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起因

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起因

*导读: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

起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精神心理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病人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如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妇女被德国法西斯军队侮辱,以后每逢路过正在放映战争电影片的电影院时,听到传来的枪炮声,即发生抽搐发作。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

2.易感素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精神

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为:①表演性人格特征:该病患者中约有20%具有典型的表演性人格,表现如下:鲜明的

情感性情绪波动大,过分感情用事,表情夸张,言语行为幼稚、戏剧化,情绪控制差,情感肤浅。②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

③自我中心性:不断地追求刺激,以寻求周围人的注意。④高度的暗示性: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也容易自我暗示。⑤丰富的幻想性: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总是有意无意地扮演幻想中的角色,可有幻想性谎言。⑥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当具有易感素质者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方容易产生癔症。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3.器质性因素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32%的患者曾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病史。

4.遗传因素本病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研究发现该病部分患者有遗传素质,Ljunberg(1957)的家系调查发现:癔症先证者的父亲、兄弟、儿子发生癔症者分别为1.7%、2.7%和4.6%;母亲、姊妹、女儿的患病率分别为7.3%,6.0%,6.9%。总起来说,男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

6.4%,国外资料也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

7.3%,女性一级亲属中发生率可达20%。我国福建地区报道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均高于正常人群。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但Slater(1961)研究的24对双生

子,单卵双生子和双卵双生各12对,其中23对每1对至少有1人诊断为癔症,另1对中有1人诊断为癔症性人格;不论单卵或

双卵双生竟无1对同患癔症者,与Ljunberg的结果适成鲜明对比,Arkonac和Guze(1963)对25例女性癔症患者的家系研究发现,其一级亲属有5例癔症患者,全为女性;占全部一级亲属9%,占女性一级亲属15%;而作者估计癔症在普通人口的女性中患病

率仅为1%~2%。此外还发现癔症先证者的男性一级亲属反社会

型人格障碍和酒中毒的病例增多。遗传学研究结果比较一致的是Briquet综合征。Cloninger等(1986)报告,这类先证者的一级

亲属中Briquet综合征的患病率为7.7%,而正常对照组则为2.5%。Torgersen(1986)报告一组躯体形式障碍的双生子研究,单卵双

生子的同病率为29%,而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同时还发现患者同胞中广泛性焦虑障碍患病率增高。Cloninger等(1975)认为这是一种多因素遗传模式,在女性表现为Briquet综合征,而在男性则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5.社会文化素质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对本病

的发生与发作形式及症状表现等也有一定影响。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两种神经生理学解释:其一是基于Janet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意识状态改变是癔症发病的神经生理学基础。随着患者意识的分离,而有注意、警觉性、近记忆和信息整合能力等认知功能的损害。由于大脑皮质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增强,患

者的自我意识减弱,并有暗示性增高。此时,当个体受到生物、心理或社会因素的威胁,便出现类似动物遇到危险时的各种本能反应,如剧烈的运动反应,假死反射和返回到幼稚时期的退行现象等。另一种解释则基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癔症发病的机制是:有害因素作用于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之间、大脑皮质和皮质下部之间功能的分离或不协调。患者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皮质下部的功能相对占优势。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本已处于弱化状态的大脑皮质迅速进入超限抑制,从而产生正诱导,使皮质下部的活动增强,临床上表现为情感暴发、抽搐发作,以及本能活动和自主神经的症状。另一方面,强烈持久的情绪紧张,又可在大脑皮质产生兴奋灶,从而引起负诱导。这种诱导性抑制与上述超限抑制总合起来,向皮质其他部位和皮质下部扩散,使大脑皮质呈现位相状态。于是临床上出现感觉缺失、肢体瘫痪、朦胧状态等症状和体征。巴甫洛夫认为癔症患者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性增高的生理机制是:有害刺激作用于弱神经类型者,可使之出现大脑皮质功能弱化,皮质下活动增强,称为正诱导。临床表现为情感暴发、抽搐发作、本能活动及自主神经症状。另外,强烈的情绪紧张,可使皮质兴奋,引起负诱导。临床表现为感觉缺失、肢体瘫痪、朦胧状态等症状和体征。在大脑皮质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外界现实刺激产生较弱的负诱导,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此时,暗示者的语言影响便与皮质其他部位的活动完全隔绝;因而具有绝

对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本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病理心理学解释,临床类型不同,病理心理机制也不一样。

