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本特点

中兽医基本特点

中兽医是指在兽医学专业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治疗等工作的兽医专家。中兽医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 专业知识全面:中兽医具备扎实的兽医学专业知识,包括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生理结构和功能,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断治疗方法。

2. 技术娴熟:中兽医熟练掌握各种兽医技术,包括动物体检、实验室检查、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爱护动物:中兽医对动物有着深厚的爱心和责任感。他们尊重动物的生命权益,关注动物的福利和保护。在治疗动物时,他们注重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注重减轻动物的痛苦和不适。

4. 与人沟通能力强:中兽医不仅需要与动物进行有效的沟通,还需要与动物主人、兽医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他们能够倾听动物主人的需求和意见,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5. 学习能力强:中兽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兽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中兽医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

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兽医需求。

6. 适应能力强:中兽医常常需要在各种复杂和特殊的环境下工作,如动物园、农场、实验室等。他们需要适应各种动物的特性和环境条件,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7. 道德伦理高尚:中兽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他们严守职业操守,尊重动物和人类的权益,保护动物的生命和健康,不滥用职权,不虐待动物。

中兽医在动物保健和兽医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对动物进行体检、诊断和治疗,帮助动物保持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同时,中兽医也参与兽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推动兽医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中兽医在动物保健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诊断和治疗:中兽医通过对动物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确定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类型。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以恢复动物的健康状态。

2. 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中兽医负责动物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工作。他们了解各种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措施,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保护动物免受疾病

的侵害。

3. 动物营养和饲养管理:中兽医关注动物的饮食和营养健康,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他们指导动物主人正确选择和使用饲料,避免因不合理的饮食而导致的疾病发生。

4. 动物行为和心理健康:中兽医研究和关注动物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帮助动物主人理解和解决动物行为问题,提供适当的行为训练和心理疏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行为表现,帮助动物主人改善动物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兽医在兽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研究和防控:中兽医通过对动物疾病的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传播途径,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控制措施。他们参与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措施,保障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2. 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兽医参与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工作,推动兽药的创新和改进。他们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医生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 兽医学教育和培训:中兽医参与兽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培养和

选拔优秀的兽医学人才。他们担任教师和导师,传授兽医学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实践,推动兽医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中兽医考题整理

中兽医考题整理 一、填空题(20’) 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 2.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的阴阳处于的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 则,阳胜则。 3.五行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关系。 4.五脏以为主,六腑以为主。 5.元气发源于,宗气形成于,卫气主要由所化生。 6.三因制宜是指、、制宜。 7.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病邪是邪。 8.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的主证,黄色是主证。 9.八纲辩证中是辩证的总纲。 10.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的意思。 11.脾的生理功能是、、、。 12.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肝藏 13.菊花的功效是、、。 14.柴胡的功效是、、。 15.大承气汤是由、、、药物组成。 16.黄芪的功效是、、、。 二、名词解释(20’) 1、既苑律 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3、培土生金 4、治未病 5、肝藏血

6、阴阳互根 7、肾藏精 8、易脉 9、六淫 10、中药 三、选择题(30’) 1、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最早源于() A 黄帝内经 B 晏子春秋 C 神农本草经 D 周礼 E 云梦秦简 2、根据五行学说,属母病及子的是() A 心病及肝 B 肝病传脾 C 肾病传脾 D 肝病传心 E 脾病传心 3、有关六淫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春天多湿病,夏天多暑病,冬天多燥病 B 六淫致病有可能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致病 C 六淫侵犯机体多由内致外 D 一般四季六气不相互转化 E 六淫只是指外界的反常气候,与机体本身机能无关 4、下列因素中不属于内伤致病的是() A 逸 B 七情 C 劳役 D 饱 E 饥 5、望诊中观察耳时发现两耳下垂无力,则多为() A 热邪侵心 B 寒症 C 热症 D 歪嘴风E肾气亏乏,心气不足 6、舌的主要病色不包括() A 赤色 B 青色 C 黄色 D 白色 E 淡红色 7、有关切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牛切脉时切尾动脉 B 羊切脉时切尾动脉 C 马切脉时切颌外动脉 D 切诊牛、驼时,应站在病畜正后方 E 猪切诊时切颌外动脉 8、产生表症的主要原因是()

