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施工工艺

一、前期准备

1.1 施工前的准备

在进行微表处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评估,了解微表处的地形、环境和周边情况。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水泥等。

1.2 施工人员的准备

为了保证微表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所有人员都熟知并遵守。

二、施工流程

2.1 模板制作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模板。模板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所产生的压力。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平整度和

尺寸精度。

2.2 钢筋加工与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模板上铺设钢筋网格,并进行加固连接。在钢

筋加工与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筋网格间距和连接牢固性。

2.3 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网格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该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配制,同时需要注意浇筑过程中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4 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左右,期间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

三、质量验收

3.1 施工质量验收

在微表处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主要包括模板制作、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质量检查。

3.2 安全验收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验收。主要包括现场环境、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四、总结与改进

4.1 总结经验教训

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到下一次施工中。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2 优化流程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流程。通过不断地优化流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以上就是微表处施工的详细工艺流程。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微表处工艺

微表处工艺 1、工艺适用条件:原路面结构满足使用要求、原路面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路面基本无损坏。微表处用于城市道路大修,延长道路使用期,投资少、工期短。 2、微表处大修工程施工基本要求如下: ①对原有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刨平或补缝,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②宽度大于5mm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 ③路面局部破损处进行挖补处理。 ④深度15—40mm的车辙可采取填充处理,壅包应进行铣刨处理。 3、施工流程与要求 ①可采用半幅施工,施工期间不断行。 ②微表处摊铺机专用施工机械,速度1.5~3.0km/h。 ③不需碾压成型,摊铺找平后必须立即进行初期养护,

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④气温25~30℃时养护30min满足设计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 ⑤微表处施工前应安排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以便确定施工参数。 4、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要点: ①符合设计强度、基本无损坏的旧沥青路面经整平后可作基层使用。 ②旧沥青路面有明显的损坏,但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应对损坏部分进行处理。 ③填补旧沥青路面,凹坑应按高程控制、分层摊铺,每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旧水泥混凝土路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要点 ①对旧水泥混凝土路作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处

理后可作为基层使用。 ②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作填充处理。 ③对局部破损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 ④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 6、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 ①加铺层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设置应力消减层②铺设土工织物③加厚面层。 7、面层垂直变形破坏预防措施 使用沥青密封膏处理旧水泥混凝土板缝。填充密封膏,厚度不小于40mm。 施工流程:首先采用切割机结合人工剔除缝内杂物破除所有破碎边缘,按设计要求剔除到足够深度;其次采用高压

微表处施工方案

局部挖补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⒈施工图设计; 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的要求并服从业主统一安排。 (2)认真领会设计图纸,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安排,保证工期。 (3)根据合同工期以及阶段性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区段划分合理,适时根据重点、难点,施工工序及气候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组织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 (4)依靠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可靠的措施,严格的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

(5)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三、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及项目内容 (1)施工范围 对现状路面精铣刨1厘米并对裂缝进行灌缝封闭处理后,铺筑2.5cm 超薄磨耗层。对局部破损严重路段根据现状路面结构铣刨并重铺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对现状路面损坏较重位置进行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局部挖补并对裂缝进行灌缝封闭处理后施做1厘米微表处。喜邦线(K24+000-K26+900)上行车道进行4厘米就地热再生处治,局部破损严重路段铣刨并重铺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工程量:喜邦线67600㎡。 四、微表处工作安排 1、施工准备 (1)对图纸施工点位进行调查 (2)组织相关作业组熟悉图纸和设计规范,明确施工现

微表处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简介 一、 二、微表处技术介绍 2、1微表处技术是指:由连续级配石料、乳化沥青、水、填料、改性剂拌合均匀后,由 一台专用摊铺设备一次性完成施工,它可根据路面损坏程度,进行一层或多层罩面。微表处是高速公路、城市干线、机场跑道等高级路面专用预防性养护技术,用来修复基层基本但面层已有相当程度损坏的道路。 2、2微表处是一个含有多个因素的系统,其成功取决于对施工地区气候、道路交通载重 量、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粘结料的设计、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各组成部分的认 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完成的系统设计。微表处所使用的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和经济效益特点包括: 2、3 1.赋予道路一层黑色、平坦、耐用、低噪音、高抗滑表面,更新和恢复了路面原有 的使用性能。 2、4 2.具有高抗磨耗、抗滑性能,特别适合交通量大、重载车辆多、车速快年、刹车性 能要求高的高速公路、城市干线和机场跑道。 2、5 3.比稀浆封层固化快,铺设面比稀浆封层更厚,网裂密封、车辙填充等多种修复功 能。 2、6 4.比传统的热沥青罩面具有更好的封层效果,更能够更好地防止下渗水,从而更好 的保护路面结构。 2、7 5.使用一种特殊的快凝改性乳化沥青,可在施工后两小时内就可恢复交通。比热沥 青施工、开放交通更快,减少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提高了收费道路的收入。2、8 6.可应用于沥青或水泥两种不同性质的路面,是水泥路面不多见的、效果最显著的 罩面技术。 2、97.在基层稳定的前提下,优质微表处使用寿命一般为3-6年,在使用寿命和使用 效果等方面比4厘米热沥青罩面优越。 2、108.单位建设成本明显低于有效厚度的热沥青罩面,进一步提高了道路的经济效益。 三、微表处所用材料及施工机械 3、1稀浆封层和微表的区别