躯体化(somatization):Steckel(1943)提出的概念,原指表现为躯体障碍的一种深层神经症(deep-seated neurosis),与弗洛伊德的“转换”概念相同。其后,这一术语的含义演变为泛指通过躯体症状表达心理痛苦的病理心理过程。躯体化作用的发生通常不为患者意识到,但诉述的躯体症状不是阻抑在无意识领域的内心冲突的象征化表达,而是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因此有别于“转换”。躯体化作用是临床上和社区中相当常见的现象,并不限于癔症。所谓躯体化障碍只不过是躯体化作用较严重的一种类型。躯体化作用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较其他癔症类型更为突出。

转换:弗洛伊德早期(1894)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癔症患者的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早期阶段,即恋父情结阶段;其性冲动受到阻抑。于是其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这不仅保护了患者使他不能意识到性冲动的存在,而且这些躯体症状往往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从而使患者免于焦虑(原发性获益)。

这类癔症患者对自己的躯体功能障碍常表现漠不关心的态度;19世纪的法国医生称之为“泰然漠视”(belle indifference)。这种态度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患者并不关注自身躯体功能的恢复,而是想保留症状从中获取某种社会利益(继发性获益)。尽管患者

本人通常并未意识到症状与获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病理心理学家认为这类患者存在无意识动机,转换症状是由患者未觉察到的动机促成的。患者有了这类症状,便具有病人身份(sick role),可以享受病人的权利;其症状本身足以说明其工作任务未完成并非他本人的过错,或以此达到索取赔偿或驾驭他人的目的。因此,有人把转换症状看作是患者与外界的一种非语言交流。但行为学家则认为,转换症状是患者对遭受挫折的生活经历的一种适应方式,而病后的获益则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使症状强化。癔症的症状被看作是一种学习到的反应。患者一旦发现这类症状可以减轻困难处境给他带来的焦虑,并使他的依存需要得到满足,症状便会被强化,持续存在;或在以后遇到困难时再次出现。

分离:Janet(1889)提出的概念。他指出在许多精神障碍中一些观念和认知过程可从意识的主流中分离出去,转变为神经症性症状,如瘫痪、遗忘、意识状态改变和自动症等。但通过催眠,可把这些观念和过程重新整合,恢复正常状态。他认为这些分离的成分都是下意识的。意识分离主要是不同意识成分整合的障碍,是催眠现象和各种癔症发生的基础。但弗洛伊德则认为分离是阻抑的一种变型,是一种积极的防卫过程,它的作用在于令人感到痛苦的情感和思想从意识中排除掉。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分离既是转换性障碍也是分离性障碍的基本的病理心理机制。其发生与急性精神应激或自我催眠有关。这类患者常有暗示性增高。知觉、记忆和身份识别等心理功能的整合被抑制,便表现为各种分离症

状。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的病因,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怎么引起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你了解癔症病吗

你了解癔症病吗 分离(转换)性障碍[dissociative(conversion )disorders]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和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指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 介绍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该病预后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 症状体征 该病多起病于青年期,35岁以上初发者少见,常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下,急性起病,可有多次发作,尤多见于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解离性(精神障碍)和转换性(躯体障碍)两种障碍,由于它既可有运动,感觉障碍,又可表现为类自主神经功能,意识,记忆障碍,甚至精神病性障碍,因此临床上易造成误诊,本病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分离障碍临床表现为意识及情感障碍,意识障碍以意识狭窄,朦胧状态为多见,意识范围缩小,有的呈梦样状态或酩酊状态,意识

障碍时各种防御反射始终存在,并与强烈的情感体验有关,可以有哭笑打滚,捶胸顿足,狂喊乱叫等情感暴发症状,有时呈戏剧样表现,讲话内容与内心体验有关,因此容易被人理解,这一类型起病前精神因素常很明显,尽管患者本人否认,但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摆脱困境,发泄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和注意,或得到支持和补偿,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按照临床特点,这一类型又可区分为以下类别,DSM-Ⅲ和Ⅳ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分离性遗忘,分离性神游,多重人格,人格解体障碍及非典型分离性障碍等。 (1)分离性遗忘症(dissociative amnesia):属于心因性遗忘,患者没有头,脑外伤等器质性损害,而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或应激性事件有关,并非由于偶然原因而想不起来,如果只限于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不能回忆,称局限型(local form)或选择性遗忘;对以往全部生活失去记忆者则称为广泛型(generalized form)遗忘。 (2)分离性神游症(dissociative fugue):是解离性障碍的一种特殊形式,患者常在急剧的精神刺激作用下发病,突然从某一地方向另一地区游荡,往往多是从不顺心的住所出走,可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到外地旅行;旅行地点可能是以往熟悉和有情感意义的地方,此时患者虽然处于觉醒状态,但意识范围缩小,漫游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但日常的基本生活(如饮食起居)能力和简单的社交接触(如购票,乘车,问路等)依然保持;有的患者忘却了自己既往的经历,而以新的身

