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第一,物流系统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地域跨度和时问跨度的“大跨度”系统,也是一个由人和作为劳动手段的设备、工具所组成的“人一机系统”。

第二,物流系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流系统包括体制、制度和政策法规等内容,因此,可以将广义的物流系统称为物流体系。

第三,物流系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相互动态联系的子系统,如包装系统、装卸系统、运输系统、储存系统、流通加工系统、回收复用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

第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设各在物流领域的不断应用,物流系统也从要素简单组合迅速向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演变。

第五,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随着广州到石家庄物流系统内外环境的变化,物流系统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甚至重新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重点

系统一般具有4个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目的性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复杂、动态性系统 3)物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现象 4)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而发挥作用 5)物流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物流系统的构成 1)物流要素 物流要素是指人、财、物、设备、任务和信息这6个内部要素以及制度、法律、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等外部支撑要素。 物流系统包括了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两大部分。 (1)作业子系统:是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职能系统。 (2)信息子系统: 2)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以物流系统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将物流系统划分为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 (1)社会物流系统:是指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系统。社会物流系统又称为大物流系统,包括石油、天然气、粮食的储运系统,以及港口的储运系统、军训物质的调运系统等。 (2)企业物流系统:包括3种不同的企业物流系统 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组成。 ②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相比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简单,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配送中心或物流中心。 ③物流企业物流系统:也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基本上由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系统等组成。 1)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物流系统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流,它具有流的5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物流系统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组织功能、延伸功能3方面内容。 1)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满足物的位移及其服务的需要,是物流系统一切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2)物流系统的组织功能 是一般物流系统都具有的功能,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功能,这也是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和组织管理环节。 3)物流系统的延伸功能 就是系统的增值服务部分。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 (1)增加便利性的服务 (2)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 (3)降低成本的服务 (4)拓展空间的服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1章物流系统 1.简述“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全过程。通过这个全过程使这些材料和产品的流动和存储达到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 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有时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 2.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资、运输设施设备、装卸搬运机 械、包装设备、仓储设施、人员和信息系统等。 3.简述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7个流动要素) 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 4.简述物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运输——通过载体发挥作用,实现流体的空间位移并在满足服务目标的情况下降低运输费用。 储存——起缓冲、调节、平衡供需矛盾的作用,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是物品产生时间上的效益。 包装——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便于销售和物流作业。 装卸搬运——衔接运输和储存环节 流通加工——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 物流信息处理—— 5.物流系统有哪些类型? 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系统:全社会的物流整体,伴随商业活动发生,与物流过程 和所有权的更迭相关 行业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 商业企业物流系统 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生产企业物流——供应物流系统 生产物流系统 销售物流系统(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顾客服务) 回收物流系统 废弃物流系统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系统 国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物流系统:为达到物流目的按照计划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2.线路要素:指运输路线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 3.物流系统推进方法:将物流从一种“混乱”的状态转变到有秩序的系统化状态的方法。 4.仿真技术:在系统设计和控制过程中,对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抓住系统对象的 系统数量特征,建立系统模型。 5.作业系统: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突显各项作业功能效率化的统一体。 6.信息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处理, 使库存管理,订货等作业活动效率化的信息网络整体。 7.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物流系统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顺序。 8.物流系统的治理机构: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控制的机制和方法。 9.物流要素集成:将分散的、各自为政的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以发挥单个 要素不可能发挥的功能。 10.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不断融合形成与众不同的能力,这能 为企业带来相对与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称为核心竞争力。 11.区域物流规划: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的自 然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和速度,物流企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的规划,并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 12.长期趋势:长时间内呈现渐增/减的趋向。 13.季节变动:以1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动。 14.循环变动:以固定周期(如月,周)为单位的变动趋势。 15.优缺点列举法:将每个方案的配置图,物流路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关优缺点分 别列举相互比较的方法。 16.运输:通过一定的运输手段实现人和货物在一定空间的位移过程。 17.班轮运输: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费 率收取运费的一种经营方式。 18.租船运输:没有预定的船期表、航线、港口,船舶按租船人和船东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 规定的条款行事的一种运输经营方式。 19.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0.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把物流活动和物流信息结合或有机的系统,用各种方法选择、 收集、输入物流计划、业务、统计的各种有关数据,经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信息处理,并根据物流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采用特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对经营管理工作有用信息的一种系统。 21.物流信息系统:以系统性为原则,以人为主导,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和其他相关设 备为基础,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物流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物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2.物流战略:物流企业在预测和把握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有关物流企业发展方向和经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 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以完成物流活动为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物流系统设计(Logistics System Design)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物流运作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3、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 4、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经过停顿的地方,是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 5、专家选择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直观地对选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选择的一种选址方法。专家选址法中最常用的有因素评分法和德尔菲法。 6、解析法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问题的特征、外部条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求解以获得最佳布局方案。 7、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数据包括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数据还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8、信息是能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如:图像、声音、文件、语言等,是事物内容、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反映。即指数据处理后而形成的对人们有意义的、看得懂的、有用处的某种形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方法? 答:(1)数学规划法(运筹学) 它是一种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寻求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其具体理论与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和库存论等。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和库存论等是解决物流系统中物料储存的时间与数量的。 (2)统筹法(网络分析法) 运用网络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系统的各个环节。它用网络图来描述活动流程的线路,把事件作为结点。在保证关键线路的前提下,安排其他活动,调整相互关系,以保证按期完成整个计划。 (3)系统优化法 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出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解。物流系统包括许多参数,这些参数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系统优化研究,在不可控参数变化时,根据系统的目标如何,来确定可控参数的值,使系统达到最优状态。 (4)系统仿真法 系统仿真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仿真(Simulation)就是通过建立实际系统模型并利用所见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 2.简述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答:(1)整体性原则: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