中兽医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绪论单元测试 1.《中兽医学》基本特点是() A:天人合一 B:认知过程 C:辨证论治 D:整体观念 答案:CD 2.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环境的变化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体 的生理功能。() A:错 B:对 答案:A 3.中兽医认识疾病,首先着眼于整体,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A:错 B:对 答案:B 4.中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 导思想,以()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以四诊、辨证、方药及针灸为主要手 段的诊疗方法。 A:阴阳五行学说 B:辨证论治 C:脏腑经络 D:整体观念 答案:BD 5.中兽医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 分。() A:错 B:对 答案:B 第一章测试 1.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 A:错 B:对 答案:B 2.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A:对 B:错 答案:A

3.相乘的实质反克、相侮的实质是相克太过。() A:对 B:错 答案:B 4.五行中的相生与相克均属于正常现象。() A:错 B:对 答案:B 5.对于阴阳偏胜偏衰的症状,可采取“补不足,泻有余”之法,使之平衡。() A:对 B:错 答案:A 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A:对 B:错 答案:A 7.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有条件的 B:绝对的 C:单方面的 D:量变的 答案:A 8.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 A:木 B:土 C:火 D:金 答案:D 9.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属()。 A:木 B:火 C:土 D:水 答案:C 10.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从革 C:炎上 D:稼穑 答案:A

中兽医学复习资料全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是药物炮制方法的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的方法。 9: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的生理功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18: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21: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构成。

中兽医学笔记

中兽医学 绪论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动物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 中兽医学:研究畜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的科学。 二、中兽医学的发展简史 三、中兽医学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整体:自身的完整性,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1)家畜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A生理方面:五脏为中心,配的六腑,经络:内穿脏腑,外络肢节 B诊断:舌—(经络)—脏腑 C治疗:治病求本: 2)家畜体与外界环境统一: 运动变化: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A:季节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a:生理:(植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动物)春夏:汗;秋冬:尿 b:病理:季节性、时令性 B:昼夜晨昏:朝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半夜为冬 a:生理: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夜半气门乃闭 b:“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C:地区方域: a:生理:北方多燥寒:高大魁梧,毛孔致密 南方多湿热:细小精微,毛孔疏松 b:病理:可逆:南方到北方:鼻出血 北方到南方:消化不良 消化——脾(土)—克—水 不可逆:地方病:北方:冻伤 南方:中暑 2、辨证论治: 1)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念。 2)辨证:四诊——症状——分析、综合、判定——证这个过程 3)论治(施治):根据辨证结果,来确定相应治疗 4)关系: A:辨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方法 B:辨证是认识、诊断疾病的过程,论治是解决、治疗疾病的过程 二者不可分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辨证论治是中兽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在于它可以很好的处理病与证的关系:

一病有多证:同病异治感冒;多病有一证:异病同治三脱症 四、中兽医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 中兽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什么是阴阳五行 定义:阴阳五行A:为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B:是我国劳动人民劳动结晶C:是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二:为什么将阴阳五行并称 共同点:世界是物质的 不同点:阴阳学说:世界由阴阳二气构成 五行学说: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相生相克) 三、中医医学与哲学叠加的原因 我国近三千年前社会形态决定了诸子百家的出现,医学借鉴其理论壮大自己 特色:哲学与医学的叠加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定义: 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形成: 最初:向着日光与背日光 引申:方位、气候、状态 提高:事物、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 哲学: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自然界 道:普遍规律,法则 纲纪: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变化:生长化收获的过程 父母:根本 生杀:产生、灭亡 本始:本原 神明:变化莫测。奥妙 府:处所、源泉 三、属性确立 1、标准、准则:A:向上、向外、运动、无形、明亮、温热(+) B:向下、向内、静止、有形、晦暗、寒凉(-) 2、(界定)范围: (1)相关的两个事物 (2)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中兽医学复习参考资料(精简版)