110系统精讲-精神障碍-第六节 癔症病人的护理

1.可引起癔症发作的精神因素是 A.车祸 B.内心冲突 C.亲人去世 D.自我暗示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能引起癔症发作的精神因素通常是剧烈的、能引起个体精神紧张、恐惧的应激,同时也包括患者对自我的不良暗示。 2.阶段性遗忘常见于 A.脑外伤 B.颅内器质性疾病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情感性精神障碍 【答案】:D 【解析】:癔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阶段性或事件遗忘,患者所遗忘的那一段时间或事件对个体具有创伤性;器质性疾病所见的遗忘症特点以短程记忆损害为主的进行性遗忘症,如头部外伤后的逆行性遗忘症等。 3.癔病患者的特点为 A.人格衰退 B.仅见于女性 C.与病前性格无关 D.发病与精神因素无关 E.起病突然,症状多样,易受暗示 【答案】:E 【解析】:癔症起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患者病前具有表演性人格特征,患者容易受暗示,症状表现多样,男性女性均可出现。 4.癔症患者的性格特点是

B.孤僻 C.敏感 D.富于幻想 E.冲动任性 【答案】:D 【解析】:癔症患者具有情感丰富、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等性格特征。 5.患者男性,29岁,3天前上午突然收拾衣服从家出发,下午发现自己已到离家不远的县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来县城,脑电图检查正常。此人可能出现 A.分离性遗忘 B.分离性神游症 C.癔病性精神病 D.分离性恍惚状态 E.分离性身份障碍 【答案】:B 【解析】:分离性遗忘见于癔症,患者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分离性恍惚状态表现为明显的意识范围缩小,当事人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其注意和意识活动局限于当前环境的一两个方面,只对环境中个别刺激产生反应;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者突然失去对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分离性神游症时病人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到外地。此时病人意识范围缩小。历时几十分钟到几天,清醒之后对病中经过不能回忆。 王某,33岁,获知父母遇交通意外去世后突然哭喊吵闹、捶胸顿足,家人劝阻时上述症状更为剧烈,数小时候逐渐平息。入院后某日,患者称她是苏老太太(患者的母亲)并说“你看我,都老了,73岁了,牙也没了。”护士说她不是苏某,患者说“你们连我都不认识了,王某是我女儿,我来代她受罪住院的。”2天后,患者又自称是王某而非苏某,表示前2天发生的完全没有记忆了。 6.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焦虑症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 主讲人:耿昆 地点:放松治疗室 时间:2012-5-24 18:00 一、概述 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旧称“歇斯底里症/癔症”,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一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情感爆发、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精神症状,其自我意识障碍非常突出,具有发作性,发作后意识迅速恢复;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包括分离性运动障碍和分离性觉障碍),同时缺乏相应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 二、流行病学 分离性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3.55%(中国12个地区,1982年)。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者占14%,20~30岁者占49%,30~40岁者占37%,40岁以上者初发者少见。男性女性之比约为8:1(长沙,1989年)。我国部分地区有儿童、青少年集体发作的情况。 三、发病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一)发病危险因素 1、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分离性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不一致。 (2)素质和人格类型通常认为,具有表演型人格的人易患分离性障碍。所谓表演型人格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分离性障碍的倾向,脑干上段特别是间脑器质性损害与分离性障碍有某种因果关系。 2、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与分离性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应激性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其中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分离性障碍。 (二)发病机制 分离性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归纳为两种。 一种原始的应激现象包括(1)兴奋性反应,如狂奔、乱叫等运动性兴奋状态(2)抑制性反应,如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等(3)退行性反应,如行为幼稚等 另外一种是有目的的反应分离性障碍常首发于困境之中或危难之际,而且病情的发作往往能导致脱离这种环境或免除这种义务。

