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山石造景的风格(发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古典园林山石造景的风格
摘要: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山石造景则是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造景讲究结构简单,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有真有假、做假成真、山水结合、虚实相生。

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山石造景的艺术风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园林整体风格。

一、小而不失真,以假仿真
“小而多”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多处于繁华热闹的城市地段,其空间院落大都比较狭小。

这就决定了在这狭小的空间不适合大规模的土山,园林必然进一步走向小型化。

叠山的风格转化成纵向的堆叠方式。

中国后期园林的山石造景重叠不重置,重石不重土,就是为了迎合这种小的私家园林的场地条件。

苏州古典园林的叠山在模仿真山的基础上,既注意造形,更注重传神,模仿自然山水注意了形与神的结合。

环绣山庄是叠山大师戈裕良叠山作品中惟一流传至今的真迹。

徐文涛主编的《苏州假山》书里写到,“不身临其境游览环秀山庄假山,是不能体悟‘绝妙’两个字的”。

苏州古典园林里的假山,讲究“有真有假,做假成真,以假乱真”,以小山之形,传大山之神,在很小的有限的面积内,展现出层峦叠嶂、峰峦起伏的气势,从而为苏州园林增添了自然之美。

体现了虽小而不失其真的说法。

二、小而不失大,小中见大
苏州古典园林叠山采用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处理法,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为了达到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效果,就必须通过一些处理手法比如在一小片峰石或假山上产生诗情画意的形象。

这和苏州园林本身的园林整体风格是相一致的。

清李渔在《闲情偶寄.山石第五》中写道:“幽斋磊石,原非得已。

小能致身岩下,与水石居,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一峰则太华千寻”。

指一座假山的立峰,要像高千寻的太华山一样充满气势:“一勺则江湖万里”意指一个小小的池沼,要像开阔万里的大江湖一样有蕴涵1白居易在《太湖石》中说:“三山五岳,百洞干壑,枧缕簇缩,尽在画中:白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这些都体现了小中见大的效果。

造园无格,叠山置石更没有固定的格式。

《园冶》说:“多方胜景,咫尺山林”,1杨光辉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四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意思是造园时采用叠山形式,如同绘画一般,把对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林中,用假山来分割空间,通过配景、借景来丰富空间景观。

营造小中见大,自然惬意的氛围。

苏州环秀山庄得力于清著名造园家戈裕良的深湛技艺,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借假山之势,辅以多次蘩回之水,取得了妙造自然的独特山林风貌,全园以假山为主景,登峰峦之颠,俯瞰极尽迂回曲折,沉落幽谷之底。

人在其中犹如置身山林中。

俞樾曾称赞它为“天然画本”,因此有“尺幅千里之势”。

陈从周先生《苏州环秀山庄》一文就极赞该园假山的“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洞壑深幽,小中见大”2。

三、山环水曲,相映成趣
山、水作为苏州私家园林的主要造园因素是相互依存的,苏州私家园林对山、水因素的利用是有取舍和侧重的。

环秀山庄狭小之地,以山石为主题,略引水泉,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的范例。

“环秀山庄范围小,不能凿大池,亦以山石为丰,略引水泉,俾山有生机,岩现活态,苔痕鲜润,草木华滋,宛然若真山水了。

”3网师园则以水为主题,园正中安排一泓池水,水占全园面积大约五分之四。

园中“贯以小桥,绕以游廊,间列亭台楼阁”,山石花木沿池周边布置,大面积的水面上建有曲桥,假山、游廊沿水岸而设,与周围的建筑遥相呼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拙政园的布局主题是以水为中心。

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五分之三,主要建筑物十之八九皆临水而筑”。

拙政园以远香堂作为全园的布局中心,四面有山:北面湖中有土石山,南面进门有山,东面绣绮亭有山,西面香洲北岸有山,湖水曲折蜿蜒,三次萦回,给人以“山水相依,境生象外”之感。

苏州许多私家园林大都以山水为主体景物,利用山的气势和水的柔美构建园林,与花草树木以及回廊、山亭等建筑小品相映成辉,产生了依山带水、境生象外的意境空间。

四、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中国古典园林在创造整体境界时遵循计成《园冶》中的原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即要因地制宜。