中兽医学复习参考资料 绪论(时间紧迫,仅供参考) 1,中兽医学, 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论与方法,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科学,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 2,秦:最早的畜牧兽医法规-《厩苑律》 汉: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汉:最早的外感病学专著-《伤寒杂病论》 唐:最早的畜牧兽医高等学府-太仆寺 唐:最早的兽医学教科书-《司牧安骥集》-----李石 唐:最早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宋:最早的动物病院-牧养监 元:诊断学独树一帜-《痊骥通玄论》 明:综合兽医学典籍-《元亨疗马集》---喻本元、喻本亨 明:划时代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以不损及机体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为前提,从整体水平、结构关系及功能动态上研究其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 (2)辨证论治: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对动物疾病进行检查、分析、归纳,辨别其发生的原因、性质、部位、变化趋势及正邪消长,从而建立病症诊断,确定防治法则,采取适当方药实施预防和治疗的过程,即为中兽医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哲学基础 第二节阴阳学说 1,所谓阴阳,是指事物内部或一事物与他事物间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彼此间既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又相互统一与相互依存,并在一定范围内消长进退,在一定条件下运动转化,成为宇宙万物存在、运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2,阴阳的属性 代表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阴阳具有质的规定性,这就是阴阳的属性。阴阳既然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代表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一般认为,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概括起来,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而凡是向下的、静的、有形的、寒凉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均属于阴。 阴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前者如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等,后者如人体内部的气和

中兽医学总结

中兽医学总结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老师说,把这些题目搞定,七八十分没问题)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部分。 二、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三、阴阳属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1、阴阳属性的划分:阴阳既然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代表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一般认为,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概括起来,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冷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均属于阴。 2、阴阳的相互关系: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四、五行属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五行属性的划分:?????? 2、五行的相互关系: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悔、五行制化、母病及子、子病伴母。 五、五脏、六腑的功能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地方,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2、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3、五脏的功能: 心:心主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主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肝: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脾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主一身之表;外和毛皮;肺开窍于鼻;肺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肾藏精;肾主命门之火;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的功能: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脾胃的运化。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称为“胃气” 小肠: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即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以分别清浊。

中兽医学之基本特点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兽医学在发展的早期,便接受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指导思想,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学术体系。 (一)整体观念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它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自然界既是动物正常生存的条件,也可成为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动物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即动物体与自然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因此,中兽医学的整体观念,实际上是指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和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两个方面,它贯穿于中兽医学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的各个方面。 1.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为中心,通过经络使各组织器官紧密相连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五脏与六腑互为表里,与九窍各有所属,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以维持机体内部的平衡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中兽医认识疾病,首先着眼于整体,重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其它部分,甚至引起整体性的病理改变,如脾气虚本为一脏的病变,但迁延日久,则会因机体生化乏源而引起肺气虚、心气虚,甚至全身虚弱。另一方面,整体的状况又可影响局部的病理过程,如全身虚弱的动物,其创伤愈合较慢等等。总之,疾病是整体患病,局部病变是整体患病的局部表现。 中兽医诊察疾病,往往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机体外在的各种临床表现,去分析研究内在的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变化,即察外而知内。由于动物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整体还是局部的病变,都必然会在机体的形体、窍液及色脉等方面有所反映。以察口色为例,察口色观察的是口舌局部的变化,但通过对口色的观察,可以分析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邪的轻重,疾病的进退等。 中兽医治疗疾病亦从整体出发,既注意脏腑之间的联系,又注意脏腑与形体、窍、液的联系。如见口舌糜烂,当知心开窍于舌,便认为此即心火亢盛的表现,应以清心泻火的方法治疗。此外,“表里同治”,或“从五官治五脏”,以及“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等,都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具体体现。 2.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中兽医学认为,动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动物体的生理功能。当动物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功能活动以适应所处环境的变化时,便不致引起疾病,否则就会导致病理过程。例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动物可以通过气血,进行调节适应。如春夏阳气发泄,气血趋于表,则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秋冬阳气收藏,气血趋于里,则皮肤致密,少汗多尿。同样,随四时的不同,动物的口色有“春如桃花夏似血,秋如莲花冬似雪”的变化,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改变,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调节的范围。但当气候异常或动物调节适应机能失调,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失去平衡时,则可引起与季节性环境变化相关的疾病,如风寒、风热、中暑等。 由于动物体与自然环境相关,因此在治疗动物疾病时,就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对动物体的影响。古人在总结自然界的变化对机体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关疾病防治的措施。例如,脾肾阳虚性咳喘,往往夏季减轻,秋冬加重,常用“温补脾肾”之剂调养,并着重在阳气最旺的夏季来调养预防,此谓“春夏养阳”;而阴虚肝旺的动物,春季易使病发作,故在阴盛的冬季给予滋补,以预防春季发生,此谓“秋冬养阴”。此外,“因时、因地、因动物制宜”的治疗原则,也是整体观念在中兽医治疗中的体现。 总之,中兽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实践中,一定要从整体观念出发,既要考虑到动物体本身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到动物体和外界环境的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病证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辨证是确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也是辨证的目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是否恰当,取决于辨证是否正确;而辨证论治的正确