精神神经

一、谵妄 (一)定义: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二)病因:包括感染,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电解质紊乱,颅内损伤,手术后的好状态,药物等。 (三)谵妄的主要临床表现: 谵妄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变化大,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典型的谵妄通常10至12天可完全恢复,但有时可达30天以上。部分病人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如焦虑不安、激越、注意涣散和睡眠障碍等,前驱期持续约1-3天。谵妄的临床特征包括: 1.意识障碍:神志恍惚,精神不能集中,以及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清晰度降低。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昼轻夜重。 2.感知障碍: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患者对声光特别敏感。错觉和幻觉则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其内容常具有恐怖性和场面性。 3.思维障碍:表现思维不连贯,可因错觉和幻觉而产生继发性的片断妄想。 4.情绪障碍:情绪波动常见,包括焦虑不安、抑郁、恐惧、愤怒或淡漠等。 5.行为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和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冲动无目的性、或表现不自主运动。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兴奋。 二、遗忘综合征 (一)定义: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是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记忆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二)病因:引起遗忘障碍的常见原因是下丘脑后部和近中线结构的大脑损伤,但双侧海马结构受损偶尔也可导致遗忘障碍。酒精滥用导致硫胺(维生素B1)缺乏是遗忘障碍最常见的病因。其它如心脏停搏所致的缺氧、一氧化碳中毒﹑血管性疾病﹑脑炎﹑第三脑室肿瘤等也可导致遗忘障碍。 (三)临床表现:遗忘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严重的记忆障碍,特别是近记忆障碍,注意力和即刻回忆正常。患者学习新事物很困难,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情。在智能检查时,当要求患者立即回忆地址或三件物品时问题不大, 但10分钟后却难以回忆。另外,常有虚构,患者因为近记忆缺损,常捏造生动详细的情节来弥补。其它认知功能和技能则相对保持完好。因此,患者可进行正常对话,显得较理智。 三、精神分裂症 (一)病因:遗传;神经发育;神经生化;心理社会因素 (二)临床表现: 1.前驱期症状 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认知改变:古怪或异常观念、朦胧、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等。 感知改变: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行为改变: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功能水平下降等。 躯体改变:多种躯体不适感,如头痛、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和动机下降

癔症

癔症的治疗与护理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 病因 精神因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癔症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 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的重要原田之一。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病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情绪不稳定、易接受暗示、常自我催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具有情感反应强烈、表情夸张,寻求别人经常注意和自我中心等表演怪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容易产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癔症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的研究认为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有的研究结果又认为遗传的影响甚小,有人认为是一种多因素遗传形式。 症状 临床表现:癔症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一般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癔症性精神障碍。 又称分离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范围狭窄、具有发泄特点的急剧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或自我身份识别障碍。癔症的这一类型起病时精神因素通常很明显。尽管患者本人否认,但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按照临床特点,这一类型又可区分为以下类别。 1、癔症性朦胧状态。 2、情感爆发。 3、癔症性神游症。 4、癔症性假性痴呆。 5、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 6、癔症性木僵。 7、癔症性遗忘症。 8、多重人格。 9、癔症性精神病。

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起因

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起因 *导读: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 起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1.精神心理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病人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如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妇女被德国法西斯军队侮辱,以后每逢路过正在放映战争电影片的电影院时,听到传来的枪炮声,即发生抽搐发作。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 2.易感素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精神 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为:①表演性人格特征:该病患者中约有20%具有典型的表演性人格,表现如下:鲜明的

情感性情绪波动大,过分感情用事,表情夸张,言语行为幼稚、戏剧化,情绪控制差,情感肤浅。②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 ③自我中心性:不断地追求刺激,以寻求周围人的注意。④高度的暗示性: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也容易自我暗示。⑤丰富的幻想性: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总是有意无意地扮演幻想中的角色,可有幻想性谎言。⑥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当具有易感素质者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方容易产生癔症。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3.器质性因素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32%的患者曾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病史。 4.遗传因素本病的遗传学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有研究发现该病部分患者有遗传素质,Ljunberg(1957)的家系调查发现:癔症先证者的父亲、兄弟、儿子发生癔症者分别为1.7%、2.7%和4.6%;母亲、姊妹、女儿的患病率分别为7.3%,6.0%,6.9%。总起来说,男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 6.4%,国外资料也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 7.3%,女性一级亲属中发生率可达20%。我国福建地区报道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均高于正常人群。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但Slater(1961)研究的24对双生