这是园林整体规划获得自然天成效果的基本条件。

叠山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边的环境条件造景。

在真山毗邻处堆叠假山,用“以假仿真“的方式达到”真假难分“的效果。

真是基础来自于天然的山水景
2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版,第49-50
3陈从周:《梓翁说园.说园》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P68-69
物,假是人工的“咫尺山林”。

“叠山置石始终离不开模仿真山、艺术提炼做到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依据自然真实的山水构建模拟的假山,用模拟的假山表现自然山水的秀美,由“真假真”的转化体现出来,掇山艺术来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本质特征4。

虎丘的山剑池石壁就是利用“以假仿真”的方式,用本山石的成功做法,真假山体同一石质,石色和石纹天然合一,如同一脉相承。

对于像苏州园这种自然条件有限的私家园林来说,因地制宜极为关键,如果不能巧妙地运用其地理环境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很难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天然美。

“借”即借景得体,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妙造自然的方式,所以因地与借景实际是分不开的。

苏州古典园林崇尚自然之美,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在人格上崇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修养。

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以及环秀山庄都属于在较大空间的叠山,山的位置、形状与高低将由周围的环境所决定。

这些都能充分体现苏州古典园林精在体宜的做法。

五、诗画入山,虚实相生
诗画渗融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观,苏州古典园林大多是画家与工匠合作的成果,也就是计成所说的“殊有识鉴”的“能主之人”唐代山水画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技法也随之而丰富多彩。

中唐之后,在禅宗的影响下,把“神”的位置转移到“内心”,禅宗取决于自我内心瞬间顿悟的心境中。

这种解脱的方法被士大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的思想也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描写的是浙江富春江一带的景色。

几十个峰,一峰一形状,几十颗树,一树一姿态,变化多端,丰富自然。

对后来的山水画有很大影响,对造园不景,尤其是叠山置石产生深刻的启迪。

明代的流派众多:“浙派”、“吴门画派”、“松江派”以及清初的“四王”和“四僧”、以及康熙、乾隆时期的“扬州八怪”。

他们的画境、技法、风格对园林风格产生极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花木竹石图等风景小品的发展达到了高潮,这些小品成为园林小品构图的重要范本。

中国造园史上出现的造园名家基本都精通画艺,能以画意叠山造园,《中国园林文化》中说“叠山之技法非工山水画者不精”。

明代的计成能诗善画;张南
4杨光辉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第四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阳知画,善于用画家手法叠山;朱三松善画远山淡石,兼工造园;周秉忠制瓷家和雕塑家,也是画家;张南垣及其子陶庵都精通绘事;仇好石、董道士都以画意掇山。

苏州古典园林的山石造景和山水诗画一样注重写意,山石以表现无限的意境为意图,利用诗歌、绘画、书法为园林增色,反应的是虚与实的对比,虚实相生。

共同创造富于诗情画意的空间。

“意境”不但是一种虚实相生、亦真亦幻的朦胧美。

“意境”还创设的是一种超以象外、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诗中有画意”与“画中有诗情”是中国诗画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

“诗情画意”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追求的审美境界5。

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高远、平远、深远)理论常常运用于江南园林的叠山。

苏州古典园林不管是亭台楼阁这些主体建筑,还是门窗、洞门、山石等建筑小品,大多都具有“诗画入山”、“虚实相生”的形式特点。

结语:苏州古典园林山石造景对选石非常重视,要求石质统一,总体上来说黄石、湖石,基本不能混用,而且还要选择有个性特点的奇石。

叠山与理水结合是苏州古典园林景观的主要表现形式,苏州园林有着山水园的特征,缺山缺水不成其为苏州园林。

人们常用“石因水而活,水因石而成趣”所谓“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来比喻山和水的关系。

山以水为脉,得水而活;水随山转,以山为面,因得山而秀美。

山水与花木点缀陪衬,创造出自然山水气息。

山石点缀与植绿陪衬结合是江南园林空间景观处理的经典做法。

总体来说,苏州古典园林山石造景讲究结构简单,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有真有假、做假成真、山水结合、虚实相生,遵循运用置石的布局特点及原则,最终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第2 版。

2 陈从周:《园林谈丛》,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版,第49-50
3 陈从周:《梓翁说园.说园》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P68-69
4 刘晓惠.文心画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 年版。

6. 韩良顺:《山石韩叠山技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刘晓惠.文心画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王劲涛:《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理论与技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8. 曹汛.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 [J].建筑历史与理论1980.第一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