中兽医重点

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精气、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和独特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四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以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 几最:黄帝内经-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人畜通用的医学专著司牧安骥集-较为完整的恶意不畜牧兽医古籍,也是最早的一部兽医学教科书兽医院-宋代牧养上下监,以养疗京城诸坊病马尸体剖检机构-皮剖所兽医药房-药蜜库元亨了马术是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⑴整体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密不可分,功能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②动物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相关性:机体与自然界对立统一,息息相关,机体不能脱离外环境,而外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到动物机体的生理功能。⑵辩证论治辨证就是利用四诊收集资料,分析判断,认识疾病证候。论治则是根据辨的证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法、方、药。临床上,辨证论治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具体应用形式。①同病异治:同种疾病由于不同病因或在不同阶段,所辨的证不同,故治不同。②异病同治:不同疾病,其发展过程中,所辨的证相同,故治相同。 阴阳的概念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事物阴阳分属的依据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无形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强壮的、兴奋的、机能亢进的属阳;凡是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有形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虚弱的、抑制的、机能减退的属阴。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加以区分的,单一事物无法确定阴阳;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 阴阳基本内容 阴阳交感相错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交合感应、互错相融的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立即相反,如动与静。以动物体的生理机能为例,机能之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动物体的生理状态。 阴阳互根互用是阴阳互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就动物体而言,气属阳,血属阴,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互相助长关系。 阴阳的消长平衡指阴阳双方不断运动变化,此消彼长,又力求维系动态平衡的关系。 阴阳的相互转化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属性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转阳,阳可转阴。 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五行”的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已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种物质的抽象。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生长、升发、条达、舒畅;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温热、升腾、向上;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有“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土载四行”之说;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肃杀、变革、潜降、收敛;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寒凉、滋润、向下、静藏。 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称为母子关系。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和制约关系,借以说明事物间相颉颃的一面。 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五行相乘和相侮的概念、次序和产生原因各是什么?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次序:木→土→水→火→金→木。产生原因:太过和不及.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次序:木→金→火→水→土→木产生原因:太过和不及 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理的传变?1.相生关系的传变:是指病变顺着或逆着五行相生次序的传变。主要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类型。母病及子(顺传):病变由母脏累及到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犯母(逆传):又称子盗母气,指病变由子脏波及到母脏,如心病及肝。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为病:指相克太过而为病。相侮为病:指反克为病。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根据相克规律提出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抑强扶弱:用于相乘相侮的病证,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扶助虚弱之脏,从而纠其偏颇。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补脾利水;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阴。 藏象: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指内部脏腑组织器官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生理、病理) 藏象学说(以“象”观“藏”的学说)概念:是通过对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五脏藏神,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以通为用。六腑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并传导、排泄糟粕。

