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关键节点及政府支持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2期2012年3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Vol.27No.2Mar.2012

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关键节点及政府支持研究

张喜才,杨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100028)

摘要:分析了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提出了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最初一公里”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指出批发

市场、冷鲜仓储、销地配送中心、社区零售商业是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关键节点。提出了扶持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关键节点的政策建议,即建立专项基金,向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倾斜;支持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关键节点设施建设;对关键节点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流通关键节点中图分类号:F7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6116(2012)02--0044--05收稿日期:2011-

-11--10作者简介:张喜才(1982—),男,河南中牟人,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农业产业链;

谦(1957—),男,湖南衡山人,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合作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

2009年以来,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最

具鲜活农产品特点的蔬菜价格率先上涨,其他农产品价格则沿着其路径进行击鼓传花式的蔓延。

蔬菜价格大起大落

,“卖难买贵”“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等问题交替出现,农民、经销商、市民等相关各方均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鲜活农产品的流通链条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政府究竟应该如何调控鲜活农产品的流通链条?是撒胡椒面还是重点支持主渠道?是广泛补贴还是抓住关键节点?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文献综述

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正在发生变革:一是超级市场的扩张(Reardon 等,

2007、2010)。超市发端于价值链的中下游,

然后通过价值链的传导,慢慢渗透至新鲜产品生产领域(Michael Boehlje ,

1999;Chen 等,2004)。二是社区农业正在迅速发展,美国大部分鲜活农产品都是当地当天供应本

地市场(Giovannucci 等,

2010)。整个农产品物流价值链条是由小同的、独立

利益的主体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因而博弈天然存在,

价值利益分配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中国

“小生产,大流通”的农业总体格局下,生鲜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一些变化:在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形成的整个价值链条上,在普遍的依靠开

放的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形式之外,

正在逐渐形成诸如联盟、

共同投资,风险共担、合同治理直至一体化等以密切主体之间联系为特征的各种联系

形式(黄祖辉,

2006)。然而,整体来看,在流通链条中超市、加工企业等环节占据主导地位,而农户

处于被动地位(Young LM 等,

2002;Reardon 等,2009)。农户参与现代流通链条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产业集群和农业合作社的方式。Narrod 等

(2009)在研究中美洲小农户问题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Bell 等,

2009;Huang 等,2009;Ruan 等,2009;Giuliani 等,

2005;Mcdermott 等,2009)已经证明农民通过参加这些经济组织而进入现代流通链条可以提高

收入。然而,

超市、加工企业等环节正通过投资冷鲜设施、信息技术等强化其对流通链条关键节点

的控制,农户及其合作组织则因为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因素被排除在外(Mohammad Nasiruddin 等,2011)。

不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博弈结果对利益分配产生了影响。农产品涨价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都

·

44·

第27卷第2期张喜才,杨谦: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关键节点及政府支持研究

被中间流通环节“截走”,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所获收益并不多(郑风田、孙谨,2008)。从利润分配的绝对量来看,农民>零售商>批发商;以成本利润率衡量,与农民相比,批发商的成本利润率要高出6 10倍,零售商的成本利润率高出5 7倍(孙侠、张闯,2008;文晓巍,2011)。流通链条中农产品收购环节的农民常常不得不面对买方寡占力量,而在食品零售环节广大消费者又不得不面对零售商的卖方寡占力量(王秀清等,2007;李崇光,2010)。通过合作社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能够改变农户的在流通链条的弱势地位(孔祥智,2010;纪良刚、刘东英,2011)。然而,无论是农户还是分散的合作社在流通链条中都处于弱势地位,流通链条的关键节点设施投入不足,且主要为利益集团所掌控,从而很难拥有更强的市场势力和定价权(张喜才等,2011)。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稳定鲜活农产品价格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多位学者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关键节点的认识还存在差异,对于政府如何支持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本文通过广泛的实践调研,分析了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关键节点并提出了政府支持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主要措施。

三、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关键节点

(一)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分析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指鲜活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鲜活农产品的储存、配送、运输、流通加工、包装、搬运和物流信息管理等活动的综合。我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国家,一方面,鲜活农产品生产总体规模较大。据农业部统计,2011年我国蔬菜产量6.77亿吨,蔬菜种植面积占世界蔬菜种植面积的35%,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另一方面,单位农户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比较小,同时需求结构复杂,消费者众多而且分散。所以我国鲜活农产品的物流供应链必然是“两头小,中间大”的形式,流通链条系统庞大,行为主体众多,各个主体从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体,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我国的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环节多、线路长。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路线是生产者—批发—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消费者。近年来,我国鲜活农产品出现了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等远距离、大范围的流通。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距离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较远,鲜活农产品破损率大。二是流通中介组织所从事的鲜活农产品交易,多采取地摊交易、集贸市场交易、批发市场交易等传统方式,传统的交易方式存在着运输成本大的问题,它既包括农民的运输成本还包括批发商或零售商的运输成本,是双份的运输成本。三是交易次数多。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的交易次数较多,多次装卸、搬运对脆弱的鲜活农产品破坏较大。农产品的损失就是农民利益的损失。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突出问题表现在“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两个方面。“最初一公里”是指鲜活农产品由田间地头的产品变为市场上的商品的过程。“最初一公里”的最主要矛盾是产地经纪人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和产品生产者一次性出清的矛盾。我国鲜活农产品,特别是蔬菜,考虑时空结构问题,生产和消费基本可以实现连续,但由于其销售周期短、易腐性强,市场几乎是一次性出清,且没有仓储,价格波动不易通过市场自发调节,政府也难以调控。

“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鲜活农产品交易成本高。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产品结构多种多样,质量千差万别,农产品收购的成本较高,价格较低时甚至出现不收、拒收和克扣斤两的现象。二是与中间商、零售商相比,农户在定价中处于明显弱势。其原因在于,鲜活农产品一旦大量上市,其不耐储藏性,让农户难以在议价中占优势,而中间商、零售商则在收购上具有较大的选择权,价格变化对后两者更为有利。当价格上涨时,中间商和零售商可以获取较大利润;当价格下跌时,中间商和零售商也可争取利润弥补成本。鲜活农产品价格变化不能在生产、流通、零售各环节的主体上均衡传导,使得处于劣势的农户的价格波动剧烈,尤其价格下跌时,价格放大效应更为明显。三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在仓储、冷库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难以解决鲜活农产品一次出清和消费需求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

一车蔬菜从产地出发,经历千里颠簸,菜价可

·

5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