物流系统概念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物流系统概念 1.1 物流的重要性 1.2 物流系统概论 1.3 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1.4 物流系统的工作过程 第二章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本知识 2.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重要性 2.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 2.3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和构成 2.4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土建及相关工程设施 2.5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设计程序 2.6 堆垛机作业循环时间 2.7 堆垛机基准出入库 2.8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空间布置 2.9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参数选择 第三章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规划设计 3.1 物流和自动化立体仓库 3.2 建立自动化仓库的关键 3.3 托盘及装载单元 3.4 在库管理 3.5 ABC分析 3.6 装卸合理化 3.7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尺寸 3.8 基本要求 3.9 自动化立体仓库规划步骤 第四章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设计 4.1 概述 4.2 系统设计 4.3 自动化立体仓库各部分的名称及其技术参数第五章构造设计 5.1 建筑构造 5.2 载荷 5.3 结构分析法 5.4 抗震设计法 5.5 动态结构分析方法 5.6 货架构件设计 5.7 仓库货场的柱间距设计 5.8 地面载重和地面磨损 第六章堆垛机的设计 6.1 概要 6.2 堆垛机的开动率 6.3 堆垛机结构计算

6.4 货叉和电动机功率计算 6.5 安全装置的设计 6.6 堆垛机的动作和运转方法 6.7 堆垛机动态分析 第七章货架设计 7.1 货架的形式与材料 7.2 货架的地面强度的计算实例 7.3 力学计算案例 第八章电气控制设计 8.1 控制技术的发展 8.2 程序控制 8.3 控制方式 8.4 堆垛机的控制技术 8.5 信息传递方法 8.6 移载小车的控制方式 8.7 专家系统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8.8 条形码在出入库管理中的应用 8.9 进发货的条形码实时管理系统 第九章计算机的设计 9.1 信息化社会发展 9.2 计算机应用 9.3 计算机构成和特点 9.4 计算机在线工作 9.5 信息处理系统 9.6 计算机系统构成 9.7 上级计算机和控制计算机的作用 9.8 计算机的堆垛机作业指令传递方法 9.9 计算机系统作用 9.10 微型计算机信息系统 第十章主计算机和堆垛机的通信 10.1 硬件说明 10.2 通信顺序 10.3 指令数据的安排 第十一章设计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调查表11.1 存储物品特性 11.2 存储单位尺寸 11.3 仓库作业效率需求 11.4 仓库规模 11.5 物流作业的模式 11.6 控制方式需求 11.7 周边设备需求 11.8 整体自动仓库基本设计规划 第十二章托盘式自动化仓库的操作设计例12.1 总体设计