中兽医基本特点

中兽医基本特点 中兽医是指在兽医学专业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治疗等工作的兽医专家。中兽医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 专业知识全面:中兽医具备扎实的兽医学专业知识,包括动物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动物的基本生理结构和功能,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断治疗方法。 2. 技术娴熟:中兽医熟练掌握各种兽医技术,包括动物体检、实验室检查、手术操作、药物使用等。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 爱护动物:中兽医对动物有着深厚的爱心和责任感。他们尊重动物的生命权益,关注动物的福利和保护。在治疗动物时,他们注重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注重减轻动物的痛苦和不适。 4. 与人沟通能力强:中兽医不仅需要与动物进行有效的沟通,还需要与动物主人、兽医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协作。他们能够倾听动物主人的需求和意见,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5. 学习能力强:中兽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兽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更新的领域,中兽医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

技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兽医需求。 6. 适应能力强:中兽医常常需要在各种复杂和特殊的环境下工作,如动物园、农场、实验室等。他们需要适应各种动物的特性和环境条件,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7. 道德伦理高尚:中兽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他们严守职业操守,尊重动物和人类的权益,保护动物的生命和健康,不滥用职权,不虐待动物。 中兽医在动物保健和兽医学研究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对动物进行体检、诊断和治疗,帮助动物保持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同时,中兽医也参与兽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推动兽医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中兽医在动物保健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物诊断和治疗:中兽医通过对动物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确定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类型。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以恢复动物的健康状态。 2. 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中兽医负责动物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预防工作。他们了解各种动物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措施,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保护动物免受疾病

中兽医学考试重点

1中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辩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特点,以针灸和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理法方药具备的独特的医疗体系。 2.中兽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xx: 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4阴阳学说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5阴阳学说的应用一生理方面1.说明动物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动物机体的生理二病理方面1.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2.说明疾病的发展3.判断疾病的转归三诊断方面1.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2.辨别征候的阴阳属性四治疗方面1.确定治疗原则2.分析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知道临床用药五预防方面。 6五行“五”指木火土金水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7脏腑学说通过观察动物体外在现象,征象,研究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内容1.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联系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气血津液3.经络系统。 心主血脉和藏神,开窍于舌,在液为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脾主运化统血生清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肝主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 六腑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胃受纳和腐熟水谷小肠受盛化物分清别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总司全身气机,水液运行道。 8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动物机体和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生成:

中兽医学

1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证防治等部分。 2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①整体观念:动物体本身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动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之间紧密相关。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 ②辨证论治: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辨证”是把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即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确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 3 阴阳学说:是以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及其消长变化来认识自然、解释自然、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4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之间的交感相错②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关系)③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④阴阳的消长和平衡(阴阳在对立统一的前提下,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对平衡)⑤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阴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成阴) 5 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病理方面:①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ⅰ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ⅱ偏衰: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ⅲ转化:寒甚则热,热甚则寒。②说明疾病的发展③判断疾病的转归 2)治疗方面:①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a.偏盛治则—实则泻之。阳偏盛用热者寒之可辅以养阴;阴偏盛用寒者热之可辅以养阳; b.偏衰治则—虚者补之。阳偏衰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偏衰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②用阴阳来概括药物的性味与功能,指导临床用药。 a.用阴阳属性划分药物气、味、升降沉浮; b.根据病证的阴阳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阴阳失调。“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6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抽象特性来归纳各种事物,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来阐述宇宙中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平衡的。 7 五行的相互关系: 1)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生理) ①五行相生: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病理) ①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即相克太过。②五行相侮: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③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 8 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病理方面:①母病及子(轻):指疾病的传变是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肝(木)病传心(火); ②子病犯母(重):指疾病的传变是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脾(土)病传心(火); ③相乘为病(重):即相克太过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④相侮为病(轻):即反向克制而为病,原因是太过或不及。 治疗方面:根据相生规律提出的基本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根据相克规律。其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9 脏腑:五脏:是动物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1)心: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心开窍于舌,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2)肺: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与大肠相表里。 3)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 4)肝:藏血,主疏泄,主筋。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与胆相表里。 5)肾:主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在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 10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气的运动:叫气机,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来源:①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即先天之气。藏之于肾。

