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相容性评价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凝血时间测定
实验方法
1 参比材料的制取
体外动态凝血时间的测定以硅烷化玻璃作为阴性对照,玻璃作为阳性对照。将二甲基二氯硅烷((CH3)2SiCl2)用石油醚稀释为10%的溶液后,均匀涂敷于洁净干燥的玻璃烧杯/玻片上,在烘箱中缓缓升温至200 ℃,保温3小时以上,即得阴性对照样品。硅烷化的玻璃不挂水。
2 ACD血液的配制
将枸橼酸(C6H8O7 • H2O)0.47g、葡萄糖0.3g、枸橼酸钠(Na3C6H8O7 • 2H2O)1.22g 溶于100 ml蒸馏水中,配成血液保存液ACD。采集新鲜血液,以血: ACD为4:1的比例配置成ACD血液。
3 操作步骤
1)所有试样(每组3个样)按事先设计的时间顺序编号。
2)用刻度吸管将0.2 ml ACD血液滴加在清洗后的试样表面,用微量加样器加入0.2 mol/L CaCl2溶液25 μl。用玻璃棒轻轻搅匀,立即开动秒表开始计时。
3)在5, 10, 20, 30, 40, 50, 60 min等指定时间,分别用100 ml蒸馏水缓缓流注于试样表面,将流液收集在烧杯中。
4)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40 nm处测定每份流液的吸光度值。
5)将测得的数值绘制动态凝血时间曲线,即作OD ~ t曲线(各试材吸光度均取3管流液平均值)。取吸光度为0.100所对应的接触时间为材料的动态凝血时间。
溶血率测定
实验方法
1 新鲜稀释抗凝血的配制
采集新鲜血20 ml,用2%草酸钾溶液1 ml抗凝,然后用0.9%NaCl(生理盐水)以4:5的比例(血液:稀释液)进行稀释。
2 操作步骤
1)将待测试样经水洗干燥后,放入硅烷化玻璃容器中,加生理盐水10 ml。每一种样品三个平行样。
2)设阴性对照组(三个平行样),每个样品中加入生理盐水10 ml。
3)设阳性对照组(三个平行样),每个样品中加入蒸馏水10 ml。
4)将全部试管放入37±0.5℃的水浴中恒温30 min。
5)在各管中用刻度吸管加入新鲜稀释抗凝血0.2 ml,轻轻混匀,在水浴中继续保温60 min。
6)将各管的溶液置入干燥离心管中,2500 r/min离心分离5 min。
7)离心后的上清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45 nm波长处测定各自的吸光度。8)计算溶血率:(游离血红蛋白浓度/总血红蛋浓度) ×100%
各试管和对照管的吸光度均取三管平均值。
血小板消耗率测定
实验方法
1 抗凝血的配制
同上
2 草酸铵稀释液的配制
取草酸铵((NH4)2C2O4 • H2O)1.0g,EDTA-Na2 0.012g,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3 操作步骤
1)将具有相同表面积的被测材料清洗干燥后,置于硅烷化玻璃容器中。
2)用刻度吸管往容器中加入抗凝血1 ml,立即开动秒表,记录时间,接触时间为10 min。3)用刻度吸管往硅烷化的清洁小试管中加入草酸铵稀释液0.38 ml。
4)用微量取样器迅速准确地吸取容器中的血液20 μl,吸取时避免产生气泡和多次吸取,取好后立即将血液轻轻吹入已盛稀释液的试管中,微量取样器取上清洗吸管3次,轻轻混匀置于试管架上。
5)将试管轻轻振荡,用清洁吸管吸取血液一滴,注入计数板上的计数池,推上盖玻片,
避免产生气泡或溢出,静置10~15 min。
6)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找到中央大格,数中央大格中的五个中格(80个小格)内的血小板数,应将全部大格数完。使用显微镜时要特别注意物镜不要触及载玻片。7)血小板计数:5中格内血小板数×109=血小板数/升。
8)计算血小板消耗率
思考题
1、三个体外血液相容性指标评价的意义有何不同?它们是否为完全独立的指标?
2、在测定动态凝血时间的试验中,如何根据OD~t曲线评价材料的抗凝血性能?
生物材料评价实验评分标准
(1)90-100: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完成课后思考题。
实验报告正确无误记录实验流程,格式正确,且积极思考,对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其原因。
(2)80-90:能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报告正确记录实验流程,格式正确,对实验中的反常现象进行分析。
(3)70-80:能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报告基本正确记录实验流程,格式基本正确。
(4)60-70:能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报告基本正确记录实验流程,但不全面、不系统。格式基本正确。
(5)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以不及格论:
a)未达到实习规定的基本要求,实验报告缺乏主要实验内容,甚至错误,不完
整、不系统。
b)抄袭实习报告者和给人抄袭报告者;大量下载拷贝网上资料拼凑为报告者;
c)严重违反纪律,造成严重安全责任事故、其它严重事故或造成恶劣影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