物流系统

第三章物流系统 【学习目的】 熟练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要素;了解物流系统的模式和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会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物流问题;适当了解系统的建模方法,会综合地进行物流系统的评价。能够结合实际对本章所列举物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方式和建模;本章的教学重点可放在搞清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上。 第一节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与物流系统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两个以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的、能完成某一功能的单元之间的有机结合,它是一个综合体,用数学函数式可表示为: S=f(A1,A2,A3,…,A n…) 式中S ——系统; A n(n≥2)——单元元素。 每一个单元也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系统与系统的关系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一个子系统也可以继续分成更小的系统。在现实中,一个机组、一个工厂、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目、一辆汽车、一套制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由定义可知,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下列条件: (1)系统是元素的多元函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2.系统的三要素 系统是相对外部环境而言的,并且与外部环境的界限往往是模糊过渡的,所以严格地说系统是一个模糊集合。

52物流管理基础教案 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三要素组成。 首先,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称为“输入”;系统以自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将“输入”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转化和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产成品;最后,将经过处理后的内容向外部输出供外部环境使用,从而完成“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功能要素。如生产系统就是先向工厂输入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得到一定产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3.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要素构成的各个基本环节所组成的,在这里输送、储存、搬运、装卸、包装、物流情报等是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输入”过程;系统对这些输入的内容进行处理转化,而后将其送至客户手中,变成全系统的输出,即物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单一的运输或单一的包装等不能称为物流,只有基本的功能要素组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物流和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输入的是输送、储存、搬运、装卸、包装、物流情报、流通加工等环节所消耗的劳务、设备、材料等资源,经过处理转化,变成全系统的输出,即物流服务。整体优化的目的就是要使输入最少,即物流成本最低,消耗的资源最少,而作为输出的物流服务效果最佳。 4.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 (1)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地进行配送。 (2)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在库率高。 (3)在运送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 (4)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 (5)具有能很好地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 (6)装卸搬运功能满足运送和保管的要求。 (7)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 (8)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 二、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与增值服务功能 (一)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 1.运输 运输又可以细分为运输与配送。 运输的主要业务包括集货、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选择,路线和行程规划,车辆调度,商品组配、送达,分拣、拣选、配送方式等。运输的一般

物流系统概述

第三章物流系统概述 §3.1 现代物流及其发展概述 1.物流的概念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作的概括:)所谓物流,即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小的成本,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到消费地,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产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此定义将物流的对象从实物扩展到相关的信息,将物流活动从搬运、装卸、运输等过程扩展到包括对物流系统的设计、实施、控制在内的一系列过程。 物流的动脉——运输 物流的中心——保管、配送 物流的接口——装卸搬运 物流的起点——包装 物流的中枢神经——物流信息 物流的价值新途径——流通加工 ? 1.克服供需之间物资的空间距离,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 ? 2.克服供需之间物资的时间距离,创造物资的时间效用; ? 3.克服供需之间物资形态性质的距离,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 §3.1 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 1.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在保障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物流系统要素 (1)物流系统要素分析 1)内部要素:分为功能要素和控制要素。 2)边界要素:包括输入要素和输出要素。 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十分复杂,包括:市场、技术、资源、制度、法律、政策、文化、自然等诸多环境要素 (2)物流系统要素综合 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 构成物流服务的各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 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的必要性。 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物流系统化的实现方式。 3.物流系统的特点(征):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可分的系统:运输系统、仓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 3)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空间上的跨度、时间上的跨度 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物质资源多样性、人员队伍庞大而复杂自组织、混沌、复杂大系统 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 物流系统实例:武汉神龙汽车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和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 ?系统组成包括: 生产装备部、产品工程部、制造工程部、质量管理部、采购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组织系统部、人事部、公共关系部。 ?主要分厂地点: 武汉、襄樊、法国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资料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第三章: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 第四章第三方物流 第五章物流技术及其装备 第六章供应链管理 第七章国际物流 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 1.物流科学概念: 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2.物流与流通 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 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3.商物分离的概念: 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 4.物流与生产 1.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2.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物流分类 1.按照作用分类 a. 供应物流 b. 生产物流 c. 销售物流 d. 回收物流 e. 废弃物物流 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a. 地区物流 b. 国内物流 c. 国际物流 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a.??? 社会物流 b. 行业物流 c. 企业物流 6.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1 管理层 2 控制层 3作业层 企业物流的意义: 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课程

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课程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备四个基本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1.1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转换过程(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输出)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等环节构成的 系统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等,称为?°输入?±。然后,系统应用自己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对输入的元素进行转化处理,形成有用产品,再?°输出?±到外部环境供其使用 1.1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二、物流系统 它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 1.1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其目的与作用是将货物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数量、以最合适的费用、准确无误的送达到目的地,完成物品的使用价值的物理性转移,最终实现物品的社会价值。 1.2物流系统分析 一、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不是一门新的学科,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和运筹学同时出现。不过直到1950年左右,根据有关学者的建议,由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出面组织了各方面的科学家为美国空军研究“洲际战争”,目的是向空军提出有关设备和技术的建议,当时称之为“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计划。