分离障碍概述

分离障碍概述 分离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是一类很早就被记载的综合征。在近现代精神病学历史中,其内涵和外延尚未确定,名称历经多次演变。中文名称曾用译自西文“hysteria”的“歇斯底里”,后改称“癔症”,包括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亦称分离性癔症和转换性癔症。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文文献曾将其当作神经症之一,主要围绕癔症的精神障碍(包括情感暴发、意识障碍、遗忘、漫游、身份障碍、假性痴呆、精神病状态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进行论述。在 ICD-10 中,癔症被分离(转换)障碍[dissociative(conversion)disorders]所取代,但其中的自主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表现多被移往躯体形式障碍项下。ICD-11沿用分离障碍概念,将转换障碍作为分离障碍下的亚类,改称为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另外,将原来归于“其他神经症性障碍”的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纳入分离障碍。在 DSM-5中,转换障碍则历史性地与分离障碍分开,被移到“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大类之下。 分离障碍指的是患者非自主地、间断地丧失了部分或全部心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觉、思维、记忆、情感、运动及行为、自我(身份)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出现失整合状态,即所谓的分离状态。这种状态可能是部分的或完全的,持续时间从几分钟至数年不等。 一、病理、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 家系研究发现,男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 2.4%,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 6.4%。但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没有发现同患分离障碍者。 2.脑结构与功能 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发现分离障碍患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减少,前额叶功能下降等改变,但缺乏特异性。一些分离性身份障碍患者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事件相关电位及自主神经功能等方面异于常人。 最早系统阐述癔症暨分离障碍的 P.Janet 曾提出神经生理学理论,认为在应激状态下,大脑皮层对传入刺激的抑制增强,可能出现感知整合失调。 近期的神经科学研究提示,一些影响神经可塑性、表观遗传等重要过程的机制与分离障碍等心理创伤的长远心理生理后果有关。 (二)心理因素 对重大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虐待或性虐待,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暗示性高、情感丰富但肤浅易变、爱幻想、人际关系中以自我中心、行为表演夸张等个性特征是分离障碍发生的重要人格基础。

分离障碍的诊断与治疗(4)

分离障碍的诊断与治疗(4) 1、概述 2、发病原因 3、发病机制 4、主要临床表现 5、治疗原则 6、分离性障碍的ICD-10与DSM-5的分类 7、分离性神经症状障碍 8、分离遗忘症 9、分离性身份障碍 10、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11、其他分离障碍 4、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经验提示大部分神经症病例发生在35岁之前,并且新发病例出现在40岁之后者很少见,但分离障碍作为某些其它疾病的一部分在40岁之后可常常出现。分离障碍临床特征、特殊临床表现形式和治疗原则如下: (1)临床特征 ①多起病于青少年期,常常急性起病,症状复杂多样;但就同一患者而言,症状相对单一,反复发作的患者主要症状基本相同。 ②起病与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可由直接的压力、刺激、他人暗示或自我暗示诱发,反复发作者可通过回忆、联想、面临相似处境等方式所诱发。 ③部分患者具有表演型人格特征,或可诊断表演型人格障碍。 ④患者对疾病常常缺乏自知力,不主动求治,对症状“泰然漠视",更关注他人对其疾病的态度,常有“继发获益"的可能。 ⑤共病现象突出,常常与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抑郁症、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酒依赖等共病。 (2)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

①分离性遗忘:表现为突然出现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和自己重要的事情,遗忘内容广泛,一般都是围绕创伤性事件。特点是丧失近期的阶段记忆,可为部分性和选择性。这一遗忘的表现不能用使用物质、神经系统病变或其他医学问题所致生理结果来解释,也不能用一般的健忘或疲劳加以解释。固定的核心内容在觉醒状态下始终不能回忆。 ②分离性漫游:伴有个体身份的遗忘,表现为突然的、非计划内的旅行。指患者在觉醒状态下突然从家中或工作场所出走,往往离开的是一个不能耐受的环境,进行无计划、无目的的漫游。此时患者意识范围缩小,但能进行日常的基本生活和简单的社交接触。有的患者忘掉了自己既往的经历,以新的身份出现。漫游可持续几十分钟到几天,有的可以更持久。这种发作突发突止,清醒后患者对病中的经历不能完全回忆。分离性漫游的发生与创伤性或无法抗拒的生活事件有关。 ③分离性情感爆发(dissociative emotional outburst):常在遭受精神刺激时突然发作,出现哭闹不休以宣泄委屈,表现夸张做作,严重者可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撕衣毁物、撒泼耍赖、滚地撞墙,有些表现出冲动毁物,伤人,自伤和自杀行为。具有表演色彩,10分钟可自行缓解,事后部分遗忘,发作时意识范围可狭窄。 病人情感反应特别强烈,常以夸张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情将内心活动尽情发泄出来。 发作前有精神因素分离性人格、症状的表演性和情感发泄特点均有助于诊断。 ④分离性木僵:分离性木僵状态(dissociative stupor)是精神创伤之后或为创伤体验所触发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 患者的行为符合木僵的标准,检查也不能发现躯体疾病的证据。精神创伤之后或为创伤体验所触发,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固定的姿势,仰卧或坐着,没有言语和随意动作,对外界的刺激(光线,声音和疼痛刺激)几乎或完全没有反应,完全或几乎没有言语及自发的有目的的运动。但患者的肌张力、呼吸运动均存在,

