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东汉的建立与衰亡教

第14 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标要求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教材分析

本的地位:

本主要讲述的是东汉的兴衰,这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程标准(2016年版)》的程内容而新增设的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稿程标准(实验稿)》及实验教材中,提到的大一统的秦汉帝国,只是重点阐述了秦、西汉,对东汉社会只是一笔带过。新增内容更好地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完整性。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东汉时期,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加上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最终引发了黄巾大起义,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东汉在中国古代史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同时又是一个化发展时期,这与刘秀重视教育是分不开的。造纸术的改进、《伤寒杂病论》、麻沸散都出现于东汉。学习完本,将有助于后面科技化内容的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刚刚进入中学,开始系统学习历

史知识,思维以感性认识为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事、历史现象的本质,使其认知水平逐渐由感性向理性过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东汉建立的基本情况;了解“光武中兴”;认识外戚、宦官轮流专权,使东汉后期社会长期动荡混乱。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历史时间轴,初步了解东汉兴衰。

收集讲述刘秀的故事,结合史料分析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原因。对比西汉“景之治”与“ 光武中兴”,分析两汉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总结治世局面对国家发展的启示。

看漫画配字,培养观察图片、阅读献、获取历史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分析外戚宦官专权造成东汉后期社会的严重动荡,概括东汉豪强地主的特征,归纳导致东汉走向衰落的原因。

对比“秦朝统一后形势图”“西汉疆域图”,理解秦汉时期的特征——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专制体制下王朝

的兴盛与国家的统一、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

通过对东汉社会动荡的原因进行归纳,认识专制王朝衰亡的因素,即统治阶层内部权力斗争、统治者与人民矛盾激化等。

从本的学习中,认识到政策得当、发展经济、重视人才等措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造成东汉的社会动荡。

教学难点: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及其对东汉政局的影响。

教学、学法分析

教法:

鉴于对历史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本节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这一问题,采用的教法:

问题探究法:本名词术语较多,教师应注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分析讲解的同时要置疑导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现象。

比较归纳法:进行知识前后的联系比较。指导学生将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并发掘其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从而深化基础知识,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学法:

自主学习。通读全,查找大事年表,填写相应年代的历史事,完成历史时间轴,初步了解东汉兴衰;收集、讲述刘秀的故事;查找资料,理解本中的相关知识概念。

论从史出。观察图片、表格、漫画和阅读献,从不同形式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外戚宦官专权造成东汉的社会动荡,归纳东汉豪强地主的特征,培养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能力。

归纳升华、合作探究。对比西汉“景之治”与东汉“光武中兴”,分析两汉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总结治世局面对国家发展的启示。认识到秦汉是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时期,同时开展合作探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通过以上学法方式,能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

教学手段:

为使教学更直观、形象生动,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

出示图片:

第一组:蔡伦、张仲景、华佗。

教师总结:这些科技成就都出自东汉。

第二组:中国旅游业的标志——铜奔马、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陶船、中国曲艺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说唱俑,这些雕塑艺术精品也都出自东汉。

东汉是怎样建立的?使汉朝统治延续了近200年,如何逐渐走向衰落的?

看图说出这些历史人物的贡献。

知识前后的联系。了解东汉概况,激起探究兴趣。

(二)新过程

第一步:检查学生前自主学习

1出示历史时间轴

2教师组织完成前资料收集的展示

教师总结过渡:历史现象背后总隐藏着许多秘密或规律,等待我们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看到历史的本质。让我们共同探秘东汉兴衰。

第二步:合作探究

一、光武中兴

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两项头衔的帝王。

——黄留珠

一个朝代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史称“中兴”。

1东汉初期社会

教师提问: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出示史料)

史料:“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

译:祸乱相连,战争不息,刑法更加残酷,赋税更加沉重。人们流离失所,村落成了废墟,田地荒芜。人民无不怨恨在心。

教师提问:汉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力重新兴盛?

2光武中兴的措施

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

教师总结:亲自参加过推翻王莽政权的农民起义、亲身体验到农民的巨大力量的刘秀,采取宽松政策,治理天下。

教师补充:在洛阳建立皇家图书馆,扩大太学规模,兴办地方官学——郡国学。造纸术的发明、《伤寒杂病论》、麻沸散都出现于东汉!这是与刘秀重视人才和化教育奠定的基础分不开的。

3 光武中兴的表现

材料:《后汉书•刑法志》记载:在光武和明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乐生之念”。“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