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施工工艺 一、前期准备 1.1 施工前的准备 在进行微表处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测和评估,了解微表处的地形、环境和周边情况。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包括钢筋、混凝土、模板、水泥等。 1.2 施工人员的准备 为了保证微表处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配备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所有人员都熟知并遵守。 二、施工流程 2.1 模板制作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模板。模板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所产生的压力。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平整度和

尺寸精度。 2.2 钢筋加工与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模板上铺设钢筋网格,并进行加固连接。在钢 筋加工与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钢筋网格间距和连接牢固性。 2.3 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网格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该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配制,同时需要注意浇筑过程中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4 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28天左右,期间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 三、质量验收 3.1 施工质量验收 在微表处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主要包括模板制作、钢筋加工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方面的质量检查。

3.2 安全验收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验收。主要包括现场环境、设备设施、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四、总结与改进 4.1 总结经验教训 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到下一次施工中。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2 优化流程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流程。通过不断地优化流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以上就是微表处施工的详细工艺流程。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一、引言 微表处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公路养护方法,具有提高路面平整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噪音等优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微表处施工工艺流程 1、现场勘查与设计:首先对需要进行微表处施工的路面进行现场勘查,了解路面的状况、破损程度、车流量等信息。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确定微表处施工的厚度、材料类型等参数。 2、路面清理:在进行微表处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彻底清理,去除路面的污物、尘土等杂质,确保路面干净整洁。 3、铺设底层砂浆:根据设计方案,将一定比例的砂浆铺设在路面上,控制砂浆的厚度和均匀度,确保底层砂浆能够为微表处提供良好的基础。 4、铺设微表处材料:在底层砂浆铺设完成后,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将微表处材料铺设在路面上。控制材料的厚度和均匀度,确保微表处

材料能够与底层砂浆紧密结合。 5、压实与养护:在微表处材料铺设完成后,使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确保微表处材料与路面充分结合。然后进行养护,控制养护时间,使微表处材料逐渐固化。 6、验收与交付:在微表处施工完成后,对路面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然后交付使用,为车辆提供安全、舒适的行驶环境。 三、微表处施工方法 1、材料选择与调配: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微表处材料,根据设计方案的比例要求进行调配。注意控制材料的粘度、流动性等指标,确保材料能够顺利铺设。 2、底层砂浆铺设:在清理干净的路面上,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底层砂浆。控制砂浆的厚度和均匀度,确保砂浆能够为微表处提供良好的基础。 3、微表处材料铺设:在底层砂浆铺设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微表处材料。控制材料的厚度和均匀度,确保材料能够与底层砂浆紧密结合。

微表处施工技术规范指南

微表处技术指南

1 术语 1.1微表处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依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在气温为24℃,湿度为50%(或更小)的状况下可以在1h内开放交通。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分别以MS-2(公称最大粒径4.75㎜)和MS-3(公称最大粒径9.5㎜)表示。 1.2稀浆混合料 (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1.3稠度 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 1.4破乳时间 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2 材料 2.1(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中BCR的规定。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2矿料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 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2的要求 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表处矿料级配

2.3填料 微表处矿料中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的相关要求。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消石灰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 填料的掺加量必须通过混合料设计试验确定。 2.4添加剂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稀浆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破乳速度、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 微表处的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微表处施工前,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须提供详实的混合料设计报告。微表处公称应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复核,并出复核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施工。 3.1.2必须采用专用机械施工 3.1.3微表处的施工气候应满足:

微表处施工技术指南

微表处技术指南1 术语 1.1微表处 接受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依据设计配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依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更,通常在气温为24℃,湿度为50%(或更小)的状况下可以在1h内开放交通。依据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分别以MS-2(公称最大粒径4.75㎜)和MS-3(公称最大粒径9.5㎜)表示。 1.2稀浆混合料 (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确定比例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1.3稠度 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 1.4破乳时间 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2 材料 2.1(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中BCR的规定。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2矿料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接受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 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2的要求 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表处矿料级配 2.3填料 微表处矿料中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的相关要求。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消石灰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 填料的掺加量必需通过混合料设计试验确定。 2.4添加剂 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破乳速度、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确定程度上变更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 微表处的施工 3.1一般规定 微表处施工前,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需供应详实的混合料设计报告。微表处公 称应有丰富设计阅历的试验室进行验证性复核,并出复核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 方可施工。 必需接受专用机械施工 微表处的施工气候应满足: (1)、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10℃; (2)、不得在雨天施工。施工中遇雨或者施工后混合料尚未成型就遇雨时,应在雨后将无法正常成型的材料铲除。 严禁在过湿或积水的路面上进行微表处施工。

微表处施工技术方案..

G205线国道改造示范工程惠州段路面改造 工程第3标段 微表处 (K2914+385~K2920+080) G205 3标段项目经理部 一、微表处概况 2 二、编制依据.。。。。。。。。。.3 三、材料要求 4 四、车辙概述..7 ..8 六、微表处摊铺。。。。.。.。.12 七、微表处施工工艺要求 (15) 八、施工后检测 (17) 九、施工安全 (18) 十、相关指标 (22) 一、微表处概况: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严重,以及车辆渠化等,交通运输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沥青路面对气温、雨水

和日照等自然因素十分敏感,其承载力和防止病害、水害能力相对偏低,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在国外,随着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普遍应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也在迅速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德国首先展开对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研究,从常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入手,加入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和添加剂制成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摊铺厚度较大的封层用以修复路面上的车辙。封层的固化时间加快,与原路面粘附得十分牢固,聚合物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正式名称:微表处)从此问世。美国、澳大利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采用这项技术。现在,微表处技术已被认为是修复车辙及其它种路面的病害虫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它在欧美和澳大利亚、日本已得到普及,并且正在向世界地区推广、发展。微表处是一种由聚合物改性乳化沥连续级配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按合理配比均匀拌合后摊铺到原路面一层或多层的,能达到迅速开放交通要求的薄层结构.它是在稀浆封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道路养护方法。因此具有适用范围更广、性能更好等特点,对出现在城市干道、高速公路和机场道路上的各种病害的修复最为有效,是功能最完善的道路养护方法之一。目前,我国已制订有《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1.1、主要功能 防水功能。微表处封层透水系数低,在路面形成一个致密防水层,能够有效地阻止雨水渗透到路面下层,防止路面由于水损害而产生破坏、病害。

公路微表处施工的优点及工艺

公路微表处施工的优点及工艺 微表处的概念及其优点 微表处是采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微表处有很多优点,具有防水、耐磨、提高路面防滑性能和路面平整度及美观度,防止路面老化与松散,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填补车辙,作为新建道路的表面磨耗层,减少石料使用,降低工程造价。真正的全程环保,在常温下施工。没有毒烟雾、粉尘、噪音污染,没废水外排。适用于重要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如高速公路、城市干线、机场跑道等。 微表处的主要施工工艺 1.微表处材料选择 为了保证沥青与石料之间极高的粘附性以及微表处罩面极佳的耐磨性,从而保证微表处罩面在重交通作用下仍可达到较长的使用寿命,微表处对其组成材料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石料必须坚固、耐磨而且是清洁的,细集料采用碱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或洁净的石屑;粗集料超粒径颗粒必须筛除,与沥青的粘附性、磨光值符合规范设计要求;通过4.75mm筛的合成矿料的砂当量不得低于65%;使用的乳化沥青必须是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填料一般采用外掺水泥,水泥掺量由试验确定。填料的质量要求主要是细度、含水量等,各种类型的填料均不得含泥土等杂质,并应干燥、疏松、无结块,且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80%。 2.施工工艺流程

