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天宝年间京都长安茶具考_姜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二
( 二) 碗 6 件。 形制、胎质等均相同,即外黑内白,侈唇、唇 部及底部不施釉,露出白色胎体; 规格不一,残 片中最大者口径 23 厘米,最小者口径约 10 厘 米左右。这类碗的共同特征显著,即多数碗的整 体偏小、口径相对较大,浅腹,高宽比反差强烈, 口径与器高的比例约 3: 1 左右,圈足。虽然碗的 口径相对较大,碗体相对较浅,但弧腹偏下,又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容积。 标本 T1H1B: 54,白瓷胎,侈口,圆唇,弧收,
56
唐开元天宝年间京都长安茶具考
关。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显然指向餐饮内容的新 潮产品,发现和存世数量极少,似乎并非大众趣 味或大众消费风尚,那么,这种“小圈子”的特殊 趣味和风尚,究竟是什么呢? 不妨仍然从物证本 身去寻求解读的线索。
从功能上看,钵、碗、杯三种外黑内白器物, 全然指向饮食盛具,也就是说,这几种器物仅能 体现饮食盛具的宽泛指向。倘若进一步究其特 指的内涵,那么,就有必要从考古学上器物组合 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路径出发,了解清楚这类外 黑内白器物的全部种类及其组合关系。这里应 该指出的是,窑址出土的遗物均属被废弃的残 次品,有可能在种类上相对于正品的完整组合 或有缺项。
图八
图五
釉,唇部露白胎,或即所谓“白覆轮”。口径 8. 1、
残高 4. 8 厘米 ( 图九,原发掘报告图五八,4; 图
版一一七,3) 。
图六
标本 Y4外: 3,形制同上。复原口径18. 5、底 径10、高6. 7厘米( 图七,原发掘报告图四一,2; 图版一一七,1) 。
图九
在 唐 代 陶 瓷 考 古 史 上 ,如 此 数 量 外 黑 内 白 瓷 的 发 现 是 空 前 的 ,虽 然 此 前 曾 经 有 过 一 些 同 类器物的零星发现:
在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的发掘中,共发 现外黑内白瓷 181 片 ( 件) ,可辨器型较为简单, 仅有钵、碗、杯三种,按器物口部开阖的向度区 别,分为敛口和敞口两类,其中完整及可复原的 有 9 件,简述如下:
( 一) 敛口钵 2 件。
姜捷,男,陕西法门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物考古。
53
农业考古 2013·2
由此,我们首先可以确认,唐长安醴泉坊三 彩窑址发现的外黑内白瓷器,属迄今考古发现 中时代最早的材料,其时空属性确定,绝对年代 清楚,存在时间短暂,系盛唐时期开元后期至天 宝年间的产品; 又仅流行于京城地区,造型规 整,制作精良,特征鲜明,黑白对比强烈,是一批 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在 发现外黑内白瓷的同时,还发现有少量黑瓷执 壶( 注瓶)( 图一四) 、黑瓷罐( 缶) 等残片 [1 ] (P124 )。
图十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十四
图十三
此外,据笔者了解,在唐长安青龙寺遗址、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唐代开元天宝的盛世 年间,京城长安的特定时空当中,饮食器具中突 然出现一类前所未有的特殊外黑内白瓷具及其 与之相关的黑瓷具设计,一定有其特定的社会 群体或社会风尚的需求。这里所谓“特定的社会 群体”,以现有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资料判断,仅 与若干佛门和部分贵族及文人士大夫阶层相
( 三) 杯 1 件。 标本 T1H2: 29,白瓷胎,侈口,尖圆唇,深 腹,直壁下弧收,底残。内壁施白釉,外壁施黑
图十
55
农业考古 2013·2
图十一
又如,西安市东郊郭家滩天宝三年 ( 744) 粟 特籍大将军史思礼墓曾出过 1 件外黑内白的瓷 碗 [3 ] ; ( P428 - 456 ) 西安东郊一座唐天宝十一年 ( 752) 的贵族墓中亦曾出土过 3 件外黑内白的瓷碗 [4] ( 图一二),其形制与唐长安醴泉坊窑标本 T1H1B: 21 几乎完全相同; 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 馆也收藏有 1 件八世纪中期唐代外黑内白的瓷 碗 [5] ( P310 ) ( 图一三) ,其形制与唐长安醴泉坊窑标 本 T3H2: 59 几乎完全相同。