中兽医考试题含答案

中兽医考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中兽医学得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 2.我国最早(de)一部人畜通用(de)药学专着是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de)畜牧兽医法规是厩苑律,我国最早(de)兽医教科书是_司牧安骥集__由唐人_李石__编着 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de)阴阳处于阴平阳秘 (de)状态;阴阳不和时,则表现为阴胜则内寒 ,阳胜则外热 . 4.五行(de)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 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泄为主. 6.元气发源于肾 ,宗气形成于肺 ,卫气主要由水谷之气所化生. 7.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宜. 8.六淫致病中,具有明显季节性(de)病邪是邪. 9.在察口色过程中,口色是赤色(de)主热证,黄色是主湿证. 10.在诊脉(de)过程中,脉象是浮脉(de)主_表_证,迟脉(de)主__寒___证,洪脉(de)主_热_证 11.八纲辩证中阴阳是辩证(de)总纲. 12.肝(de)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13.肺(de)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 , 肃降 (de)意思. 14.脾(de)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 15.五脏以藏为主,六腑以为通用,其中心藏神 ,肝藏血 . 16.菊花(de)功效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 . 17.柴胡(de)功效是和解退热、疏肝理气、升举阳气 . 18.大承气汤是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药物组成. 19.黄芪(de)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 20.在常用药物中,广东(de)砂仁,云南(de)三七,山东(de)阿胶,都是着名(de)道地药材. 21.独活寄生汤(de)主治是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22.在常用药物中,广东(de)砂仁,云南(de)三七,山东(de)阿胶,都是着名(de)道地药材. 二、名词解释 1、厩苑律:秦代颁布(de)最早(de)收益法规. 2、药蜜库:宋朝设立(de),我国最早(de)兽医药房. 3、滋水涵木:治法名.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de)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4、扶土抑木:疏肝健脾相结合.

中兽医特点

面。 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它是指导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核心。其理论来自《黄帝内经》,反映在《司牧安骥集》,《元亨疗马集》等著作中。中兽医学认为动物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动物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统一体。《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兽医卷)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动物是以气,血,津液等为基本物质,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的连接,把脏腑,骨骼,肌肉,筋腱,皮毛以及五官九窍等全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于经络的通达作用,局部病变可以影响脏腑(整体),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反映于局部。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 (2)气血津液整体观。气,血,精,津液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都来源于食入的水谷之精微,又各具本身的作用和特点。他们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完整统一体。如:气与血的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居于主导地位,故称“气为血帅”;而气又必须依附于血,不断的得到血和精,津液的滋养,才能维持生命活动,故称'“血为气之母”。病理上,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反之,血郁则气滞,

血少则气散,血亡则气脱。说明气血相辅相成。此外,气与津液,气与精,血与津液,血与精,精与津液等各自也均有密切的联系和作用。 (3)脏腑经络整体观。脏腑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以气,血,精,津液为基本物质,以五脏为中心,以心脏为主导,以经络为联属,把动物体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既分工又协作的的有机整体,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经络学说是研究动物体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4)局部与整体辩证统一观。动物体的功能活动,一方面靠脏腑的组织正常的进行功能活动,另一方面靠脏腑组织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协调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使整体功能处于协调稳定的状态。比如:某一局部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会影响到机体的远隔部位,或从整体上反映出来;反则可以利用局部的异常变化,诊断脏腑,经络以致全身的病情。 (5)动物体与外界环境也是一个统一体。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学说,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适应了自然界的环境和四时气候的变化。这种规律性的变化都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当外界变化影响到动物体时,可使机体调节其本身功能,以适应外界变化,一旦调节失常,就会发生疾病。中兽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除了观察动物的临证外,还要考

