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SPSS软件在研究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中的应用举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我国各城市的综合经济
实力进行研究,不论是对于促进我国城市 本身更加又好又快的发展,还是对于充分 பைடு நூலகம்挥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主导作 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本章的研究目的如下:通过对描述我国各 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各种指标进行各种分 析,一方面找出用来衡量我国城市综合经 济实力的各个指标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 找出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
20.3 数据分析与报告
• 20.3.1 相关分析 • 对于相关分析,我们准备进行以下几个部分: • 第一,对“地区生产总值”的3个组成部分:“第一产业 • • • • •
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 行简单相关分析; 第二,在控制“地区生产总值”的前提下,对“第一产业 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进 行偏相关分析; 第三,在控制“年底总人口”的前提下,对“客运量”和 “货运量”进行偏相关分析; 第四,在控制“年底总人口”的前提下,对“地方财政预 算内收入”和“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进行偏相关分析; 第五,对“年底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环境污 染治理投资总额”这三个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 配书资料\源文件\20\正文\原始数据文件\案例20.sav
• 本例采用的数据是《中国2007年省会城市
和计划单列市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包括市辖 县)》,数据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8》。 •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 • 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 • 基本思路是: • 首先使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 构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各个变量之间的 关系;然后使用因子分析对构成城市综合 经济实力的各个变量提取公因子;最后使 用一些简单的SPSS数据处理技巧依照提取 的公因子对各城市进行分类及排序。
• (6)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城市的地区
生产总值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货运量、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有显著关系,与其他变量之 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其中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 总额、货运量对地区生产总值起正向作用,尤其是货运量, 每增加一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就增加236.428个单位,而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对地区生产总值起反向作用。 (7)可以用三个公因子来概括所有描述我国城市综合经 济实力的指标。第一个因子用来反映地区生产总值、货运 量、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 额、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 额等变量的信息;第二个因子用来反映年末邮政局数、影 剧院数、医院数、执业医师等变量的信息;第三个因子用 来反映年底总人口、客运量、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等 变量的信息。
•
• 20.3.3 因子分析 • 对于因子分析,我们准备: • 对构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各个变量提取
公因子。 • 配书资料\源文件\20\正文\原始数据文件 \案例20.sav • 20.3.4 因子分析之后续分析 • 对于本部分分析,我们准备: • 依照提取的公因子对各城市进行分类及排 序。
20.4 研究结论
第二十章 SPSS软件在研究城市 综合经济实力中的应用举例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
市的数量不断增加,个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社 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当 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城市 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文化发展中 心已经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城市的 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是它们 各自拥有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综合实力是指一 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 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 发展能力的集合。SPSS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统计 分析软件,完全可以用来进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的相关分析研究,定量分析变量之间的联系与区 别。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SPSS在研究城市综合 经济实力中的应用。
20.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2009年10月17日,第六届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在朝阳规
划艺术馆召开。这次峰会不仅吸引了城市发展领域内几百 位专家的关注和参与,更让来自全国各个城市的会议代表 们受益匪浅。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既是全球经济复 苏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以前我国采取的城市外延式扩张战略导致城市发展中出现 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不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特点 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十二五”期间,城市必须从规 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各个角度,推进实施“内涵式发 展”模式。城市发展将呈现五个新变化:一是城市发展开 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城市软实力成为 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 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意义 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日益增 强。
• 20.3.2 回归分析 • 对于回归分析,我们准备: • 以“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年底总人口”、
“客运量”、“货运量”、“地方财政预算内收 入”、“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在岗 职工平均工资”、“年末邮政局数”、“年末固 定电话用户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 物进出口总额”、“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 数”、“影剧院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 数”、“医院数”、“执业医师”、“环境污染 治理投资总额”等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 配书资料\源文件\20\正文\原始数据文件\案例 20.sav
20.2 研究方法
•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概
念是: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 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据此概念我 们可以看出,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应该包括人口、地区 生产总值、拥有的交通运输以及通讯能力、地方财政预算 内收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乡居民工资水平及储蓄水 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商贸市场水平、人才状况及 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所以我们采用的数据指标有: 年底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 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客运量、货运量、地方财政预 算内收入、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 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末邮政局数、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 额、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数、影剧院数、普通高等 学校在校学生数、医院数、执业医师、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总额等22个指标。
•
•
• (4)偏相关分析表明:在控制住“年底总
人口”的前提下,“客运量”与“货运量” 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大而且这种相关关系非 常显著(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 (5)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底总人口与地 区生产总值为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关系也 十分显著(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地区生 产总值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之间也为 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关系也非常显著(在 0.01的水平上显著);年底总人口与环境污 染治理投资总额之间也为正相关但这种相 关关系不如前两者显著(仅在0.05的水平上 显著)。
• (1)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3个组
成部分,只有“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 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其他的变量之间相关性很不显著。 (2)偏相关分析表明:在控制住“地区生产总值”的前 提下,构成“地区生产总值”的3个组成部分中,“第二 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旧 非常显著(在0.0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相关系数却变为 了负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 也有了一定的相关性(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这种相关 性也是负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 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旧不显著。 (3)偏相关分析表明:在控制住“年底总人口”的前提 下,“客运量”与“货运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而且这 种相关关系很不显著。
•
• (8)因子分析之后续分析表明:所有城市的综合
•
经济实力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天津、重庆、杭州、南京、青岛、宁波、大连、 成都、沈阳、武汉、长沙、哈尔滨、西安、济南、 厦门、郑州、福州、长春、昆明、乌鲁木齐、石 家庄、太原、拉萨、合肥、南宁、呼和浩特、南 昌、银川、兰州、海口、西宁、贵阳。 经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从一种宏观的视野上对 我国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 解,这对于以后我国城市的发展有的重要的借鉴 和指导意义。比如根据回归分析部分的结论,为 提高地区生产总值,我国各城市必须要积极扩大 货运量,“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是非常有道 理的。再如,因子分析之后续分析表明,排名在 前的大都是东部城市,在后的基本上都是中西部 城市,由于城市经济往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先进 的生产力,所以为使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加强中 西部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