癔症病例模版

癔症病例模版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既往人格特征: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 2、发病前有精神刺激。 3、分离型:①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②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③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 转换型: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觉过敏、感觉减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碍,如癔症性耳聋、失明和癔病性呕吐、呃逆,过度换气等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4、查体:昏睡,朦胧状态,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持续性缄默不语,双眼紧闭,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心肺腹(-)。 5、辅助检查:欠缺 初步诊断:癔症(分离型;转换型) 诊断依据:

1、发病者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多见于年轻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烈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 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有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 为中心等。 鉴别诊断 与其它精神障碍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诊疗计划: 治疗理念: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 一、药物治疗 1,癔病性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 2,分离性障碍:根据不同的症状如情感爆发,情感麻木,鬼神附体,冲动等。

癔症病历书写模板

癔症病历书写模板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既往人格特征: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 2 发病前有精神刺激。 3、分离型:①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②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③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 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转换型: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觉过敏、感觉减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碍,如痘症性耳瓷、失明和癔病性呕叶、呃逆,过度换气等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4、查体:昏睡,朦胧状态,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持续性缄默不语,双眼紧闭,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心肺腹(一)。 5、辅助检查:欠缺 初步诊断:癔症(分离型;转换型) 诊断依据: 1、发病者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多见于年轻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列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有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鉴别诊断 与其它精神障碍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诊疗计划: 治疗理念;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 一、药物治疗 1,癔病性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2,分离性障碍:根据不同的症状如情感爆发,情感麻木,鬼神附体,冲动等。 3、转换性障碍:药物作为暗示治疗常可获得明显疗效。 二、物理治疗:中药、电针或针刺等治疗,在治疗时如能加以言语暗示。 三、心理治疗①解释性心理治疗: ②暗示治疗: ③催眠疗法: 四、精神治疗:向癔病病人的亲属说明本病的性质及发生原因,告知这是一种大脑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注意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

癔症性神鬼附体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

癔症性神鬼附体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癔症性精神障碍症状,常见于农村妇女,病人发作时常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神仙化身等等。这种症多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病人一般有相信鬼神存在的思想基础,有易于接受暗示性的性格特点,在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在自我意识障碍的情况下,经过自我暗示如疑心鬼神会附体,或环境或他人的言语暗示,患者自称某某神仙,已死者灵魂的化身,常以这些附体者的口吻、身份讲话,声调也变得特殊,讲话内容与患者当时的内心体验有关,治疗有心理、药物和物理疗法。 概述 癔症性神鬼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癔症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此种病症多见于好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农村妇女尤为多见. 症状 ……历时可数分钟或数小时,经暗示治疗后,病人可迅速恢复其自身身分,发作过后可部分回忆发作经过。癔症性神附体本身仅仅是一种精神疾病的症状,是患者在强烈的情感反应下的一种病态体验,以死者、鬼神的口吻讲出她的想法和要求.只有患者本身相信鬼神的存在,他们犯病时才会出现“附体”症状.反之,不相信鬼神的人,不论怎样犯病,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 治疗 因本病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起病,病程可随临床征象的不同而有差异.情感爆发、意识障碍、抽搐发作,一般于短期内即可消失,但常常有再发倾向。内脏机能失调和运动、感觉症状则历时较久,且于好转后也可再发。病程的长短和能否再发还取决于病后是否正确处理。不当的处理或接受不良暗示,尤其是医务人员的不当言语,常可增加疾病的顽固性,而使病程延长。因此,及时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暗示治疗及药物治疗,恰当的处理,可以较快地使症状消失,而且使疗效获得巩固,避免再发。 宗教学癔症 癔病或癔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其表现为在一定精神状况或存在外部诱因的情况下,病人由于恐惧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发病年龄多数在16至30 岁之间,女性远多于男性。 辞源 词源于希腊文hystera(子宫),古代西方人认为此症病患所以会呈现出奇怪各式各样的症状是因为子宫在女性体内四处移动所导致的。在中国,该病症多被称为癫痫,癔病,即“心意病也”. 症状