微表处施工程序:原路面检测—修补原路面病害—封闭管制交通—清扫路面—摊铺—修补及修边—早期养护—开放交通。 (1)一般规定 1)微表处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应在雨季到来之前及日最高气温低于15℃到来之前结束,使微表处层通过开放交通压实,成型稳定。 2)微表处使用专用的摊铺机进行摊铺。 3)微表处铺筑后的表面不得由超粒径拖拉的严重划痕,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不得出现堆积或缺料现象,不得有横向波浪和深度超过6mm的纵向条纹,经养生和初期交通碾压稳定的微表处,在行车作用下应不飞散且完全密水。 (2)表面准备 微表处施工前彻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对局部路面出现坑槽、沉陷等部位进行补强处理,对较宽裂缝进行清理和灌缝。 (3)施工过程 1)根据路幅宽度调整摊铺箱宽度。摊铺箱宽度不能过宽,否则影响摊铺质量。当路面有加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摊铺箱宽度调整,较窄处应人工找齐。 2)将符合要求的矿料、乳化沥青、填料、水、添加剂等分别装入摊铺机的料箱。

微表处施工方案微表处处治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六、施工组织设计 (1) 第一章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2) 2、沥青表面处治施工 (2)

第一章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2、沥青表面处治施工 2.1微表处处置段落 在原路面坑槽裂缝类病害修复后,加铺lcmMS-3级配类型微表处混合料,沥青采用阳离子改性乳化沥青,铺筑时不覆盖两侧车道边界标线。 2.1.1人工材料机械配置 (1)人员:8~10人,包括专业机手及养护工人。 (2)主要材料:普通或热拌乳化沥青混合料或改性乳化沥青等。 (3)主要设备:微表处/稀浆封层车、摊铺机、沥青洒布车、洒水车、混合料运输车、平板拖车组、平板振动夯、吸尘设备及小型压路机等各1台(套)。 (4)其他工具:铁锨、镐、耙、手推车、喷灯、测温枪等。 2.1.2微表处施工要点及工艺

图2.2.1-1 微表处施工工艺流程图 (1)微表处应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微表处摊铺机的拌和箱应为大功率双轴强制搅拌式,摊铺箱应带有两排布料器,摊铺机应具有精确计量系统并可记 录或显示矿料、改性乳化沥青等的用量。 (2)微表处的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路面温度和气温均在 7℃以上并继 续上升,允许施工:施工后24h 内可能产生冻结,不得施工;严禁在雨天施工,摊铺后未成型混合料遇雨,应在雨后及时检查,如有局部轻度损坏,待路 面干硬后,采用人工修补;如损坏较严重,应在路面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将雨前摊铺层铲除,重新摊铺。 (3)微表处应采用微表处作业车作业方式,摊铺时应拌和充分、摊铺均匀、速度稳定,宜采用自卸车供料,乳化沥青、水、添加剂的可采用专用罐车,保 证供料及时和连续产生。 (4)微表处己摊铺的混合料不应有过量的水和乳化沥青,也不应发生乳化 沥青与集料分离的现象。摊铺专用机械不能到达的地方,应用人工刮板封层,且应确保表面平整,保持与摊铺效果相同。 (5)微表处铺筑后不得有超粒径料拖拉的严重划痕,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 处不得出现余料堆积或缺料现象。养护成型期内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为加快

沥青微表处施工流程

沥青微表处施工流程 1.施工前需清理路面上的垃圾和杂物。 Before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lean up the garbage and debris on the road surface. 2.确保路面平整无凹凸。 Ensure that the road surface is flat and free of irregularities. 3.路缘石和边坡需要进行修整和清理。 Curbs and slopes need to be trimmed and cleaned. 4.对路面进行打磨和修复。 Polish and repair the road surface. 5.浇筑底层沥青混凝土。 Pour the bottom layer of asphalt concrete. 6.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压实。

Compact with mechanical equipment. 7.根据设计要求浇筑中间层沥青混凝土。 Pour the intermediate layer of asphalt concret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8.用铺路机进行均匀铺设。 Evenly lay with a paver. 9.进行压实,保证密实度和平整度。 Compact to ensure density and smoothness. 10.定位标志线和转向箭头。 Position marking lines and directional arrows. 11.使用夜间反光材料提高夜间能见度。 Use night reflective materials to improve visibility at night. 12.进行终审和清理。 Conduct final inspection and cleaning.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第五章: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厚路面检测→修补原路面病害→封闭交通管制,清扫路面→放样放线→骨料、填料、水、改性乳化沥青、按要求比例拌和→摊铺微表处→修补修边早期养护→开放交通 第二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准备 一、对厚路面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原路面及其基层是承重层,应能随荷载的作用,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残余变形,也不允许产生剪切和弯拉破坏。其要求可参照《公路设计规范》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5—94)(2)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厚路面的整体水稳定和热稳定性是否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为微表处施工后,对路面的稳定性发改变很小,但稀浆封层几乎不具有结构抗应变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路面质量,对原路面必须提出稳定性要求(即先行对原路面进行病害处理)。(3)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微表处治的封层只起调整表面平整度的作用,当原路面不太平整时,由于封层本身的厚度和施工方法所限,希望公通过它就能达到相当高的平整度要求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些大的拥抱、坑槽等,应根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修补,达到基本平整度。同样,原路面必须密实、清洁。原路表面是否封层能否与原路黏结在一起的

