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出
1979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二是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局部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源成败。
3、中共中央专门对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两个决议
1986年9月26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用的。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凝聚、激活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神动力和建设支柱的体现
第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保持高度团结的精神支柱。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一是精神文明的成果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二是精神文明可以增强一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三是精神文明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大素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和灵魂。以正确的舆论指导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10、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创痛没得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11、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重点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广大青少年是重点。
12、当代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
1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和实际步骤
(1)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积极宣传中央的方针原则和战略决策。
(3)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进展和明显效果
一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科学理论的自觉性、坚定性显著提高。
二是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素质显著提高。
三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发展,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四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五是科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
15、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党。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在作用,二是表率作用。
16、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
机制创新、思路上创新、活动载体上创新、管理工作上创新。
17、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建设
(1)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
(2)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深入开展牢记“两个务必”教育。
(4)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5)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
(6)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