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在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1-02T14:32:29.13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3期作者:马建勋[导读]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已然成为了热门词汇,在国内外掀起了不小的热潮。我国对于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也是随着在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摸索中发展(国家信息中心,北京 100045)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已然成为了热门词汇,在国内外掀起了不小的热潮。我国对于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也是随着在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摸索中发展,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并提出了大数据应用战略驱动发展要求,加快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本文简要阐述了大数据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背景,并就大数据应用于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应用
一、大数据和新型智慧城市简述
(一)新型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
2013年,智慧城市白皮书对智慧城市做出权威解释,智慧城市是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是技术和平台,利用监测、分析、整合及智能响应方式,整合优化各职能部门现有资源,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2016年,国家发改委提出要组织100个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拉开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可以说,新型智慧城市是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的有力推动下,在各地城市的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总结和认知提升。
(二)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大数据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08年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提出。通常来说,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种类多样,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数据真实性较高等五大特点。通过分析对比大量数据,帮助人们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推测事物的发展动态,带来很好的竞争优势,社会价值非常高[1]。
(三)大数据与新型智慧城市
大数据的主要载体便是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对数据信息的智慧化处理能力。当前,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最大需求来源于新型城镇化浪潮,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各领域的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助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规划发展改革和治理模式。大数据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策支撑作用。城市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分析中心,确保大数据获取手段的系统性,推进大数据应用工作常态化,保障和支撑理性的城市规划和科学的城市管理。同时,在数据汇集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地方城市层面的应用水平,有必要建立中央、地方、企业三方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数据规模和质量,便于城市建设发展各领域、各部门,随时根据规划发展的需要采集、分析数据,深度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更好的为城市规划发展工作服务[2]。
二、大数据在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
(一)大数据是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驱动力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数据的依赖性,数据驱动城市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城建设发展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成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城市技术手段,解决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如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而不是盲目构建城市经济社会服务、管理和过程全面控制的完整信息化体系。
(二)大数据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实现人本规划建设智慧城市催化衍生出了大数据运行的新型模式,整个大数据背后实际代表着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大数据的组成即反映了城市人流、物流、车流等趋势。通过数据化、信息化、数字化来认识到人的行为模式与城市社会的整体变化。这些数据可以反应出人们工作方向选择、生活作息规律、网络浏览方向等个性化情况,进而可以反馈出整个社会的走向。借助大数据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各领域的规划实践工作,制定更加理性的规划方案,开展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社会管理工作[3]。以大数据理念管理城市人口为例。人口数据主要分布在公安、流管、计生、社保、民政等部门,各部门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人口数据的比对整合、共享交换。通过集合空间地理信息和人口基础信息,实现人口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和精准管理,实现对流动、老年等人口等的分析统计,辅助有关部门开展资源配置决策。
(三)大数据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维创新大数据是人类新型生活方式下的衍生产物,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认知身边这个新鲜的旧世界,也改变着人们衡量和考察这个世界的方式。在大数据时代,系统全面地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分析问题,准确的预测事物之间的联系。大数据思维方式的本质是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下的单一性,变为发现周边丰富联系的相关关系。这种关系下,更加巧妙的将“城”、“乡”、“镇”、“村”相关联,从思想本质上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引导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三、当前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范围广,关联多,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因素也很多。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探索物联网等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包括智慧家居、智慧价格、智慧公共服务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实践。但总体来看,多数应用实践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各行业领域需求的挖掘等都还处于初级水平。
(一)建设发展顶层设计不足。
各地城市普遍缺乏城市层面的顶层设计,近年来虽有一些城市出台了城市层面的统一规划,但存在为了获得国家财政资金支持,而在项目名称上换个包装的做法,同样是“重项目,轻规划”的表现。其规划和工作方案中,并没有有效的市县信息技术与城市定位发展的深度融合,且存在标准不一、重复投资的普遍问题。
(二)发展模式呈现“千城一面”怪相。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政绩和形象,沿用传统的信息化发展思路,仅重视购买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从真正的城市需求出发,考虑发展中的问题,重投资、轻服务,缺乏与城市人文环境、空间地理、城市发展定位的融合规划设计,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模式较为雷同。
(三)城市资源融合利用性差。
各行业领域存在的大量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利用,智慧化程度低。各政府部门掌握的公共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资源,公安、交通、社会综合治理等部门分别掌握的大量摄像头数据,淘宝、京东等电商企业掌握的大量交易数据,还有海量的移动通讯数据等,都缺乏有效的融合,利用数据资源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产业能耗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对策
(一)问题导向,创新培育智慧化应用。
以解决突出常见的“大城市病”等问题为出发点,从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效率,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角度,充分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鼓励创新多样化智慧化应用,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业态,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良性循环。
(二)因地制宜,找准差异化发展路径。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不能千篇一律,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不同城市成长的方向与动力都不同,保留原有的动力,在自我特色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才能真正发展为独立个性的智慧城市。例如,资源型城市对自我资源的认知应该更为清楚明白,不断调整产业化结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才是资源型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方向。总而言之,聚焦城市区域特色,结合城市的功能定位、产业优势、人文环境等条件,强化城市发展顶层设计,优化政策制度环境,才能确保智慧城市建设长期可持续推进。
(三)智慧融合,建立协同治理发展格局。
加强城市中政府、重要行业、公共事业、互联网等各领域数据资源的采集、融合、共享利用,通过对大数据资源的融合、利用,充分发掘城市大数据的潜在能力,解决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孤岛现象”,切实解决资源分散、九龙治水的局面,切实发挥大数据在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
括而言之,大数据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在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应用更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加快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大数据的局限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也确实存在于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发展当中,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外,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数据信息安全工作也是十分重要且迫切的。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要想顺利的进行,离不开创新智慧城市规划技术手段,保障大数据积极促进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发展。参考文献
[1]赵亚飞.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6(08):202-203.
[2]柴彦威,龙瀛,申悦.大数据在中国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J].国际城市规划,2014(06):9-11.
[3]甄峰,秦萧.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国际城市规划,2014(0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