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
危重症监护是指通过各种监护手段和方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适时进行生命和器官功能监测,及时评估病情、提供生命和器官功能支持和细致的护理。急诊重症监护主要是为了手指急性中毒,急诊危重病、严重慢性病急性发作、创伤以及未能确诊但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根据不同疾病从生命体征、循环、呼吸、神经、肾功能及其他系统功能等方面进行监护。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
体温过高或过低对病情发展不利,因此加强体温监护,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确保危重病人尽快转危为安;对各种危重病人和在心肺复苏(CPR)期间,需常规监测病人的心率和心律,严密的心律监测,配合恰当及时和熟练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呼吸频率和节律变化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毒、内分泌代谢紊乱、高
颅压、临终患者等;适当的血压数值才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休克、脑血管意外、各种危重患者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硝普钠时均应常规监测。
二、循环功能监测
1、心电监测(EKG):心电图是心脏电学活动的记录。对了解心脏的节律变化和传导情况有肯定价值,对诊断心房、心室增大及心肌方面的异常如梗塞、缺血、劳损、药物与电解质影响等都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使用监护仪可以24h持续监测,数据可靠,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正常心率60〜100/ 分,随年龄而变化,小儿心率较快。老年人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病人的心率较慢。同时注意心率是否和脉率相符,必要时可以结合听诊、触摸脉搏搏动强弱来判断。
通过观察心率和心律的动态变化,是否有P波及P波的形态,注意P-R间期及Q-T间
期,观察QRS 波形是否正常,P 波与QRS 波群的相互关系,T 波是否正常,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判断有无心率失常等心脏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2、血压监测(NBP 、ABP ):分为无创与有创血压监测。收缩压:正常值90〜139mmHg 舒张压:正常值6 0 〜89mmHg ,脉压差:正常值30〜40mmHg(由每搏量和血容量决定)
无创血压监测时注意袖带宽度适宜,应为上臂周径的1/2,成人1 2~1 4cm ,小儿应覆盖上臂长度2/3。避免肢体活动和压迫袖套而引起的血压测不出,病人手臂位置应与心脏同一水平避免测压过于频繁、测压时间太久和间隔太短而引起的肢体缺血、麻木等并发症。在低血压、休克和低温麻醉时,其测定值和直接值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
有创血压监测是指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通过压力监测仪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能够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可直接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对于血管痉挛、休克、体外循环转流的病人其监测结果更为可靠。
常见血压升高的原因有高血压病人基础血压偏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不当,末梢血管收缩,如体温过低,病人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疼痛等,某些术后神经反射性高血压,如动脉导管术后高血压。常见血压降低原因有病人基础血压偏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不当,末梢血管扩张,如发热,各种类型的休克,术后出现的问题,如血容量不足、活动性出血、心脏压塞,心功能不全、心律紊乱。根据不同原因对症治疗
3、周围循环监测主要是反映人体外周组织灌流状态,目的是维护周围循环的功能正常。包括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及肛门的温差、尿量等。
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压迫甲床后立即放松,记录颜色由白转红的时间,正常为2〜3s。正常时中心温度(如肛温)与外周温度差<2°C
对每小时尿量的观察已被列为危重病人的常规监测手段。应不少于1ml/min 。少尿或无尿常是组织灌注不良的表现。
4、中心静脉压测定(CVP )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反映右心前负荷。将中心静脉导管由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也可经股静脉或肘静脉插入到上腔或下腔静脉之后将导管末端与测压装置相连,从而获得连续的中心静脉压力波形及数值。用于出血、术后、意外创伤、败血症及其他一些怀疑有血容量不足或过多的急诊情况指导治疗。
CVP 正常值是5~12cmH2O 。CVP<2.5cmH2O ,提示右心房充盈欠佳或血容量不足;
CVP>15~20cmH2O ,提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CVP 不能反映左心功能。
三、呼吸功能监测
一般项目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方式以及意识状态(急性缺氧可兴奋、烦躁和头痛;急性二氧化碳潴留表现为头痛、嗜睡、多汗,严重时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及昏迷等)的监测。
1、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
当体温<35 C、血压<50mmHg或应用血管收缩药使脉搏搏动减弱时,可影响SpO2的正确性。不同的测定部位、外部光源干扰等会影响其结果,当搏动性血液中存在与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吸收光谱一致的物质如亚甲兰等时也会影响其结果。正常SpO2 大于94%, 小于90%提示有低氧血症。
2、经皮氧张力(PtCO2)监测
由于皮肤对血流灌注非常敏感,故近年来使用经皮氧张力监测仪进行PtCO2 监测作为
一种监测呼吸循环功能的重要手段,正常人PtCO2的值为8.07~9.95kPa,在循环稳定、外周
灌注充足时,PtCO2 接近PaO2 。
3、意识丧失伴有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原因:舌后坠、呕吐误吸、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喉痉挛及喉
水肿。表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
处理:首先保证病人有足够的通气及氧供。气管内插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熟练掌握。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年的紧急处理方法:清除呼吸道、口咽部的分泌物和异物;用仰头举颏法或托颌法打开气道;防止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面罩-简易呼吸器通气;
4、气管导管脱出
气管插管:导管脱出8cm 以内时,吸净病人口鼻及气囊上的滞留物后,放空气囊,将导管插回原深度;若导管脱出超过8cm 时,放空气囊后拔出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套管:术后48h 内窦道尚未形成,套管脱出时,不可擅自插回,必须告知医生处理。窦道形成后,若导管脱出,吸痰后,放气囊,插回导管,重新固定。
四、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对意识障碍程度的判定、指导抢救、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瞳孔改变较常见于眼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等,瞳孔的改变直接客观,易于观察,可以指导治疗,协助判断预后;颅内压监测可随时了解脑脊液压力的改变,颅内压增高趋势和对脑功能的影响,以便及时诊断和指导治疗;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生颅内压增高,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迅速采取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措施
五、肾功能监测
通过尿液与尿量和血肾功两个方面来监测正常尿量每小时>0.5-1ml/kg (表示肾灌注充分指标)少尿指成人<500ml/24h ,儿童<200ml/24h 。无尿指尿量<100ml/24h 。尿比重
(1.003~1.030)。尿常规血肌酐清除率(正常值<50-130 微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