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文化背景下来宜留学生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屈原文化的艺术教育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区域文化背景下来宜留学生艺术教育
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屈原文化的艺术
教育传播
摘要:在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研究屈原文化跨文化传播,探索屈原文化里与艺术交叉的部分,无论对于屈原文化本身,还是对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屈原文化的发展和历史规律进行综述,聚焦XX大学来宜留学生艺术教育的实践个案,剖析屈原文化背景下来宜留学生艺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屈原文化;留学生;艺术教育
屈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西方“罪感”文化,它是一种“耻感”文化,鲜明的荣辱观是屈原文化的内核。屈原文化不仅指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自身所创造的文学作品,而且还指屈原对后人影响所形成的文化,特别是以屈原文化“源”“流”为核心所沉淀的区域文化。
一、屈原文化的本体研究
(一)屈原文化的历史变迁
1.仕途坎坷的原始共情
对屈原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宋玉。在其抒情诗《九辩》中,开篇即以“悲”“秋”二字道出屈原生不逢时之苦,为汉代文人接受屈原作品和屈原精神埋下伏笔。汉代文人引用或化用屈原诗句创作骚体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世俗谗言的痛恨。
2.精神评价的对立统一
唐代文人对屈原精神的评价存在矛盾。一方面承认屈原的忠贞高洁,另一方
面又揶揄屈原轻身自沉,妄做忠臣。宋代文人继承了汉唐文人对屈原形象的看法,但由于受到儒家“内外兼修”思想和仕途条件改善的影响,对屈原自沉的评价涌
入了更多的矛盾。
3.时空变幻的正义呼唤
元明清三代以屈原为素材的戏曲作品超过二十种,被一些学者称为“屈原戏”,作品内容往往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和屈原沉江的故事。文人们更多地去思
考屈原精神的“永恒”意义,有的作品甚至一改对屈原故事的固有认识,借民间
传说重新编排屈原故事的剧情,以可视化的方式表现屈原崇高的精神品质。
4.全球化的热烈弘扬
二十世纪以来,屈原文化与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等元素聚合在一起,大量
屈原相关的新闻出现在海内外报刊上,屈原作品、屈原精神、屈原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不断“升温”。
(二)屈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历史现状
1.以东亚邻国为中心的端午民俗意义传播
早在一千多年前,纪念屈原的民俗意义就已传入朝鲜半岛,并为当代韩国学
者研究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奠定基础;公元8世纪,端午节传入日本,从宫廷走
向民间。此时端午习俗和纪念屈原的意义被剥离,但祭祀屈原、读诗饮酒的端午
习俗仍为日本文人所熟知。
2.基于汉字文化圈的东南亚传播
后黎时期,后黎朝皇帝召集了28位文臣建立“骚坛会”。出使中国的越南
文人、官吏创作了约三十首咏屈汉诗,他们对屈原精神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与中、越悠久的汉字文化渊源密切相关。
3.基于欧洲传教士田野调查的域外传播
清末,法国传教士禄是遒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期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
其著作《中国民间崇拜》卷五“岁时习俗”中,详细地介绍了屈原的生平、屈原
与端午的关系。
4.多元文化创作的国际化传播
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1954年,毛泽东
引用屈原《九歌》诗句“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向印度总理尼赫鲁
表达友好之情,并向这位政治家介绍屈原;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九周年,罗马尼亚人首次上演第一个中国戏剧——《屈原》;1960年,芬兰
国家剧院公演历史剧《屈原》;1978年,海外华人在新加坡成立的“五月诗社”
刊登了大量咏屈诗;2009年,“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
产代表作名录”,屈原精神以端午民俗和国际龙舟赛为载体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从古至今,屈原文化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发散式传播至世界多国,从亚洲邻国逐
步向欧美国家扩散。屈原的爱国精神广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三)屈原文化在宜昌地区的特色
1.屈原文化是宜昌的城市文化品牌。屈原文化发源地宜昌秭归县每年举办屈
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使宜昌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2.屈原文化内涵丰富。屈原古迹历史厚重,屈原传说题材众多,屈原诗文意
味深长,端午祭祀历久弥新。
3.传播受众广。宜昌XX大学作为全国留学生示范基地,有来自世界6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国际学生近1400人,是屈原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
二、屈原文化的跨文化基础
(一)来宜留学生构成特点
据XX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统计,截至2019年,有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长短期国际学生来宜留学,涉及多个学科以及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层
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达700多人,涉及17个国家,占近70%。
(二)来宜留学因素
留学中国热。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频繁,中国高校不断进军南亚、东南亚教育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南亚、东南亚学生留学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留学生来宜留学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
1.教育质量、学费和留学环境
来宜留学生对中国的教育质量认可程度高。近半的来宜留学生考虑到留学费用和安全问题,对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这是大多数留学生来宜学习的主要动机。
2.旅游、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
旅游是来宜留学生的重要活动之一,是他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二课堂”。
3.职业发展
来宜留学生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三、屈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与发展策略
(一)屈原文化对来宜留学生的传播特征
1.来宜留学生活动范围小,集中在校园内部。来宜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以教师引导为主,多数留学生来宜留学的目的仅停留在完成学业上,在形式和内容上没有制定出针对性实施策略。
2.可供选择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偏少,教学方法亟待改善。面向来宜留学生开放的公选课偏少,未能提供多层次、多形式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