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摘要:根据2003年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 1.98%,其中城市居民科学素养为 4.10%,农村居民为0.70%,只是城镇居民的1/6。农民科学素质问题已经成为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等问题的严重制约因素。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当务之急,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对象和3条效益显著影响面大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经济学分析
我国有4.90亿农民,2.30亿农户,“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与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是三个相互依存命题。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在农业内部必须回答从事农业生产能不能致富以及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样科学素质的农民;同时,必须关注非农产业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农民具备怎样科学素质才能获得就业机会。
1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的内涵及现状
1.1农民科学素质的内涵
什么是农民科学素质,北京农学院副教授李华指出的6种意识和6种能力提法基本概括了农民科学素质的内涵。“6种意识: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活、生态的意识;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意识;既要考虑近期,也要考虑中期、远期的发展意识;既要考虑本户、本村发展,也要照顾周边农户和地区发展的意识;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意识;树立循环经济发展,建立节约型、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意识。要提高6种能力,即获取科技知识的能力;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的能力;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提高农民自身组织、民主管理的能力;提高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就业、城市生存的能力。”要达到这种素质要求,从经济学的角度,必须进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才能解释农民科学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1.2农民科学素质现状
据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者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0.30%,为调查所列12个职业中的最后一位,比排列在第1位的“学生及待升学人员”和第2位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低15.30%和7.90%[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8亿多农村人口,4.90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0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0%,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1960 年以前, 法国农民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仅占农民总数的15%。20世纪80年代以后,法国青年农民已有60%以上具有中等农业学校毕业的水平。”[2]
2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效益分析
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直接表现为收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资源利用方式的改进等,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等许多现实问题都依赖于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教育和培训是当前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主要形式。
2.1教育的产出效益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教育投入效益十分显著。“教育投资成为国家和社会最必需和最有效益的基础性和生产性投资”[3]。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说:“资源少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4]。” 据有关资料介绍, 罗马尼亚从1950年至1970年的国民收入的增长额有14.60%得益于教育事业;美国从1948年至1961年的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41%是教育投资的收益。[5]
2.2培训的产出效益
农业部门调研表明,农民因参加培训掌握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增加收入 2.13亿元,人均年增收496元。“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我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青年农民生产经营水平明显提高。二是青年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明显增强。三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6]
3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对象和措施
面对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科学素质建设的难度很大。如何开启巨大的农村人力资源宝库,需要明确主要提高对象。从长期和投资效果来看,应该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农村职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解决出口和就
业问题;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充分重视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组织工作,发挥组织开发的优势。
3.1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对象
农村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后备劳动力和进城务工人员。在87岁的老教育家方明看来,“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 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回到家乡,踏上了务工之路。“农村教育没有出口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曾多年从事农村教育的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农村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水山指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高中、大学)和职业教育的出口被堵死或不畅,使得农村考生升学比例始终保持较低水平。据了解,我国普通初中毛升学率约为88%,但在农村地区却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一项调查显示,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了87.80%。
农民培训应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村组干部等三大对象作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重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有较好的文化知识优势,成长性较强;科技示范户和专业户是农业科技的最先承受者、受益者,其示范、带动、传授科学技术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农村村组干部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市场经济和农村脱贫致富工作的先行者。
3.2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政策建议
3.2.1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与中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就业问题,形成有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参与的技术推广体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张德元指出,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重要的手段,农村职业教育与中等农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主体。职业教育改革能否拉动农民教育投资内需,关键问题是就业问题,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要能让农民看到自身教育投资的预期产出收益。今年来,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走俏,根本的问题在于农民看到了接受职业教育的预期收益。
农村职业教育与中等农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办学能力建设、技术推广能力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国家应该把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纳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2.2高度重视组织开发。例如,江西省2000年来,确立了26个项目县,累计有78 000名青年农民接受了为期300学时的系统培训,为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骨干。转变基层政府的职能,强化为农村服务的功能。在做好科技入户工程的同时,做好农民转移培训入村工作、地方优势资源开发入村工作、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入村工作。以基层政府为主组织开发,根本的思路是填补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盲区。
3.2.3增加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经费投入。据中国科协2005年调查,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