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证明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思维对数学命题证明的基本要求是:证明要有说服力,即证明 要有真实理由,并且应遵守证明的规则
2. 数学命题证明应遵守的规则
规则1 论题要明确.
论题是证明的基本目标,只有把论题清楚、明确地表述出来,才能 使证明有的放矢。
例2 连结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成一平行四边形。
规则2 论题应当始终同一. 根据同一律的要求,在证明过程中,论题应当始终同一,不得中途 变更。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做偷换论题。 规则3 论据要真实.
因为已知a 0,b 0,
这是已ຫໍສະໝຸດ Baidu条件, a b ab.
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要步步探求结论的充分条件,最后达到题 设。这种方法合乎人们探求真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比较容 易开拓思路找到证明途径。教学中经常使用分析法,对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②综合法 用综合法证明数学命题p→q,就是从题设p出发,逐步进行推理, 最后导出结论q。
规则4 论据不能靠论题来证明. 论题的真实性是靠论据来证明的,如果论据的真实性又要靠论题来 证明,那么结果什么也没证明。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循 环论证。 例5 在RtΔABC中, C 90,求证a2 b2 c2 .
证明: a csinA, b ccosA, a2 b2 c2sin2A c2cos2A c2(sin2A cos2A) c2 .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p→q”的全过程和逻辑依据可以用
下图来表示:
肯定条件p 否定结论q 推理 导 致 逻辑矛盾 矛盾律
pq
为 假
排中律
p q
为 真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结论的否定成立); (2)从否定结论出发,进行层层推理,得出与公理, 或前述的定理、定义(例11、例12)或题设条件(例 13、例14),或与临时假设等自相矛盾(即说明结论 不能否定),或含有自相矛盾命题(例15)的结论; (3)根据排中律,最后肯定原命题成立。
选修1-2第二章§2.2(P39):
例9
已知a b 0,求证:a b ab.
证明:要证 a b ab, 因为已知a b 0,
2 只须证( a b ) a b,
即证 只须证 只须证 只须证 只须证
a 2 ab b a b. 2 ab 2b. ab b. ab b2 . a b.
§4 数学证明
目标: 了解证明的各种形式; 理解数学证明的形式及本质。
一、证明的含义与结构 1. 证明的含义
在一门科学理论中,证明是用某个或某些命题(判断)的 真实性来断定另一命题(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数学命题的证明是用一些已知真实的命题为前提,通过推 理来实现的。 例1 如图,已知:∠B=∠C,AB=AC.求证:AE=AD.
2
证明:关于P、A、B三点的相对位置,分三种情况 考察:
A
P
C D
P
B
O2
O1
C A D O2
P
D O1 CB
O1
O2
(1)
B (2)
A (3)
(2)分析法和综合法 ①分析法 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p→q,就是从结论q出发,一步一步地探求 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所探求的充分条件是题设p。
例如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必修5第三章§3.4(P98):
3.常用的证明方法
(1)演绎法和归纳法
演绎法是用演绎推理来证明论题的方法,也就是从包含在论据中的 一般原理推出包含在论题中的个别、特殊事实。 例7 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求证: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 边形. 证明:如图,连接AC.
AB CD BC DA ΔABC≌ΔCDA CA AC
可作数学证明的论据的有:本论题的题设;证明论题真实 所引用的那些数据;已知的公理、公式、定理或者已 证明了的论断;以及学过的概念的定义、性质等命题 。
3.证明与推理的关系
证明与推理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其联系表现在:证明必须运用推理,证明的论题相当于推
理的结论,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证明的方式,即
A D C
B
CAB ACD AB//DC 四边形. 四边形ABCD为平行 BCA DAC BC//AD
归纳法是用归纳推理来证明论题的方法,也就是从包含在论据
中的个别、特殊事实推出包含在论题中一般原理的。
例8 ⊙ O1和⊙O2 相交,过一交点P任作一直线交两圆 于A、B,A在⊙O1上,B在⊙ O2上,分别过O1、O2作 O2 D AB于D.求证:CD 1 AB . O1C AB 于C,
A D B E C
证明:在 ABE和AC D中 , B C , AB AC , A A, ABE AC D. AE AD.
2. 证明的结构
任何证明都是由论题、论据和论证三个部分组成的。 论题是指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那个判断或命题。例1中以“已知” 为条件,以“求证”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B=∠C)∧ (AB=AC)→ AE=AD”就是论题。 论据是确定论题的真实性时所依据的判断或命题,即证明的根据和 理由。例1中,能重合的量相等(公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定理“ASA”,本论题的题设“(∠B=∠C)∧(AB=AC)”, 以及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等,都是论据。 论证(也称为证明方式)是由论据得出论题的推理形式,它是由一 系列命题,根据逻辑推理规则构成的一个逻辑推演的程序。一 个论证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例1中 包含了三个演绎推理,其中最后一个演绎推理完整地写出来就 是: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E≌△ACD, 这种推理形式是(充分条件) ∴ AE=AD. 假言判断的肯定式。
反证法 反证法是通过证明矛盾命题的虚假性,进而确立论题的真实性的证 明方法。 例11 用反证法证明: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 一条相交,必定与另一条也相交。 例12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中,不能有两个钝角或直 角。 例13 用反证法证明:如果一个整数的平方是偶数,那么这个整数 也是偶数。 例14 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等,那么它 们所对的边也不等,大角所对的边较大。 例15 用反证法证明:如果m是奇数,n是整数,那么方程 x2+mx+m=0没有相等的实根。 注:在反证法由假设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个推理都 合乎逻辑。否则,即使得出矛盾,也不能由此矛盾判定假设不正 确。
规则5 论据必须能推出论题. 证明是特殊的推理,证明中论据必须是推出论题的充足理由。否则, 从论据就推不出论题。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做不能推 出。
π 1 1 1 例6 设α, β, γ (0, ),且tanα ,tanβ ,tanγ . 2 2 5 8 π 求证:αβγ . 4 tanα tanβ tanγ tanαtanβta nγ 证明: tan(α βγ) 1 tanαtanβ tanβtanγ tanγtanα 1 1 1 1 1 1 2 5 8 2 5 8 1, 1 1 1 1 1 1 1 2 5 5 8 8 2 π αβγ . 4
例如用综合法证明例 9.