因为道格拉斯这个组织可以影响美国空军的计划和军事订货,为防止外界不应有的猜测和保护自身的名誉,1948年5月,执行这项“研究与开发”计划的部门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独立出来,正式成立兰德公司(RAND Company)“兰德”是“研究与开发”的缩写。 1.2物流系统分析 长期以来,兰德公司发展并总结了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他们称之为“系统分析”也叫兰德型的系统分析,它致力于提供重大的研究与发展计划和相应的科学依据,提供实现目标的各种方案并给出评价,供有关决策人进行决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来,系统分析逐步成为一项很热门的方法和技术,其应用范围也由早期的武器系统扩展到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和企业界的政策和决策的制订与分析。 2.1物流系统分析 所谓系统分析,就是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和确定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与效益等问题,抓住系统中需要决策的若干关键问题,根据其性质和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掌握可靠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提出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整理出完整、正确、可行的综合资料,从而为决策提供充分依据。系统分析实际上是综合运用科学方法、技术以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和观点。 1.2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 System Analysis,简称LSA)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1.2物流系统分析 二、系统分析的目的 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的目的可以用下图表示。 十物流系统模型建立

物流系统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物流系统的含义 物流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流系统,是由诸多物流要素、不同物流环节构成的.因此,运用系统学原理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就能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系统功效,逐步实现物流过程的合理化。 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物流基本功能要素有机地组合、联结在一起,便构成了物流系统的总功能。 物流系统的基础要素主要有: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等。 人是物流系统中能动的主体,决定着物流系统或子系统的形成、运行、控制与发展,使物流系统成为由物流固定设施、移动设施、通讯方式、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等要素构成、实现既定的物流系统目标的多层次人工经济系统。 物流系统具有一般人工系统的基本特征,如整体性、集合性、目标性、相关性、界限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等. 二、物流系统的分类: 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流系统进行分类. (一) 物流发生的位置 按物流发生的位置,物流系统可划分为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和企业外部物流系统。 1.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例如,制造企业所需原材料、能源、配套协作件的购进、储存、加工直至形成半成品、成品最终进入成品库的物料、产品流动的全过程. 2。企业外部物流系统。例如,对于制造企业,物料、协作件从供应商所在地到本制造企业仓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从成品库到各级经销商,最后送达最终用户的物流过程,都属于企业的外部物流系统。 (二)物流运行的性质 根据物流运行的性质,物流系统可以划分为供应物流系统、生产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和废弃物流系统。 1。供应物流系统.指从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机械设备、外协件、工具等从供应商处的订货、购买开始,通过运输等中间环节,直到收货人收货入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供应物流系统通过采购行为使物资从供货单位转移到用户单位,一般是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所需要的物资供应活动.

物流信息系统概念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物流信息系统(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指由人员、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物流管理者执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信息的交互系统,它与物流作业系统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所谓物流信息系统,实际上是物流管理软件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小到一个具体的物流管理软件,大到利用覆盖全球的互联网将所有相关的合作伙伴、供应链成员连接在一起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的系统,都叫做物流信息系统。 对一个企业而言,物流信息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其中的子系统,即使对一个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也是如此。例如,一个企业的ERP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物流系统包括运输系统、储存保管系统、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其中物流信息系统是高层次的活动,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涉及运作体制、标准化、电子化及自动化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的关系型数据库、条形码技术、EDI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物流活动中的人工、重复劳动及

错误发生率减少,效率增加,信息流转加速,使物流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按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分类可分为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高层支持系统、企业间信息系统。 按管理决策的层次分类可分为物流作业管理系统、物流协调控制系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 按系统的应用对象分类可分为面向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零售商、中间商、供应商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PLMIS)、面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 按系统采用的技术分类可分为单机系统、内部网络系统、与合作伙伴及客户互联的系统。

物流系统的认识概述

第1节物流系统的认识 一、物流系统的定义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源于古希腊语“System”,有“共同”和“给予位置”的含义。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项打算、一个项目、一套治理制度等,都能够看成一个系统。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不和相互作用的单元之间有机结合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2、物流系统的概念 由两个以上相互区不又相互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完成物品的实体流淌,并使客户中意的有机结合体。或者: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刻和空间里,由所需移动的物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图2-1所示:联想电脑物流系统。