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原路面的清洁。 (二)路面的准备 在施工前路面应进行彻底的清扫,去除路面上所有松散材料、污物、植物其他有害物。如用水冲洗,则不能在裂缝的路面上进行以水侵入裂缝内。 厚路面6mm以上的裂缝和坑槽,拥抱等缺陷应事先进行修补处理。修补时不应有凸起物,否则在刮平器作用下填充物会撕裂而留下刮痕,应将旧的裂缝填充物全产平或使它低于路面。 高温天气下或路面比较干燥时应摊铺前以喷水雾的方式预湿路面,以改善封层材料与原路面的黏结,水雾的用量应根椐气温、湿度和路面的干燥程度来调节,以不能流水为准。 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喷洒粘层油。如路面干燥,有集料暴露、剥落松散、严重磨光、油膜或用于水泥混你凝土路面,则可以考虑喷洒油层。乳化沥青应与封层所用乳化沥青一致。 (三)机器的标定 在施工前应对封层的各种材料的计量系统进行标定,以保证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料源有改变则必须重新进行标定工作。 (四)交通管制 刚摊铺的微表处封层,必须有一段养护成型期,在养护成型期内,应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 (五)气候的要求 ISSA规定,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10˚并且下降时,不允许进行微表处施工,但是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7˚并且技续上升时,允许进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第五章: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厚路面检测→修补原路面病害→封闭交通管制,清扫路面→放样放线→骨料、填料、水、改性乳化沥青、按要求比例拌和→摊铺微表处→修补修边早期养护→开放交通 第二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准备 一、对厚路面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原路面及其基层是承重层,应能随荷载的作用,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残余变形,也不允许产生剪切和弯拉破坏.其要求可参照公路设计规范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5—94 2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厚路面的整体水稳定和热稳定性是否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为微表处施工后,对路面的稳定性发改变很小,但稀浆封层几乎不具有结构抗应变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路面质量,对原路面必须提出稳定性要求即先行对原路面进行病害处理. 3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微表处治的封层只起调整表面平整度的作用,当原路面不太平整时,由于封层本身的厚度和施工方法所限,希望公通过它就能达到相当高的平整度要求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些大的拥抱、坑槽等,应根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修补,达到基本平整度.同样,原路面必须密实、清洁.原路表面是否封层能否与原路黏结在一起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原路面的

清洁. 二路面的准备 在施工前路面应进行彻底的清扫,去除路面上所有松散材料、污物、植物其他有害物.如用水冲洗,则不能在裂缝的路面上进行以水侵入裂缝内. 厚路面6mm以上的裂缝和坑槽,拥抱等缺陷应事先进行修补处理.修补时不应有凸起物,否则在刮平器作用下填充物会撕裂而留下刮痕,应将旧的裂缝填充物全产平或使它低于路面. 高温天气下或路面比较干燥时应摊铺前以喷水雾的方式预湿路面,以改善封层材料与原路面的黏结,水雾的用量应根椐气温、湿度和路面的干燥程度来调节,以不能流水为准. 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喷洒粘层油.如路面干燥,有集料暴露、剥落松散、严重磨光、油膜或用于水泥混你凝土路面,则可以考虑喷洒油层.乳化沥青应与封层所用乳化沥青一致. 三机器的标定 在施工前应对封层的各种材料的计量系统进行标定,以保证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料源有改变则必须重新进行标定工作. 四交通管制 刚摊铺的微表处封层,必须有一段养护成型期,在养护成型期内,应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 五气候的要求 ISSA规定,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10 并且下降时,不允许进行微表处施工,但是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7 并且技续上升时,允许进行微表处施工. 二、配合比设计

