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构想——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与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城镇空间构想

——以苏州高新区为例

宋敏游涛

【摘要】基于苏州高新区发展历程辨析和现状发展评价,针对高新区空间布局的结构性提升,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空间发展架构,并对城乡一体化政策下的土地利用机制进行引导,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范式予以归类引导,以实现对高新区整体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苏州高新区;生态网络;城乡一体;城镇空间架构;土地利用范式

把更多的太湖区域城市建设成生态城、旅游和现代服务城、高新技术产业城、宜居城。

——温家宝

地处苏州西部、太湖之滨的苏州高新区是与苏州古城一脉相承的吴文化策源地,以“山水”为“灵魂”的生态基质使其具备了山水天堂的特质,大气的自然山水外显之美与苏州传统的小桥流水的灵秀之气形成鲜明对比,并相映成趣,却别有一番韵味。在长三角城镇网络的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苏州高新区所拥有山水聚合、人文共振的绝佳资源,是其在环太湖区域竞争突围和在后工业时代演变发展的核心优

势,又因其较好的区位交通条件,势必成为苏州

城市建设条件最优区域和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条

件独特区域,进而吸引国际国内的目光。

从某种意义上讲,苏州高新区的建设提升将

成为太湖之滨的苏州新形象的体现,也是城市西

进的战略重心,而未来苏州市城市地位和城市职

能的提升,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主要通

过西部滨湖地区的建设来实现。

图1 苏州高新区在苏州市的区位1.发展历程辨析

1.1 萌芽式启动阶段(前期创业):蔓延和填充

(1)行动背景

改革开放后,各地城市经济纷纷提速,这时苏州的城市建设还没有脱开古城,致使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渐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1986版总规明确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指导思想,在面临推进城市建设与保护古城风貌的尖锐矛盾中,做出了“跳出古城建新城”的抉择,构建了新旧并立的双心结构。

对于苏州高新区的发展,国务院在关于苏州总规的批复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要求:“新区建设要着重解决科学教育事业、信息交流、金

融贸易、商业服务、居住等方面的需要,并可适

当发展一些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建设步

骤上,先集中力量发展运河以东地区。新区建设

要与古城区相协调,注意继承和发扬地方的传统

特色,并有所创新。”

(2)空间演化

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奉行的是“严格控

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所以1986版总规确定的西部新区面积不大,分布在古城以西、京杭大运河东西两侧,河东(6.5平方公里)主要是住宅区,河西(6.8平方公里)则主要用于现代化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此后,苏州高新区于1990年11月在京杭运河以西正式启动建设。随后,河西新区跨过京杭运河向西开始了新的扩展,其建设空间进一步在苏州西部区域蔓延和填充。

(3)阶段评价

在当时的背景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经济活动仍具有较大的计划经济惯性,省会南京在西边,而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还不突出。因此,苏州西部由于地势相对较高、便于城市防洪排涝、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因素而成立新区。对于苏州高新区的启动建设,一方面有效保护了古城风貌特色,实现了古城人口规模的控制与疏解;另一方面,满足了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发展对空间的需求。

1.2 稳定式发展阶段(中期完善):扩展与聚集

(1)行动背景

1990年4月,中央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

重大决策,沿长江10个主要城市也于1992年开

放。苏州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出发,洞察到长三

角的潜力,预见到上海的中心辐射作用,并关注

区域与城市经济流的影响;预见到交通运输走廊

的重要性,更前瞻性地看到京杭大运河和太湖风

景区在未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苏州古城东部的园区诞生。新区和园区作为东西两翼依据各自的规划,在各自的行政力量主导下比翼齐飞,由此构筑苏州“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主城格局。

苏州高新区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西部分),且综合指标名列前茅,受到海内外关注。后经历2次扩区,并于1994年编制了新区的总体规划,该图2 1991版河西新区土地区划

图3 1994版52平方公里苏州新区总体规划

规划将高新区定位为“与古城有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苏州新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融为一体的具有城市功能的新市区”,规划确定人口规模为40万,对比1986版总规,高新区规模和定位发生很大变化。

(2)空间演化

1993年根据发展需要将高新区面积由原来的6.8平方公里调整为20平方公里(不含河东部分)。1994年又调整扩大到52.06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上突出三个特点:①设计了贯穿东西的城市主轴线;②采用了水陆相套的双棋盘格局;③提出了真山真水、园中建城的构思。

至此,古城西翼大局初定。在该阶段,高新区的空间形态上仍是块状集聚生长的模式。

(3)阶段评价

该阶段新区定位已经调整为“具有城市功能的新市区”,但对于其具体的公共职能却缺乏明确的指导,未能落实新区中心功能的具体设置,而此时的园区勾划的CBD中心在实施中也得不到城市的响应,东园西区的建设更加重了对古城中心区的压力。可见,新区的建设还缺乏与城市的融合,也缺乏对中心功能的指导性研究。

1.3 发散式扩张阶段(近期扩散):发散与扩张

(1)行动背景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迎来了一轮发展高潮。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以及整个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战略的提出,使苏州在区域范围内面临着大规模的变革。为此,从1994年起开始了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200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新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规划首先从市域内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扩大了原总体规划的控制范围,城市总体布局上采用“分散组团式”的形式,将市区划分为五个组团(即古城、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浒墅关新区五个规划分区),形成古城居中、东园西区、一体两冀、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四角山水、多中心、开敞的城市形态。鉴于此,苏州于2000年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原来包围苏州市区的吴县市被撤销,分为北部的相城区和南部吴中区,从而完成了“十字结构”空间格局与行政版图的统一。

借助良好的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苏州高新区发展不断加速,在1997年被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亚太科技工业园,1999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内首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家示范区”,2000年被外经贸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2001年被批准建设国内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立出口加工区。

(2)空间演化

在该阶段,苏州高新区已基本形成六纵六横的干道架网,基础设施也初具规模,空间向更远的郊区拓展延伸,整个新区由此在现有城镇建设区域的外围圈层呈现蛙跳式的零星扩展和低密度扩散状态。

此时的新区东面是古城,北面是铁路,南面和西面都是山体,四面合围,面积有限,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