歇斯底里这个词的来源

歇斯底里这个词的来源 歇斯底里(Hysteria)又称癔病。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大多发病突然,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患者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改变,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当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渊源及基本原理 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记载。“hysteria”一词,即子宫。当时认为本病与子宫有关,是一种妇女独有的疾病,是由于性的过度刺激或压抑所致。中世纪时,西欧宗教迷信盛行,当时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体或女妖。C.莱波伊斯指出本病的发病机理在脑而不在子宫。沙可将本病的症状学进一步系统化,指出本病的症状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并强调遗传体质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让内对歇斯底里的症状作了心理学解释,认为患者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心理综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离”,将本病的感觉脱失、瘫痪或遗忘等症状解释为由于相应的精神功能从意识中分离出去的结果。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发表了《癔病的研究》, 用性心理被压抑和潜意识的冲动等概念解释癔病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转换性癔症的概念。也就是说,那些为超我所不允许的愿望受到压抑,而这种压抑并不完全成功,于是,那些愿望采取伪装的形式,通过“转换”或转化而成为症状。症状的性质和发生部位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受压抑的愿望得到部分的满足,或缓和超我和被压抑愿望之间

的情感矛盾。甘塞尔描述了甘塞尔综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样痴呆,并把它们和歇斯底里连在一起。巴甫洛夫学派从高级神经活动病理学观点出发解释本病的发病机理,巴甫洛夫把神经系统分为三个系统;皮质下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号系统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皮质下系统的活动相对地增强,第一信号系统的机能与具体形象的感知有关,皮质下部位与情绪活动有关,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质下系统机能增强,表现为患者情感强烈鲜明,又因第一信号系统处于脱抑制状态,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维突出,且具有生动、丰富的幻想。以上机理可解释歇斯底里患者的性格特点。歇斯底里患者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大脑皮质进入抑制状态,而皮质下出现脱抑制,所以在临床上可见情感爆发及痉挛发作现象。如果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向皮质以下部位扩散,可产生深度抑制状态,以至“不动”,形成歇斯底里性木僵。大脑皮质容易产生诱导抑制现象,是歇斯底里意识范围缩小的病理基础。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质机能较弱,原来的兴奋灶也较弱,因此旧的兴奋灶容易被新的、当前的刺激所抑制,故当前只有新的刺激所产生的兴奋灶在活动,由此可解释歇斯底里患者为何易于接受暗示性。 中国古代医籍中记载的“脏躁”、“奔豚”、“薄厥”,大多为歇斯底里表现。 二、病因 1.精神因素。诸如自尊心受到损伤,人格受到侮辱,或因家庭不和、婚姻不满、人际纠纷等难以解决的矛盾,所引起的气愤、委屈、

附体啥意思

附体啥意思 附体是指一种民间术语。有些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心里想什么,或者看到某个东西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和声音。据说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如果没人跟你提起过类似事件,那很可能就是别人将它附了体。为此你要赶快找人去解除掉!否则自己也会受伤害!”“世界上哪有鬼啊?不存在的。但我听老年人讲过他们小时候亲身经历过鬼压床的事儿,挺吓人的,希望大家都不要碰见。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神经衰弱引起的,所以平时尽量放松点吧…… 附体是指一种民间术语。有些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心里想什么,或者看到某个东西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画面和声音。据说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如果没人跟你提起过类似事件,那很可能就是别人将它附了体。为此你要赶快找人去解除掉!否则自己也会受伤害!”“世界上哪有鬼啊?不存在的。但我听老年人讲过他们小时候亲身经历过鬼压床的事儿,挺吓人的,希望大家都不要碰见。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神经衰弱引起的,所以平时尽量放松点吧……最近天气变化无常,又开始刮风下雨了,真让人感觉到冷飕飕的,还伴随着阵阵寒意袭来,昨晚更是冻得瑟瑟发抖,今早醒来后浑身酸痛难忍,头晕脑胀,精神恍惚,整个人像丢了魂似地,昏沉沉的,眼睛睁不开,手脚麻木僵硬,动弹不得,只能躺在床上等待救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前几日我曾遭遇过灵异事件——鬼压床! 被附体的人通常在睡梦中发生突然抽搐,而且往往是从噩梦中惊