中兽医学复习题

中兽医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222311) 一、名词解释题 1.整体观念: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事物统一性、完整性和关联性的思想方法。中兽医学整 体观念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动物体又同周围环境构成更大的统一整体。 2.五行: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不同属性的物质,彼此间相互联系,相 互孳生和相互制约,以构成整个物质世界,并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脏腑学说:脏腑是指构成动物机体的内脏器官。研究机体脏腑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理论,称为脏腑学说。 4.经络:是动物体内运行气血、传递信息,联络全身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 各部分功能的网络系统,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又称 经脉;“络”有网络的涵义,是经脉的分支,又称络脉,犹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无处不 至。 5. 六淫 :风、寒、暑、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动物在长期的进化 过程中,对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产生了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春温、夏暑、秋燥、冬寒等 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不仅不会使动物发生疾病,而且是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外界 条件。如果由于动物体正气虚弱,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或气候变化反常,发生太多或不及, 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则可成为致病原因,侵犯机体而导致疾病。这种引起动物发病的风、 寒、暑、湿、燥、火就称为“六淫”或“六邪”了。“淫”是邪恶侵害的意思。 6.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 以及致病因素和畜体相互斗争的情况。 7.正气:是指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 抵抗力。 8.察口色:就是观察口腔各有关部位的色泽,以及舌苔、口津、舌形等的变化,以诊断脏 腑病证的方法。 9.补虚药:凡能补益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10.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病理相同或处于同一性质的病变阶段(证候相同),而采用相同的治法。

中兽医补充笔记

中兽医补充笔记 1.汉代出现我国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2.唐代李石编著的《司牧安骥集》为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学古籍,也是最早的一部兽医学教科书。 3.明代喻本元、喻本亨兄弟于1608年编著了《元亨疗马集》。 4.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动物本身的整体性;动物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 辨证论治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 3.阴阳的识别 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而凡是向下的、静的、有形的、寒冷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虚弱的均属于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交感相错

2.阴阳的对立制约 3.阴阳的互根互用 4.阴阳的消长平衡 5.阴阳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尚书·洪范》中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 2.五行的归类 3.五行的相互关系 A. 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1)五行相生生:资生、助长、促进。 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中的相生关系称为母子关系 (2)五行相克克:制约、抑制、克制。 木土水火金木

(3)五行制化 1.是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2.《类经图翼·运气上》:“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B. 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五行相乘 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是事物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 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相侮 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木金火水土木 (3)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 第二章脏腑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五脏 一.五脏是动物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气、血、精、津液、神,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 二.心 1.心的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②.藏神:指心为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

中兽医学总结

中兽医学总结 第一篇:中兽医学总结 中兽医学总结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老师说,把这些题目搞定,七八十分没问题)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传统兽医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和病症防治等部分。 二、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三、阴阳属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1、阴阳属性的划分:阴阳既然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代表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一般认为,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动静、有形无形等为准则。概括起来,凡是向上的、运动的、无形的、温热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兴奋的及强壮的均属于阳,凡是向下的、静止的、有形的、寒冷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抑制的及虚弱的均属于阴。 2、阴阳的相互关系: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四、五行属性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1、五行属性的划分: 2、五行的相互关系: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相乘、五行相悔、五行制化、母病及子、子病伴母。 五、五脏、六腑的功能和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地方,具

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2、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3、五脏的功能: 心:心主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主汗。(心与小肠相表里)肝: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肝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脾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肺主一身之表;外和毛皮;肺开窍于 鼻;肺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肾藏精;肾主命门之火;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4、六腑的功能: 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脾胃的运化。 胃:受纳和腐熟水谷,称为“胃气” 小肠: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即小肠接受由胃传来的水谷,继续进行消化吸收以分别清浊。 大肠:传化糟粕,即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水谷残渣或浊物,经过吸收其中的多余水液,最后 燥化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三焦是上、中、下焦的总称。三焦总的功能是总司机体的气化,疏通水道,是水谷出 入的通道。 5、五脏之间的关系:(重点在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 心与肺:主要是气与血的关系。(心主血,肺主气,二者相互配合,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 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而气只有灌注于血液中,靠血的运载才能到达全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