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2018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2018级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择题所选答案对应的标点涂黑。
2.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的答题内容书写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出现了君主专权的局面
B.有助于亲缘关系的形成.
C.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
D.产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
2.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郡县制的推行
B.“大一统”的出现
C.郡国制的实行
D.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3.王磐在《农桑辑要》序言中说:“读《孟子》书,见论说王道,丁宁反覆,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材料反映了当时
A.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B.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4.汉武帝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史家称“引经决狱”。“引经决狱”的盛行说明当时
A.统治者只用儒家经义断狱
B.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C.儒法思想已成为普遍认知
D.儒法思想合二为一
5.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
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B.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C.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6.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同时还列举了很多“非中国”(中原以外)之物。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重实验,轻理论
B.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
C.重民生,轻生产
D.注重引进外来先进技术
7.在君臣关系上,北宋程灏程颐主张君臣一体,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格君心之非”,主动参与治理天下。两者的这种思想
A.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
B.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C.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
D.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8.元朝的地方行政区,一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D.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9.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
A.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B.反映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0.顺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颁布“禁海令”,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
A.海禁政策受到质疑
B.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C.重农抑商观念改变
D.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1.按照清朝规制,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其长官大学士“为百僚之长”,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诰、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