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卫生艺术教育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学公共体育课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大学公共体育课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学科分类: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公共体育课;教育模式

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

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依据

1.1问题提出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而后由我国著名学者林崇德教授主持,历时近3年研究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化,它是指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或参加日常身体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符合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特殊品格和关键能力。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育模式是指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体育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具有操作性、简约性、指向性、整体性、更新性等特点。良好的大学体育教育对弥补初等体育教育及中等体育教育的不足,以及塑造完善的学生个体身心,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有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部及国家体育总局自1996年起的近二十余年间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有效的推进了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然而基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指挥棒、高考唯一人才选拔体制、不同地区经济的失衡、政策目标制定的偏态与明晰度差、执行贯彻穿透力不强导致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整体改革处于局部、表浅、自主创新不足,效果并不明显,青少年体质降低的尴尬境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面临着青少年体质不断滑坡的现实,近年来国内体育学者将“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育人文化氛围融入贯穿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从理论层面高度关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梳理起来其研究领域涉

及以下方面: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方面:张细谦等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于素梅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与有效策略以及特性、思路、途径、框架体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尚力沛等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燕凌等系统探讨体育学科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赵富学等针对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构建过程和特征进行分析。在大学体育教育理念改革的研究方面:段健芝,戴显鹏,陆淳,王公平,马勇等认为,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必须理念改革在先,理念改革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先导,符合规律的创新理念必然推出一批新的改革成果。如:体育教育的终身化思潮、体育教育的现代化思潮、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思潮、体育教育的创新化思潮、体育教育的素质观思潮、体育教育的健康第一思潮等。这些研究多源于教育领域及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创新观念的移植并内化,把这些原初理念结合体育教育的特点,从“物本体育”转向“人本体育”,以推动体育教育从业者从单纯的技能传授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来。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环节改革的研究方面:茅洁,吴国天,格日乐图,董玉峰,李静波,彭劲松等从体育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体育教学评价机制、体育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认为中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重新审视体育教育目标,并细化宏观目标,深化微观目标,依据现实不断更新陈旧的教材内容、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元化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启用西方的快乐教学、俱乐部教学,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在大学体育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方面:刘志敏、龚婉敏、封小青、孙慧等认为,课程体系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其设置应遵循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三位一体,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学课程三位一体,知识、能力、品德为一体的三维结构课程体系。

相比较而言,欧美国家的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由于有着良好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及自我锻炼意识培养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到大学时能够自主、自由、自觉的选择自身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因而欧美国家的大学公共体育教育体系发展相对成熟并与国家经济、政治相协调发展。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方面欧美国家偏重于“俱乐部学习”,众多的研究都围绕“俱乐部形式”而展开,其大学体育教育总体上处于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发展之中,对培养合格社会人才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观上述成果,可以看到前人研究视角多样,层次迥异,成果也较为丰富。但据笔者陋见,以下三方面仍存在局限和研究盲点:

1) 发展观缺位:

基于将核心素养融入学校教育改革和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背景下,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应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契机,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体育学科而言,应强化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上的育人功能,注重社会发展新需求,兼顾学生的身体、心理、个性、兴趣、社会责任感等各个方面的要素。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并将教学-竞赛-俱乐部三者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2) 整体观不足:

大学公共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涉及教学因素、竞赛因素、俱乐部学习因素交互作用的多维复杂系统。因而无论是仅仅从教学因素,或是竞赛因素,亦或是俱乐部学习等因素单一视角进行研究,虽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内在运动规律,但都会割裂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整体认识,这就要求研究者进一步在复杂理论层面上,探索我国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系统各有机成分,在既定的目标下各因素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内部机制。

3) 动态观缺乏:

已有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在是引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套用研究,而忽视了中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相对薄弱的现实,显然在研究上存在形而上学,不具动态发展观,使得上述多方研究超越实际,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我国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因此从解决问题、服务实践的角度而言,要求研究者应充分尊重我国基础体育教育运动技能普遍不高、体育兴趣普遍不浓、体育意识普遍不强的现实出发,基于对我国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模式。

1.2选题意义

1) 理论层面:“教学-竞赛-俱乐部”教育模式以系统的角度来拓展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研究深度与广度,对于制定、实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发展的角度评价“教学-竞赛-俱乐部”教育模式的社会价值,从理论上梳理其价值取向内涵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2) 实践层面:通过对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竞赛-俱乐部”教育模式的构建,扭转学生体质进一步滑坡的尴尬现状,从而推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与锻炼习惯的培养;将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和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强化以现实情境为出发点,强调课程系统弹性化功能,构造良性的、动态的课程循环系统,尤其在整体规划教育过程等方面具有现实实用价值。

2 研究内容

2.1主要目标

1) 对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模式的演化进程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探讨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时代命题和结构功能,探索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以及在教育体系中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2) 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优化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的多维协同,构筑高效的基础(教学)、杠杆(竞赛)、检验(俱乐部自主练习)三维立体循环体育教育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