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素质教育(9255)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素质教育》是一门研究我国中小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学科,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素质教育》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其基础教育的性质,注意与本专业本科段开设的《中外教育简史》、《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的联系和区别。《中外教育简史》课程的内容重在史的描述,比《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要广泛;《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内容,是《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1、明确认识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从根本上有别于应试教育。2、系统了解我国新时期素质教育的经验与理论,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及其实施方法。3、正确理解中小学尤其是中学各学科素质教育目标与实施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篇素质教育观念
第一章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方针演变的过程、教育观念的内涵、科技兴国的内涵,理解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深刻理解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的结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新时期教育观念结构
一种教育观念应由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教育基本现状和教育手段四个部分构成;一个国家的教育观念,主要反映在宪法的有关条目及教育法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之中。
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结构,主要由下列基本观点组成: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育必须与生产
–1–
劳动相结合;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地受教育机会;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得到发展;实行多种形式办学;优先发展教育;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方针的演变与内容
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并在1995年《教育法》中得以确定。
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基本社会职能、基本培养途径、总的培养目标等。
(三)考核知识点
1、教育观念构成的要素。
2、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的组成。
3、我国教育方针演变的历史过程。
4、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内容。
(四)考核要求
1、新时期教育观念结构。
(1)识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2)领会:教育观念,科教兴国,终身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
(3)简单应用:教育观念与一般教育理论的区别。
(4)综合应用:我国新时期教育观念结构的组成要素。
2、教育方针的演变与内容。
(1)识记: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过程,即是对我国教育观念结构核心要素的探索过程。1995年《教育法》中确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
(2)领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素质教育的形成与确认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与确认,既合乎教育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又合乎哲学、教育学的思想逻辑。理解高中会考制度的积极作用。深刻理解在促进还是阻碍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方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素质教育合乎历史逻辑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历程是:前17年,由“片追”、“负担过重”到采取–2–
“克服”、“减负”等措施;文革10年,由“三脱离”到“三结合”;新时期的80年代,再次出现“片追”、“负担过重”现象到重新采取“克服”、“减负”的措施;新时期90年代,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第二节素质教育合乎思维逻辑
在环境·教育学上,人的素质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素质教育主要区别于应试教育,判断哪一种教育合乎思维逻辑的主要标准,是促进还是阻碍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素质教育比起应试教育,更加符合以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维逻辑。
(三)考核知识点
1、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发展的历程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区别的判断标准。
3、应试教育阻碍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的原因。
4、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的原因。
(四)考核要求
1、素质教育符合历史发展逻辑。
(1)识记:建国以来基础教育发展四个历史时期各自的特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
(2)领会:国家教委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作用。
2、素质教育符合思维逻辑。
(1)识记:判断一种教育是否合乎思维逻辑的标准;素质与考分的区别。
(2)领会:人的素质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因而素质教育是可以成立的。
(3)简单应用:应试教育阻碍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原因;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高的原因。
(4)综合应用:素质教育既符合历史逻辑,又符合思维逻辑。
第三章素质教育的进步性和优越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激励教育的要点、愉快教育实施的方法,理解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刻理解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进步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素质教育的进步性
素质教育的进步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反映了客观的变化与要求,二是指出
–3–
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三是理论合乎逻辑,大多数命题判断正确。
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的弊端是:智育冲击其他诸育尤其是德育;教育面向部分学生;重知识轻能力;划一化的应试教学;偏重“升学准备教育”。
第二节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多种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如激励教育、愉快教育等。但这些改革项目是针对某一侧面、层面或领域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则体现在改革的整体性、主导性。
(三)考核知识点
1、素质教育的进步性。
2、应试教育的弊端。
3、激励教育的理论要点。
4、愉快教育的实施方法。
5、素质教育与其他教育改革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素质教育的进步性。
(1)简单应用:应试教育给我国现实教育带来了种种弊端。
(2)综合应用:素质教育的进步性能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2、素质教育的优越性。
(1)识记:激励教育区别于强制教育。
(2)领会:激励教育、愉快教育、素质教育与一般教育改革的异同点。
第二篇素质教育经验与理论
第一章教育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知识与能力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利条件。理解实现素质教育的艰巨性。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标志。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素质教育目标与标志
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标志有六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能力;教育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