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钳位电路笔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部分还没搞懂,所以没写上去。
对标准三相表中的开关电源的控制芯片介绍
标准三相表的开关电源的PWM控制芯片是TOP254PN。
其脉冲宽度调制器的控制方式描述如下:采用了四种控制模式。在最大负载时,调制器在全频率模式下运行;随着负载的减小,调制器自动的调整,首先到可变频率的PWM模式,然后到低频率PWM模式。在轻负载下,开关控制操作从PWM控制进入多循环(周期)调制控制,即调制器在多循环调制模式。占空比随着不同阶段,会有相应的变化。具体如下图:
RCD钳位电路的作用
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反激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尖峰电压,使得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甚至可能导致开关管损坏。因此,为确保反激变换器安全可靠工作,必须引入钳位电路吸收漏感能量。
图1为实际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励磁电感同理想变压器并联,漏感同励磁电感串联。励磁电感能量可通过理想变压器耦合到副边,而漏感因为不耦合,能量不能传递到副边,如果不采取措施,漏感将通 过寄生电容释放能量,引起电路电压过冲和振荡,影响电路工作性能,还会引起EMI问题,严重时会烧毁器件,为抑制其影响,可在变压器初级并联无源RCD钳位电路,其拓扑如图2所示。
1. 钳位电压Vsn是电容C两端的电压,与选用MOS的BVdss及最高输入电压以及降额系数有关,一般在最高输入电压Vin max下考虑0.9的降额
2.然后算反射电压VRO,根据VRO=(VOUT+VD)/(NS/NP)
式中VOUT为输出电压 VD为二极管管压降 NS为次级匝数 NP为初级匝数
关于RCD钳位电路的计算
RCD钳位电路在吸收漏感能量的时候,同时也会吸收变压器中的一部分储能,所以RCD钳位电路参数的选择,以及能耗到底为多少,想要确定这些情况会变得比较复杂。
上图是比较直观的Uds的电压曲线,
Vin max是电源的最大输入电压(整流后);VRO是放射电压;Vsn是钳位电压;BVdss表示MOS管的最大耐压;
3. 从电流曲线可知,当开关电源导通时,电流不是从0开始增加,说明此时CCM连续工作模式。即在下个周期开始时,之前的感应线圈能量未完全释放完。
图4和图5
图4和图5,工作条件:工作条件:交流电压输入100V,主回路负载是450mA;各曲线与上等同。
从上图及比较上一个负载可知,
1.一个周期时间是30.5us,即开关管频率32.8KHZ,开关管导通时间12us,即占空比是39.3%,根据工作频率和占空比,得到此时控制芯片处于可变频率的PWM模式;
以上是网上能搜索到的比较全面的RCD钳位电路过程分析,
上面的分析的几个重要的信息:
(1)Ui是整流后的输入电压,Uf是放射电压,Ucv是钳位电压的最小值,Ucp是钳位电压的最大值;
(2)t0-t1阶段,是开关管T1导通阶段;t1-t6阶段,是开关管T1关断阶段,此阶段又分为四个阶段;t1-t2阶段,UDS上升,二极管D2仍未导通;到t2时刻,UDS上升到Ui+Uf,D2开始导通;到t3时刻,UDS 上升到Ui+UCV,D1开始导通;t4时刻,二极管D1已关断。
关于RCD钳位电路的分析
反激变换器RCD 钳位电路的能量转移过程可分成5 阶段,详细分析如下:
1)t0-t1阶段。开关管T1导通,二极管D1、D2因反偏而截止,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电容两端电压UC下降;同时,输入电压Ui加在变压器原边电感LP两端,原边电感电流ip线性上升,其储能随着增加,直到t1时刻,开关管T1关断,ip增加到最大值。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a)所示。
4)t3-t4阶段。t3时刻,UDS 上升到Ui+UCV,D1开始导通,等效的反馈电压源Uf与变压器漏感串联开始向钳位电容C1充电,因此漏源电压继续缓慢上升(由于C1的容量通常比Cds大很多),流过回路的电流开始下降,一直到t4时刻,变压器原边漏感电流ip下降到0,二极管D1关断,开关管漏源电压上升到最大值Ui+UCP(UCP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d)所示。