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第五章: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厚路面检测→修补原路面病害→封闭交通管制,清扫路面→放样放线 →骨料、填料、水、改性乳化沥青、按要求比例拌和→摊铺微表处→修补修边早期养护→开放交通 第二节:施工方法 一、施工前准备 一、对厚路面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原路面及其基层是承重层,应能随荷载的作用,在重复荷载作 用下,不会产生残余变形,也不允许产生剪切和弯拉破坏。其要求可 参照《公路设计规范》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5—94) (2)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 厚路面的整体水稳定和热稳定性是否良好,是保证施工后路面 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为微表处施工后,对路面的稳定性发改变很小,但稀浆封层几乎不具有结构抗应变能力,因此为了保证路面质量,对 原路面必须提出稳定性要求(即先行对原路面进行病害处理)。 (3)表面平整、密实、清洁 微表处治的封层只起调整表面平整度的作用,当原路面不太平 整时,由于封层本身的厚度和施工方法所限,希望公通过它就能达到 相当高的平整度要求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些大的拥抱、坑槽等,应根椐《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修补,达到基本平整度。同样,原路面必须密实、清洁。原路表面是否封层能否与原路黏结在一起的

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原路面的清洁。 (二)路面的准备 在施工前路面应进行彻底的清扫,去除路面上所有松散材料、污物、植物其他有害物。如用水冲洗,则不能在裂缝的路面上进行以水侵入裂缝内。 厚路面6mm以上的裂缝和坑槽,拥抱等缺陷应事先进行修补处理。修补时不应有凸起物,否则在刮平器作用下填充物会撕裂而留下刮痕,应将旧的裂缝填充物全产平或使它低于路面。 高温天气下或路面比较干燥时应摊铺前以喷水雾的方式预湿路面,以改善封层材料与原路面的黏结,水雾的用量应根椐气温、湿度和路面的干燥程度来调节,以不能流水为准。 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喷洒粘层油。如路面干燥,有集料暴露、剥落松散、严重磨光、油膜或用于水泥混你凝土路面,则可以考虑喷洒油层。乳化沥青应与封层所用乳化沥青一致。 (三)机器的标定 在施工前应对封层的各种材料的计量系统进行标定,以保证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料源有改变则必须重新进行标定工作。 (四)交通管制 刚摊铺的微表处封层,必须有一段养护成型期,在养护成型期内,应严禁车辆和行人进入。 (五)气候的要求 ISSA规定,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10˚并且下降时,不允许进行微表处施工,但是在路面或空气温度达到7˚并且技续上升时,允许进行微

微表处施工工艺流程

微表处施工工艺流程 As we embark 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a micro-table,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all the intricate details and steps involved in order to achieve a successful outcome. 在进行微表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所有复杂的细节和步骤,以便取得成功的结果。 First and foremost, we must start by carefully planning ou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is involves creating a detailed blueprint or design of the micro table, outlining the dimensions, materials needed, and the overall aesthetic vision. Careful planning at this stage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uns smoothly and efficiently. 首先,我们必须从精心规划施工过程开始。这涉及制定微型桌子的详细蓝图或设计,概述尺寸、所需材料以及整体美观愿景。在这个阶段的精心规划是确保施工过程顺利高效进行的关键。 Once the planning stage is complete, the next step is to gather all the necessary materials and tools requir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cro table. This may include wood, screws, nails, a saw, sandpaper, and any other materials needed to bring the design to life. Ensuring that all materials are readily available and of high quality is essential

微表处施工技术规范指南.doc

微表处技术指南 1术语 1.1微表处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聚合物改性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合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并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薄层。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依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通常在气温为24℃, 湿度为50%(或更小)的状况下可以在1h 内开放交通。按照矿料级配的不同,微表处可以分为Ⅱ型和Ⅲ型,分别以MS-2(公称最大粒径4.75 ㎜)和MS-3(公称最大粒径9.5 ㎜)表示。 1.2稀浆混合料(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所形成的浆状混合物。 1.3稠度 反映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和用水量的指标 1.4破乳时间稀浆混合料摊铺到路面至混合料表面用吸水纸轻压后看不到褐色斑点的时间。

2材料 2.1(改性)乳化沥青 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1中BCR的规定。 表1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2.2矿料 微表处用矿料可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矿粉等掺配而成。 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2 的要求 矿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微表处矿料级配

2.3 填料 微表处矿料中可以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的相关要求。 矿粉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矿料级配。水泥、消石灰等具有化学活性的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成浆状态和成型速度等。 填料的掺加量必须通过混合料设计试验确定。 2.4添加剂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稀浆混合料可拌合时间、破乳速度、开放交通时间等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微表处的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微表处施工前,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须提供详实的混合料设计报告。微表处公称应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复核,并出复核报告,符合技术要求后方可施工。 3.1.2必须采用专用机械施工 3.1.3微表处的施工气候应满足: (1)、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