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文化的发展趋势
人们由于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也由于信念、性格、修养和人生观等等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是一个充满各种复杂心理因素的互相作
用的整体,彼此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和纠葛,和发生矛盾。而常常
依赖于内在的情感沟通和心理认同,通过各种方式的交流来沟通情感,传达信息,促进理解加强团结。在家中,泡上一壶好茶,使家
人亲属团聚同饮上一杯香茗,增强了亲情和代与代之间和谐气氛。
对邻里、朋友、宾客捧上一杯热茶,这一微妙方式,可以和气生财,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成为人们之间进一步增强友谊,增进了解,
加深感情的好途径,这种认识、了解、熟悉的过程,也就是改变、
沟通人际关系的过程。互相交流,互相认同,互相理解。以达到和
诚相处,同饮香茗,共话友谊,使人类在和煦的阳光下共享亲情、
友情,促进社会和谐。真乃:“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
台湾的乌龙茶制作技术本是安溪人于清代传入的。在台湾的一些茶事活动都具有相同之处,在大陆流行的茶王赛、茶艺、茶歌、茶
舞等文化也在台湾不断地演绎和发展。如今在闽台农业合作的推动
促进下,台商又将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传回了安溪。以茶文化等方
式交流往来,互相传播知识,如今已成为两岸加深联系和乡情的重
要方式。据初步统计,台商已在安溪登记注册台资企业有60多家。
其中茶叶企业有24家,投资总额976万美元。随着大片台资茶叶基
地的建立,台资茶厂的开办,台商不仅带来了资金、设备、知识和
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管理模式,安台的经贸合作,达
到了传播知识,互相交流,促进发展的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大的推
动了安溪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中国人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开始是将其作为食物,然后作为药物,后来成为饮料,随后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随着茶艺的成熟,古代至今,曾有一大批文人骚客介入茶事活动,撰写了很多的茶作品,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提高了饮茶的文化品位,使品茗成
为一种艺术享受。如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陆羽的《茶经》、徐谓的《徐文长秘集》、许次纾的《茶疏》等等。特别是罗
廪的《茶解》专门谈到品尝意境:“山堂夜坐,手烹香茗,至水火
相战,俨听松涛,倾泻人瓯,云光缥渺,一段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真正的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亲自动手,观水火相战
之状,听壶中沸水发出像松涛一般的声音,香茗人杯,茶烟袅袅,
恍若置身于云光缥渺之仙境,这样的幽人雅趣是难以和俗人讲清楚的。真乃静神养性,如脱俗尘之境界。
日本高僧把中国的茶艺带到日本后,把它作为修行佛法追求得道的一种手段,并将其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被严格的传承下来。我们现代人,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或节假日之中,也常带着家人、朋
友或单身一个,寻找一处清静幽雅的环境,泡着香茗,或慢斟细品、或看书阅报、或挥毫泼墨、或吟诗作对,抛弃一切世俗之举,人间
忧烦,潜心养性,达到美的享受和更高的精神境界,陶冶了情操,
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茶文化最明显的特点和最大的功能,除了它具有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功能,还具有很强的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经济市场,推动社会效
益的功能。因为一般精神文化的社会效益和功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开展活动,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长期作用产生的。
而茶文化不但具有大文化的功能,还具有它的独特性:就是通过一
定的茶事活动,直接和经济挂钩,立即取得经济效益。在今天的商
品经济社会里,这种效能发挥的越来越明显,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
人们发展经济的特殊手段。如“铁观音茶王赛”在香港举办中,评
出的茶王在激烈的竞争中,100克铁观音身价竟达11万港元的天价,这就是通过茶文化的功能所起的经济效应。还有“茶艺表演”“茶
文化节”等等,就是运用了这种效能,使社会生活出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现状。
同时,建成集商贸、加工、餐饮、运输等为一体的中国茶叶贸易中心,中国茶文化旅游中心,成为中外驰名的“中国茶都”。为开
展各类茶事活动基地,为茶农创造提供贸易、交流、发展经济中心
基地;举办“茶叶万人培训”工程和各类茶叶技术、管理培训,狠抓
精品,创造品牌;借助“茶艺”“茶王赛”等茶文化活动,走向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同时,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等茶叶合作交流活动。这样,提升了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把安溪茶叶推向全国、全世界。如今,安溪全县108万多的人口,涉及茶产业的近80万人,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庄(店)茶艺馆有3万多家,仅茶叶营销人
员近10万人,产品出口销售于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拥有茶园40万亩,年产茶叶4万吨,(预计
今年产量将达历史最高水平5万吨)产值45亿元人民币。茶文化市
场成为安溪的传统特色龙头支柱产业,成为真正的民生企业。同时,形成了一业促百业,“一业旺,百业兴”的大好局势。2005年,全
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56元,安溪县被评为“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
力百强县(市)”。使这个闽南最大的贫困县一跃进入了全国“百强县”。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在社会上长
期存在和发展,始终影响着生产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才使社会和
谐平衡的发展,并不断地创造出更高层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市场的繁荣,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茶产业是产生茶文化的基础,茶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以茶
产业兴盛为基础,以所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动力,明天将发
挥更大的市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