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工基础-氧传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工基础》第八次作业

细胞生物反应器及氧传递

化23 张猛

2012011916

一. 查阅资料,各举出搅拌式反应器、气升式反应器和鼓泡式反应器的一个应用例子,要求列出具体的培养体系,发酵培养基配方,达到的细胞密度以及生产的具体产品。

答:

1)搅拌式生物反应器[1]

背景介绍: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水母雪莲细胞的研究

本实验所采用的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图1.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示意图

【具体培养体系】

水母雪莲(Saussurea m edusa M axim)愈伤组织红色系,为实验室筛选所得。 【悬浮培养基配方】

悬浮培养基采用Murashige和Skoog设计的MS培养基*,附加0.5mg/L的6-­‐苄基腺嘌呤(6-­‐BA)、2mg/L的萘乙酸(NAA)、30g/ L的蔗糖、10g/L的葡萄糖。 *由于MS培养基成分复杂,考虑篇幅因素,将其配方列于最后的附录中,供参考。

【达到的细胞密度】

本实验中,发酵液中达到的细胞密度用细胞干重来表示。该实验对比相同营养条件下,水母雪莲细胞在摇瓶和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 摇瓶及反应器中的细胞生长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到,无论在摇瓶中还是在反应器中,细胞的生长都经过的相同的阶段:经过4d左右的延迟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4d~9d),12d时细胞生长达到高峰,随后进入稳定期。

对于摇瓶而言,所能达到的最大细胞干重约为23g/L,而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达到的最大细胞干重约为14g/L.

【生产的具体产品】

水母雪莲(Saussurea m edusa M axim)为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含生物碱、黄酮等多种有效成分。

本文关注于反应器的搅拌特性对该细胞发酵过程的带来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搅拌式反应器中黄酮产量下降的原因,因此可为工业上利用水母雪莲细胞发酵生产黄酮提供参考依据。

2)气升式反应器[2]

背景介绍:利用稻谷壳水解液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本实验所采用的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为外循环结构,总容积为11. 5L,上升管与下降管的直径比(D/d)为6.6,罐体高径比(H/D )为2. 9,罐内可加装筛板,形成带筛板的外循环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3.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培养体系】

以稻谷壳为原料,采用酵母菌发酵的方法,生产单细胞蛋白。所用菌种为树状假丝母AS1. 257(Candida a rborea A S1. 257)。

【发酵培养基配方】

稻谷壳水解液(总糖浓度为4. 35%),尿素0. 6%,发酵培养基经121℃灭菌20min后冷却,用氨水调至 pH4. 5~5. 0。

【达到的细胞密度】

本实验考虑了通风量对菌体干重及干基粗蛋白产量的影响,达到的细胞密度可用该时刻的菌体干重表示,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不同通风模式对发酵结果的影响

从表1的结果看,经过48h培养后,在不同的通风模式下,生物量基本接近,约为21mg/mL。但从干基粗蛋白含量上看,前期取相对较小的通风量,而后期增加通风量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因此,从生产成本上考虑发酵前期的通风量可取较小值,发酵后期取较大值。

【生产的具体产品】

所谓的单细胞蛋白,实际上是微生物蛋白,针对本体系而言,是用稻谷壳水解液所培养的酵母菌细胞。发酵结束后,经固液分离得到树状假丝酵母菌体,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即可制得富含蛋白质的酵母粉,即为所谓的“单细胞蛋白”。

3)鼓泡式反应器[3]

背景介绍:鼓泡式光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光合细菌的生长及产氢特性分析

本实验将鼓泡反应器与光生物反应器结合,采用590 n m单色光为光源,研究间歇性鼓入Ar气泡对光合细菌生长代谢、产氢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图4. 鼓泡式光生物产氢实验系统

【具体培养体系】

本实验采用菌株为前期纯化,并经鉴定得到的具有高效产氢性能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 alustris C QK-­‐01)。

【发酵培养基配方】

本实验所采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表所示:

组分 使用浓度(g/L) 葡萄糖(有机碳源) 10.0

酵母膏(氮源) 1.0

CO(NH2)2(氮源) 1.677

生长因子 1 (mL/L)

K2HPO4·3H2O 1.006

KH2PO4 0.544

MgSO4·7H2O 0.2

FeSO4·7H2O 0.0417

(NH4)6Mo7O24·4H2O 0.001

ZnSO4·7H2O 0.001

NaC1 0.2

CaC12 0.01

谷氨酸钠 0.5

表2. 鼓泡式反应器发酵培养基配方

【达到的细胞密度】

本实验采用菌液吸光度(OD600nm)的变化来反映液相中细菌生物量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间隔鼓泡操作条件(间隔3,6,12 h)对反应器内菌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5. 反应器内菌悬液OD

600nm

值的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鼓泡、间隔3, 6和12 h鼓泡条件下的菌液吸光度最大值分别为1.069, 1.161, 1.127, 1.174,在菌体浓度达到最大值后的菌液吸光度平均值分别为0.958, 1.105, 1.031, 1.032. 由此可知,鼓泡条件下的光合细菌生长情况较好,其平均菌液吸光度明显高于不鼓泡条件。

*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鼓泡不仅可以起到搅拌菌液、满足底物和菌体混合均匀的要求,而且能有效提高气体代谢产物由液相到气相的传质速率,降低气体代谢产物在液相的浓度,削弱代谢

产物的抑制,促进光合细菌菌体生长。

【生产的具体产品】

对本实验而言,所谓的“产品”是氢气。由于氢能具有清洁、可再生、能量密度高的特点,因此实验的结果可为提高光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产氢性能提供依据,为工业放大提供设计参考。

二.在一个密闭发酵罐中测定停气情况下溶解氧的变化,假设发酵罐总体积是5L,装液量60%,上层空气中氧气含量对停气法测定溶氧变化可能会有影响,请估算发酵液中氧含量(以水计算),并与上面空气中氧含量进行比较,简要说明上层空气中氧的存在对停气法(动态法)测定K L a可能产生那些影响?

解:

从老师课件上的内容可知,氧是难容气体,在25℃和1个大气压时,空气中的氧气在纯水中的平衡浓度C*仅为8.5g/m3(见课件8.3细胞对氧的需求)。因此,为方便计算,不妨假设该体系的温度为25℃,罐内为1个大气压。

先计算液面上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由于压力为1个大气压,故气体满足理想状态方程:

PV=NRT

则上方氧气的浓度为:

C!=N

V

=

P

RT

=

101325×0.21

8.314×(273.15+25)

=8.58 mol/m!=274.7 g/m!

由于C!=274.7 g/m!≫C*=8.5 g/m!,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假设发酵液中的氧气已达到溶解平衡。所以,在25℃,1个大气压的条件下,估算发酵液中的氧含量(以水计)约为:C*=8.5 g/m!,远小于上层空气中的氧含量,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