图2-1:联想电脑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并与环境相依存。物流系统的差不多模式如图2—2所示。 图2-2物流系统模式图示 3、物流系统模式的描述 (1)输入 物料 设备 能源 资金 信息 任务目标 订单处理 采购 运输 仓储 包装 装卸搬运 客户服务 配送 流通加工 信息处理 物流方案设计 物流服务场所效用 时刻效用 信息 成本费用 系统输 入 输 出 环

物流系统的输入要紧是指物流相关信息、物料、物流设备、物流从业人员、能源等输入。 (2)处理/转化 物流系统的处理/转化是指物流本身的转化过程,具体内容是物流系统的构建、订单处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与其他物流治理活动。 (3)输出 物流系统的输出是指物流系统通过各种处理或转化后提供 的物流服务,具体内容是产品位置与场所的位移、时刻效用、物流服务、能源与信息。 (4)限制/制约 物流系统的限制/制约是指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具体内容是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阻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运输的能力、政策的变化等。 (5)反馈 物流系统在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按原打算实现,需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即使按原打算实现,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对工作做出评

物流运输系统概念

物流运输系统概念 一、运输服务 1. 定义:运输服务是物流运输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货物从起始地安全、准确地运送到目的地。 2. 主要活动:运输服务包括装载、运输、卸载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调度和风险管理活动。 3. 重要性:运输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性能。 二、仓储管理 1. 定义:仓储管理是物流运输系统中的一部分,负责货物的存储、管理和保护。 2. 主要活动:仓储管理包括货物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库存控制和订单处理活动。 3. 重要性:仓储管理对于保证货物的安全、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三、包装与装卸

1. 定义:包装与装卸是物流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负责货物的包装、标识和装卸作业。 2. 主要活动:包装与装卸包括货物包装、装载和卸载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劳动力和设备管理活动。 3. 重要性:包装与装卸对于保护货物、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装卸作业具有重要作用。 四、信息管理 1. 定义:信息管理是物流运输系统的关键要素之一,负责货物的追踪、信息共享和数据处理。 2. 主要活动:信息管理包括货物追踪、订单处理、运输计划、风险管理等主要活动,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活动。 3. 重要性:信息管理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和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五、搬运设备 1. 定义:搬运设备是物流运输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负责货物的移动和装载。 2. 主要类型:搬运设备包括叉车、拖车、吊车等主要类型,以及其他特种设备。

3. 重要性:搬运设备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装卸作业的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六、物流网络 1. 定义:物流网络是物流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代表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连线代表运输线路和服务。 2. 主要构成:物流网络包括运输线路、运输节点和物流中心等主要构成部分。 3. 重要性:物流网络对于优化物流流程和提高配送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规划物流网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 七、物流方案设计 1. 定义:物流方案设计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各种资源和技术条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的过程。 2. 主要内容:物流方案设计包括运输方案、仓储方案、包装方案、配送方案等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信息管理和风险管理方案。 3. 重要性:物流方案设计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八、物流优化 1. 定义:物流优化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客户需求,对物流流程

物流系统的基础知识

物流系统什么是系统 让我们在考虑物流系统化问题之前,首先谈谈什么是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为达成某种共同的目的、若干构成要素相互有机地结合成的复合体”.它具以下特点: 1各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目的. 2在系统中通常有多种要素存在. 3各要素之间,互相关联. 作者认为系统是“为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把人力、物力、金钱、信息等资源作为指令输入Input使它产生某种结果output的功能. 因此,物流系统可以认为是“有效达成物流目的的机制”. 作者认为物流的目的是“追求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机制.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 物流系统的目的在于以Speed速度、Safety可靠、Low低费用的3S1L 原则,即以最少的费用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 物流系统化的目的 1按交货期将所订货物适时而准确地交给用户. 2尽可能地减少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 3适当配置物流据点,提高配送效率,维持适当的库存量.

