = 油井总数 - 计划关井数 - 待报废井数 ◆油井开井数:是指全月内连续生产一天(24h)以上,并有一定产量
的油井;间开井按间开制度生产,捞油井按捞油制度生产,并有一定
产量的也算开井数。
◆ C—老井当年1~n月的累积措施增产量; ◆其他符号的解释同综合递减。

3、含水上升率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意义: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的含水上升百分数。
公式: 含水上升率=
f w1 f w2 100 % R1 R2
说明: ◆ fw1—报告末期综合含水(%) ◆ fw2—报告初期综合含水(%) ◆ R1— 报告末期采出程度(%) ◆ R2— 报告初期采出程度(%)
区的平均检泵周期是150天,则该井的当前检泵周期应为200天,参加全作业
区的统计,后面继续累加;若该作业区的平均检泵周期为250天,则该井不 参加全作业区的统计。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 凡已进行过检泵作业的井,若到统计之日止仍继续生产,其检泵 周期统计方法是: ⒜ 截至统计之日,连续生产天数大于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该连续 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反之,若本次连续生产天数小于上一次的检 泵周期,则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
达到地质配注要求的层段数与油田分注井实际注水总层段数之比。 计算公式: 说明:
果显示的吸水量。 ◆分层段的注水量不超过层配注量的±10%的层段为合格层段。 ◆分注井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调配注,月内调配注的井,以生产时间较长的工 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如果两种工作制度生产时间差不多,以最后一次工 作制度计算配注合格率。

4
◆ Q理(m 3 / d)= 1440
D 2 SN
S —光杆冲程(m)
以抽油机实际冲程为准
N—冲次(r/min)以两旬或三旬实测功图上的冲次平均 值为准 D—泵径(mm)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2)作业区、全处平均抽油泵效(%) :
日产液量(m ) 平均泵效(%)= 100 Q
3 理
按开井生产的实际日历天数顺延计算,累计关井天数应当予以扣除。
项目部、作业区平均检泵周期(天)
单井检泵周期之和(天 ) 统计井数(口)
平均检泵周期

4、抽油泵效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1)单井月平均抽油泵效(%) :
月平均日产液量( m 3) 单井月平均抽油泵效( %)= 100 Q理
说明:
◆月平均日产液量:直接用月采油综合记录上的数据(m3/d)
2、注水井开井时率
本月利用井开井时间之和 ×100% 计算公式:注水井开井时率= —————————— 本月日历小时数*利用井数

油田注水技术指标计算
3、配注合格率
意义:配注合格率是指注入水量与地质配注相比较,注入地层水量
合格井数与注水井开井总井数之比。
注水井配注合格井数 注水井开井数
配注合格率(%)= 计算公式:
周期应计算到11月20日,而不是11月22日。 ◆油井不出油而未及时作业检泵的井,不出油之日即为本周期截止日; 如 : 假 设 1-2井11月20日不出油,到11月22日才上修,无论不出油后 是否停井,本周期都应计算到11月20日,而不是11月22日。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 间歇抽油井的检泵周期按开井生产的实际天数计算,全天关井的天 数扣除。 ◆ 新井投产和自喷转抽井到统计之日为止仍继续正常生产的井检泵周 期统计方法: 开抽之日起至统计之日止,若连续生产天数大于作业区平均检泵周期, 则该连续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若连续生产天数小于作业区平均检 泵周期,则该井不参加统计。 如:假设1-2井2007年新投,至统计时连续正常生产200天,若该作业
7、系统效率
(1)单井系统效率(%):
有效功率( KW) 单井系统效率(%)= 100 输入功率( KW )
说明: ◆输入功率:由机采系统效率综合测试系统根据实测电参数计算 而来。
◆原理:P输入=UaIaCOSφ a+UbIbCOSφ b+UcIcCOSφ c
P输入:输入有功功率,单位:kW; Ua,Ub,Uc:三相输入电压,单位:V;
Ia,Ib,Ic:三相输入电流,单位:A;
COSφ a, COSφ b, COSφ c,三相功率因数。
◆有效功率:指将液体由井底举升至地面单位时间内对液体所需做的 功,由日产液重量、有效扬程计算而来。
计算公式:
有效功率( KW)=
Q H g 86400
说明: ◆ Q:油井产液量,单位:m3/d,间开井需折算出24h开井日产液。 ◆ H:有效扬程,单位:m。公式
注水合格层段数 层段配注合格率(%)= ×100% 分注总层段数-计划停注层段数
◆该指标只有进行调配测试的井才参与计算。单层注水量为该层测试调配结