2)t1-t2阶段。从t1时刻开始,开关管进入关断过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id 开始减小并快速下降到零;同时,此阶段二极管D2仍未导通,而流过变压器原边的电流IP首先给漏源寄生电容Cds恒流充电(因LP很大),UDS快速上升(寄生电容Cds较小),变压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的很小一部份转移到Cds;直到t2时刻,UDS 上升到Ui+Uf(Uf为变压器副边向原边的反馈电压)。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b)所示,钳位电容C1继续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
由图得:
1.一个周期时间是17.56us,即开关管频率56.9KHZ,开关管导通时间4.36us,即占空比是占空比24.4%,根据工作频率和占空比,得到此时控制芯片处于可变频率的PWM模式;
2.反射电压加输入整流电压是430v,。输入的交流电压为220v,经整流桥整流的直流电压为310v;反射电压VRO=(VOUT+VD)/(NS/NP),初级端电压为12.2v,二极管压降为0.7 v,原边和副边匝数比为120:14,得反射电压为111v。基本符合公式。
5)t4-t5阶段。t4时刻,二极管D1已关断,但由于开关管漏源寄生电容Cds的电压UDS=Ui+UCP>Ui,将有一反向电压加在变压器原边两端,因此,Cds与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感Ls及其漏感Llk开始谐振,其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e)所示。谐振期间,开关管的漏源电压UDS逐渐下降,储存于Cds中的能量的一部份将转移到副边,另一部分能量返回输入电源,直到t5时刻谐振结束时,漏源电压UDS稳定在Ui+Uf。由于此阶段二极管D1关断,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放电,其电压UC将下降。结合图1和图2进行分析可知:如果反馈电压大于钳位电容电压,则在整个开关关断期间,回馈电压一直在向RCD钳位电路提供能量,而该能量最终将被电阻R1消耗,因而将产生巨大的损耗。
2.反射电压加输入整流电压是230v,钳位电压变化为17.6v,尖峰电压为295v。
3. 从电流曲线可知,当开关电源导通时,电是从0开始增加,说明此时DCM连续工作模式。即在下个周期开始时,之前的感应线圈能量已完全释放完。
图6
工作条件:交流电压输入220V,主回路加了10欧的电阻;曲线是MOS管D端的一个周期的电压值。
图1,图2和图3,工作条件:交流电压输入100V,主回路负载是700mA;紫色的曲线是MOS管D端的一个周期的电压值,青色的曲线是变压器初级线圈流过MOS管D端的电流,蓝色的曲线是RCD钳位电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值,此处体现钳位电压的变化值。
从上图可知,
1.一个周期时间是15us,即开关管频率66.6KHZ,开关管导通时间9.6us,即占空比是64%,根据工作频率和占空比,得到此时控制芯片处于全频率控制状态;
2.反射电压加输入整流电压是192v,钳位电压变化值为17.6v,尖峰电压为295v。输入的交流电压为100v,经整流桥整流的直流电压为141.4v;反射电压VRO=(VOUT+VD)/(NS/NP),初级端电压为12.2v,二极管压降为0.7 v,原边和副边匝数比为120:14,得反射电压为111v。按理反射电压加输入电压为250v,此处有疑惑之处?需要验证(计算问题?截图问题?输入电压计算问题?)。
图7
蓝色曲线为钳位电压
没总结完全。
我们使用的最大频率是66KHZ,所以全频率模式时工作于6OP254PN英文芯片资料主要部分进行翻译。
实验测试
在看了以上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相对应的实验,并对其进行分析:
图1、图2和图3
3)t2-t3阶段。t2时刻,UDS上升到Ui+Uf后,D2开始导通,变压器原边的能量耦合到副边,并开始向负载传输能量。由于变换器为稳压输出,则由变压器副边反馈到原边的电压Uf=n(Uo+UD)(Uo为输出电压,UD为二极管D2导通压降,n为变压器的变比)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但由于变压器不可避免存在漏感,因此,变压器原边可等效为一电压源Uf和漏感Llk串联,继续向Cds充电。直到t3时刻,UDS上升到Ui+UCV(UCV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结束。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c)所示,钳位电容C1依然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由于t1-t3阶段持续时间很短,可以认为该阶段变压器原边峰值电流IP对电容Cds恒流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