关键词: 唐代; 长安; 茶具
一 上个世纪末1999年的5月,在西安市西门外 原 西 安 老 机 场 的 北 部 ,陕 西 省 考 古 研 究 所 的 考 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处唐代窑址,被命名为“唐长 安醴泉坊三彩窑址”( 简称“醴泉窑”) ,经过近10 年 的 艰 苦 研 究 ,该 窑 址 的 时 空 性 质 和 内 涵 特 征 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明晰[1] (P133 - 140)。 在年代学上,通过对窑址自身出土物的考 古类型学研究,以及与唐代纪年墓葬出土随葬 品的比对,该窑址的断代,已然能够呈现出来绝 对年代的数值,经过修正,其上限年代未超出开 元二十年 ( 732) ,下限年代不晚于代宗宝应二年 ( 763) ,也就是说,该窑址的全盛时期大致处于 唐开元后期至天宝年间 ( 732 - 755) 的 20 余年 时间,窑址于“安史之乱”时期渐次遭到毁弃 [1] (P139 )。这一考古年代学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意 义是显而易见的: 它确立起一个时段上的精确 标尺,为窑址本身的性质及许多相关课题的比 较研究和讨论,提供了一个具有年代可比性的 基础性坐标。 另一方面,在窑址的空间定位上,我们通过
在唐代考古资料中,类似这种样式的所谓 “执壶”、“注子”,一般认为其在单个出现时,难 分究竟是酒器还是茶器,而当自铭为茶器或与 茶器组合出现时,则可以肯定是茶器 [14],唐文宗 太和年间长安地区王明哲墓出土的同类器物底 部,就有“老?家茶社瓶”的墨书字样 [15 ] ( P36) 。显 然,唐人不仅将这种器物称作“瓶”,而且在茶事 场合明确地将其作为茶器使用。陈文华先生曾 结合文献,从器物功能角度,将考古界习称的 “执壶”,重新命名为符合唐人语意的“茶瓶”或 “汤瓶”[16 ] ( P42 ) ,甚切。在我看来,这种器物,身兼 两职,或用做直接煮茶,“将茶贮于瓶缶之中,以 汤沃焉”,可称之为“茶瓶”; 或用做专门烧煮开 水以浇注于盛饮器中之茶,可称之为“注瓶”( 唐 人章孝标作五律《方山寺松下泉》中有“注瓶云 母滑,漱齿茯苓香”) 或“汤瓶”。无论撮茶入瓶煮 沸矰泡,抑或专事煮水,能够加热和注汤是其基 本的功能和用途。
图四
标本 T3H2: 59,形制同上。口径 15. 6、底径 8. 1、高 5. 7 厘米 ( 图五,原发掘报告图九三,3; 图版一一六,5) 。
标本 T2H2: 58,形制同上。复原口径 10. 4、 底径 5. 6、高 4 厘米 ( 图六,原发掘报告图七五, 2; 图版一一六,6) 。
54
唐开元天宝年间京都长安茶具考
对窑址所在唐长安醴泉坊内空间区块和相对位 置的研究,反映出该窑址与坊内的唐醴泉寺在 时空与产品内容上具有密切的关联 [1 ] ( P4 - 11,P133 - 135 ) ,从而为窑址中出土的一些特殊物品的功能 性诠释,提供了有价值的背景资料和进一步认 知的关联指向。
该窑址中,除唐三彩、陶俑等大宗出土物之 外,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了一批较为稀有的外黑 内白瓷器和瓷片。经过笔者多年的研究比对,发 现这批外黑内白瓷的时空定位清晰,内涵特征 显著,属于盛唐京城地区所特有。笔者认为,这 一发现意义重大,研究价值颇高,以考古类型学 方法为基本研究手段,结合文献资料,有可能为 解读和判定这类器物的性质和功能奠定基础。
2013 年第 2 期
唐开元天宝年间京都长安茶具考
姜捷
摘要: 本文基于对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考古发掘资料的梳理,结合其它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比对, 钩沉抉隐,发现并确认: 在盛唐时期的开元至天宝年间,京都长安出现了若干造型新颖、制作精良的成组、成 套专用茶具。以此为契机,追寻其背后蛛丝马迹的联系,有可能揭示出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尘封了 1250 余年的 一段历史梗概。
图十六
在我看来,盛唐时期,京城一些“小圈子”当 中之所以开始兴起用瓷质的茶铛来煮茶,个中原 委或许在于,倘若径直援用传统上多用于温酒或 煎药的金属铛,则因其质地因素带来的“腥苦且 涩”、“恶气缠口”[13] (P66)、有伤茶味而不堪使用; 又 鉴于相沿既久的非专用陶土餐饮器多属“无油之 瓦,渗水而有土气”[13] (P66),于是,在追求茶汤滋味 纯正、茶具专用且外携便利的诉求下,一种专门 用于煮茶或温热茶汤的瓷质茶铛便脱颖而出,应 运而生了。
圜底近平,矮圈足,内壁施白釉,外壁及圈足外 轮施黑釉,唇部一周及圈足不施釉。口径 16. 5、 底径 10、高 5. 8 厘米( 图三,原发掘报告图五二, 11; 图版一一六,3) 。