证明: a b 0, ab b 2, ab b. 2 ab 2b. a b 2 ab a b. ( a a b ) 2 a b. b a b.
综 合 法 形 式 简 单 , 使感 人到 推 理 严 谨 。 我 们 一 般分 用析 法 探 求 证 明 途 径 , 然用 后综 合法写出证明 .
(3)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
①直接证法 直接证法是从正面推出论题的证明。数学命题大多数是用这种方法 证明的。 直接证法的一般形式是: 本题条件(已知) 已知定义 结论. 已知公理 已知定理(公式) 即从命题的条件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 论的真实性。 ②间接证法 间接证法不是从正面证明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而是证明它的反论题 为假或改证它的等价命题为真,以间接地达到目的. 间接证法有反证法和同一法两种.
在几何中,要证明某个图形a具有属性P,可以先作出具有属性p的 图形b,然后证明图形b和图形a是同一个图形,从而证明图形a 具有属性p.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同一方法。
例16 已知:△ABC中,AD=DB,AE=EC.求证:DE∥BC.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十九章 四边形”,“第一节 平行四 边形”中,“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P88—89.)
通俗地讲,证明的论题告诉我们“要证明什么”,论据告
诉我们“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告诉我们“怎样证
明”。 数学证明常分为已知、求证和证明三部分。其中:
• • “已知”是有待证明其真实性的命题(论题)的题设; “求证”是有待证明其真实性的命题(论题)的结论;

“证明”就是论证,即说明论题真实性的推理过程。
.在应用反正法时,如果命题结论的否定方面只有一种可能情况, 那么,只要把这一情况推翻,就能肯定结论成立,这种反证法叫 做归谬法(例11、12、13、15)。如果命题的结论的否定方面 不只一种情况,那就必须把否定方面所有的可能情况逐一驳倒, 才能肯定结论成立,这种反证法叫做穷举法(例14)。
同一法
论证相当于推理形式。 其区别表现在:(1)推理是先有前提,再由前提推出结 论,证明是先有论题,再探求论据;(2)推理只是 断定了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联系或或然性联系,
并不要求前提和结论是真实的,证明则要以真实的论
据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二、如何证明数学命题
1.数学命题证明的过程 数学命题大都具有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即“ p→q”的形式, 根据假言判断的逻辑特性,要证明命题p→q,只须在假设p真 的条件下,根据公理、定义、已知定理等真命题,运用正确的 推理形式,合乎逻辑地推出q为真。故, “从p推出q”就是论 题p→q的证明过程。 在“从p推出q”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前面推理的 结论是后面推理的前提,这些首尾相接的推理组成一个推理序 列,最后一个推理的结论是论题的结论q. 任务:深入分析例1的证明过程。
人教A版,选修4-1,“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同一法的依据是同一原理。 同一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当命题的条件与结论所含事项都唯一存在时,先作出符合 命题结论的图形; (2)证明所作图形符合已知条件; (3)根据唯一性,确定所作图形与已知图形重合; (4)最后肯定原命题成立。 同一法的另一定义:对于符合同一原理的命题,当直接证明有困难 时,可以改证和它等价的逆命题,只要它的逆命题正确,这个命 题就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同一法。(此种观点有局限!)
例3 求证“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证明时用矩形代替四边形。
论据是确定论题真实性的理由。如果论据是假的,那就不能确定论 题的真实性。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做虚假论据。
例4
已知 2和 3是无理数,试证 2 3也是无理数.
证明:依题设,2和 3是无理数,而无理数与 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所以 2 3也必是无理数.
有时,很难从题设出发找到证明途径,这时用综合法比较困难,应 用分析法。例如,选修1-2第二章§2.2(P39):
③分析综合法(“两头凑”方法)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探索论题p→q的证明途径,无论是分析 法,还是综合法,都是要构成一个联系题设p和结论q的推理系 列。只不过分析法是由后向前构造,即“执果索因”或“逆推”; 综合法就是由前向后构造,即“由因导果”或“顺推”。由此想 到,如果同时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去探索,即从前后两个方向构造 推理序列,则一般可以较快地找到证明途径。这种“两头凑”的 方法,或称“分析综合法”,尤其适宜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例10 自⊙O外一点P作⊙O的切线PA,切点为A,再由PA的中点M作 ⊙O的割线,交⊙O于B、C两点,PB、PC分别交⊙O于D、E,求证: ED∥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