油田注水技术指标计算
5、水质合格率
意义:是指水质检测中符合《SY-T 5329-1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
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长油开(2008)第05号 )油田采出 水回注技术推荐指标》标准要求的合格水样与检测水样的比值。
说明: ◆ 躺井:是指正常生产的抽油井,由于抽油杆断脱、泵或 油管漏失、砂卡、蜡卡、抽油设备故障、停电、集输故障等造成油
井突然停产均属于躺井范围。油井躺井后直到油井恢复正常生产之
间的全部持续时间为躺井停产天数,包括修井占用时间、修井返工 时间、开抽后生产不正常的时间、抽油机未停而产量为零的时间。


2、自然递减率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意义:是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
度。自然递减率越大,说明产量下降越快,稳产难度越大。
公式:
A T B C D Dt 自 = 100% AT
说明:
Dt自—自然递减率(%);
D—老井当年1~n月的累积措施增产量,其他符号的解释同综合递减率。
A B Dt= 100% A

年对年自然递减率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意义:扣除上年投产井和本年新投产井后的同一批老井,在不
考虑措施增油的情况下,上年同时间段产油量与本年度产量的
递减速度,综合递减率符号Dt自,单位%。 Dt自>0时为产量递减, 为负值时表示产量上升。
公式:
说明:
Dt=
A (B C) 100% A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4、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指现有井网条件下 与注水井连通的采 油井射开的有效厚 度与井组内采油井 射开的总有效厚度 之比。
陈16-14井组连通图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5、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按年度所有测试水井的吸水剖 面和全部测试油井的产液剖面 资料计算,指总吸水厚度与注 水井总射开连通厚度之比值, 或者总产液厚度与油井总射开
主要技术指标讲解
五蛟作业区
201计算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油田注水技术指标计算

1、综合递减率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意义:反映的是老油井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的递减速度,年综
合递减率符号Dt,单位%。 Dt>0时为产量递减,为负值时表示
产量上升。 公式:
如:假设1-2井10月1日检泵,11月1日措施(或起泵测压),11月5 日开井,11月20日统计检泵周期,则该井的检泵周期应为31天,而不是15 天;若12月20日统计检泵周期,则为45天。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 措施作业和起泵测压,同时进行检泵换泵者,按检泵算,起泵之
日即为检泵周期终止之日。
⒟ 凡进行如解卡、捞光杆、对扣等非换泵作业的,检泵周期的统计

油田开发技术指标计算
目前长庆油田运用比较广泛的是年对年递减 年对年综合递减率
意义:扣除上年投产井和本年新投产井后的同一批老井,上年
同时间段产油量与本年度产量的递减速度,综合递减率符号Dt,
单位%。 Dt>0时为产量递减,为负值时表示产量上升。 公式:
说明: ◆ A —老井上年同阶段产油量(吨); ◆ B—老井当年1~n月的累积核实产油量(吨)。

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计算
⒝ 凡进行措施如压裂、酸化、防砂、卡堵水、换泵、补孔、动管 柱测压和新工艺新技术试验等,到措施之日止,若本次生产天数大于该井上 一次的检泵周期,则本期生产天数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若本次生产天数小 于该井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则上一次的检泵周期即为该井的检泵周期。措施
之后开抽的日期即为下一检泵周期的开始。
(P油 - P套) *1000* 9.8 (H花管 - H泵挂) * ( - 油) H H动液面


( 1◆ ρ :液体比重,单位:t/ m3。公式 油 *
f
100
) 水 *
f
100

g:重力加速度,9.8m/s2。
(2)作业区、全处平均系统效率(%) :
有效功率 平均系统效率(%)= 100 输入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