醒,同时还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及全身肌肉紧张性疼痛。这时,病人虽然极度恐惧却无法逃脱,只能用力挣扎,直至筋疲力竭才慢慢恢复正常。这种症状每周至少发作3次,持续1-2分钟,甚至10余分钟。由于患者长期处于半睡眠状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效率。鬼压床究竟是何方妖孽搞的鬼?专家认为,鬼压床与睡姿不良有关系。仰卧位睡觉时,胸部受到挤压,导致呼吸不畅;俯卧位睡觉时,颈部受到压迫,使得血液循环减缓,容易做噩梦。另外,枕头过高、床铺过软、室内空气污浊、过度劳累等均可诱发鬼压床。鬼压床并非疾病,而是一种临床表现,医学上称之为“睡眠瘫痪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对睡眠的不适宜刺激(包括梦魇)产生了过强的心理暗示,进入潜意识后形成了幻觉,从而干扰了正常的睡眠。治疗方式主要采取心理疏导和药物辅助治疗两种途径。

第四节 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焦虑症病人的护理 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 一、病因 1.遗传本病的遗传度约为30%。 2.生化苯二氮草类常用于治疗焦虑症取得良好的效果,提示脑内苯二氮草受体系统异常可能为焦虑的生物学基础。 3.心理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种生理的紧张状态,起源于未获得解决的无意识冲突。自我不能运用有效的防御机制,便会导致病理性焦虑。 二、临床表现 1.焦虑和烦恼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心,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病人常有恐慌的预感,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忧心忡忡,好像不 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的头上。 2.运动性不安表现为搓手顿足,来回走动,紧张不安,不能静坐,可见眼睑、面肌或手指 震颤,或病人自感战栗。 3.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常见的有心悸、心跳加快、气促和窒息感,头昏晕,多汗,面部发红 或苍白,口干,吞咽梗塞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疼,腹泻,尿频等症状。 4.过分警觉表现为惶恐,易惊吓,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 感到脑子一片空白;难以入睡和易惊醒;以及易激惹等。 三、治疗原则 L药物治疗 (1)苯二氮草类:使用广泛,有效。缺点是长期大剂量可引起药物依赖和突然撤药时出现戒断症状。 (2)丁螺环酮:对广泛焦虑障碍有效,但起效较苯二氮草类慢,较少产生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 (3)抗抑郁药物:对负性情绪和认知症状较苯二氮草类为佳。 2.心理治疗 (1)心理教育:教给病人本病的性质,让病人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可降低病人对健康 的焦虑。 (2)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焦虑控制训练和认知重建。对导致焦虑的认知成分,则运用认知 重建,矫正病人的歪曲认知,进行矫治。 (3)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生物反馈信息训练病人放松,以减轻焦虑,对治疗广泛焦虑障碍 有效。 四、护理措施 L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对病人时既要尊重、同情、关心,又要保持沉着、宁静、坚定的态 度;语言亲切,但要简明扼要;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

2019年4月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试题及解析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精神障碍护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300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感觉是【C】 A.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B.大脑对外界事物歪曲的反映 C.大脑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D.大脑对外界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解析:此题在2018年上下半年都考过。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如形状、颜色、大小、质(重)量和气味等。 详见教材P21页 2.妄想是【A】 A.病理性歪曲信念 B.顽固的迷信思想 C.亚文化的群体信念 D.固执的想法 解析: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详见教材P24页 3.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的是【B】 A.强制性思维 B.强迫性思维 C.象征性思维 D.病理性赘述 解析: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超价观念、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 详见教材P24-26页 4.紧张症候群见于【D】 A.酒依赖 B.PTSD C.Tourette综合征 D.精神分裂症 解析:本题2018年十月考过。本征表现为木僵、违拗、被动服从、蜡样屈服、作态,以及刻板语言、刻板动作等,有时又表现为突发的兴奋、冲动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详见教材P34页 5.在发病的早期常出现定向障碍的是【B】 A.精神分裂症 B.AD C.躁狂发作 D.躯体形式障碍 解析:视空间和定向障碍是AD的早期症状之一。 详见教材P41页 6.关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表述正确的是【B】 A.高峰期少有意识障碍 B.精神障碍与原发病病情常有平行关系 C.精神障碍的表现取决于躯体疾病的种类 D.精神症状进行性加重,预后一般不可逆 解析:略 详见教材P59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