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2《看云识天气》教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课前请大家欣赏P124页黑板上的几条民间谚语,猜猜这些谚语是说什么意思?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

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

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云鱼鳞状,不下雨也会刮风的。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一句农谚,早上出现了高塔一样的云,下午就会下大雨。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

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

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

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完成练习三2析:以上民间谚语都跟云与天气有关,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这就是我们将要学的第22课:看云识天气。

作者:朱泳燚 yì(出示课题)。

二、教学目的:
1.学会运用表格简化内容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重点,涉及练习一)
2.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说明事物时运用比喻手法的作用及注意点。

(重点,涉及练习二)。

理解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条件。

(难点)
3、掌握二种寻找文段中心句的方法及作用(难点):(1)全文的中心句的找法:文中第一次明确阐述题目之意,即点题的句子。

例:本文题目是“看云识天气”是一个观点,原文中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就阐述了题目之意,看云可以识天气,点题。

所以它就是全文的中心句。

(2)几个段的中心句的找法:先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再找对其具体的概述的句子。

例:3-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2自然段。

先要弄清3自然段睛天的云,4-5阴天的云。

再找概述其内容的句子,就是第二自然段的“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睛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这句话实际上是3-5自然段的“纲”——中心句。

找中心句的作用:理清结构层次
4、学会搜集一些资料,加深对看云知识和天气知识的了解。

(涉及练习三)
三、字词扫描
1.鱼鳞yú lín:鱼身上的鳞片。

2.峰峦fēngluán:连绵的山峰。

3.点缀diǎnzhuì:∶衬托;装饰。

4.阴森yīn sēn: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

本课指天气阴沉,气氛可怕。

5.预兆yùzhào: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

6.轻盈qīngyíng∶本文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7.绫纱língshā:泛指稀而薄的织品。

本课比喻云彩稀薄。

8.朦胧mãng lóng不清:模糊不清。

9.凸起tū qǐ:突出;高起。

10.顷刻 qǐngkâ: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11. 冰雹 bīngbáo:空中降下的冰块,多在晚春和夏季伴同雷阵雨出现。

12.圆弧 yuán hú∶是圆一部分的形状。

13. 谚语 yànyǔ:民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

14.严严实实 yánshi:不透水或气的;不松或不漏失的;结构坚固和牢固的;不留空隙或出口的。

15.丝丝缕缕lǚ:一丝丝,一条条。

缕,量词,用于细的东西。

补:
16.匀称yúnchen:均匀相称。

17.崩塌bēngtā:崩裂倒塌。

18.弥漫mímàn:布满;到处充斥着。

19.一霎间yīshàjiān:一会儿。

很短暂的一段时间。

20.姿态万千zītàiwànqiān:万千,形容事物所显现的方面多。

姿态,形容数量多。

容貌神态.物体呈现的样子.风格;气度.。

21.变化无常biànhuà-wúcháng:变化很多,无法掌握。

22.千姿百态:形容各种各样的姿势。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板书),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它告诉我们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天气的变化自有他的征兆。

即看云可以识天气。

请同学们标注7个自然段,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全文的中心句(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完成书间笔记);3-5自然段的中心句(第2自然段,完成书间笔记);第6自然段的中
心句。

(第6自然段首句);最后一段标志从三个方面来总结全文的关健词(意义、学会、限度,书间划出)。

2、从上述分析中老师教给大家两种找文段中心句的方法,这个笔记大家记在课题的最上面。

掌握二种寻找文段中心句的方法:(1)全文的中心句的找法:文中第一次明确阐述题目之意,即点题的句子。

例:本文题目是“看云识天气”是一个观点,原文中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就阐述了题目之意,看云可以识天气,点题。

所以它就是全文的中心句。

(2)几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的找法:先概括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找对其具体的概述的句子。

例:3-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2自然段。

先要弄清3自然段睛天的云,4-5阴天的云。

再找概述其内容的句子,就是第二自然段的“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睛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这句话实际上是3-5自然段的“纲”——中心句。

3、那么,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找中心句有什么作用呢?找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就是文章的结构层次。

现在给大家三分时间,借助刚才我们找出来的中心句给文章分段层并归纳段层意。

析:见书相应笔记。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一层(第2-5段):根据天空中云的形态、位置、薄厚来推测天气的情况。

第二层(第6段)根据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7段):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三个方面总结全文,使文章逻辑完整而严密。

板书:找中心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记课题上。

4、从上面的分段层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结构层次是非常清晰的,这点不仅反应在全文上,而且在每个自然段上也有体现。

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是概述。

结构、语言上都很有特点。

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自段,其他同学可就这个自然段结构及语言上特点进行思考。

析:这个自然段是概述。

结构语言都很有特点。

结构总分总(完成书间笔记);语言比喻,对比修辞(完成书间笔记)。

第二课时
五、细品课文·怎样看云识天气
1、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如何看云识天气。

大家先看到练习一,在练习中标注符号。

再在3-6自然段划出。

附表:晴天云简表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的光彩简表
师小结:通过练习一的训练,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上有所启示:当一篇文章种类比较多,
比较复杂时,可以运用表格简化内容,这样可以更清楚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六、细品语言·生动性(比喻)·准确性(分寸)
1、还记得老师在前面讲到的这篇课文的体载吗?科普说明文。

即介绍科知识的文章。

科学知识通常是抽象的,所写事物往往难以描摹,这时候要想让读者容易读懂,就需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多用比喻的手法。

这点我们前面在以第一自然段为例讲这篇文章结构上层次很清楚的特点时,顺带提到过语言上的特点多用比喻对不对?请大家大声把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比喻句及其作用读出来。

小结:语言特点:灵活地运用比喻。

其作用可以把难以描摹的事物介绍的清楚易懂,写得生动形象,活泼而有趣。

(记练二)课后将文中的比喻摘抄下来加以体会,这就作为今天的语文作业,换本课串词成段作业。

注意:①、作者不是为比喻而比喻,而是通过比喻来帮助读者更容易地了解所要说明的对象。

②、在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时要格外注意贴切准确,不能为了追求生动、形象牺牲科学事实。

这就涉及到说明文语言的最大特点了。

2、在说明文中,语言的运用讲究准确性,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条件,所以说明文在用词上往往需要把握分寸。

否则就会出现不准确的误差。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大家看到第二自然“往往”“常常”,用方框把这两个词圈出来。

这两个词能否去掉?
析:不能去掉。

“往往”“常常”指一般的情况,但又不是绝无例外,说明得恰如其分,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笔记在P120上面)
象这样的词语在文中还有:1节有时;3节有时、一般……
七、小结
综述全文,文章采用的是生动说明,通过大量的比喻、拟人、引用谚语及动态、静态的描摹,在准确的基础上把事物说明得生动、形象,使相关的知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质疑补缺:
同学们对本课的学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或有什么疑问也可提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