4提高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效率,实现省力化、合理化. 5保证订货、出货、配送的信息畅通无阻. 6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密西根大学的斯麦基教授倡导的物流系统的目的. Right Quality优良的质量Right Quantity合适的数量,Right Time 适当的时间,Right Place恰当的场所,Right Impression良好的印象Right Price 适宜的价格,Right Commodity适宜的商品. 物流系统的组成 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系统的信息流动系统,即“物流信息系统”两个分系统组成. 1物流作业系统.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种种先进技能和技术,并使生产据点、物流据点、输配送路线、运输手段等网络化,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 2物流信息系统.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效益背反”问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存在“效益背反”Trad off,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物流系统名词解释

物流系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物流系统:为达到物流目的按照计划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2.线路要素:指运输路线中涉及到的相关要素。 3.物流系统推进方法:将物流从一种“混乱”的状态转变到有秩序的系统化状态的方法。 4.仿真技术:在系统设计和控制过程中,对真实情况进行有效的研究,并抓住系统对象的 系统数量特征,建立系统模型。 5.作业系统: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突显各项作业功能效率化的统一体。 6.信息系统: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处理, 使库存管理,订货等作业活动效率化的信息网络整体。 7.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物流系统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排列顺序。 8.物流系统的治理机构:物流系统资源配置的管理、控制的机制和方法。 9.物流要素集成:将分散的、各自为政的要素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以发挥单个 要素不可能发挥的功能。 10.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不断融合形成与众不同的能力,这能 为企业带来相对与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称为核心竞争力。 11.区域物流规划: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区域的自 然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规模和速度,物

流企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等方面进行的规划,并对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 12.长期趋势:长时间内呈现渐增/减的趋向。 13.季节变动:以1年为周期的循环变动。 14.循环变动:以固定周期(如月,周)为单位的变动趋势。 15.优缺点列举法:将每个方案的配置图,物流路线,搬运距离,扩充弹性等相关优缺点分 别列举相互比较的方法。 16.运输:通过一定的运输手段实现人和货物在一定空间的位移过程。 17.班轮运输: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事先公布的船期表航行,并按事先公布的费 率收取运费的一种经营方式。 18.租船运输:没有预定的船期表、航线、港口,船舶按租船人和船东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 规定的条款行事的一种运输经营方式。 19.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0.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把物流活动和物流信息结合或有机的系统,用各种方法选择、 收集、输入物流计划、业务、统计的各种有关数据,经过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信息处理,并根据物流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采用特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输出对经营管理工作有用信息的一种系统。 21.物流信息系统:以系统性为原则,以人为主导,以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和其他相关设 备为基础,进行物流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物流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物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2.物流战略:物流企业在预测和把握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有

物流系统规划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与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与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战略: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3、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企业提出物流的目标、任务、方向与未来的服务工作,并制定出用以实现企业自身分阶段目标与总目标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4、物流战略控制:指企业物流战略管理者与一些参与物流战略实施的管理者,依据战略计划的目标与行动方案,对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的活动。 5、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活动与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与时间的经济效应。 6、物流节点:所谓物流节点,又称物流据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节点处,是具有一定规模与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7、物流运输系统:也称为物流运输体系,它是由运输对象、运

输参与者与运输手段所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动态系统。 8、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与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 9、搬运活性指数: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料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用α表示,活性指数分0—4共5各等级。 10、搬运活性:物料与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作业的难易程度。 11、概念模型:就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真实世界及其活动进行 的概念抽象与描述,是运用语言、符号与框图等形式,对所研究的问题抽象出的概念进行有机的组合。 12、设施布置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生产纲领,在 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与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运等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与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与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论述题 一、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领域:P53 1)客户服务目标 企业提供的客户服务水平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要大。物流战略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适当的客户服务水平。

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考点详解

第一章物流系统及其规划设计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特征和模式 1.识记: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假设干组成局部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领会:系统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黑色系统、白色系统和灰色系统;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物流系统分类:1〕按物流功能不同分:运输物流子系统、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2〕按物流活动的围和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系统、供给物流系统、销售物流系统、回收物流系统、废弃物流系统。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 系统的一般模式: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局部、输出局部、转换局部和系统运行中的信息反响环节构成的。物流系统的模式;p8 3.简单应用:系统的根本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适应性。 物流系统的特点: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要素及集成 1.识记: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等进展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行,从而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到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 2.领会:物流系统的网络要素:点和线。 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组织及管理;标准化。 物质根底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 功能要素:运输、配送、储存、装卸、包装、加工、信息。 物流要素集成的角色:物流要素集成者和物流要素被集成者。 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要素一体化、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市场化。 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要素p8-11 物流要素集成动机:1〕传统储运业向现代化物流业转化的需要;2〕物流要素的复杂性决定物流要素集成的动机;3〕提高物流要素运作效率的需要;4〕生产、销售和消费开展对现代物流的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