图一
标本 T2H2: 57,灰白瓷胎,敛口,圆唇,弧腹 斜 收 成 小 平 底 。内 壁 施 白 釉 ,外 壁 施 酱 黑 色 釉 , 局部釉层较薄、色淡。唇部一周露胎。口径4. 4、 最大腹径5、底径1. 3、高2. 6厘米( 图二,原发掘 报告图七五,1 ; 图版一一六,2) 。
如 1985 年在西安临潼区发现建于唐开元 二十九年( 741) 庆山寺塔基地宫中就曾出土过 2 件外黑内白的瓷钵 [2] ( 图十、图一一) ,其形制与 唐长安醴泉坊窑标本 T2H1: 9 几乎完全相同。
图七
标本 T1H1B: 21,形制同上。复原口径 10. 5、 底径 5. 6、高 3. 9 厘米 ( 图八,原发掘报告图五 二,12; 图版一一七,2) 。
57
农业考古 2013·2
让我们感兴趣的是,韦美美墓出土的瓷铛 在形制上,与上述外黑内白的钵、碗、杯等器物 特征的聚类程度十分接近,加之绝对年代和出 土地域的时空高度契合,无疑应属同一类特定 组合或特定用途的产品。
唐长安醴泉坊三彩窑址还发现有黑瓷执壶 ( 注瓶) 残片 ( 图一四) ,这种以黑釉瓷为特征的 执壶 ( 注瓶) ,是唐代同类制品中已知年代最早 的标本,换言之,这种造型的执壶 ( 注瓶) 其外观 在此时此地开始施以黑色釉,显然是与外黑内 白瓷的出现具有同步配套的并存关系,也就是 说与外黑内白的钵、碗、杯等器物是同时一起突 然出现的,它们之间应该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标本 T2H1: 9,白瓷胎,敛口,圆唇,深弧腹 斜 收 成 小 平 底 。内 壁 施 白 釉 ,外 壁 及 底 施 黑 釉 , 釉 层 较 厚 。唇 部 一 周 露 白 胎 ,或 即 所 谓“白 覆 轮”。口径8. 8、最大腹径9. 6、底径2. 4、高5厘米 ( 图一,原发掘报告图五二,10; 图版一一六,1) 。
图三
标本 T3H1: 27,胎体白中泛青。侈口,尖圆 唇,浅腹,弧腹,底近平,矮圈足,内壁施白釉,釉 色白中泛青,釉泡密集,外壁及圈足外轮施黑 釉,釉色不纯,略呈茶叶末色,唇部一周及圈足 底部露白胎。口径 11. 1、底径 5、高 3. 2 厘米( 图 四,原发掘报告图八五,6; 彩版一一六,4) 。
实际寺遗址中 [6 ] ( P42 - 62 ) ,也发现有少量唐代外黑 内白瓷钵、碗、杯的残片,与醴泉坊窑同类出土 残片相同。
但这些长安地区特有的零星发现,虽然同 时涉及寺院和贵族士大夫阶层,但在缺少背景 资料和有效关联媒介的情况下,未能引起学界 的重视。
众所周知,外黑内白瓷的少量残片最初见 于山西的浑源窑 [7 ] ( P206 ) ,但其器底不是圈足,而 是玉壁形底,胎釉特征也与长安醴泉坊窑有相 当的差异,制作较为粗糙,烧制年代明显晚于长 安醴泉坊窑,应属中晚唐时期的地域产品。
我们从上述已知的外黑内白瓷的特点出 发,从大量考古材料中,又筛查出一件外黑内白 的瓷铛( cheng) ,恰出自开元盛世的京城地区,为 唐长安地位显赫的韦氏家族成员韦美美墓中出 土 [8 ] ( (P48 ) 图一五) 。该瓷铛标本编号 M29: 13,为 三足器,外施黑褐色釉,内施白釉,唇部露白 胎。器物上部为盂形,形制与去掉圈足的外黑内 白浅腹碗相同,外侈的口沿部有一龟首形小把 手( 短柄) ,腹与底的弯折处付三个小蹄足。口径 10、通高 5 厘米。从韦美美墓出土的墓志中得 知,韦美美葬于开元二十一年 ( 732) 。该墓中出 土的瓷铛,应该是目前考古发现有确切纪年的 最早的瓷铛,其基本形制特征与唐长安地区已 知的外黑内白瓷相同。
图十五
根据文献及出土资料,铛,作为一种具有单 柄、三足特征的器物,始于汉晋以来的所谓“铜 矯斗”[9 ] ( P376 ) 。盛唐时期开始出现在茶诗中,其间 屡有关于用茶铛来煮茶的文字记载,与此相关 的研究文献颇多 [10],此不赘。另据《旧唐书》记 载: 盛唐诗人王维“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 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 药臼、经案、绳床而已”[11 ]。这里,时间、地点与 生活内容大可令人玩味,其中,茶铛作为当时茶 器具中功能指向明确的专用饮茶器具,成为描 述王维雅趣生活的重要标识性符号之一。目前 考古发现的王维所处时代及其所在的京城长安 的专用茶铛,能够与文献互证的,以韦美美墓出 土的这件外黑内白瓷铛最具参考意义。西安何 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曾出土一件素面短柄三足 银铛 ( 图一六) ,据考订,似乎仅与道教外丹黄白 法的丹药操作有关[12 ] ( P164 ) ,而与茶具无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